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
【题目】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社会化问题探究
【第一章】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研究绪论
【第二章】网络时代大学生社会化中的偏差行为
【第三章】对大学生社会化偏差行为成因的分析
【第四章】矫正大学生社会化偏差行为的对策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高校学生社会化发展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 论
本文以网络时代的到来为现实背景,综合运用社会化理论和偏差行为理论,对大学生这一特殊青年群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偏差行为进行了系统考察,并且探究了这些偏差行为产生的社会原因和个体心理原因,然后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个体四个方面提出了防止与纠正偏差的几个对策性建议。
本文认为,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一个以网络这种新的交往和生存方式为主导的全新时代正在到来。网络不仅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改变了社会的面貌,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和社会的转型,而且培育出一种更加自由、充满活力的青年型文化。作为掌握了先进信息技术的大学生,自然成为网络的主体之一。他们运用网络进行学习与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社会化,完成社会角色由学生到社会公民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网络因素的参与,使得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变得更加复杂,网络已成为继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和大众传媒之后又一个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重要影响的主导因素。一方面,网络对大学生的社会化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影响,如网络的平等性大大强化了大学生的平等、效率和全球化观念,网络的虚拟性使大学生社会化情境由真实向真实与虚拟交错转变,还有网络化使大学生的受化方式发生了变化,为大学生的自我实现开辟了新的空间。但是另一方面,网络的负面效应在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也突出表现出来,带来了许多网络时代较为特殊的偏差行为。
本文所谓偏差行为,是取社会学中一种广义理解,指的是一种与正常的或被社会所接受的行为规范相违背的行为。在网络时代大学生社会化中的偏差行为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由于沉溺上网而产生对于网络的过分依赖,形成病态的双重人格,另一种是由于网络的无限制的自由和匿名特征而导致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弱化,行为呈现粗俗化倾向,有的甚至做出网上欺诈、性侵犯等违法、犯罪行为。第三种就是由于网络与现实之间的距离造成大学生在现实交往中出现障碍,疏离感与孤独感加深。随后本文运用墨顿和苏德兰的偏差理论,分析了产生这些偏差行为的深层的社会因素与个体的心理原因,认为首先是网络带来的全球化产生了吉登斯所说的"时空分延",导致了文化与价值观的不确定性,在大学生的思想中引起了分裂与混乱,从而引发出一系列的偏差行为。其次是由于目前国内急剧的社会转型引起大学生在信仰、目标和情绪等方面的失衡,容易发生"迷乱",产生偏差行为。从大学生个体的成长来说,由于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张扬自我、释放心理压力的空间,大学生本身又缺乏自我约束,由此也导致偏差行为的产生。
偏差理论认为防止与纠正偏差的最佳途径就是重新社会化。就此本文提出四点对策:一是从社会控制角度来说,就是要健全网络制度体系,改进网络技术,用一系列公共的行为准则来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防患于未然;二是从教育观念角度来说,就是要构建互动式教育方式,让教育复归于对人性的关怀;三是从家庭环境角度来说,就是要让父母保持开放心态,既哺育孩子以文化,又能接受孩子的"反喻文化",在良性互动中使大学生完成自己的社会化进程。四是从大学生自身应加强自律,实现理性自觉。
参考文献:
1.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2. 陆学艺:《社会学》,知识出版社 1996 年
3. 刘少杰:《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4.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5.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 年
6. 黄蓉生:《青年学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 年
7. 王浩吾:《大学生社会学》,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9 年
8. 甘永祥:《青年社会学》,西南财经出版社 1987 年
9. 张锦高:《青年社会学》,地质出版社 1996 年
10.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年
11.张文军:《后现代教育》,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8 年
12.唐。泰普斯科特:《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13.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 1997 年
14.陆学艺 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4 年
15.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北京三联书店 1991 年
16.黄顺基 李庆臻:《大杠杆--震撼社会的新技术革命》,山东大学出版社 1985 年
17.任敏:《在校大学生网迷状况调查》,青年研究 2002 年第 7 期
18.陈楚红:《大学校园网虫症候群》,青年研究 2001 年第 10 期
19.楚丽霞:《网络社会中青少年德性的创造》,当代青年研究 2000 年第 3
20.鲁洁:《应对全球化:提升文化自觉》,北京教育评论 2003 年第 1 期
21.高峰 任平:《新全球化与 21 世纪中国社会发展论纲》,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2003 年第 2 期
22.王卫:《网络时代青年社会化范式的转型》,青年研究 1999 年 12 期
23.祝建华:《网际互动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分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 年第 5 期
24.罗斯科普夫:《是对文化帝国主义的赞美吗?》,现代外国社会科学哲学文摘 1999 年第 4 期
25.徐士强:《教育:跨越过度功利 复归人性关怀》,现代大学教育 2002年第 4 期
26.李春来:《网络化教育的几点深层思考》,扬州大学学报 2002 年第 4期
27.范明林:《试论反思性教学及其基础和条件》,上海大学学报 2003 年第3 期
28.金文斌:《大学班级的柔性管理教育》,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2 年第 6期
29.匡促联:《青年网络生活的道德支撑》,当代青年研究 2002 年第 4 期
30.陈志:《网络与当代青少年社会化的困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01年第 3 期
31.马德峰 胡杰荣:《我国青年社会化研究评析》,青年研究 2000 年第 7 期
32.路继初 罗军:《过渡时期与青少年社会化问题》,青年研究 1999 年第11 期
33.彭文波 徐陶:《青少年网络双重人格分析》,当代青年研究 2002 年第4 期
34.马倩 包晓云:《互联网上青少年所面临的侵害行为》,青年研究 2000年第 12 期
35.谢忠保:《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青年研究 2000 年第 9 期
36.《救救我们的天之骄子--关于大学生犯罪的调查与思考》。
37.《37 所大学调查结果: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报》。
38.廖镱阳:《网络偏差行为初探》。
39.舒心慧:《网络偏差行为之动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