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

网络时代大学生社会化中的偏差行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7-27 共732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

【题目】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社会化问题探究
【第一章】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研究绪论
【第二章】网络时代大学生社会化中的偏差行为
【第三章】对大学生社会化偏差行为成因的分析
【第四章】矫正大学生社会化偏差行为的对策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高校学生社会化发展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行为

  (一)社会化与大学生社会化。

  社会化这一概念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在社会学研究领域,对它的理解经历了由狭义到广义的发展过程。一般来说,在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社会化研究的主要是少年儿童,但从 50 年代开始,对社会化的研究出现联合的趋势,社会化被认为是内化、角色学习和获得价值标准的统一过程,并从此出现了广义社会化的研究。而在上个世纪 60 年代,美国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了社会化即角色学习的观点,使人们对该概念的理解完成了从狭义到广义的转变。尔后,著名社会学家 A·英克尔斯对社会化的研究加以改进,充分考虑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强调在研究儿童及成年人个性形成的同时,要研究成年人重要社会角色扮演的内容,从而使社会学家对社会化的对象和范围越来越扩大,它已不仅仅是指"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同时还包括个人适应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

  社会学界对社会化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角度,即文化的角度、个性发展的角度和社会结构的角度,分别强调了对社会化的不同理解。"立足于文化角度的研究将社会化看做是文化延续和传递的过程,社会化的本质就是社会文化的内化。"[4]

  这一研究,是由美国社会学家 W·奥格本系统确立的。

  他为现代社会化概念确立了一种重要解释,他认为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接受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个性发展研究角度,在社会学内部属于社会心理学派的立场,美国社会学家 C·库利首先将自我引入社会化研究,并提出了"镜中我"的概念,他最先注意到初级群体在个性发展和个体社会化中的重要作用。之后,"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 G·米德提出'主我'与'客我'的概念,把别人的态度内化,并能按照社会上其他人的一般期待判断自己的行为的过程,就是社会化过程。"[5]

  社会结构研究角度,认为"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6]

  美国社会学家 S·萨金特首次把角色概念与社会化联系起来,认为角色承担是社会化的本质。美国社会学家 T·帕森斯进一步认为角色学习过程即社会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悟并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并学会如何顺利地完成角色义务。随着对社会化研究的深入,对社会化问题的探讨已呈现出三种不同角度融合的趋势,使它们成为对社会化这一综合性问题进行研究的不同方面,使问题研究更趋系统和完整。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社会化界定为:"所谓社会化就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7]

  大学生群体是特定的社会青年阶层,年龄一般从 18 岁到 23 岁。由于他们身处大学校园这一传授和创造高层次文化的环境,有条件接触到一些高层次的信息,并能接受新观点、新思想,成为青年群体当中的精英部分。因而大学生的社会化问题备受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既然大学生是特定的青年阶层,那么对大学生社会化概念的界定就应具有青年社会化的一般性,同时又体现着大学生群体的独特性。在青年学研究中,"青年社会化是指青年在童年社会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接受社会文化,掌握该社会畅行的行为规范,获得社会成员资格的社会性发展过程。"[8]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大学生社会化界定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自觉学习和接受、创造社会文化,掌握生活技能和社会主导的行为规范,完善自我,走向独立,获得社会成员资格的社会性发展过程。

  大学生社会化既是儿童社会化的终点,同时又是成年人社会化的起点,处在一个纽结点上,因而他们的社会化有着它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大学生社会化内容由被动教化到理性的自主选择。

  早期社会化的内容是由施化者设计好的,按照施化者的要求来掌握设定的社会主导的行为规范、学习基础的知识和生活技能、培养角色能力,而随着大学生知识的不断增长,知识结构日趋合理,判断和推理能力以及生活技能的不断提高,使他们自我控制、自主选择的能力增强,已经从原来的消极地接受外部的"压力"转换为主要由内部机制进行调控、选择,具有较强的内化倾向。便拥有了自主选择社会化内容的权力和能力,他们会根据自己的主观需要和爱好,根据社会主导的倾向选择并认同社会化的内容。如选择自己的生活偶像,认同符合自己需要的文化观念,呈现出理性内化的状态。

  2、社会化设置(执行者)明显扩大。

  大学生早期社会化的执行者主要是父母、教师等长辈,同辈群体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进入大学以后,随着他们生活空间的扩大,社会化内容的日趋丰富,对大学生施加影响的社会化设置也日趋扩大。尤其是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大众传媒和网络已成为重要的不容忽视的社会化设置。

  3、大学生社会化由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其程度具有不完全性。

  一方面,虽然大学生智商很高,个性的发展趋于成熟,但大学生受到的是一种相对封闭的教育,他们对社会本质的认识间接的东西较多,实际接触少。尤其面临转型中的社会,多元文化并存,多种价值观念并存,新鲜事物不断涌现,他们往往会感到一种选择的困惑,出现角色不清。另一方面,有些大学生功底不牢,面对多变的社会,表现出参与意识强,但实际能力低的必然结果,导致了其社会化的不完全性。

  (二)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网络化不仅是信息社会的一种技术表征,更是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它创造了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新世界,它也必将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化。大学生将在现实与网络虚拟情景中与社会进行互动,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学习知识与生活技能,成为能够履行一定社会角色的社会人。网络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的日益普及强化了大学生的平等、效率、全球观念。

  平等是互联网的一大特点,在网上交流,人的等级、性别、家庭、职业、教育背景等社会属性都被隐去了,不管你是谁,都可以平等地进行交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一种"人-机-符号-机-人"形式的交往,这里没有天然的权威,没有凌驾于他人之上的特权人物,大家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在网络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平等观念得到了强化。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快捷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利用网络大学生不断接触新事物、接受新观念,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硬件、软件的更新换代都很快,使大学生感受到时代的效率感,从而意识到,如果他们不与网络同步发展,将远远地落后于时代,只有不停地学习、接受新的技术,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变迁。

  互联网是一个世界性的电子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大学生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频繁,你可以访问国外的网站,与素不相识的外国人交友、聊天或者探讨问题,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这大大地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在思考问题时,能够放眼世界,有全球意识。

  2、网络化使大学生社会化情境由真实转向真实与虚拟交错。

  传统意义上大学生的社会化是人与客观现实世界的真实互动,大学生社会化必须是大学生实际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过程中所接触的现实生活是可感可触的物化状态。但网络化却使大学生社会化的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们可以在网上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一会是行侠仗义的英雄,一会可能变为含情默默的淑女。想要周游世界,饱览名胜,领略不同国度的风光,已经不需要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了,只要戴上头盔,穿上特制服装,借助网络和虚拟技术就可以获得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而体育运动,同样也不必亲临现场,想要踢足球比赛,只要穿上感应制服,在网上凑足人数就可以比赛,在网上可以享用一切娱乐设施。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困惑,没有合适的倾述对象,可以匿名通过网络聊天,一吐为快。

  在这里,网络为我们编织了另一个多彩的世界,一切真实可感的世界都可以模塑,在网络空间中,其真实的身份和地位难以准确辨认,社会角色匿名性所营造的社会情境也是虚拟的、不确定的,而现实世界是真实可感的。

  在网络中,大学生在现实与虚拟中游移,使他们的社会化情景呈现为真实与虚拟的交错。

  3、网络化改变了大学生的社会化方式,为大学生自我实现创造了新空间。

  网络的出现使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只要拥有一台PC 机进入系统,就可以按照自己预先设计的要求提取信息,这将使大学生社会化的方式体现出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化不同的特点。传统的大学生社会化始终是在被动的状态下进行的,社会化的方式、内容、方法都是由施化者规定好的,不容他们来选择,主体选择性较弱,像家庭、学校、社会等施化者都是以权威形象自居。网络的出现使他们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在网络面前每个人的机遇是均等的,大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网络化下人们不再受传统教育中标准化、同步化、集中化的限制,而可以充分贯彻因才施教的原则,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条件、不同程度和不同需要,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9]

  尽情张扬自己的个性,将社会化的触角向广度和深度延伸,我们周围有一些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社会上做 IT 行业,有的表现很出色,得到业界人士的高度赞誉。在网络空间中大学生拥有更多运用个人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行为。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浪潮的高涨,网络的虚拟性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由于对网络的管理与使用还未规范化,没有科学、合理、有效的控制方式,使得大学生的社会化在真实与虚拟的时空交错中容易出现断裂,导致一些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出现偏差行为。

  在下文中出现的个案来自于 2001 年武汉高校个案调查资料。个案编码中的第一项由个案的英文单词 CASE 的首字母 C 和个案排列的序数组成,代表的是第几个个案;第二项是案主姓的汉语拼音声母;第三项表示案主性别,其中 M(男性),F(女性);第四项用数字表示主题的编号,中间有"-"将各项隔开。如 C7-L-F-21,表示个案七姓李的女性案主对第 21个主题的阐述。其中引用案例阐述的主题主要是网络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和交际情况的影响。

  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偏差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对网络的过分依恋产生心理扭曲,出现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一些大学生由于沉溺于上网,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障碍,出现心理偏差。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网络沉溺",或叫"网络上瘾".从武汉高校个案调查资料中可得到验证。案主(C7-L-F-21)说:"我厌烦透了这种不能自主的感觉,但我离不开网络。"案主(C11-X-M-21)说:"我在网上游荡,还大战恐龙,被网管踢出聊天室……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变得玩世不恭起来。" 案主(C6-P-F-22)说:"在外面租房子就自由了,想上就上。一个朋友见我烦躁不安,说我得了'电脑狂暴症'."2001 年 4 月中山大学的关于上网的调查,一个重度 OICQ 中毒患者,一天要说一百句"我爱你",三百句"对不起",五百个":P",以及不计其数的"你好,你有空吗?"从这些案主的自述中,我们发现网络沉溺使一些大学生心理产生扭曲。他们在持续性的投入之后,心理不知不觉发生潜在的变化,甚至是伤害性的变化,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改变时,已难以自拔。中国科大校园网 Love 版上一篇《虚无的恋情》文章中写道:"那时我整天泡在茶室里,像吃了鸦片一样,极上瘾,午饭都省了,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精神衰弱了。"一些大学生对于网络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生物钟紊乱、思维迟缓,有些人甚至影响到自己的学业。

  案主(C10-S-M-13)说:"还谈什么学习呢?钱用去上网了,都好久没买书了,教科书都是借的。"案主(C7-L-F-13)说:"我延长学制就是因为学分没修够--还有两门需要补考。有时间要上网,还要赚钱。唉!那时候不明白轻重,就顾不到学习了。上网对学生来说,可真是一件奢侈事儿。"这些"沉溺者"一旦离开网络,就会烦躁不安,或是极度沮丧。

  另一种心理障碍,就是产生了病态的双重人格。现实中,人们注意到很多大学生在生活中循规蹈矩,但是在网络中却是截然不同的另类,这表明,大学生最易受网络双重人格的困扰,使他们的态度发生很大变化,社会化程度受到影响,也给个体心理健康带来障碍,甚至表现出明显的攻击倾向和反社会行为。大学生的网络双重人格主要是对网络人格的虚拟化,即凭空想象出自己所希望的感兴趣的或者好奇的人格特质,并以此作为网络交际的基本个体特点,如同自己真的拥有这些人格一样,久而久之,这种虚拟人格就会固定下来,在心理上形成某种程度与现实的分离。网络人格一旦形成,往往进入潜意识层次,使现实人格有时也难以避免它的影响。

  呈现出人格分裂的特性。许多大学生在网上交游极广,网友的 QQ 号写满了笔记本,但是一离开网络,他就变成了一个极为孤独自闭的人。另外,交往角色的频繁变换有可能导致青少年出现多重性人格。虚拟的交往已使他丧失了或弱化了现实交往中的独立人格。内心的孤独感与疏离感日益强烈,而这种内心的孤独与错位又使大学生对网络产生救命稻草般的依赖,恶性循环,这样的心理环境中所进行的虚拟社会化会产生一种极端化与不完整的结果。

  2、道德人格弱化,行为呈现粗俗化倾向。

  爱因斯坦说过,人类最重要的努力,是在我们的行为中追求道德。我们内心的安定,甚至我们的生存,都离不开道德。只有道德的行为,才能给生命以美和尊严。从本质上讲,道德是一种自律行为,是人内心中对自我的自觉要求,是灵魂的善。道德在传统的社会主要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律与相互监督来维系。而网络的虚拟社会是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它极大地动摇着社会的道德基础。据广东青少年研究所的调查,有 31.4%的被调查者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有 37.4%的被调查者认为"偶尔在网上说说粗话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有 24.9%的被调查者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不顾忌".[10]

  据有关专家调查,网络中的非学术信息中,约有 47%与色情有关。每天至少有 2 万张色情图片进入互联网。[11]

  一由于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手段隐蔽的特点,一些不良信息扩散的范围为人们始料不及。据不完全统计,60%的青少年是无意中接触到网上的黄色信息的,而接触过网上黄色信息的青少年 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12]

  这些信息扭曲了他们心理的健康成熟,容易诱发越轨行为。北京对首都15 所高校大一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显示:"常入侵他人计算机、在聊天室骚扰他人的选项比例在大一学生中高居榜首。"网络的隐蔽性导致许多大学生道德意识淡漠。一旦进入网络,就如进入一个漫无边际的信息海洋,传统社会中道德规范在这里完全失去了约束力。据网上对 37 所大学进行的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查显示:有 61.21%的老师"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现在的大学生道德意识很弱"的说法,只有 38.79%的老师对学子的道德状况作了积极评价。[13]

  从学生、教师两方面调查结果告诉人们,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呈现弱化的势头,出现了一定的偏差。高校面临着比较艰巨的道德建设任务。

  传统社会中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道德,对人们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这有助于大学生把社会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与人格要素。然而在网络社会中,原有的道德规范几乎完全失效,上网者由于大多匿名交往,没有人知道你是谁,也没有人能找到你,说谎、做假这些现实生活中相当可耻的行为在互联网上都可能大行其道,对你自己的行为几乎可以不负什么责任。这种"宽松"的环境,正好为大学生提供了摆脱成年人约束、放纵自己的机会。因此有许多大学生在网上对网友粗言恶语,不讲文明,有的还热衷于在网上调情,搞多角恋爱,甚至与网友发生"一夜情".极少数大学生甚至通过网络进行人身攻击、诈骗、性侵犯等违法、犯罪活动。正如斯皮内洛所说:"技术常常比伦理学理论发展得快,而在这方面的滞后效应往往会给我们带来相当大的危害。"3、现实中人际交往出现障碍,表现出疏离感、孤独感加深。

  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过程中最需要重视的就是以信息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交往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字时代的交往从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行为方式。对于处于网络浪潮中的风口浪尖的大学生来说,网络给他们提供了无限广阔的交往空间,但他们是如何利用这个空间的呢?

  案主(C2-M-F-17)说:"我懒得说话,一天该说的都在往来的邮件里了。和朋友去吃饭,吃着吃着就情绪低落起来,相对无言,备感乏味,朋友们渐渐的都不愿意找我了,没趣的很。"案主(C13-L-F-17)说:"总是上网,连自己寝室里的姐妹在干些啥,我都不知道。"案主(C3-L-M-17)说:"我内心比较封闭,很少与同学交流。后来同学们知道我的(电脑和网络)技术好,都主动与我接近,我觉得他们很势利。这世上只有一个人真正对我好,是我在网吧认识的。我总是很害怕失去他,有时她得个感冒,我就会胡思乱想:她是不是不行了,她不行了?!--她不吃药,我就会急得哭,下跪的冲动都有了。她很奇怪我的反应,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案主(C14-Z-M-17)说:"我这人脾气蛮好,人缘还可以。常有人要我帮忙,以前我很热情,现在我虽然也帮,但心里总不愿意,好像有怨气似的。"案主(C4-C-F-17)说:"网上我们常聊天的人构成一个圈子,但生活中少有朋友,而且容易对他们感到厌倦,这样就对网上的朋友倾注更大的热情,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喜欢网上的那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往方式。"从这几位案主的自诉可以看出,对网络的依恋使原本并不孤独的人变得孤独,而原本孤独的人变得更加孤独。网络的虚拟交往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机器的阻隔,互动双方性别、年龄、职业、民族等诸多社会属性被去掉,因而摆脱了现实生活中相互谋面而产生的许多冲突和矛盾,这些交往中的烦恼在网络中得到宣泄,这样他们会更加乐此不疲地上网。从而大大减少了现实中与人的交往,疏远了现实社会的人际环境,回归现实的结果就是更加的不适应,在现实中交往的能力被弱化,内心的孤独感和疏离感日益强烈。美国斯坦福社会定量研究会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在每星期上网超过 5 小时的人中,有 25%的人表示与家人和朋友接触的机会减少了,美国斯坦福大学政治学者诺曼尼说:"人们花在网际网络的时间越长,他们与人们的交往时间就越少",因此他担心,互联网会不会制造一个充满孤独的世界。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