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优化途径: 改善社会组织行为准则建设的措施
“社会组织对于中国社会转型与发展的意义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国家也将其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11].但是我国社会组织的创新发展却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发展建设、满足民众需求以及承接相关职能等挑战。因此,亟需加强行为准则建设研究,对社会组织进行合理定位。具体来说,主要包括:
第一,加强社会组织分类管理研究是行为准则建设的前提。长期以来,我国对社会组织总是抱着一种“原罪”的态度,即怀疑社会组织、严格控制社会组织数量、严格限定社会组织功能领域及其活动范围。因此,“一管就死”和“行政导向”是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独有特征。而在创新社会治理的背景下,社会组织的治理主体地位得以承认,其在组织成立、登记以及管理等方面已有了很大的改善,而这又容易产生“一放就乱”的风险挑战。因此,“一管就死”和“一放就乱”的风险规避是社会组织发展建设亟需解决的困境。这就需要以分类管理的思维取代原有的社会组织管理办法,形成社会组织的行为准则规范,以此实现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一是转变传统社会组织管理理念。“行政导向”下的社会组织管理,其目的在于控制,而当前,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应当以“治理”为出发点,抱以信任、支持以及大力促进其发展的态度去培育社会组织。二是采取社会组织分类管理的办法。由于社会组织在组织类别、自身规模、功能领域以及目标定位等方面存在众多不同,造就了社会组织之间的千差万别。若是以“一刀切”的方法去管理社会组织,这必定会形成千篇一律的社会组织行为规范,不利于培育有活力的社会组织。因此,可以选择基于功能、地域、组织行为、管理行为或者不同层次为依据的分类方法,对社会组织进行细分[12].这就能够在“低度共识”的行为准则之中继续细化社会组织行为准则内容,以期达到不同社会组织之间的“高度共识”.
第二,完善社会组织支持体系是行为准则建设的关键。概括来说,社会组织的支持体系“指的是国家关于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扶植推动、优惠补贴等各种支持性政策和制度的总和”[13].行为准则只有依靠具体的法律制度和相应的配套措施才能得以承认和发展。一是加强社会组织法律的顶层设计建设。我国关于社会组织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到现在并没有一部关于社会组织的最高法律,这就使社会组织建设缺乏统一、连贯的法制环境,其行为准则的制定缺少根本性依据。因此,加强社会组织相关法律的顶层设计,使社会组织行为准则具备法律效力,是社会组织行为准则得以遵守的必要条件。二是加强发展社会组织的相关配套制度。具体的配套制度和措施,如资金来源制度、管理制度、准入制度、监督制度等都是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通过对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明确社会组织与各方主体之间的关系和界限,使社会组织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无疑有利于社会组织形成和完善自身的行为准则。
第三,提高社会组织内部治理水平是行为准则建设的重点。社会组织行为准则其实质就是对社会组织的规范和约束,由此,组织内部的自我约束和规范是遵守行为准则不可缺少的一环。一是加强社会组织成员的伦理道德建设。社会组织成员对行为准则的自觉遵守关系到行为准则建设的成功与否,通过组织内部的伦理道德建设,将对生命的尊重、对公共利益的追求、对个人权利的保护等价值目标内化为成员的自觉行动,以此来契合社会组织的行动目的,推动社会组织发展。二是科学设置组织内部结构,使其公开化、透明化运行。组织内部结构的合理分工关系到组织能否实现行为准则的目标与要求,换言之,就要依据组织功能、组织目标、组织规模以及地域不同等情况合理进行组织内部的层级设置,实现科学化管理。同时,需要加紧建设组织信息传播平台,将组织运行的具体信息予以公开,实现组织的公开化、透明化运行。
第四,健全社会组织监管体系是行为准则建设的保障。监管体系是促使社会组织遵守行为准则的外部强制力量,具体来说,一是构建多重的监督体系,政府、主管机关以及社会力量的协同监管是完善监管体系的关键。为此,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部门、主管机关以及其他的政府监督主体应各司其职、划分监督领域,防止出现“九龙治水”的现象。在社会力量中,社会组织的受益人、一般公众或者大众媒体在发挥舆论监督、规范社会组织行为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4].为此,要形成具体的、规范的监督渠道以及构建系统化的监督平台,让社会力量的舆论监督能够发挥作用,实现监督的常态化。二是问责制度的落实。监督的目的在于对社会组织的不良行为予以规范,因此,可以通过政府问责、组织内部问责以及公众问责得以实现。尤为关键的是,要建立相应的社会组织奖惩措施,如定期审查、退出机制等,将问责与奖惩真正的落实。
四、结语
总之,在当前创新社会管理的背景下,社会组织可以说是迎来了一次良好的发展机遇。可以预见,社会组织将会在社会的诸多领域中产生更加广泛的影响。因此,将社会组织运行纳入到一个统一、稳定、有序的发展轨道就成了当前亟需解决的任务之一。而加强社会组织行为准则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规范社会组织的行为与发展,通过分类管理、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内部治理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组织监督体系的构建等措施,来厘清行为准则的基本内容,保障行为准则的真正落实,实现社会组织的良性参与。
参考文献:
[1]张凤阳,等。 政治哲学关键词[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2]李克强。 让市场“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EB/OL].
[3]丁煌。 西方行政学说史[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59.
[4]姚锐敏。 困境与出路: 社会组织公信力建设问题研究[J]. 中州学刊,2013( 1) : 65.
[5][美]B·盖伊·彼得斯。 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 修订版) [M]. 吴爱明,等,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94.
[6]石国亮。 中国社会组织成长困境分析及启示---基于文化、资源与制度的视角[J]. 社会学研究,2011( 5) :64 - 68.
[7]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 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M]( 2 版) . 北 京: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2003: 419.
[8][法]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上册) [M]. 张雁深,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61: 154.
[9]王乐夫,蔡立辉。 公共管理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0][美]戴维·波普诺。 社会学( 11 版) [M]. 李强,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09.
[11]崔月琴,张冠。 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变迁及创新路径[J]. 江海学刊,2014( 1) : 99 -106.
[12]徐彬,等。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思路---基于安徽省的研究[C]/ /徐彬。 探索与前行: 社会组织研究论文集。 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2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