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组织行为学论文

高校同乡会现象的产生动因及存在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8-27 共4722字
论文摘要

  一、对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理解

  (一)社会管理的内涵及创新

  关于社会管理的内容也就是"管什么"的问题,冯刚认为社会管理应该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既是各种要素组织、整合的过程,也是有目的的协调性活动[1].白瑾则认为社会管理是一种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这些事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2].而对于社会管理的目的即"为什么管"的问题,则主要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当前,社会管理主要集中在制度体制的管理和价值理念的引导这两大方面.从二者关系的推理看,制度本身具有滞后性、是随着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迁的,思想观念是制度管理的基础.所以,社会管理的重心应该放在对价值观念和主观需要的引导把握上,更应当注重对为社会个体的服务(满足人的需求)和引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因此,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应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的目的是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和个体多方面的需求,维护社会稳定的局面;(2)创新需要与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取向保持一致;(3)社会管理创新最重要的就是组织形式的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平衡公权力与自治权利的配比,推动制度化建设、社会组织的自我满足需要的功能.

  (二)高校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管理对象的需求和意识的变化.随着高校急速扩招、学分制的普遍实施、独生子女问题的出现和经济条件的改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变化,他们对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满足愿望日趋强烈.同时,大学生的参与意识、独立意识、自我意识表现得越来越强烈.高校原有的管理体制与要求相对滞后,已无法满足当前大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和自我表现的愿望.

  2.社会问题映射到高校.20 世纪 90 年代后半期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转型速度的加快,西方文化思潮和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特别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潮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许多高校大学生变得自由散漫、无约束、无纪律,甚至自私功利,盲目攀比,一味追求感官享受和"高消费"的生活,在大学校园形成一股不良的风气[3].

  二、高校同乡会现象的产生动因及存在分析

  (一)高校同乡会现象产生的动因分析

  高校同乡会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总体而言,同乡会具有以下的几个产生动因:

  1.经济动因.以组织面貌出现的高校同乡会能够为成员提供各种便利.例如,很多同乡会会组织团购活动、包车服务,不仅能减少外出购物和坐车的麻烦,还能节省一笔开支,同时,同乡会的成员会互相提供兼职机会,或者合作创业、组队参加项目活动等.

  2.情感动因.从高校同乡会的活动时间上看,普遍集中在每年的 5、6 月和 9、10 月,新生入学和毕业生离校是高校同乡会活动的活跃期.新生入学后对陌生环境不适应,思乡之情促使其加入同乡会.毕业之际对大学依依不舍,留恋之情促使老生组织送别活动.

  3.功利动因.在就业形势恶化的背景下,为了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学生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圈.另外,有的学生尝试通过寻找到合适的模仿对象,复制成功人士的路径,树立楷模,寻找大学期间的学习动力.

  4.心理动因.一方面大学生远离家庭、家乡,渴望得到帮助,维护自身在校园的权益,这种安全需求促使他们主动加入同乡会.另一方面,中学时期的优越心理在大学阶段容易受到打击,这种心理上的落差使大学生产生了改变环境,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希望通过集体生活来摆脱自卑心理的需求.

  (二)高校同乡会存在的长期性

  1.文化认同是高校同乡会存在的心理原因.人在他乡总是渴望得到情感上的归属和心理上的安抚,大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同[2]和心理和情感上的归属,通常在社会交往、风俗习惯相近的同乡更容易获得.所以,以地缘关系为界线,以同质性的语言和习俗为基础,以情感为纽带,体现对本土文化的关怀的同乡会组织便应运而生了,并且在大学生之间达成了存在的"共识".

  2.认知偏差是高校同乡会存在的认知原因.受社会上拉帮结派的"裙带之风"、"靠关系走后门"的不正之风的影响,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认为只有"关系"才能办好事情,才能有出路,因此,各高校都刮起了一股组织情感性群体之风,同乡会就是最好的例证.很多大学生希望以乡土情结、友谊情结牵线搭桥,在生活、事业上寻求帮助.

  3.群体依赖是高校同乡会存在的社会原因.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独生子女在高校中比例逐年提高,成为在校生主体.他们在家庭中受到高度的重视,被视为"掌上明珠",然而正是这种家庭的溺爱,使得多数独生子女缺乏自信和独立型,过于依赖他人,对团体有较强的依赖性[4].

  三、社会管理创新与高校同乡会

  (一)加强机制创新:接纳善用同乡会

  1.正确认识高校同乡会的功能作用.高校同乡会具有维护校园稳定,承担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作用的功能.

  一是教育功能:填补新生适应性教育的空白.大学新生处于社会角色的转换期,在学习、生活、工作、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诸多的不适应性,高年级的大学生则在地缘上、语言上、朋辈交流上的优势明显,在帮助大学新生适应环境更易于被新生所接受.二是维稳功能:化解学生矛盾.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及各种社会活动中,难免会产生一定的矛盾.一个具有良好风气的同乡会,总能通过群体压力与潜移默化的方式,对成员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成功化解学生矛盾.三是就业功能:与校友工作相连接.在大学里,同乡会以乡土情结、友谊情结牵线搭桥,起到联系社会与学校、社会与大学生个体、学生与学生的作用,达到相互在生活、事业仕途上的借助.四是文化功能:丰富校园文化.各地同乡会所组织的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既可以化解大学生的思乡之苦,也可以向其他地方的同学展示家乡传统的地方文化,在丰富和补充学生课外活动以及丰富校园文化方面也都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2.正确认识同乡会存在的合理性.正确认识大学生同乡会,既要正视其客观存在,又不能把它笼统地等同于小团伙、小帮派,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严格封杀,既要看到它的消极影响,也不能忽略它的积极作用.我们应该认识到同乡会一定程度上符合大学生多层次多方面的心理需要[5],并不是完全与正式群体相对立的.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同乡会的作用,扬长避短,促进高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作和大学生健康成长.

  3.注重教育,发挥重点人物的作用.注意对重点人物的教育和引导.同乡会中往往有一个或几个自然形成的中心人物或领袖人物,具有极高的号召力和吸引力,是同乡会的"精神领袖",并且同乡会组织的核心成员通常还是学校学生会、团委的干部或学生社团的骨干,具有双重角色,他们在同乡会群体中起着指挥、调节和榜样的作用.因此,了解、调动并改造一个同乡会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它的"精神领袖"着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掌握了一个"精神领袖",就掌握了一个同乡会[6].在引导同乡会的价值取向时,这是一支可以用得上而且能够控制得住的力量.

  4.加强引导,把握同乡会的发展方向.同乡会作为自发性的非正式组织,需要学校给予正确的方向引导.首先,注意对同乡会目标的设立.将群体目标的设立与个体的需要和愿望能够统一起来,有效地促进群体活动的开展和个体的发展[7].其次,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在保持地方特色活动的同时组织开展有关学习的活动,如在不同的同乡会之间组织知识竞赛、文体比赛,以及各种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等,不但可以增进感情,还能走出小圈子融入大的集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把握好同乡会的发展方向,学校的管理工作必然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二)加强制度创新:加强内部结构治理

  1.同乡会组织内部结构治理的统一化.首先,完善同乡会负责人的民主选举制度.调查显示:大部分高校学生同乡会都没有一个统一固定的负责人,活动极为涣散[8],需要有一个威望较高,各方面能力较强的领导者,使其管理更具有目的性和层次性.因此,同乡会的负责人选举需要遵循大会选举,明确同乡会的成员组成,通过大会共同决定同乡会组织的领导机构.其次,确定若干分支管理部门,分工明确.通过成立各种职能的部门,各司其职,使分工明朗化,专门化和民主化,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起到锻炼同乡会成员能力的作用.

  2.同乡会组织财务管理的规范化.首先,成立同乡会的会计部门,由指定人员来收取会费.会计部的成员必须是由大家集体选出,每次活动的经费由策划部给出,会计部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收取,使同乡会的账务管理井井有条.其次,完善财务会计制度,定期公布财务收支状况.由会计部保存账本,记录每次活动的支出、收入和结余,定期在同乡会内公布财务的收支情况,使大家充分了解经费的使用情况,增加账目的透明度.

  3.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首先,建立明确的管理规章制度.根据同乡会的特点,建立适合同乡会发展、富有特色的规章制度,才能在管理过程中做到有章可循,有依有据,从而全面规范同乡会成员的活动.其次,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调查结果显示,有 65%左右的学生认为学校和老师有必要对老乡会进行宏观的引导和教育,[9]使同乡会能够发挥积极正面的作用,因此,有必要给同乡会配备专门的老师进行辅导,以便及时了解同学会的动向,把握其发展方向,对其进行适当的指导和教育.

  (三)加强管理创新:协调多重利益

  1.强化班级、党团组织等正式群体的内聚力.在新的形势下,大学生班级、党团支部等正式群体建设将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班级是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加强班集体建设,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而党团支部是高校校园文明建设重要阵地,学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其活动,这样有利于大学生感受到正式群体的温暖,加强"集体意识",那么,正式群体在学生心中弱化的局面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11].

  2.加强学校环境的管理和建设.加强学校环境的管理和建设,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加强校园硬件设施建设.如改善学生宿舍条件和环境,改善饭堂的饮食质量等,让学生不至于因为生活条件与家庭相差悬殊而形成较大的心理落差和不满情绪,使学生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另一方面,加强校园软环境的建设,新生管理工作中应关注情感色彩,加强与新生的感情交流,帮助新生获取相关信息和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困难,满足学生的信息知情权与心理安全需求[12].

  3.加强同乡会示范群体的作用.很多高校都会在大学生正式群体中评选"年度优秀组织",通过其示范作用来引导其他组织,对于高校的众多同乡会,同样可以通过对积极型的同乡会的示范群体建设,对其他同乡会群体,特别是中间型和消极型同乡会的发展起示范和引导作用,达到消除其消极影响,引导其向积极型转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刚.创新社会管理与和谐校园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

  [2]白瑾.90 年来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科学社会主义,2011(4):110-112.

  [3]王敏.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与机制创新[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92-93[4]黎万和,胥宗勇,王德平.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5(1):179-181.

  [5]秦波.高校同乡会现象分析与引导初探[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18(2):60-64.

  [6]谈红,宋秉斌.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探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104-106.

  [7]张步先,倪士光.高校老乡会特点分析及引导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2):15-18.

  [8]程启平,罗本琦.大学生加入同乡会的利与弊[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12):48-50.

  [9]庄翔麟,杨松.高校学生老乡会的现状调查与管理对策---以云南某高校为例[J].高教高职研究,2010.1:182-184.

  [10]费建明.创新高校同乡会运作机制,构建和谐文明校园[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5(4):52-60.

  [11]储德天,徐松如.从歙县旅沪同乡会组织来看社会变迁[J].黄山学院学报,2004,6(1):29-31.

  [12]赵镝,蒋雯.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机制探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55-57.

  [13]张 ,杨善华".共识""、无害""、主流"下的存在合理性---从同乡会的架构和发展看中国民间组织的生存智慧[J].广东社会科学,2001(1):215-22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