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社会教育论文

社区教育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5-20 共683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社区教育对群众工作的促进研究
  【导论】党的群众工作中社区教育的应用导论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内涵及其面临的问题
  【第二章】社区教育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第三章】共产党运用社区教育开展群众工作的实践分析
  【第四章】运用社区教育开展群众工作的基本原则与对策探析
  【结语/参考文献】社区教育为群众工作服务的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二、社区教育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一)社区教育的理论

  1.社区教育的概念界定

  社区教育在国内的出现与发展,不仅增加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和平台,而且为党把群众工作做进社区、做进家庭架起了有效的渠道与桥梁,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广大群众的生活内容和行为方式,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都有重要影响。为了具体的研究社区教育在党的群众工作中的运用,对社区教育的内涵进行分析则尤为必要,进而有助于提高党的群众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社区教育(community education)一词最早是 20 世纪初由教育家杜威提出,他的"学校即社会"思想中已经包含了社区教育的萌芽.当前国内学者一般从两方面来分析社区教育的内涵。一部分学者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社区教育的内涵,认为社区教育的本质特点就在于社区生活与教育的有机结合,是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的相互过程。这类定义如"所谓社区教育,是旨在提高社区全体居民的生活质量、素质以及推动社区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过程".又如"所谓社区教育是指体现并满足社区发展所需,对社区全员的身心发展施以影响的教育活动过程".还有一部分学者从"社区"的角度入手,强调社区教育的"社区性",通过突出社区的重要性来确立社区教育的内涵。这类定义如"社区教育指的是以社区为范畴,以社区全员为对象,与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和社区的发展需要密切相连,以建设社区、消除社会问题、全方位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和身心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的综合过程".

  笔者认为,不论从哪个角度分析社区教育的内涵,其基本点都包括社区性、全民性、服务性以及以生活教育和生命教育作为主要内容。概括来讲即为社区教育的存在空间为社区内部,其所需资源取之于社区又用之于社区;教育的对象为社区内全体成员,同时又具有大众化教育的属性;最后社区教育旨在为社区内全体成员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需求提供服务。

  从对社区教育的内涵剖析中可以得出,社区教育以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满足群众的各方面需求出发为社区居民服务。当前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逐渐呈现社会化趋势,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开展群众工作,应积极借鉴社会工作的有效方法,一方面积极倡导广大党员扎根于群众、扎根于社区中,志愿参与到社区教育的活动中为广大居民服务,另一方面党要积极引导社区教育活动与党的群众工作相结合,及时的反映并解决群众的迫切需求,使得广大群众身边的问题在身边就能得以解决,切实增强党的群众工作的有效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居民的人数在迅速增加,广大群众的流动性也在不断增强,人们对企、事业单位的依存程度在不断减弱,人民群众的属性也逐渐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党的群众工作也逐渐呈现社会化的趋势。社区教育以"学校是社会的基础"为理念,面向社区全体成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满足社区全体成员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旨在促进社区成员的全面发展,构建了党的群众工作新平台,创新了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

  2.社区教育的本质

  (1)社区教育以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为本。以社区发展为本是从把社区教育与其他教育相区别的角度提出来的。社区教育立足于社区、依存于社区、服务于社区,为促进社区的不断发展而服务,离开了这一点,则离开了社区教育中"社"的属性,社区教育充其量则只是一般性的教育。"社区教育的本质特性是把教育活动与社区生活、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即把各类教育的各种因素与社会的相对应部分进行有机结合并使之呈现一体化模式".这一观点鲜明的表现了社区教育区别于一般性教育而以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为本。

  (2)社区教育以社区全员的终身发展为本。社区居民是社区内起主导性作用的唯一因素。社区教育致力于社区人的终身发展。这一点,是社区教育活动区别于社区其他活动的关键所在。人生活在社区内,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社区,社区是人成长和发展的载体。社区教育通过服务于社区成员,满足社区成员的需求、培养社区居民的技能、挖掘社区成员的潜能,从而使社区成员为社区的发展和自身的成长服务。如果否定了这一点,则否定了社区教育中"教"的属性,社区教育活动则与社区其他活动无本质区别。

  综上分析,社区的发展依赖于社区成员的发展,社区成员的发展寓于社区的发展之中并服务于社区的发展。两者的有机结合构成社区教育的本质,这也是构建和谐社区不可或缺的要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社区已经由过去的单纯居民居住点转变为各种社会群体、组织的集聚点、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矛盾的聚焦点、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交融点以及社会生活的支撑点,社区已然是社会生活的一种缩影模式.从社区走向社会,人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手段,同时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党做群众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促进人的发展服务于社会的发展,最终构建和谐社会。因而在本质上,社区教育与群众工作有共通之处,大力发展社区教育为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3.社区教育的特点

  (1)社区性。社区性是社区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而言首要的特点。社区教育着眼于为社区居民服务,旨在消除社区内存在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问题。由于每个社区的地理位置、生活环境、人员构成、发展水平等各方面都不尽相同,植根于本社区的社区教育必然也有其特殊性。简单来讲,社区教育的形式、规模、管理方式、目标内容等都与本社区的特性密切相关,具有社区性。

  (2)"三全"性。社区教育的"三全"性是指全员性、全程性、全方位性的统一。全员性是指社区教育面向社区内全体成员,为社区全体成员进行服务;全程性是社区教育的纵向特征,是指社区教育是为实现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每个居民都可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通过社区教育满足自身的发展要求;全方位性是社区教育的横向特征,是指社区教育为满足社区全体成员各个方面的学习需求而服务。

  (3)教育、生活、生命的相关性。社区教育本身是现代教育与社区互动结合而产生的。社区教育又以社区作为自身存在的空间背景,立足社区、服务社区、保证社区居民的生活,因而社区教育只有与其所服务的社区与居民息息相关才能充满活力。而社区与居民的所有问题都离不开生活与生命两个方面。这决定了社区教育必须围绕生活教育、生命教育而展开活动,帮助人们掌握生活的智慧、生存的技能,以实现关爱生活、呵护生命的意义,充分体现教育、生活、生命的相关性。

  (4)工具性。社区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工具性。不同于学校教育,社区教育是为解决社区发展进程中面临的许多社会问题而组织建设的。发展社区教育本身不是目的,推动社区教育更好地为发展社区服务、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解决社区居民存在的各种问题才是其真正目的,这也是社区教育工具性的切实体现。

  4.社区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1995 年,在泰国召开了第七届国际社区教育大会,会议强调了社区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概括如下:

  (1)提高社区成员的文化水平以及职业的、技术的素质和能力;(2)启发社区成员互相帮助、通力合作精神,改进社区内的人际关系;(3)促进社区成员认识到大家共同的需要,发展社区内的居民组织,发掘成员的自制、自助能力;(4)丰富社区生活文化教育,举办休闲娱乐活动,倡导共建良好的社会秩序;(5)协调、凝聚并运用各种社区资源;(6)推动改善社区内部环境.

  由上分析可以得出,社区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其目标紧密结合于社区居民的需求和社区发展的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同时结合社区教育的内容、利用社区教育的平台,定能使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事半功倍。

  (二)社区教育的实践

  18 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催生了一系列社会变革。

  随着社会逐步迈入大机器生产的时代,自然科学知识在全社会亟需得到普及与深入的需求日益凸显。正是在此背景下,最早步入工业化时代的欧洲孕育产生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社区教育。随后,社区教育的发展拓展到了美国,并进而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以及世界其他地方逐步出现、发展。现代社区教育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较长,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1.社区教育的实践经验

  (1)不断完善的社区教育组织形式

  国外社区教育经过不断发展与完善,形成了丰富的组织形式。例如,主要以挪威、芬兰、丹麦等为代表的北欧国家实行的学习小组、民众学院以及民众大学等;英国的社区学院、乡村学院、成人教育中心等;发展已日趋成熟的美国社区学院;遍布城乡、功能齐全的日本公民馆,新加坡的社区中心;等。这些种类丰富、功能齐全的社区教育组织形式都是在符合本国国情民意、适应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产生与完善的,它们为促进社区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培养了大量人才,是社区教育在本国实施运行并发挥作用的关键平台。

  (2)树立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是教学的技术而已。"笔者认为,教育的信仰即为决定教育发展方向的核心理念。社区教育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实践中都凸显了代表本国历史传统、社会经济、文化积淀的教育理念。综合来看,各国社区教育的理念表述或许有差异,但其本质都是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如北欧的社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每个国民可以学习知识、获得发展以至实现教育平等。崇尚人文精神的传统对北欧各国的社区教育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美国的社区学院作为美国社区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从成立以来就着眼于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立足社区、服务社区,秉承着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理念指导着社区学院开展各项工作。同时,这也是美国社区学院得以快速发展的根源和基础。

  (3)重视社区教育的配套资源建设

  社区教育的配套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与公共基础设施资源。首先,社区教育的相关人力资源是关系社区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养、专业技能等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着社区教育的质量与水平。社区教育在各国的发展历程中,也曾经出现过社区教育工作者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以及专业技能缺乏等问题。然而,伴随社区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推进,许多国家都采取了有效措施为社区教育培养了丰富的人才。如美国一些高校专门开设了社区教育课程,为社区学院培养专业的教师和行政工作人员; 日本的国立大学以及部分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都承担着相应的培养社区教育专业工作人员的责任;等。此外,发达国家一般都配有相当健全的共公共服务设施资源为社区教育服务。如在日本,图书馆、博物馆以及满足居民终身学习要求的设施随处可见,而且日本大学中的一些教学设施如报告厅、图书馆等也都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德国的历届政府都重视文化设施的建设,包括档案馆、图书馆、展览馆等在内的这些文化设施都是德国社区教育实施的重要场所,而且德国教民众多,教堂遍布德国各处,德国教堂除了举行宗教活动以外,也是德国社区教育的主要场所设施之一;等。各国健全的公共基础设施资源为本国公民充分参与社区教育提供了基本保障2.社区教育的实践经验对中国共产党做群众工作的启示。

  中国共产党做群众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国外社区教育的发展实践表明其在各国政府做好民众的方方面面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做人的工作提供了一些启示。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要把群众工作做进家庭、做进社区、做进社会第一线,应充分借鉴各国的有效经验,积极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

  (1)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尽管各国对社区教育的发展程度,运行方式、组织形式存在差异,但其都是从服务民众、培养人才、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角度出发,时刻关注广大民众所关心的切实问题,关注社区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各国社区教育的发展历程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点即它们都为民众提供了多种类型的教育;在教育内容上涉及面极其广泛,满足不同居民的各类需求;在教育方式上,各国社区教育都注重采用各种教育媒介和教育技术,不断创新和改革教育方式,以适应各种年龄层次、各种文化水平的学员们的学习能力和受教需求。而且,各国社区教育在实施进程中不仅注重人的发展,还注重为人的发展所提供的条件和环境,为社区内的广大居民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场所。社区教育已然成为许多国家推动居民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平台。

  综上所述,社区教育在各国的发展实践中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坚持以人为本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高价值理念。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新形势下,党运用社区教育开展群众工作,应该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社区教育的实践经验,从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出发为人民谋利益。

  (2)促进民众适应社会结构变迁

  18 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孕育催生了现代意义的社区教育。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带来了欧洲社会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工业革命不断深化,对自然科学知识的需要更加普及且深入。广大民众为适应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革新,对教育都产生了新的、更强烈的需求。社区教育的应运而生正是欧洲民众积极适应社会结构变迁的产物。同样,从南北战争打响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战争开始,美国工业资产阶级夺取了全国政权,美国正式迈入全面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据统计,美国在 1860-1910 年间,流入城市的人口增长了 7 倍,而且大多数集中在大城市,这带来了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美国的城市人口在1800年时的32.3万,到1910年已增至 4199.9 万.美国的工业化催生了城市化,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美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急剧转变,社会结构发生了大变迁。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冲击下,美国社会开始出现大量的城市危机问题。诸如种族冲突、民权运动、社区的贫困、贫困犯罪率上升等问题。同时大批量的中学毕业生面临上大学难的困境,广大民众的技能素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培养适应社会结构大变迁的各类人才成为一项历史性任务。美国社区教育为提高社区居民素养、培养专门人才而服务。其教学内容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自身需求而灵活多变。而且,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文化程度的学生都可以学习适合自己的课程内容、接受灵活而实用的社区教育。身处于社会变迁期的美国民众也都为了适应社会改变、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参加社区教育活动,获取新的生存技能、思想观念、知识素养,使自身具备社会现代性,进而适应社会结构的大变迁,融入社会发展的潮流中。

  对于当今中国来讲,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在这个过程中,大量人口源源不断地涌向城市,使城市社会形成了关系极为复杂、层次极为多样的群体,推动着我国的城市社会不断进行新的分化和升级。

  在此背景下,广大新城镇居民以及城市原住居民都面临着社会结构变迁带来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利益诉求等多方面的变化。怎样让他们真正适应这些变化成为中国共产党做群众工作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发达国家借助社区教育的发展带领民众适应社会结构大变迁的实践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3)推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美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在二战以后的 1947 年报告中指出,战后的美国人丧失了方向感和对美好未来的信心,解决这个严重的问题"不仅需要重新肯定民主的价值和原则,还要在教育界推行这些价值和原则,这需要在每一个社会层面推行具有民主观念与程序的细致化教育".

  二战以后,日本的各项事业都百废待兴,战争的失败使日本民众失去了对社会发展的信心。对此,美国、日本政府都采取了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借助社区教育的平台,使广大民众拥有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获得了更加丰富的文化教育服务,学会了更多、更实用的知识技能,实现了人的可持续发展。这也为国家提供了更富有价值的纳税人,为企业提供了更多、更专业的技术人才和中层管理人才,为市场提供了更多更有购买力的消费者,为广大民众提供了更稳定的收入,有利于消除战后民众的悲观情绪,促进了社会繁荣、政治稳定。同时,在日本,地处比较偏僻的乡村的社区教育注重对居民应用能力的培养,并广泛普及了农村社区图书馆,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技能素养,缩小了城乡差距,进而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事实表明,社区教育的发展水平与民众的现代性水平、国家的现代化程度是呈正比例相互关系的。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民众的素养。各国社区教育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社区教育的充分发展不仅使国民的技能和素质都得到了普遍提高,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也实现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共产党应学习各国社区教育发展的有效经验,积极运用到党的群众工作中去,推动社区教育帮助广大居民发展素质、培养技能,进而推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