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进步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社会公平的“调节器”,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础,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党执政为民宗旨的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我国加入 WTO 后,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社会保险“五保合一”适应了这一社会发展要求,向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迈出了重要一步。
2000 年,咸安区率先在全省推行“五保合一”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即在原企事业单位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的基础上,按照统一参保对象、缴费标准、社会化发放、征收管理的原则,将五种保险合而为一,并扩大到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覆盖全区所有用人单位,从而增强社会保障的筹资、保障能力,为改革发展构建了一个坚实的平台。“五保合一”社会保险制度的推行,从根本上解决了下岗职工、离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问题。然而咸安区推行“五保合一”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然而时至今日这项改革为何仍未得到推广,即使在整个咸宁市仍然还是孤岛一座?这究竟是涉及部门的利益还是影响了部分人的利益?是体制性障碍还是后续改革不到位?亦或是改革一开始就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笔者带着这些疑惑对此进行了调研。
1 调查的基本情况
1.1 调查过程及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采取问卷调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尽量搜集“咸安政改”有关方面的统计数据、文件资料、工作汇报、工作总结等资料。
问卷调查主要是了解被“五保合一”所覆盖的全区所有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及其它用人单位、离退休人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访谈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对一些深入问题进行探讨,访谈的对象主要是咸安区分管社保的领导、社会保障部门负责人、公务员、教师、离退休人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搜集的“咸安政改”方面的数据、资料,主要是用于历史比较研究,结合问卷调查取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五保合一”进行理论探讨。本次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涉及:性别、年龄、职业;对“五保合一”了解的程度、态度及参与情况;对本单位或其它企业“五保合一”缴费情况的认识和看法;是否享受过“五保合一”带来的实惠等方面的内容。2014 年暑假期间,笔者和一些乐于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在咸安区对一些流动人群、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务工人员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 1029 份,收回有效问卷 1015 份。在这前后,我们还进行了一些比较深入的观察与访谈,对象主要是教师、公务员以及一些国有企业下岗人员等,以弥补问卷调查之不足。
1.2 调查样本情况说明 在问卷中,被调查者男女比例适中,分别为 50.8%和 49.2%,年龄集中在 30-50 岁之间,占90.4%.由于笔者有意向调查非公职人员,因此,外出务工和个体工商户占到 79.9%.(见表 1)
1.3 调查结果与分析 ①由于笔者调查的意向性(倾向非公职人员),发现在被调查对象中,参保比例不高,态度也不够积极。数据显示 46.3%的人只听说过“五保合一”,但不知道是哪“五保”,有 11.6%人没听说过,只有42.1%的人全面了解“五保合一”的具体内容;65.4%的人已参与投保,30.2%的人未参与投保,但打算参与(这部分人中,有的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参与),还有 4.4%的人不打算参与(他们认为对其没有益处);对“五保合一”的态度,18%的人非常支持,37.1%的人比较支持,44.9%的人持无所谓的态度,几乎没有人不支持。(见图 1)
②除医疗保险带来实惠让人们有欣喜、养老保险让人们充满期望外,其它保险人们几乎不关注。在您有没有遇到过单位少缴欠缴职工保费的情况一栏中,35%的人填的是“有”,5.3%的人填“没有”,而 59.7%的人则填“不清楚”;对于现在企业缴纳“五保合一”的费用是否压力过大,49.6%的人认为“是”,30%的人认为“不是”,20.4%的人则“不清楚”;其中 60%的人享受过医疗保险带来的实惠,6.4%的人既享受了养老保险带来的实惠又享受过医疗保险带来的实惠,至于其它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几乎没有人填写,还有 30.6%的人表示暂时没有享受任何保险带来的益处。(见表 2)
③大多数人对“五保合一”实施持不满意或无所谓的态度,他们认为缴费高而保障太低。在所调查的对象中,只有 3.3%的人对“五保合一”的实施现状持非常满意的态度,26.9%的人基本满意,39.8%的人不满意,30%的人则填写的是无所谓的态度;他们中 44.6%的人认为缴费太高,55.4%的人则认为保障太低。
④绝大多数人认为实施“五保合一”的关键在于发挥政府的作用,并要求提高保障幅度,降低缴费标准。在您认为实施“五保合一”的关键在于谁发挥作用这一栏中,93.8%的人认为应该是政府,有 6.2%的人认为是单位。并且 60.6%的人认为缴费标准不合理,39.4%的人认为部分合理,没有人认为目前的缴费标准合理。
⑤有被调查者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看法和建议:
“五保合一”应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工伤保险对于一些特殊行业或者特殊工种才有必要实行,生育保险应该有年龄限制,失业保险对于党政机关的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职工好像多余,因此,“五保合一”在咸安区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施不能搞“一刀切”,否则有些单位是难以承载的。
2 “五保合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国土面积 1500 多平方公里,人口约 58 万,是湖北 38 个贫困县(市、区)之一。如何迅速摆脱困境,加速咸安发展,是摆在新一届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面前的迫切问题。为此,1999 年开始,新一届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对整个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五保合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这一系列改革之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咸安区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保障模式已不适应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需要了,特别是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原来的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和实际缴费人数逐年减少,退休职工逐年增多,赡养系数在 1999 年就达到了17.7%.位于全市之首,养老保险基金积累已到了不足支付两个月的警戒线;社会保险费征缴的难度越来越大,单位欠缴保险费的现象严重,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失业救济金支付缺口大;原有的社会保险没有覆盖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及其工作人员,这些人仍然捧着国家的“铁饭碗”,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社会保险形成强烈反差,千军万马挤机关、事业单位的“独木桥”,造成了人员膨胀、机构臃肿,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人员难流动,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难以整体推进。在这种情况下要推进改革,加快发展,必须打破社会保障这个“瓶颈”的制约。在酝酿咸安一系列改革的时候,首先必须建立一个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全区的改革、发展、稳定建立一个坚实的工作平台。
3 “五保合一”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成效
据笔者调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咸安区“五保合一”社会保险健康平稳运行。截至 2014 年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一是全力扩大城镇“五保合一”社会保险覆盖面。年末五险参保人数达到 29.0975 万人次。全年征收社会保险费 26813 万元,共为全区 1.7924 万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 25002 万元,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社会化发放率达 100%.二是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全年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适龄参保缴费人员155428 人,参保缴费率达 100.28%;按时发放养老金待遇,全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到龄人员 44844 人,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养老金待遇发放率 100%.三是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区各类社会福利院 14 所,床位 1888 张,全区全年享受五保 1726 户 1726 人,其中集中供养 581 户581 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 44 处。全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达 19687 户 32076 人,其中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达 9279 户 17900 人[3].
4 结语
总之,改革就是为解决问题与矛盾,咸安区的“五保合一”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之初的确为咸安区解决了许多“老大难”的问题,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当然曾经也有“劫富济贫”之称,对于“被劫者”来说自然不痛快,但对于“受济者”来说却是“雪中送炭”.对于这样一项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而建立的制度之所以出现目前的现状,总的来说还是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地增强经济发展水平,我们的每一项好的改革举措才能得以顺利展开、快速推广并持续运行。
参考文献:
[1]中共咸安区委办公室。咸安改革资料汇编[M].
[2]宋亚平。咸安政改的前因后果[OL].县域经济论坛。
[3]2013 年咸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