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村改居”居民社保制度优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09-30 共394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村改居”居民社会保险发展困境探究
【引言】“村改居”居民社保体系构建研究引言
【第一章】“村改居”居民社会保险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第二章】“村改居”居民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第三章】完善“村改居”居民社会保险制度的途径
【结论/参考文献】 “村改居”居民社保制度优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 论
  
  “村改居”工作是城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改善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是农村向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村改居”有利于解放劳动生产力、提高农村经济效益,是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村改居”社区居民社会保险问题是解决城镇化建设中稳定大局、创造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
  
  本文根据“村改居”中存在的法律依据不全,措施不力、地方政府或村集体截留土地转让资金导致的群众矛盾突出、社区保障机制不完善、社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以及社会保险推进过程中的村改居居民就业困难、社保资金来源形式单一,存在较大风险、村改居土地开发利用率很低、社区居民保障形式单一,保障水平低等不足,分析社会保险矛盾的内在因素和实施步骤等,得出如下结论:
  
  (1)“村改居”工程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对于促进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推动城市发展,创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作用。
  
  (2)“村改居”改造工程存在的诸多矛盾,关键在于社会保险工作的推广,这是关系到社区居民生活福利的重要工作,如何实施社区居民社会保险工作,构建科学合理的社区社会保险体系,是顺利实行“村改居”工作,构建和谐社区、健康城市的基本保障。
  
  (3)“村改居”社会保险工作的法律依据、政策导向、资金筹集、运作体系的建立是实现“村改居”社会保险体系的保障,是推广社会保险体系的关键因素。
  
  (4)“村改居”社会保险工作是保障社区居民权益、保护弱势群体的基本策略,正确处理资产处理与转移方式的合理界定、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于标准制定、社区公共设施的建立、社区内部资源优化与发展、就业与养老保障公众服务平台的建立以及配套政策制度与改革,是推进社会保险工作的有效策略。
  
  当然,“村改居”社区改造是各个地方城市建设的共同任务,但是,各地有不同的实际情况,在实际改造工作中也会遇到很多复杂因素,社会保险的工作开展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涉及内容多、资金筹集困难、群众成分复杂、弱势群体的界定存在不同理解等等,给我们的社区改造中社会保险工作开展,带来很多困难。因此,我们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政策支撑和发动群众参与,共同把社区居民社会保险工作不断深入开展,有效的实现社会保障的目标,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这也是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在新时期城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 许瑾。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问题研究[J]. 中国外资,2013(04):17.
  
  [2] 郑长德。 中国的金融中介发展与城镇化关系的实证研究[J]. 广东社会科学,2007(03):12.
  
  [3] 王丽艳,倪文。 浅谈制定农转居人员社会保险政策的原则[J].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2):21.
  
  [4] 黄立举。 关于“村改居”人员社会保险安置的思考[D]. 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2003:41.
  
  [5] 王盛。 浅论增长极和农村城镇化战略及对区域发展政策的建议[D]. 山东大学,2006:19.
  
  [6] Gao Long chang. Several principles of complexity in social system [A]. Systems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16.
  
  [7] Sandwich Karen. A New Governance Framework[J]. Hospitals and HealthNetworks.2001.(2):38.
  
  [8] 刘志虹。 江西省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探讨[A]. 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32.
  
  [9] 张雷声。 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注意基本原理[D]. 思想理论教育,2009:13

    [10] 戚露露。 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保体系促进社会和谐--胡锦涛社会保障思想初探[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04):23.
  
  [11] 李冬梅。 中小城市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制度探究[J]. 现代交际,2011(07):23.
  
  [12] 宋协娜。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就[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 2005:37.
  
  [13] 姚毅。 寻找社会公平性和个人权益性的平衡点[N]. 中国证券报,2006-04(3)[14] 陈映。 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6):22.
  
  [15] 杨炜红,韩胜难,赵丽。 关于后危机时代我国社会保障运行机制的思考[J]. 中国证券期货,2011(06):11.
  
  [16] 丁荣生。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A]. 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 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 2006:58.
  
  [17] 吴宗发。 农村移民社会保险研究[A]. 水库经济论文集(2007 年)[C],2007:34[18] 丁一。 农村综合改革: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0):31.
  
  [19] 何文艳。 杭州市农民工社会保险政策研究[A]. 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C],2005(4):30-33.
  
  [20] 饶志国。 遵循科学发展观 促进行政服务中心健康发展[A]. 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 年年会论文集[C],2007:16.
  
  [21] 张春红。 中澳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研讨会召开[N]. 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03-10(4)。
  
  [22] 靳晓娜。 农村城镇化的制度创新初探[A]. “商业改革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衡水老白干杯”征文颁奖活动论文集[C],2010:31.
  
  [23] 吴慧军。 陕西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17.
  
  [24] 周婕。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农村城镇化的顺利进行[A]. 科学发展观:理论 模式 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 2006 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33.
  
  [25] 张天乙,李峰,郭弓宏,程荣国,樊而峻。 城市商业体制改革中的企业领导体制与增强企业活力问题[A]. 论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选编[C]. 1984:28

    [26] 杨春长,张明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N]. 光明日报,2004-03-07(8)。
  
  [27] 许利民,胡伟业。 社会保险资金监管的理论依据和重要启示[J]. 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02):39.
  
  [28] 李桥兴,杨都。 我国农村城镇化实证分析及对策[A]. 第 19 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27.
  
  [29] 张晓露,苏英。 特色产业推动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02):23.
  
  [30] 欧书阳。 我国地方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探讨[A].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2008 年年会论文集[C],2008:84.
  
  [31] 王小君,黄建明。 防范社会保障风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金融经济, 2005(10):33.
  
  [32] 范鹏。 在结合与创新中发展马克思主义[N]. 甘肃日报,2011-09-23(5)。
  
  [33] 谢方。 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村非农化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12.
  
  [34] 刘亚娴。 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D]. 吉林大学,2009:31.
  
  [35] 张璨。 我国社会保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 暨南大学,2012:24.
  
  [36] 陈明,张云峰。 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 多元与包容--2012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22.
  
  [37] 郭爱请,李彦芳。 浅析我国城镇化道路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05(11):21.
  
  [38] 荣怡。 试论破解社会保险难题的逆向方法[A]. 2003 江苏省劳动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35.
  
  [39] 张念。 社会保险分析与政府职能定位[D]. 西南财经大学,2000:28.
  
  [40] 王敬贤。 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2011:19.
  
  [41] 钟优慧。 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的比较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2007:33.
  
  [42] 吴文涛。 对建立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的探讨[D]. 江西财经大学,2006:12.
  
  [43] 闫俊。 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2011:11.
  
  [44] Salamon L. The Ris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M]. Foreign Affairs, 1994:30.
  
  [45] 吴国久。 基于公共财政视角的社会养老保险收支模式研究[A]. 中国矿业大学,2009:33.
  
  [46] 秦彤。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营问题及其完善思路研究[D]. 河北大学,2011:44.
  
  [47] 赵永俊。 试论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D]. 华中师范大学,2002:56.
  
  [48] 钟健。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养老保险资金研究[J]. 西南财政大学,2011(02):17.
  
  [49] 贾敏。 城镇化对城郊农民生活的影响[D]. 中国农业大学,2005:28.
  
  [50] SUN Juan,GU Chaolin. Time-Space Urban System Planning Under Marketing EconomicSystem -An approach of the time-space urban system planning[J]. Urban PlanningForum,2001(05):29.
  
  [51] 程乐华,吴学平。 基本养老金计算模型的构建及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1):09.
  
  [52] 胡振平。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 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论坛论文集[C]. 2006:41.
  
  [53] 贾中慧。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筹措模式研究[D]. 郑州大学,2011:45.
  
  [54] 高嵩。 黑龙江省社会保障基金供求缺口的结构分析[D]. 黑龙江大学,2002:67[55] 张楠。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的安全性监督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2010:49


  后 记
  
  通过一年的努力,经过反复修改,这一篇论文终于定稿了。起初决定这个研究方式的时候,是因为我从事的就是这方面的工作。我每天都和最基层的百姓接触,我深感无论任何一项政策的制定或是出台都关系到广大百姓的切身利益,在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同时又能够结合自己的工作,为基层的百姓尽一点力绵薄之力就是我始终的想法。
  
  从选题开始,刘老师便认真负责的引领着我在研究的道路上前行。再此,我对刘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悉心的指导表示深切的感谢。也对一路走来帮助过我的老师们、同志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此外,还要感谢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稿的专家老师,感谢对本文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我才能够更快的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和提高。
  
  在文章写作过程中,曾遇到很多的忙点和误区,所幸最终能坚持下来,囿于学识,不足之处,请诸位老师指正。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