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农村养老方式的关联因素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4-28 共622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农村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要素探析
  【第一章】诸暨市农村养老模式探究绪论
  【第二章】农村养老方式的发展
  【第三章】诸暨市养老现状及调查情况
  【第四章】养老方式选择差异的实证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农村养老方式的关联因素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本文为了研究农村地区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以浙江省诸暨市为例,通过数据特征分析、单因素分析及二元 Logistic 回归,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以家庭成员负责经济供养、家庭成员提供服务的家庭养老的方式,60岁以下的农村居民,年龄越大,越赞同养儿防老的观念,表明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家庭养老将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对于 60 以上的农村居民,子女越孝顺,越倾向于选择家庭养老。以上两点都符合理论得出的结论,其一,家庭养老作为主体是从原始社会开始形成的,祖宗崇拜要求子女事亲敬老,生殖崇拜使得抚养老人的基数增大;其二,孝的观念和养儿防老的观念延续至今,在未来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次,选择经济服务由自己提供的自我养老方式,60 岁以下农民受到年龄、工作和经济来源的影响,年龄越小、工作越稳定、收入越高会选择靠自己养老,这表明未来选择自我养老方式的农民比例将增加;60 岁以上农民选择自我养老方式受到健康状况、婚姻和居住方式的影响,还受家庭关系、子女孝顺程度影响,其中,身体越好,子女不孝顺的倾向于选择自我养老。这体现现代农村居民自我独立意识的增强,当身体够硬朗,能力足够,自我养老比例就会上升;也可以看出如今孝道没落,老人养老依靠子女的期望正在下降。

  最后,依靠新农保或者居住养老院的社会养老方式,对于 60 岁以下的农村居民来说,从客观条件上,家庭规模较小者、已参保者和丧偶者倾向于选择社会养老,从观念上,不赞同养儿防老观念的倾向于选择社会养老。很显然,家庭规模小了或者失去了另一半,经济和服务提供的来源减少,靠社会养老的比例自然增加了;对于 60 岁以上的农村居民,除了受到工作、受教育程度影响外,越赞同以地养老,子女越不孝顺的愿意选择社会养老的方式,说明对于以地养老这种新型的结合型的养老方式,也受到了一定的欢迎。综合看来,养儿防老和孝的观念现在依旧影响着对社会养老的选择,可见对传统观念应当予以重视,可以引导观念的改变来影响养老方式的选择。

  二、建议

  (一)对家庭养老予以鼓励

  美国着名社会学家霍曼斯①的交换理论指出,不论经济领域还是社会道德领域,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并且,当个体某种行为受到报酬和奖励时,那么这种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在鼓励家庭养老的时候,应该给予适当的奖励。

  政府可以通过对子女在房屋居住、交通或者医疗上给予补贴,鼓励子女与父母就近居住。这点针对独居这一因素对家庭养老的影响提出,借鉴于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的东亚地区,包括韩国、日本和新加坡。在韩国,政府一直采用“家庭照顾第一,公共照顾第二”的社会政策,通过减免遗产继承时的税收额和贷款优惠政策来鼓励子女与老人一起居住;在日本,老人与子女同住的比例非常高,因为日本的相关的社会保障法律中,大都把家庭赡养关系作为前提;在新加坡,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关于津贴补助的计划来缓解老龄化问题。儒家文化孝也一直影响我国孝德观念,应当重视将家庭养老摆在第一位,效仿以上奖励方式,当然在借鉴的同时需因地制宜。

  政府应当鼓励子女多回家探望父母,尤其是留守老人多的家庭,或者空巢家庭,教育他们多关心父母,弘扬孝德,加强道德观念,为老人尽孝,给老人以精神上的慰藉。并且,对于农民可以采用更容易被接受的方式,对孝顺的人、事予以宣传表扬。毕竟农村地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可利用的硬件设施又比较匮乏。

  所以可以从小处落手,层层下达至各个村委社区,例如,利用社区宣传,设置布告栏表扬孝的行为,对不孝的行为予以批评,同时还可以与物质奖励将结合;建立孝文化站,办墙报宣传孝文化事迹专栏,同时为了吸引农民,可以里面摆上茶水,供平时村里人路过歇息,在茶余饭后间渲染了孝文化的氛围。

  此外,还需善用“养儿防老”的观念。在态度统计中曾表明,养儿防老观念如今仍有一半的表示赞同,那么在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背景下,拓宽农村居民对于优生优育的知识面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必须要改变农村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让农民意识到“生得个数多不如生得质量好”,善用养儿防老的观念,子女确实是养老的支柱力量,但并不是越多养老保障系数就越高,一个孝顺的抵过十个不孝顺的,真正能实现养儿防老还是要以孝德做基础。

  总之,在家庭养老方面国家应该强化政策扶持力度,重视孝观念对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强化家庭养老的功能。

  (二)对自我养老予以优化

  政府可以适当提倡老人树立自我养老的意识,尤其对于对于身体健康、生活可以自理的老人,其实,在农村,靠自己养老的形式已经非常普遍,一般还有能力的老人很多仍在田间劳作,对于他们来说,土地产出一直是生活之宝,由自产自销供养自己的养老形式显然是可以接受的,但劳作所得毕竟只占一小部分,也不能将其作为养老的主动力。

  此外,政府还要宣传和优化的是新型的自我养老方式--以房养老和以地养老。

  政府优化以房养老以适应农村。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以房养老在农村实行是有障碍的,一下子要转变老人的观念也较为困难,哪怕是新一代农民,房子在国人心中的地位怕是一时间难以改变。此处建议,鉴于农村的现状,或许可以将“倒按揭”的方式与“房传子”的观念结合起来。原理是,原来的倒按揭的模式是将房子交给金融机构,现在可以将其改变为将房子的产权低价卖给老人的亲戚或者子女,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并且价款结合当时的物价水平,同时老人还可以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单个承担放款的问题以及遗产分配的问题,还可以增加老人受亲人探望的频率,加强家人之间的感情,一举多得。

  政府要优化以地养老潜在问题。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随着农村思想观念的转变,已经渐渐开始接受土地征用及售卖,或许可以广泛推行。当然,在推行的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包括实行的稳健性和可靠性,利他主义告诉我们老人有可能获得养老资金后转而交给子女,那养老问题仍得不到保障,所以以地养老还要做各方面的优化,这也是本文未来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三)对社会养老予以加强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出现今社会养老主要的问题包括养老金待遇较低,难以满足老年人生活所需;私立收费过高、环境和看护条件较差;社区服务不到位,闲置较多。首先对于民办养老服务不到位这一点,应当重点扶持,一方面要制定并出台更加完善的养老相关的服务和优惠政策,如资金上予以补助,质量上,授权专业机构对从事于养老服务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另一方面要调动和引导社会群众力量,让有能力者积极参与到兴办养老机构的事业中来去。此外,还要加强监督和指导;其次,政府要积极建设公益性的养老设施,社区养老要以老人需求为核心,为导向,发展更完善的养老模式,同时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使得农村也能享受到社会化养老服务,满足各种不同的养老需求;最后,如前所述,政府可以帮助独居老人建立老年房养老的互助模式,制定相配套的政策,保障,同时在资金上予以保障。

  总之,政府要加快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继续增加财政这方面的投入,科学合理的使用养老经费,做到新农保全面覆盖;对于养老机构,要提高运作的效率,合理的管理,同时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医疗、护理及心理方面的经验;对于农村的社区养老服务,整合农村资源的同时提高利用率,充分听取老人的意见,建立适合老人社区服务模式;最后,倡导多元化结合型的养老方式,整合优缺点扬长避短,甚至再创新型养老方式。
  
  参考文献
  
  [1] 张琪, 张栋。 北京市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4(07):102-6.
  [2] 胡扬名, 何银花。 农村居民养老方式的选择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湖南省慈利县农村地区为例[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4(06):109-13.
  [3] 宋雪飞, 郭振, 姚兆余。 农村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长三角地区的问卷调查[J]. 开发研究。 2015(02):156-9.
  [4] 张胆。 农村居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D]: 福建农林大学;2009.
  [5] 吴海盛, 江巍。 中青年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 中国农村经济。 2008(11):54-66.
  [6] 韦霖。 农村高龄老人养老模式因素分析及路径选择研究 [D]: 山东财经大学;2013.
  [7] 王世斌。 农村中青年养老方式影响因素的多项式 Logistic 回归分析[J]. 乡镇经济。 2009(09):72-4.
  [8] 刘生峰。 影响农村养老的因素分析及其对策探讨[J]. 菏泽学院学报。2009(03):59-61.
  [9] 顾永红。 农村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3):9-15.
  [10]郝金磊。 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甘肃 146 份问卷数据[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36-40.
  [11]郝金磊, 贾金荣。 西部地区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有 序 Probit 模 型 和 结 构 方 程 模 型 的 实 证 研 究 [J]. 统 计 与 信 息 论 坛 .2010(11):107-12.
  [12]吴春宝。 影响农村养老模式选择的因素分析--以 logistic 回归为分析工具[J]. 调研世界。 2011(06):41-3.
  [13]穆光宗。 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和展望[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05):39-44.
  [14]陈玉光。 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原因分析[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65-9.
  [15] 赵 向 红 . 我 国 家 庭 养 老 方 式 变 迁 与 功 能 优 化 [J]. 理 论 探 讨 .2012(05):168-70.
  [16]吕志良。 对“养儿防老--返哺”观的社会学思考[J]. 成都师专学报。1992(01):44-9.
  [17]罗玉峰, 孙顶强, 徐志刚。 农村“养儿防老”模式走向没落?--市场经济冲击 VS 道德文化维系[J]. 农业经济问题。 2015(05):22-30+110.
  [18]于长永。 农民“养儿防老”观念的代际差异及转变趋向[J]. 人口学刊。2012(06):40-50.
  [19]殷丰。 浅谈农村生育观与养儿防老[J]. 人口与经济。 1989(06):27-9.
  [20]王国华。 生育观念变迁与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研究 [D]: 山西师范大学; 2013.
  [21] 徐 勤 , 郭 平 . 老 龄 化 社 会 需 要 提 倡 老 年 人 自 立 [J]. 人 口 学 刊 .1999(03):58-61.
  [22]朱劲松。 试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我国农村自我养老模式选择[J]. 农村经济。 2009(08):79-81.
  [23] 黄 闯 . 农 村 老 人 自 我 养 老 保 障 的 现 实 困 境 与 优 化 路 径 [J]. 探 索。2015(02):125-9.
  [24]崔丽, 徐亚丽。 浅析养老院养老在中国的发展[J]. 才智。 2011(04):302-3.
  [25] 刘 慧 , 叶 露 迪 . 对 养 老 院 老 人 满 意 度 调 查 分 析 [J]. 统 计 与 咨 询 .2013(03):50-1.
  [26]左冬梅, 李树茁, 宋璐。 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院居住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 人口学刊。 2011(01):24-31.
  [27]黄俊辉, 李放。 生活满意度与养老院需求意愿的影响研究--江苏农村老年人的调查[J]. 南方人口。 2013(01):28-38.
  [28]黄建岚, 周继武。 提升养老院老人幸福感的对策研究[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4(03):222-4.
  [29]刘静。 农村养老院建设的现状与瞻望[J]. 沈阳干部学刊。 2007(02):61-2.
  [30]栾文敬, 郭牧琦, 孙欢, 路红红。 社会保险与养老方式选择:参保是否会影响农民养老方式?[J]. 西北人口。 2012(06):55-60+6.
  [31]程令国, 张晔, 刘志彪。 “新农保”改变了中国农村居民的养老模式吗?[J].经济研究。 2013(08):42-54.
  [32]李成波。 “新农保”语境下的农村养老方式思考[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 2011(12):4-6.
  [33]封铁英, 高鑫。 新农保政策主导下的农村养老方式选择偏好及其融合效应研究[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3(06):107-20.
  [34]蒋徐娇。 以房养老--一种养老新思路的提出 [D]: 浙江大学; 2003.
  [35]赵玛丽。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视角的以房养老问题研究 [D]: 浙江大学; 2013.
  [36]廖巍。 “以房养老”可行模式研究 [D]: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37]郑萍。 美国以房养老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D]: 湘潭大学; 2012.
  [38] 张 家 樾 . 我 国 “ 以 房 养 老 ” 问 题 的 可 行 性 探 讨 [J]. 中 国 房 地 产 .2011(18):76-80.
  [39]张建伟。 “以房养老”:国际经验与中国策略[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01):95-102.
  [40]邓依伊。 中国发展“以房养老”:问题、经验借鉴与解决对策 [D]: 湘潭大学; 2012.
  [41]惠婷。 我国以房养老模式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D]: 内蒙古大学; 2014.
  [42]Lee H-H, Huh H-s, Lee Y-Y, Lim J-Y. Effects of Population Aging on Economic Growth: A Panel Analysis[J]. Seoul Journal of Economics.2013,26(4):401-32.
  [43]Hou L.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he Impacts of Population Aging on Marketing in China and the Chinese Econom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a Marketing. 2011,1(2):70-80.
  [44]Hesketh T, Lu L, Xing ZW. The Effect of China's One-Child Family Policy after 25 Year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5,353(11):1171-6.
  [45]Kok L, Berden C, Sadiraj K. Costs and benefits of home care for the elderly versus residential care: a comparison using propensity scores[J].The European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 HEPAC. 2015,16(2):119-31.[46]DaVanzo J, Chan A. Living arrangements of older Malaysians: Who coresides with their adult children?[J]. Demography (pre-2011)。1994,31(1):95-113.
  [47]Lam T-p, Chi I, Piterman L, Lam C, Lauder I. Community attitudes toward l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the elderly and their adult children in Hong Kong[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Gerontology. 1998,13(3):215-28.
  [48]赵国华。 生殖崇拜文化论[M]. 1990 8 月。
  [49]Dawkins R. The Selfish Gene[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50]宇传华。 SPSS 与统计分析[M]. 2007-2-1.
  
  后记

  时间进入深秋,我们即将毕业,在和两年半的研究生活里,我收获颇丰,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更是给我了难忘的经历。一开始的选择的议题是关于土地出让金的使用问题,但是由于数据获取不易,最后更换了题目,改为研究养老方式的选择影响因素。契机是因为一次回家的过程中,在火车站听到两个老人讨论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问题,虽然增加了,但是对于平常生活来说,实在是不够,而且诸暨市的物价水平也不低;再加上家中父母当时也在办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就选择了这个与自己周围老人息息相关的问题作为研究。事实是,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每个人对于养老这个问题都能说上几句,甚至有老人向我表示,我跟你说的意见你能帮我上报给领导吗,希望领导能够了解老百姓的苦;此外,谈起养老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尤其是现在新一代的中年农民,意识开始崛起,说也不要求孩子一定要养老,毕竟孩子有自己的家庭要顾,而且现在独生子女多,是该早点为自己养老问题考虑,减轻孩子的负担,对于老一代农民,也表示不再死守着没人劳动而贬值的土地,如果拿土地来换养老资金或养老房,大部分都很乐意接受。

  这是我看到令人欣喜的地方,当然事情都是辩证的,不可否认我的论文还有一定问题,如果对 60 岁以上农民做专门对于以地养老方式的态度,影响可能更显着,也更有利于研究养老方式的发展。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