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农民文化福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章】农民文化福利的完善研究绪论
【第二章】农民文化福利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三章】农民文化福利的现状与需求分析
【第四章】农民文化福利的问题分析
【第五章】保障农民文化福利的对策建议
【结语/参考文献】农民文化福利制度的优化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社会福利
1、社会福利的含义
社会福利一词,最早见于 1941 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所签订的《大西洋宪章》和 1945 年所签订的联合宪章中。福利(welfare)一词通常具有"幸福"、"富足"等多种含义,是日常生活和学术界研究中的常用词。对于社会福利的理解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于社会福利的界定是不同的,即便是在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于研究者的视角不同,对社会福利的理解也会有很大不同。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1991)指出,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为了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1994)指出:"按照字面意思,社会福利常被理解为有关改善社会成员物质、文化生活的一切举措。"社会福利涉及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福利的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指出,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领域的三个部分。与其相对应,人们的利益分为经济、政治和文化三种,并且它们之间联系密切。根据此理论,福利也包含了经济福利、政治福利和文化福利三个方面。
只有以社会成员共同的基本福利需求为标准划分社会福利的内容,才具有本质分类的意义。这三种福利,构成了人们福利的基本内容。关注社会的文化福利,如同关注经济福利,都作为了国家公共政策的重要内容。应该把文化福利与经济福利、政治福利等同的纳入到社会福利中来。把社会福利由社会的经济福利扩大到社会的经济福利、政治福利和文化福利的总和,一方面拓宽了社会福利的外延,另一方面也深化了社会福利概念内涵。社会福利应该以经济福利为基础,但是又不能仅仅局限在经济福利方面,也应该包含了文化福利和政治福利。基于此,这种社会福利理论和公共政策理论是趋同的,并且这种社会福利理论应用到社会实践当中以后,对同样坚持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具有重大意义。
2、社会福利的特征
社会福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国家和社会是社会福利责任主体,因此在社会福利体系下的农民文化福利研究应该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二是它强调社会性,福利的提供必需是开放性的;三是社会福利不应该仅仅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也应该包含提升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如满足社会成员的文化方面需求。
由此可知,我们应该明确政府的社会福利角色,明晰政府应该在社会福利领域承担主导责任。社会福利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因而最终要覆盖到所有的社会成员才是真正的社会福利。
2.1.2 文化福利
目前尚没有权威界定文化福利的概念。
胡象明认为人的文化福利是依据文化因素对人们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这种满足程度越高,则其文化福利越大。
吴炜指出文化福利是一个新概念,它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关。他认为文化福利是社会福利一方面,主要是由国家和社会提供给民众,意在保障公民的文化权益,最终达到文化产品的平等共享。它具有公益性、普惠性等特征,是能够让人民群众切实接触到的公共文化服务,只有在大众受益之后才能称之为文化福利。
陈波认为文化福利是社会福利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是以公益性文化设施与惠民工程等为载体来实现的,其特征是普惠、便利及公益性,应该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是均等化、标准化,是民众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一种文化民生。
基于此,我认为农民文化福利是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多方提供的,以满足农民文化需求为目的农民能享受到的文化生活待遇和利益,它具体通过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等来体现,具有公益性、多样性、普惠性的特点,是政府对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是社会福利的重要内容之一。
农民文化福利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农民文化福利的责任主体是政府;第二,农民文化福利的受益对象是全体农村居民;第三,农民文化福利的载体是文化设施,其具体形式是文化活动,其实现的手段和条件是资金保障、人才队伍保障、组织保障等。总之,农民文化福利对于实现社会公平以及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农民文化福利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社会福利理论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福利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被赋予不同的内容。
20 世纪以前社会福利被学者单纯的认为是社会救济的相关服务,社会福利的范围狭窄。一直到了 20 世纪以后,社会福利的内容和内涵才被完善和丰富,不再局限于针对少数人提供的福利保障,而是拓宽到了增进全体国民的文化、医疗、教育等方面。
马克思以人为本的需要理论和社会需要类型理论是社会福利目标定位的依据。在满足需求的目标下,社会福利体系应该从需要满足目标群体、目标定位的具体内容以及福利提供内容等方面进行着手,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社会福利是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原则的,提高社会福利水平需要以受保障群体的需求满足程度来衡量和作为出发点。社会福利的目标即是国家把社会福利资源提供给人们,从而满足他们的需要。
社会福利是帮助人们满足自身需要的途径之一,可以减少人们所面临的障碍,这些障碍包括医疗、教育、住房等内容。从文化层次上看,社会福利主要包括以下四点:第一点,以政府为主体负责,包括投入基础设施、设备和建设人员队伍。第二点,建立不同层次的免费或者低费文化体系,为低收入者提供文化进修、文化娱乐等方面补贴。第三点,建立合理的文化结构,包括文化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和区域分布。第四点,在特殊地区如边远山区实施鼓励文化发展的策略。
农民文化福利是对农民文化福利需求的满足程度,可以从文化活动、文化设施、资金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主要研究。其中文化活动和文化设施对农民文化福利需求的满足程度是衡量农民文化福利水平的高低的重要出发点。人才队伍、资金筹集和组织管理是否满足了农民文化福利需求是能否实现农民文化福利的保障条件。
2.2.2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福利多元主义日益成为西方社会政策研究的一个新的模式。该理论主张由多方承担福利责任,责任主体包含政府、市场、家庭以及志愿组织等,他们都有各自的作用。
由于不同国家的社会环境不同,导致它所强调的重点有所差异,各方主体在社会福利中承担责任的比重也有所差异。
《沃尔芬德的志愿组织的未来报告》(1978)提到志愿组织同样是社会福利的责任主体。罗斯(Rose,1986)在相关的研究中提出社会福利多元组合理论,认为在整个福利的含义中要包括三个提供方:国家、市场和家庭,在这三者的组合下,相互作用形成最终社会福利的整体。在这样的理论下,国家、社会和家庭都被视为福利的提供者,共同承担起福利提供的责任,政府扮演福利服务的规范者的角色、福利服务的购买者的角色和物品管理的仲裁者以及促进其他部门从事服务供给的角色,在整体福利的提供过程中要积极鼓励社会各方的参与,不断为社会福利的发展注入力量。欧也森的三分法指出福利提供组织向民间社会发展是可以预见的,三方主体互相补充。
伊瓦斯的四分法指出社会福利责任主体是国家、市场、社区和民间社会。约翰逊(Johnson)主张将志愿组织同其他三方一样也作为社会福利的主体之一。
对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简而言之就是指社会福利承担的主体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由来自家庭、社会、政府等各个方面共同构成社会福利的实施主体。将福利多元主义的思路融入文化福的研究中,在福利多元主义指导下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民文化福利事业,将有效提高农民文化福利水平。
2.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是由个人的生理需求逐渐上升到精神需求,所以在社会政策制定和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兼顾个人发展的需要。他认为,人的需要互相联系,可以排成一个层次,在低等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之后,就会产生较高一层次的需求。首先是基于生存的生理需要,只有满足了人们的生理需求后,才能得到更高层次的其他方面的需求。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基本需求上得到了基本满足,进而要求发展层面需求层次的满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其需求也随之产生了很大变化。由最初要求物质生存需求的满足向文化需求的满足方面转变。文化福利根源于人们的文化需要。在农民物质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基础上,农民的文化福利需求也应该得到相应的保障。
2.2.4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城乡统筹制度,即是指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共同发展繁荣,切实的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促进农村的发展,使农民与城市居民平等的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
由于我国较其他发达国家发展时间短,目标较高,所以我国在发展时,较重视可以即刻带来经济效益的城市的发展,造成"重城市、轻农村"的格局,形成了"一个国家、两个体系"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如从收入结构上来看,农村居民除了种地、打工的收入外,医疗卫生、失业生育等方面的保险相对于城市地区来说并不健全。但是对于经济发展较迅速的城市,只要去劳动有份工作,社会福利体系是比较健全的,医疗、养老等保险保障了居民的基本生活。缩小城乡差距,是一项长治久安的政策。城乡统筹是国家推动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
为了保障农民的文化福利需求,使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社会福利,提高农民的文化福利水平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