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设备管理论文

变电运行管理及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1-05 共3959字
论文摘要

  供电企业的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目标是通过完善生产指挥系统,强化生产管理,加快电网建设,构建坚强智能电网,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不断优化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等资源配置,打造先进的实用信息化平台,最终实现电网安全经济可靠运行,保证供电质量和供电的可靠性。

  供电企业的生产管理主要包括生产指挥系统、生产计划管理、电网建设与规划、运行管理、设备管理、供电可靠性管理、电网调度管理、文明生产、工程管理、技术监督等方面。其中运行管理和设备管理是生产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其中变电运行管理工作要求是:按照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建立健全变电运行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各项运行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运行水平,保证变电设备和电网经济的安全稳定运行。

  而设备检修管理与设备缺陷管理的工作要求则是:提高设备的安全水平和设备可用率,管理精细规范,符合专业检修标准,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一流标准,如同运行管理也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基于此,本文仅从变电运行与设备检修及设备缺陷管理等方面予以阐述。

  一、变电运行管理

  随着供电企业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变电站逐步由有人值班向无人值班过渡,管理模式也向集控中心、操作队模式转变,这对变电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变电运行管理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集控中心、操作队的管理

  集控中心全面负责管辖区内各无人值班室的运行监视、监控信息记录、设备遥控操作、事故处理等工作,统一负责管辖无人值班变电站与上级调度的各项调度业务联系。按照“区域集控规则”选择设在变电站或其他地点。集控中心的数量应根据供电企业规模及变电站分布情况确定,并适当考虑值班人员工作及生活的便利性。

  操作队负责管辖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日常巡视巡检、运行维护、现场倒闸操作、设备定期试验轮换、事故及异常处理等其他运行工作。各区域集控中心范围内操作队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一般情况下,每个操作队管辖变电站6至8座,不宜超过10座。操作队站点的选择应充分考虑与管辖变电站之间的距离,距离半径不宜过大。

  无人值班变电站应具备“五通”功能,由集控中心管辖并集控。由操作队对其进行现场操作和巡视巡检工作。集控中心建设不是简单地将运行人员从站内撤出,而是从变电站无人值班实际出发,对变电站设备设置、功能选择、技术性能等提出要求并做出优化,以保证无人值班集控运行模式下的安全稳定运行。

  2.设备的巡视检查

  一般分为正常巡视(含交接班巡视)、全面巡视、闭灯巡视和特殊巡视。运行管理部门应对各种值班方式下的巡视检查质量、次数、内容做出明确规定,明确检查的项目及内容,严格监督、考核运行人员的巡视检查质量。运行人员必须按照设备巡视路线认真巡视检查设备,及时发现异常和缺陷并上报,杜绝事故发生;巡视检查的方法除了通过巡视人员的感官外,还要积极采用工具及仪表进行检查并逐步推广应用在线检测、红外成像等先进的检查技术。

  3.设备的运行维护和定期切换

  运行人员应加强值班,运用调度自动化、遥视、自动报警等系统,对变电站和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应严格执行调度下达的电压曲线和无功曲线,做好有载调压变压器、无功补偿设备的安全运行。要加强设备的定期试验和切换维护管理,合理安排变电站的定期维护计划,对相关设备进行定期的测试、检查、清扫,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停送电操作和事故处理

  认真做好停送电操作,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管辖范围内所有变电站的一次主接线和设备状况,加强防误操作培训,强化操作时的行为规范,确保操作过程中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当变电站发生事故和异常时,运行人员应尽快到达现场,隔离故障设备,尽快恢复非故障设备运行,尽量减少客户停电时间。要加强反事故演习,落实事故处理应急预案,提高处理事故的能力。
  
  5.规章制度和基础资料的管理

  运行管理必须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除“两票”管理制度外,还应建立设备巡视检查制度、交接班制度、设备定期轮换投运制度、设备台账管理制度、安全工器具管理制度、运行分析制度、反事故演习制度、培训制度等基本规章制度。运行管理部门应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集控站(操作队)、少人值班变电站应具备与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部颁规程、标准、制度、规范及有关现场运行规程、制度、文件;各种图纸;设备台账、各专业报表(反映主变压器、开关、保护装置运行情况)和月、季、年工作计划、总结、运行分析资料、各种记录等;变电站现场应有设备缺陷记录、开关保护动作记录、避雷器动作记录、现场规程、巡视记录、检修记录、验收记录及有关图纸等。

  要加强运行资料的管理,确保运行资料的准确完整,为运行管理、电网规划、技术监督等工作提供原始数据。各种记录应按规定录入MIS系统或手工填写。各种记录至少保存一年,重要记录应按规定长期保存。

  6.现场运行规程的管理

  供电企业应编制符合现场实际的现场运行规程,供运行人员和事故处理中使用。现场运行规程应由运行管理部门负责编写,每3至5年生产管理部门应安排对规程重新修编、审定一次,每年应进行一次复查、修订;不需要修订的,应出具“可继续执行”的书面文件。各单位应将规程纳入微机管理,便于修改。现场运行规程应根据上级部门颁发的规程、制度、反事故措施、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整定书、图纸和设备的说明书来编制。内容主要包括编写、审核、批准人及批准时间、目录、变电站概况,一次主接线图,调度范围划分,正常运行方式和允许运行方式,各级母线事故处理,主要设备运行及操作注意事项,异常与事故处理,高压设备运行管理,二次设备、公有系统及防误闭锁装置的运行规定,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一般要求,压板投退规定及装置异常处理,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规定和设备的主要参数等。

  二、设备检修管理

  设备检修管理与设备缺陷管理、设备评(定)级管理、设备的安装与移交生产、备品备件管理等,均为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设备检修是保证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提高设备可用系数,充分发挥设备效能的重要措施。供电企业应按照“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应用现代管理手段推行规范化检修,把周期检修和诊断检修结合起来,加强计划检修,积极推广状态检修,不断改善设备的技术状况和提高设备的技术性能。

  1.设备检修原则

  要高度重视设备检修管理工作,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及相关设备检修规定的要求,认真编制本企业检修规程并纳入企业技术标准发布实施。设备管理应坚持质量第一的思想,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积极开展设备检修标准化作业,科学编制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并认真组织实施;突出安全管理、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使检修管理逐步达到作业有程序、安全有措施、质量有标准、考核有依据;实现检修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2.设备检修分类

  设备检修可分为大修、小修、临时检修和事故检修四类。设备大修是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修理、消缺和试验等的综合性工作,目的是恢复设备的设计性能,是一种工作量较大、时间较长的计划检修。设备大修一般应按照规定周期和预定的项目、标准进行。设备小修是对设备进行扩大性的检查、维护、保养和消缺。所有小修都应具有周期性,是工作量小、时间短的计划检修。临时检修(非计划性检修)是设备在运行中发生严重异常,必须在计划外退出运行所进行的检修。临时检修应须调度批准,一般作为小修处理。事故抢修是指设备本身发生故障被迫退出运行或因严重异常不能运行,等待调度批准批复需立即停止运行所进行的检修。

  3.设备检修制度建设

  设备检修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计划检修(周期性检修)。另一种是状态检修。设备的计划检修是企业每年根据规程规定的设备大修间隔周期,结合设备运行状况及“两措”要求,将到期应修设备和需缺陷处理的设备,编制设备的大修计划,经批准后认真组织实施。

  设备的状态检修是通过对电气设备的测试、分析和判断、诊断发现设备运行异常及缺陷,将部分事故检修转为预见性检修,而实现设备的状态检修。状态检修是设备检修的发展方向,要不断推广和应用在线监测和带电测试技术,充分利用各种检测手段。正确分析、判断设备状况,科学安排设备检修。各专业技术人员应综合运行、检修、试验等状态资料数据做出状态评价,提出状态检修计划,报请上级批准后认真组织实施。

  三、设备缺陷管理

  设备缺陷管理工作实行班组(站)、部门、企业三级管理,由生产技术管理部门统一负责。企业应制订具体的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管理程序,建立各类设备缺陷的汇报、处理工作流程,并指导、督促各部门、单位在规定的时限内认真贯彻执行。

  危急缺陷应立即汇报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及分管领导,必要时组织现场鉴定分析,并立即安排处理,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严重缺陷应立即汇报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必要时应由生产技术管理部门组织现场鉴定分析,并加入周工作计划安排处理,最长不超过72小时,消除前应加强监视。一般缺陷可随月度报表报相关业务管理部门,汇总报生产技术管理部门,由生产技术管理部门统筹安排处理。缺陷年度消除率应达到100%。

  要认真做好缺陷的记录,并分析上报和处理。生产技术部门应及时掌握主要设备的危急缺陷和严重缺陷,并及时组织对设备缺陷进行鉴定,督促处理。每年年初应组织有关部门对上年设备缺陷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缺陷产生的规律,提出年度反事故措施。运行人员在巡视、维护中发现缺陷后,应对缺陷进行初步分析判断和定性,记入设备缺陷记录,并报告设备缺陷管理部门。设备检修部门要按照计划安排进行消缺,缺陷消除时间应符合规定期限。

  要加强缺陷管理的考核力度,制订具体的便于操作的考核规范,对及时发现、处理重大设备缺陷,对避免事故发生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认真,未发现缺陷或汇报不及时的,及未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者应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