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区域经济学论文

沿海经济走出低谷需要重视的四个理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6-11 共5127字
论文摘要

  发展地理学对区域差异的解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获得政治独立。但由于以前受宗主国控制,经济结构单一,发展缓慢,多数处于待开发状态,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很大。如何缩小差距,引起了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广泛关注,促成了以发展为主题的研究,形成了发展经济学和发展社会学。

  地理学者提出了“发展地理学”的概念,其中心思想是从地理学的角度探讨区域发展差异类型、形成演变、发展趋势以及不同类型区缩小区域差异的途径。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核心和边缘理论。这一理论最初是由经济学家提出。

  在全球发展水平分布图上,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发展水平明显地高于其它地区,居于中心位置。其它国家象一个圆环围绕在发达国家中心周围。由此,学者们提出了核心和边缘理论。认为在全球分布图上有一个发达的世界核心与一个落后的世界边缘,发展的程度与到世界核心的可达性有关。可达性不仅指实际距离,更重要的是社会文化背景差距。

  1966年,约翰·弗里德曼提出了着名的“核心边缘”模型。他以美国为例做了实证研究。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随着原材料以及来自欧洲的劳动力和资本在美国东北部集中,使这一地区成为美国重要的制造业带,推动了该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因而上升为核心区。核心区形成以后,由于积聚经济和规模经济效应,使得美国的区域对比更加强烈,结果在东北部沿海地带形成了若干大城市。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发展使其成为持续发展的资源型边缘区域,随着移民的涌入,形成美国一个重要的次核心区。在扩展效应的作用下,一些更小的次极核心(如西雅图、休斯敦、新奥尔良和亚特兰大等)由于不同的原因也发展起来。这样美国区域发展由早期的核心和边缘理论转变为多核结构。

  引力模式与增长的空间传递
  
  经济增长是一个不平衡的动态过程,它总是最先发生在那些具有比较优势、区位条件较好的地方,然后再由此向外扩散,推进到其它地方。

  对经济增长的空间传递机制,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井巨离衰减原理
  如果地理现象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则其作用量随着距离增加而减戈这就是所谓的距离衰减法则。这一原理的第一阐述者是德国学者冯·杜能。杜能以后,距离衰减原理的运用超出了农业区位问题,在城市、交通和人口的区位分析上广泛应用。目前此类模式已成为地理学定量研究的最主要方面。主要是本世纪初以来,交通运输的便利使得运输在产品价格中的比重不断减少,从而距离衰减的程度大大降低。但这并不能改变经济分布密度在空间距离上由中心向外围逐渐降低的趋势。

  2.万有引力模式和威尔逊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
  许多学者从上世纪中期就注意到,在一些社会问题研究中,可以借用物理学研究规律和定量方法,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70年代初,英国地理学者威尔逊作了大量的基本理论工作,形成了放大的引力模式,或称之为空间相互作用模式。这一模式考虑了区域的作用量和空间距离,同万有引力模式的一般形式是等价的。从适用程度和资料获取的难易程度来看,引力模式更容易被区域分析所采用。

  在对我国沿海地区的研究中,本人分别计算了主要城市与省会城市的联系强度,考虑到上海在沿海地区的特殊地位,也计算了主要城市同上海的联系强度,从中发现:

  经济联系强度确实随着与政治经济中心的空间距离增大而递减。例如济南与淄博公路距离大约为100千米,与日照的公路距离大约为400千米,因此,济南与淄博、日照的联系强度相差较大。南京与苏州、无锡、常州的距离比到苏北的距离要近得多,因此它与苏南和苏北的联系强度相差较大。福建省由于经济中心不在福州,而在厦漳泉金三角,因此福州与宁德、厦漳泉的联系强度差异并非想象的那么明显。杭州到嘉兴、湖州、宁波的经济联系强度要大于到丽水、衙州的联系强度,广州同深圳、东莞、佛山的联系强度与之同韶关、河源、梅州的联系强度同样符合随距离递减的规律。

  区域经济联系强度有着扩大的趋势。由于引力模型中主要影响因素如城镇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和交通可达性等,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化,并且总是向着增大的方向发展,因此,引力系数是趋于增大,引力强度趋于增加。

  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北翼城市(江苏沿江八市)的联系显着高于南翼城市(浙北六市)。苏州、无锡是与上海联系最紧密的城市,由于距离近、交通通讯设施完善,因而上海对其辐射所受阻力较小。杭州、嘉兴、宁波、南通、南京与上海的经济联系指数都处于联系的第二层次,其中前四者均位于上海160千米半径之内,只是因为自然、交通条件(南通、宁波)、行政区划(杭州)等障碍,其联系明显弱于苏、锡两市。南京由于城市规模较大,工业基础雄厚,与上海存在产业、信息上的互补性,所以辐射强度也较大。而常州、湖州、镇江、扬州因为受次级中心城市南京、杭州的吸引,所受上海的辐射强度更加薄弱。

  空间相互作用的实例可以从苏南的发展过程得到很好的体现。苏南模式起源于苏锡常地区与特大城市上海的辐射和影响是分不开的。苏南历史上就与上海有着特殊的经济和社会文化联系,是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变的重要推动力。城市的科技人才下乡和退休工人是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技术力量,包括提供市场、技术、信息等。如吴江的达胜皮鞋厂70年代只是-个皮革小作坊,后来从上海请来一位制鞋的师傅,靠他的技术和信息开始制造女式高跟鞋,很快打入了上海市场,现在已发展成为拥有国外自动流水线,年产值达5000万元的现代中型企业。

  比较优势与区域分工理论
  
  对地区差异对比的认识经历了从绝对优势一相对优势一生产要素察赋等发展过程,比较优势学说也相应经历了一个从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一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一俄林的资源察赋学说等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1.绝对优势论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西方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宜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进行交换,这将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十月革命以后,苏联已故的着名经济学家(后来成为着名的经济地理学家)H.H.巴朗斯斯基曾对地理分工予以形象化的概括。他认为,区域分工是以商品价格的绝对差为前提的,而商品价格的绝对差是由商品生产成本的绝对差所决定的。因此,区域分工是由商品生产成本的绝对差所决定的。

  然而,如果一个区域在任何商品生产上都不具备绝对优势,那么,这个区域是否应该参与区域分工呢?如果应该参与的话,那么就是与绝对优势相矛盾的;如果不应该参与,则又与区域分工的现实不相符合。因此,许多学者主张比较优势论。

  2.比较优势沦
  比较优势理论源于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他认为,不论任何国家都有其相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各国都把劳动用在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生产和出口相对有利的商品,即所谓“优中选优、劣中选优”,这将使各国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地区经济发展是一个地区优势不断消长的动态过程。先发展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过程和阶段的不同,不断受到后发展地区竞争的制约,所具有的优势条件和产业转换的方式也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发展不一定都发生在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而是发生在地区比较和产业内部具有相对优势的地区,当然这种相对优势也包括绝对优势。区域经济发展和合理分工是地区比较优势发挥的过程,地区经济发展可以建立在互惠互利贸易基础上,通过专业化生产和贸易来实现。

  3.俄林的要素票赋学说
  要素察赋学说是用产生要素的丰缺程度来解释国际贸易发生原因和商品流向的理论,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俄林在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6一书中,形成这一要素察赋理论,并于197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俄林的要素察赋学说不同于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产生该商品所需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俄林认为是相互依存的多种要素共同决定的价格。李嘉图认为决定国内价值的理论不能适用于国内贸易领域;俄林却将国内价值论扩展到国际贸易中。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各个国家在生产各种商品时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俄林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在于各个国家生产要素察赋的差异。

  应该说,上述理论对比较优势的分析只是静态的,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在这些假定的前提下,比较优势理论完全排除了后进国家通过技术引进和变革,提高劳动生产率,赶超先进国家,改变国际分工秩序的可能性。其与现实世界动态变化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要使比较优势理论适用于后进国家或地区,就必须在理论上为后进国家或地区找到加快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差距的途径,就必须把技术和劳动生产率变化以及要素流动等因素考虑进去,使比较优势分析动态化。

  在研究中,本人采用量化分析,计算了江苏和浙江地区农业和工业比较优势系数,发现苏州、无锡和常州农业比较优势系数均不到50,但苏北的徐州、淮阴、盐城、连云港等地市普遍在90以上。这符合苏南农村乡镇企业发达,第一产业比重较小,苏北仍然以农业为主的特点,农业是苏北地区的重要优势。同样,而胶东半岛农业明显处于劣势。这说明,发挥沿海经济低谷地区农业资源优势是加快发展的主要举措。

  转型发展理论
  
  中国是一个转型发展中国家,只有懂得转型发展的道理,才能正确把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脉络,不至于把一般发展中国家经济分析的结论简单套用于中国。为此,着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等人提出了转型发展理论。这一理论认为:

  转型发展时期不平衡增长是普遍现
  象沿海地区发展速度快于内陆地区,内陆地区的某些城市地区发展速度又快于这些地区的其他部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会是不平衡增长。对转型发展中国家来说,不平衡增长是普遍现象。

  无论是中国经济发展还是中国经济改革,都是从不平衡状态开始的。当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是如何使各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而不致于过份扩大,如何使各个地区之间的发展保持比较协调的状态。

  这里有两点必须强调:一是不平衡增长只是一种经济增长模式,它是同平衡增长相对而言的。只有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国家才有可能利用其中一部分剩余来帮助落后地区经济发展,避免地区收入差距扩大。二是不平衡增长作为经济增长的一种模式,不包括经济增长的结构问题,即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变动。在我国,为了使地区经济发展协调而不致于造成产业结构失调,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必须把农业放在重要的位置,因为农业的兴旺是经济发展协调不可缺少的环节。

  通过市场转型可以促进协调发展
  转型与发展两大任务一并完成才能称得上实现了转型发展,然而要实现转型发展最大的困难是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通过市场转型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如何解决转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是经济低谷地区崛起的重要方面。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要难于从传统自给自足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这是因为:传统的自给自足经济会在经济发展、市场扩大、收入增加与消费结构变化过程中,自发地过渡到市场经济。只要经济增长与农民收入增长,农民就会自然而然地转人市场,市场经济就会一步步扩展到农村。而不冲破计划经济的统治与束缚,市场经济就不能发展,市场也不能自发地把农民卷进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的自给自足经济几乎没有市场,而计划经济中存在着变形的市场或政府垄断下的市场,把政府垄断下的市场改造为按市场规则运行的市场,无疑有一定难度。

  转型发展成功的例子是浙江的温州及其周围地区。过去,温州和台州长期固守在统一经营和“以粮为纲”的圈子里,当地群众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进行了种处尝试,但都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而受到批判,经济上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状态。长期以来温台地区一直属于沿海经济低谷地区。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温州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摆脱了几年来徘徊不前的局面,出现明显上升,资金投入和经营规模呈扩大态势。商品市场的空前繁荣是温州经济格局的显着标志之一。

  结语
  
  区域发展研究理论较多,从沿海地区发展实际来看,沿海经济低谷崛起主要有4个方面的理论需要引起重视:

  核心边缘理论:每个省区都有自己的核心区和边缘区,如胶东半岛,苏南等均为核心区。由于资源开发和交通条件改善等因素影响,核心区可能演变为多核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沿海经济低谷地区周围发展相对比较快,最有条件通过周围发达地区的辐射和带动来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繁荣,从而达到共同富裕。

  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沿海经济低谷地区,在某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尤其是资源优势和农业比较优势比较明显,如何将低谷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转型发展理论:中国是一个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深远的转型发展中国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客观规律,如何解决转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对促进经济低谷地区崛起,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