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区域经济学论文

欧盟和东亚经济一体化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8-23 共5845字

  第 1 章 绪论

  本章主要对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现实意义和预计要达到的研究效应进行整理,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20 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经济生活的一大潮流便是区域经济一体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深,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也获得了迅速发展,目前,不同种类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已经多达数十个,不仅发达国家都无一例外地加入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设,而且广大发展中国家也纷纷组建、发展和巩固自身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有利于优化区域内资源配置,推动商品、服务、资本、技术以及人员在区域内的流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降低了各种贸易和投资壁垒,带来了贸易和投资的创造效应。然而不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不同的贸易模式,区域经济一体化内部的贸易模式决定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走向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展现出的特征,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虽然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十分迅速,欧盟与东亚作为影响世界经济中两个最主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其各自的发展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欧盟逐渐发展成为世上最为成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这与其内部的贸易模式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欧盟的内部贸易促进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内部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前进。然而东亚却在"东亚奇迹"之后,一体化发展步伐十分缓慢。

  普遍认为的东亚、欧盟、北美"三级结构"的局面并未出现。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始了第三次迅速发展,欧洲和北美在这次浪潮中迅速发展,积极整合自身区域经济,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成为了迄今为止,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欧盟(EU),北美则形成了世界上最大南北型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欧洲与北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并未就此停住,欧盟于 2004 年 5月吸收波兰、匈牙利、捷克等 10 个东欧国家加入后,到 2013 年 7 月的克罗地亚正宣布加入欧盟,成为涵盖 28 个国家、人口突破 5 亿、450 多万平方公里和 GDP总量达到 17.36 万亿美元(2013 年)的一体化组织。

  然而,东亚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东亚各国开始意识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极度缺乏相关的制度性安排,开始向自由贸易区和金融货币合作两个方向发展,增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制度建设。然而,目前仍然未建成涵盖整个东亚区域的一体化经济合作机制。除了东盟以及东盟与中国、韩国、日本三个国家分别建立的自由贸易区外,其他次区域合作包括东盟+中(日、韩)(即 3 个"10+l")和东盟+中日韩(即"10+3")、东盟+中日韩+印澳新(即"10+6")均以论坛或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形式存在。相对欧盟,东盟自由贸易区规模(AFTA)不大,拥有 6 亿多人口,2010 年,东亚地区 GDP 合计仅 1.8 万亿美元。自东盟分别与中国、韩国、日本签订自由贸易区签署协议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放缓,表现的停滞不前,经过 40 多年的发展,直到 2007 年 11 月,才通过了第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东盟宪章》。国内学者普遍认为,东亚经济一体化合作层次与欧盟和北美相比较低,甚至有人指出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水平仅仅处于开始和探索的阶段。

  1.1.2 研究意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发展历程、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等很多方面因素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虽然欧盟与东亚两者都作为影响世界经济的主要区域一体化组织,但是他们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对欧盟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分析,讨论欧盟与东亚区域贸易模式、贸易结构的差异,找出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对东亚区域内的贸易模式改进以及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前景都有重要的启示。

  1.2 文献综述。

  1.2.1 对欧元区贸易模式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研究渊源深远。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随着欧洲一体化发展,相关研究学者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并提出了种种理论。19 世纪末,A. Marshall 在对设菲尔德和兰开夏郡的研究中指出,区内生产活动具有明显的专业化特征,他称这样的区域为产业区。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克鲁格曼通过研究贸易、外部经济、工业区位于聚集、战略性产业政策、全球化、历史和"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的作用、经济和货币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提出必须理解国家之内的区域发展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贸易,他力图在贸易理论与区位理论间建立联系。Henk Kox,Arjan Lejour 和 RaymondMontizaan(2004)通过研究欧盟内服务贸易、直接投资和政策的关系,指出欧盟虽作为世界最高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但是,内部成员国之间,依然存在政策壁垒,这直接阻碍了成员国内部服务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发展。

  Fredrik Wilhelmsson(2006)对欧盟东扩的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和贸易替代(Trade Displacement)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 通过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得出的结论认为欧盟东扩产生了巨大的贸易创造效应,但是贸易转移效应的产生却十分有限,贸易替代效应甚至并未产生。也就是说欧盟东扩对欧盟内部贸易没有显著影响。

  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是"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因此,对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相关的学者们才开始较为集中地研究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总体来说,我国关于欧洲一体化的相关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通过大量翻译高质量著作来了解欧洲经济一体化,例如彭姝祎等翻译了由布里斯·拉哈的著作《欧洲一体化史 1945-200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年版)等,这些国外研究成果使我们更快更好地了解到了目前欧洲经济一体化研究状况,为国内学者进入该研究领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国内学者对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研究领域进行不断地拓展。从历史角度到国别角度的研究成果不断展现出来。如李世安、刘丽云等所编著的《欧洲一体化史》(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以及赵怀普的《英国与欧洲一体化》(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4 年版)、张士昌所著《拿破仑帝国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等。再次,对欧洲国家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偏少,目前该类研究主要以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形式出现。如伍贻康的《法德轴心与欧洲一体化》(欧洲1996 年第 1 期)、邢来顺的《德法关系的历史发展与欧洲联合》(武汉大学学报2002 年第 2 期)等,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侧重于强调分析法德轴心的形成以及在初期对欧洲一体化的推动作用。

  赵怀普和赵书伶(2013)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作了深入的研究分析,认为法德关系在欧洲一体化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作用。在 1949 年至 1963 年两国和解阶段,法德关系扮演着"发动机"的角色;在 1963 年至 1990 年的轴心阶段,法德起着"助推器"的作用;在 1990 年至 2008 年的冷战后调整阶段,法德塑造了"导航仪"的形象;2008 年欧债危机爆发至今,法德则又起着重要的"拐杖"作用。

  尹翔硕(1993)主要从贸易流动的变化和直接投资的变化来考察产业的区位变动情况,同时讨论了欧盟内部贸易流动和直接投资的变化及其对收入趋同的意义。

  胡荣花和郑静(2006)对欧盟内部贸易的格局进行了分析,认为欧盟内部贸易的格局呈现以德国为核心的环形结构,这种结构较好地反映了欧盟各国在地理位置、产业区位、贸易分工和投资结构方面的特点,并分析了欧盟内部贸易结构的发展趋势。

  1.2.2 对东亚贸易模式及其特征的相关研究。

  相比而言,学者更关注对东亚区域贸易模式的相关研究。很多学者从实证的角度来考察东亚区域内贸易的的规模、结构、流向和模式。史智宇(2003)运用区域内贸易--Grubel-Lloyd 指标以及修正的 Glick- Rose 产业内贸易指数,研究了东亚区域内贸易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年末的情况,表明东亚区域内贸易在不断提高。Yeats(2003)的研究指出,东亚区域内贸易主要形式是产品内贸易。Athukorala(2006)研究表明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来,东亚生产网络具有以零部件贸易为主的特点。曹宏成(2008)也指出,东亚产品内贸易流量呈现出非线性增长,零部件的贸易增长迅速。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迅速的重要原因就是中间产品发展迅速、中国的崛起和区域内贸易互补程度逐渐上升等(李淑娟,2006)。

  关于东亚贸易结构的变化,Nathalie Aminian(2007)研究表明,FDI 对东亚区域内贸易零部件和资本品贸易的发展影响巨大。曹宏成(2008)研究指出,技术进步与贸易成本的下降,促进了东亚各国的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推动了东亚产品内贸易向前发展。全毅、高军行(2009)探讨了由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贸易和投资效应,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研究指出,东亚贸易受到了外国直接投资的积极影响。蒋倩(2011)认为,东亚区域内,分工贸易的增速超过了制造业产品,东亚贸易结构受到国际生产分化的影响表明,国际生产分散化促进了东亚各经济体和区内贸易的持续增长。赵妍(2007)认为东亚产业内贸易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东亚区域的产品多样化、规模经济以及各经济体人均 GDP 的增。

  1984 年,东亚区域内贸易中,零部件贸易所占比重为 7.6%,这一比重逐渐上升,到 2001 增长到 17.4%(Jonne Cutler,2004)。吴丹(2008)也指出东亚区域内贸易中,中间产品贸易、零部件、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产品贸易比重越来越高。但由于东亚区域的贸易模式中,中间产品极度依赖于最终产品市场,这使得东亚区域易受到外部最终消费市场的影响,积极推动东亚区域内最终产品贸易,是东亚区域贸易面临的重要课题(郑京淑,2005)。

  对东亚区域在不同时期分工形式的不同研究也较多。首先,从国际分工出发来分析东亚区域贸易。赤松要率先提出了东亚区域产业发展呈现"雁行形态",小岛清将这种理论及其模式进行了拓展和深化,上世纪 80 年代,学者们主要依据"雁行模式"来分析东亚区域产业分工,一度出现了东亚的"雁行分工体系".

  1980 年以来,东亚区域垂直产业内分工的深化,促进了产业内贸易(IIT)发展。

  Kyoji Fukao 等 (2003)认为区域内 FDI 积聚上涨导致了区域的产业内分工以垂直型产业内分工为主体的分工方式。

  东亚区域贸易迅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产品内分工。产品内分工被定义为生产某种产品的不同环节被分配到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现象,核心内涵是产品 生 产 中 不 同 阶 段 以 空 间 形 式 划 分 形 成 跨 国 或 跨 区 域 性 的 生 产 链 .

  Prema-chandra Athukorala(2003,2006)在对东亚制造业分割的贸易模式研究中,利用该理解释了东亚区域普遍出现的加工贸易。Ando(2005)通过对东亚区域内,研究了生产阶段分工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相关性,表明,发达国家主要为产业内的贸易模式,但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却形成了广泛的生产阶段分工,并具有要素禀赋的特征。Hummels(1998) 认为,在垂直型生产分工体系中,生产分工形态的主要因素是生产阶段向各国和地区的扩散,并提出了"垂直型专业化(vertical specialization)"的概念,利用日本、韩国等十四个东亚国家以及市场的投入产出数据,计算了 1970 年至 1990 年间,这些国家或所出口的商品含有进口中间品价值的比率(即垂直专业化比率 VS), 研究结果表明 ,20 年间这些地区的 VS 值普遍增长了将近 30%(Hummels 等,2001)。单向贸易方式下降时,垂直产业内贸易具有比水平产业内贸易的更为重大的意义(MitsuyoAndo,2006)。因此,产品内分工理论成为了解释东亚区域生产网络以及中间产品贸易主要分析框架。

  关于东亚经济体产业结果升级与分工模式演化相关问题的研究。在战后国际产业结构整体调整的趋势下,汪斌(2001)分析了东亚地区各国际性产业梯度性调整和传递的过程。Yeats ( 2001) 采取线性分析方法,实证研究得出,东亚经济体之间的技术水平有着明显的多样性和差异性。Mona Haddad( 2007)通过东亚各国的经济数据,将东亚国家分成了四个层次,日本是资金与技术的供给国,列为第一层次,其次是东亚四小龙国家,第三层次为东盟国的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最后一个层次为中国和越南。刘重力(2009)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不同之处在于,第四层次国家仅为中国。最后,多数学者都认为,东亚的雁形分工模逐渐走向衰落的同时,区域内贸易数量与贸易结构野也发生了变化。Yeats 和 Ng(1999)的实证研究表明,在东亚区域内产品贸易中,中间品和零部件贸易的贸易增长速度很快。Athukorala(2006)指出,产业分工不仅促进了东亚区域内贸易中中间品和最终品的增长,同时对区域外最终产品的进口需求也增加了。20 世纪 90 年代,东亚地区已经形成了新的生产分工形态,在这种新型生产分工形态下,东亚区域贸易结构变现最为明显的就是中间产品贸易额迅速升高,王荣艳(2010)。

  产品内分工的继续发展必然促进区域的产业内贸易和区域内贸易。许心鹏、宋立刚(2002)的研究肯定了上述观点,他们指出,中国、东盟和亚洲其他新兴经济体从不同阶段向日本的出口结构收敛,东亚区域的这种新型的贸易专业化分工模式已经形成,东亚区域经济发展仍旧有着循雁阵模式的阴影,在产业分工上有着明显的梯度性。

  1.3 论文的基本框架。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章叙述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提出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阐述论文的研究思路与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集中阐述欧元区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与特征,通过对两者各自的发展历程研究分析,找出欧元区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呈现出各自特征的原因。

  第三章分别阐述欧元区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模式,包括各自的贸易模式现状及其形成原因,比较两者贸易模式。

  第四章主要通过论文前半部分对欧元区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征及其贸易模式的比较研究,找出区域贸易模式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主要从区域性安排及其对外关系、区域性货币组织和区域投资一体化三个方面的影响来研究分析。

  第五章提出本文的宗旨,着力于对东亚区域贸易模式及其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预测和展望。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对欧盟和东亚区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与特征行进行分析,比较他们各自的特点以及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他们区域贸易模式以及贸易模式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从而提出加强东亚区域贸易模式发展和展望东亚一体化的发展前景。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可能的创新:本文通过比较的方式,在阐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与特征的基础上,立足于区域贸易模式,来分析贸易模式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并提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模式的新发展以及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前景展望。

  不足之处:区域经济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的局面,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本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仅通过区域贸易模式的比较来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发展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片面之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