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赏识教育论文

探讨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应用策略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 作者:彭振静;王乐胜.
发布于:2018-11-20 共1822字

  摘要:在小学班级管理中, 赏识教育理念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尊重每位学生学习现状及发展水平基础上, 通过积极的肯定与赏识, 可以使学生对自我充满积极的信心, 从而使得学习状态处于最佳水平。为此, 探讨了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赏识教育; 小学班级管理; 应用;]

赏识教育

  一、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 赏识方法不丰富

  大多教师在教学中都意识到应该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 每一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 而教师应用最多的只是“你真棒!”而再也没有其他赏识学生的语言, 长期这样, 则会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厌倦, 会挫伤学生的积极心情。要想让学生对一件事情充满了希望, 只有及时进行创新, 满足学生好奇心理的发展才能做到。赏识教育也不例外, 教师只有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 时刻对学生应用鼓励性语言, 才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才能激发学生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 而不能固守学生的优点不发展。

  2. 赏识得不到学生的认可

  美国教育家博士吉诺特说过“教师的工作不但是传授知识, 而且要帮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因此, 教师首先要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但在实际教学中, 很多教师为了保证学生听从自己, 而经常对学生投以严肃的目光, 一味强调师道尊严, 而不能做到与学生平等相处, 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心灵的闭合。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说“一名合格的老师要爱护自己的学生, 只有低下身子, 做学生的朋友, 才能成为学生心中的好老师。”

  3. 赏识教育存在失误

  当前人们普遍要求开展素质教育,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大多教师与家长一味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 为了帮助学生考高分而占用了学生大部分课余时间。苏霍姆林斯基说“上课与评分不能占据人的全部精神生活, 一味强调上课与高分的老师称不上合格的老师。”所以, 在评价学生时不能一味依据学生的考试分数, 要做到多样化评价。

  4. 赏识不具备可信度

  赏识教育应该充满了老师的爱, 是与学生心理发展、性格特点相一致的同, 是人性化教育。但在当前赏识教育中不重视可信度, 如果赏识教育不能发自于老师的内心, 则收不到较好的效果, 反而得不到学生的认可, 因此开展赏识教育也需讲究一定的策略。

  二、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1. 提高赏识意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在学生解决困难后, 教师要给予必要的鼓励与表扬,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再有, 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微笑, 微笑的目光可以使每一个人心情开朗, 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温暖。如笔者在一次语文教学中, 指名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但这名学生读错了好多部分, 自己也感到非常羞愧, 但笔者没有对其过多的责备, 而投以信任与鼓励的微笑与目光, 最后说“虽然你读得并不流畅, 但我喜欢你的声音, 我相信你一定会读得更好。”在以后的学习中, 笔者发现这名学生总是积极回答问题, 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 表明教师赏识的目光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 可以发掘学生的潜能, 如果在班级管理中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 对学生细心指导, 则会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展现自己的优点。

  2. 应用赏识语言

  在赏识教育中包括丰富的语言, 如“太棒了”“你真能干”“你的观点真好”“你做得不错”等, 虽然这是一些非常普通的语言, 但可以激发学生无穷的动力。经常对学生竖起大拇指也是一种赏识的无声语言, 可以触动学生的心灵。教师不要吝惜表扬学生、赞扬学生、肯定学生的语言, 学生会在老师的肯定中树立较强的学习自信心。

  3. 作业赏识评价

  利用作业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是为了帮助学生实现健康成长。但有的老师还主要应用打对号与打错号的做法, 不会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如果老师在批改作业过程中加入人性化评语, 融入自己赏识的心情则会发现学生的优点, 利用评语传达老师的这种观点, 则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而更加自信。

  三、结束语

  总之, 开展赏识教育要求学生低下身子, 真正做到爱护学生、关心学生,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使学生对自己的老师敞开心扉, 与老师开展有效的交流与互动, 这样的老师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敏.浅析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绪”与“理性”[J].中华少年, 2016, (05) .
  [2]张丹.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J].考试周刊, 2016, (80) .
  [3]刘现忠.基于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构建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5, (24) .
  [4]田海英, 李茂军.如何构建班级管理中的激励机制[J].读书文摘, 2015, (04) .

原文出处:彭振静,王乐胜.浅析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43.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