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施工模型。
可准确计量的3D模型只是一个基础,施工阶段更多应用的是附加了时间、价格信息的4D、5D模型,创建方式有两种:一是对设计方的3D模型补充施工信息得到所需模型;二是依据设计图重新创建施工所用BIM模型。
第一种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应用BIM的理想方式。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运维,使用统一的BIM模型,在不同阶段分别向模型录入对应信息,随着项目的进行,模型所含信息逐渐丰富,应用价值越来越大。而目前设计所用BIM软件多是由国外开发,创建的模型不符合国内计量规范和图集,不能直接进行施工应用。通过一些插件,可将设计模型导入国内软件继续进行BIM应用,但当前的插件没有完全解决软件之间的接口问题,依然存在数据丢失的风险。
第二种方式也称翻模,是目前推广BIM的过程中施工企业普遍采用的方式。施工方大多采用国内软件,因其建模思路、软件操作易于掌握,较少出现有悖相关规范的情况,便于应用BIM模型开展施工管理工作。然而对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BIM应用而言,二次建模是一种耗时的重复工作,阻碍了模型价值的充分发挥,降低了基于BIM的施工管理效率,是BIM集成化应用的缺口。
3.3 应用流程。
在3D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定额、信息价、市场价等可得成本模型,考虑施工组织方案与进度安排,可得进度模型。将成本与进度结合,利用5D BIM模型,模拟工程建造的过程,制定按区域、时间等划分的资源及资金需求计划,基于BIM进行施工管理。图1为施工阶段的BIM应用流程。
4 施工管理BIM应用实践。
BIM应用的案例工程位于四川大学江安校区,为框架结构实验楼,建筑面积5295.03m2,高度20.45m.结合工程资料、软件等情况,确定了下述应用目标,探索BIM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4.1 信息管理。
扫描构件二维码可查看信息,既有名称、规格、材质、工程量等基本信息,也包含班组、质量报告、验收单等施工信息。基于这些信息进行管理,施工出现问题时,能够究责到人。除构件信息以外,在BIM浏览器上还可查询图纸、清单表、现场图片、会审记录、签证单等资料,依据各种相关信息管理施工过程。基于BIM信息的管理功能,将管理人员从项目繁杂资料的查找中解放出来,通过标签可快速找到所需资料,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分析、解决问题,更为有效地进行项目管理。
4.2 进度管理。
将模型与进度计划、造价信息挂接,得到5D BIM模型,利用驾驶舱,通过虚拟施工管控项目进度。随着时间推移,模型逐渐建造起来,施工任务和造价曲线也不断变化。图2、3分别表示施工任务提前或滞后完成,还可按实际需要查看任意指定时间节点的建造情况。依据模型虚拟施工的情况,管理人员可掌握项目整体进度和资金趋势,确定相应的工期计划及资金计划。
4.3 质量管理。
现场人员利用移动端查看工程模型,对比实际施工情况,将工地的项目进展、签证表单、验收记录等照片及时上传到BIM系统,便于管理人员随时核查现场的施工情况。当现场施工与BIM模型有偏差时,除了上传偏差点图片,现场人员还可将自己的意见录音反馈至系统,为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