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人生哲学论文

生活中的哲学论文(热门推荐6篇)

来源:未知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1-11-30 共14138字

  哲学虽然不能主宰生活,但是能使生活被你主宰。 让我们借助哲学这双慧眼,一起探索生活的真相。关注生活中的哲学,然后运用哲学更好地"规划生活、认识生活、理解生活,创造生活、珍惜生活、享受生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生活中的哲学论文,供给大家作为一个参考。

  生活中的哲学论文范文第一篇:基于文化哲学视角论教师在学校生活中的文化式生存

  作者:黎芳露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摘要:文化哲学将文化视为个体生存和社会运行的基本方式, "文化式生存"是人的生活的本质。"文化式生存"营造的文化滋养教师的生命, 孕育灵动的师生文化, 塑造积极的学校生活。但现实中, 教师群体呈现出来的不是"文化式生存"文化, 而是"生存式文化", 表现为教师"诉诸工具"却"缺乏人文"的文化意识, "追求群我"而"淡化自我"的文化选择, 看似"在场"但实际"缺席"的文化状态。实现从"生存式文化"到"文化式生存"的改造和转变, 教师的个人努力显得尤为重要。为此, 教师需在意识层面上提升文化自觉修养, 在学校教育教学生活中增强教育创造性, 在学校学习组织生活中从边缘化的执行者转变为主体化的建构者。

  关键词:学校生活;教师文化;文化式生存;生存式文化;

  作者简介:黎芳露 (1993-) , 女, 广西柳州人,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在读硕士。;

  在知识经济社会大背景下, 教师在学校中的日常生活依旧呈现为工具性、封闭性、被动化和客体化的"生存式文化".而现代化、理性化过程, 要求人意识到社会发展与转型的最深刻内涵是人的自我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从文化哲学视角进行思考, "文化式生存"是学校生活世界中教师文化的应然旨归。促使"生存式文化"走向人本化、开放性、主动化和主体化的"文化式生存", 教师需要从反省个人的内心追求和个体生活方式开始, 渐渐推及制度和价值层面的诸多改良。

生活中的哲学.png

  一、学校生活中教师文化式生存的内涵追溯

  人是文化中的人, 并总是生活在文化当中。文化在个体的生存和社会的运行中发挥着独一无二的功能。基于对各类文化范畴的本体性思考, 文化哲学亦将文化视为个体生存和社会运行的基本方式。譬如, 胡适从文化哲学视角出发, 将文化定义为"人们生活的方式", 梁漱溟也表示"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的方式".[1]文化人类学家克鲁克洪 (C.Kluckhohn) 从生存本体论意义阐释道, "一种文化"是指某个人类群体所特有的生活方式, "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方式的系统, 既包含显性式样, 又包含隐性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所独享的倾向, 或者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2]康拉德·洛伦茨也持有相同观点, 他认为:"文化可以说是人所特有的生活活动方式, 它存在于人们生活活动的一切环节之中, 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人与周围环境之间各种不同的关系和联系。"[3]可见, 文化与人的生活方式互相孕育, 彼此生发。文化塑造了人的生活方式, 人的生活方式是文化的外在体现, 而文化对人的生活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作为人, "每一有机体都生活在某种环境中, 并且必须不断使自己适应这种环境的各种条件才能生存下来"[4].卡西尔对"人"的认识表明人与各类生物都具有"生存"的本能, 但人的创造性属性使得人与其他生物产生了区别。换言之, 人与其他生物的根本区别就是"生活"和"生存"的区别。这是因为"生活"是有意识的生命创造活动, 而"生存"是无意识的生命适应活动。可见, 人的生活本质无疑是"文化式生存".而学校生活的本质即文化生活, 教师是一所学校的文化符号象征, 其本身在学校的生活应是"文化式生存".

  在学校生活世界中, 教师作为交往行动者建构着自身的文化, 同样也受到学校文化的塑造。按照生活世界理论集大成者哈贝马斯的理解, 生活世界由文化、社会和个人三大结构组成, 反映交往行动者的视野、境遇或背景。教师在学校生活世界中的"文化式生存"植根于人的创造性。个体不再满足于追求自在的"是什么", 而能够用"为什么"和"怎么办"的自觉态度来对待生存。同时, 教师除了日常以经验、常识和习惯等作为指导进行活动, 也能充分发挥人的主体精神, 将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人的活动目的, 在活动中付诸更多的自为自觉。

  与"文化式生存"相悖的是"生存式文化"."生存式文化"主导下的教师仅把工作视为糊口的生存手段, 在学校生活中, 他们依据标准化模式进行活动, 难以从教职中获得自我价值感和尊严感, 由此而产生持续不断的职业倦怠和生命无意义感。因而, 促使"文化式生存"真正地转向"生存式文化", 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教师的文化自觉, 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推动学校文化建设。

  二、学校生活中教师"文化式生存"的价值意蕴

  (一) 滋养丰盈的教师生命

  "文化式生存"意味着教师在学校生活中的生命是焕发光彩的, 精神世界是充盈饱满的。教师不再囿于学校中的"自在"生活, 而能够超越经验、常识和习惯等, 以询问"为什么"和"怎么办"的自觉态度来对待生存, 在学校生活中付诸更多的自为自觉。

  "文化式生存"方式还彰显了教师"为人"和"人为"的职业属性。所谓"为人", 即教师从意识层面上认识到自己在日常教育生活中所需要面对的是一个个未成熟的生命, 教师的使命是帮助这些生命走向完整, 借此实现个人价值。而"人为"的属性则揭示了教师如何在学校教育教学中通过个人求索和借助多方力量唤起学生的情感认知, 构建学生的知识图谱, 形成学生的精神世界, 并在提升他人的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简言之, 即成人成己, 育人育己。教师的生命尊严在为他人搭设精神家园的过程中获得延展和升华, 从而构建自己在教师职业中更趋完善的意义世界, 更自主地徜徉于理性空间和实践乐园中, 点燃生命的光与热。

  (二) 孕育灵动的师生文化

  "文化式生存"重视"人"的存在, 凸显人的力量。选择"文化式生存"的教师具有更强烈的实践意识, 他们在学校生活中能更自觉、有效地反思、学习、试验, 从而不断提升实践能力, 滋养学生的心灵,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选择"文化式生存"的教师也能更主动地融入学生世界, 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并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方式。面对多元文化的课堂, 教师能保持尊重和包容的心态接纳和理解学生的多样化与个性化, 而不是以消极应对的"局外人"的姿态要求学生标准化和统一化。

  可见, 选择"文化式生存"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更主动地发挥主体性作用, 激发其教育教学智慧, 凸显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独特魅力。学生在教师富有活力且兼具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感受到教师的活力和学习带来的乐趣, 得到教师的尊重、接纳和理解, 进而获得更灵动、丰富的生命体验。学生与教师在学校生活中共同进入"文化式生存"的状态, 个体与个体之间相遇, 从而产生知识和情感的碰撞, 互相激发生命的创造性, 实现共同成长。

  (三) 塑造积极的学校生活

  学校生活是一种文化生活, "文化式生存"既是教师文化建设的目的, 也是教师文化建设的途径和过程。教师在学校生活中所选取的生活方式可以呈现出教师的信念、态度和行为方式, 简言之, 即教师的精神状态和教师的专业实践活动。在"文化式生存"的意向指引下, 教师队伍自觉意识彰显, 主动抵抗日常生活中的负面影响, 敢于应对消极文化;在专业实践活动中, 教师能充分发挥人的自主性, 主动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 自觉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保持持续不断的学习热情。

  哈贝马斯强调由文化、社会和个人三大结构组成的生活世界反映了交往行动者的视野、境遇或背景。因而, 交往者身上携带着生活世界的印记。"文化式生存"促使制度化的学校文化和教师文化产生联结并相互创生。学校生活世界的物质资源、交往规则和价值信念对教师的交往行动具有制约作用, 同时也是教师交往行动成为可能和得以进行的前提。而教师的交往行动既维持着学校生活世界中的物质资源、交往规则和价值信念的运行, 同时也改变着它们的内容与运行方式。可见, 虽然教师文化受到外部社会因素的影响, 但它同样是学校内部教师进行文化选择的结果。教师文化与学校文化呈现出水乳相融, 相互影响的状态。积极的学校文化保证教师专业自主性、催发科研热情、增强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提升教师素养, 而教师"文化式生存"所凝结成的教师文化也推动着学校文化的建设。

  三、学校生活中教师"生存式文化"的存在表征

  "文化式生存"是学校生活中教师生存的应然旨归, 但是, 在现实学校生活中, 教师群体依旧呈现出"生存式文化"的实然状态。"生存式文化"主导下的生活世界呈现的是教师群体占有式的生存、技术式的生存以及主体性的缺失。具体言之, 教师主要追求的是对知识的占有和对教育教学、师生交往等的控制, 遗忘了生命的存在、精神的相遇和生活世界的要素, 教育教学更诉诸"操作化、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和精确化"[5].此外, 从众性替代了个性, 而内在的个人主义疏离了生活世界的合作与真诚交往。

  (一) "诉诸工具"却"缺乏人文"的文化意识

  教育携带着时代的基因, 彰显着社会对学校和对教师的要求。在知识社会需求之下, 学校教育将培育"人才"作为己任, 在培养"才"的同时, 也需要养成"人".可见, 教育的工具性功能与人文性关怀本是相辅相成的。然而,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 教育更重视对"才"的培养, 养成"人"的追求却渐渐旁落。在知识社会催生的短视中, 知识化的倾向及工具化的过程使得教育教学成为了标准化行为, 家长成为了教师眼中的消费者和抱怨者。原本作为知识社会的催化剂和应对者的教师成为"生存式文化"的代言人之一。这体现在教师对课程僵化的理解, 为了提高考试成绩而重点着眼于对标准化知识的传授, 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而选择性忽视对课堂教学的发展和对学生关系的处理上。与此同时, 教师将教职视为谋取生存"饭碗"的职业, 而非激扬生活的志业。在"生存式文化"中, 教师看不到教育活动中的"人", 也看不到自己, 由此而压力倍增、士气衰竭。

  (二) "追求群我"而"淡化自我"的文化选择

  意识主导着教师的选择, 处于"生存式文化"语境下的教师自主意识淡薄, 服从和顺应标准化的改革, 机械地进行标准化的成绩生产。教师在潜意识中所服从的是微观管制下的"群我"追求, 在参与学校生活的时候丧失了更多的自主权。譬如, 虽然基础教育改革倡导要给予教师更多自主权, 但是绝大多数教师是被"群我"和"他者"的力量裹挟进改革的进程中的。换言之, 教师并非因为"我要主动创造"的"自我"而参与改革, 而更多是因为遵循"大家同意我同意, 大家反对我反对"的"群我"想法。需要强调的是, 这里的"群我"是指追求体制下标准化的教育教学模式, "自我"亦不是指摘孤立的个人主义, 而是强调作为"人"的主体生命的创造性。被"生存式文化"所遮蔽的教师, 由此陷入精神分析学家荣格所描述的"集体无意识", 表现为文化哲学领域中丧失个性、缺乏自我意识的自在和自然状态。

  此外, 教师在课堂生活中缺乏作为"人"的文化精神追求和主体文化自觉。即使教师在以班级为单位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拥有了更广阔的专业自主权, 却依旧难以脱离体制之下的标准化生产模式, 难以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三) 看似"在场"但实际"缺席"的文化状态

  学校学习组织生活依靠正式或非正式制度维持有序运行。马林诺夫斯基强调:"制度乃是文化分析的真正单元。"[6]他强调在制度文化中人的组织化行为的重要作用, 表明合作与群体在人的生存中处于重要地位。可见, 教师的生存并非仅仅是依存于个人有机体的存在, 同时也依存于制度之中。学校生活于教师而言是制度化、组织化的文化生活。作为学习组织生活中的一员, 教师不仅需要回应"儿童世界"的呼唤, 同时也需要致力于"成人世界"的交往。

  譬如, 置身于学科组、教研组等学习组织生活中, 教师是否愿意"在场"意味着教师对学习组织生活愿景和价值体系是否认同;教师"在场"是处于组织边缘, 抑或是作为组织生活中的领导成员, 彰显着教师对组织生活的精神内核的把握程度, 以及主体参与的能动性强弱。当前, 学校学习组织生活中, 部分教师参与相应活动时敷衍了事、心不在焉或被动式完成的现象亦有存在。例如, 透过一项对教研组活动的研究发现, 教师在日常学习组织中往往"被管理""被要求""被学习", 其独立选择机会甚少。[7]教师在学习组织活动中看似"在场"实际上却"缺席", 如此现象也揭示了部分教师在学习组织中边缘化、客体化的"生存式文化"状态。

  四、学校生活中教师"文化式生存"的自我诉求之道

  教师的生存状态受到主观与客观、内部与外部因素的诸多影响, 其"文化式生存"状态的形成和维持不仅仅需要外在条件的支持, 更需要教师由内而外地修炼自身素养。在制度化管理之下, 应然的生存方式追求的是教师作为"人"的精神自觉。因此, 实现从"生存式文化"到"文化式生存"的改造和转变, 除了外部世界的帮扶之外, 教师的个人努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如何从诉诸外部世界改变转而寻求内部世界改造, 值得深思。

  (一) 转变观念, 提升文化自觉修养

  教师作为"人"的应然追求是"文化式生存".但处于制度语境之下的教师, 被外界赋予了更高要求, 职业压力凸显。一方面作为"被压迫者"的教师希冀被解放, 另一方面却由于外在压力成为"压迫者", 形成了"生存式文化"的样态。诚如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对教师的自我完整、自我统合的强调, 价值观是生活方式的先导, 可见, 教师的文化自觉意识在"生存式文化"转型为"文化式生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学校生活的内涵而言, 学校生活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方面, 教师在学校生活中有出于习惯、经验和本能生发的自然、自发的生活;另一方面, 教师在学校生活中还有在自然、自发的生活基础上衍生的自觉、自为的生活。教师在学校生活中的"文化式生存"需要提升文化自觉, 从自然、自发的庸常走向自觉、自为的生活, 而自觉、自为的生活状态的形成需要建立在教师对学校的育人理念、行为准则、精神内核等文化的接纳和理解之上。

  另外, 教师只有正确认识教育教学的"工具性"价值和"人文性"价值两者的关系才能正确把握"文化式生存"的基本要义。美国学者安迪·哈格里夫斯在《知识社会中的教学》一书中阐述道, 教育的使命是面向知识社会的教学与超越知识社会的教学结合在一起。一方面, "纯粹面向知识社会的教学只可能为学生和社会提供经济繁荣的保障, 但是却会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局限在工具层面和经济层面", 另一方面, "纯粹超越知识社会的教学只可能培养人的关爱之心, 发展人的品性, 构建人的世界认同观".[8]可见, "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非彼此价值无涉, 偏颇其中一方将会陷入教育的极端困境之中。

  (二) 反求诸己, 增强教育创造性

  "文化式生存"是富含创造性的生活。创造性是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首要内在特征。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活中的创造性行为恰恰是"文化式生存"的体现。传统的"教书匠""传声器"式的教师是标准化教育教学的执行者, 缺乏主见和个性的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缺乏对教育领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的表达, 也缺乏对学生个体独特性和差异性的尊重, 因而难以看到作为"人"的学生的存在, 也无法看到作为"人"存在的自己。

  因而, "文化式生存"语境下的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敢于反思, 勇于实践。具体言之, 创造性寓于学校教育教学生活的点滴中, 譬如:教师对课程内容灵活的理解,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结合学生的文化背景与年龄特征, 增添个性化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 创设对话与交流的时间与空间等。教师只有勇立竿头, 使自身的生命力在创造性活动中绽放光彩, 才能实现"文化式生存"的诉求, 获得教职的尊严感与价值感。概而言之, 富有创造性的教师才能培育出个性化的学生, 才能将学生从洞穴中引出来, 使他们见到真理之光。

  (三) 积极参与, 从边缘走向主体

  在多元文化碰撞的学校生活中, 倡导知识共享和集体合作已然成为共识。但是, "由于传统文化、学校管理制度、教师的工作性质以及学校办学理念的影响, 教师形成了个人主义文化, 这种文化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影响着学校文化的再生"[9].教师的个人主义文化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孤立与隔离外, 不容忽视的是教师"在场"式的"缺席".在学校学习组织生活中, 教师应认识到共同愿景、共同信念下的群体生活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积极参与并分享学习型组织的领导权, 从被动边缘化的执行者转变为主体化的建构者。譬如, 一个"在场"的教师在参加教研组活动时, 应结合个人所长, 积极建言献策, 在学科组日常培训中, 能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调整工作策略等。

  概言之:以"文化式生存"观自持的教师拥有文化自觉, 擅长自我反思, 能将教书育人作为志业, 寻觅到作为人的尊严与价值;以"文化式生存"作为追求的教师尊重人的主体性, 热切关注个人生命与环境、与他人的意义联结;以"文化式生存"为生活方式的教师富有主人翁意识和创造性精神, 能积极主动建构教师文化并参与到学校文化精神家园的建设当中。"文化式生存"是教师作为人的应然追求, "生存式文化"转型为"文化式生存"更需要教师反求诸己, 增强主体文化自觉, 提升个人综合素养。教师只有从自身做起, 反省个体内心追求与生活方式, 促进个体的精神成熟, 才能推及制度和价值层面上的改良, 进而才能构建共同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衣俊卿文化哲学+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8.

  [2]克莱德,克鲁克洪文化与个人[M].高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6:6.

  [3]康拉德洛伦茨。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M]徐筱春,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0:136.

  [4]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72.

  [5]张培教师生存状态的现代性迷思与生命解蔽[J].全球教育展望, 2011 (11) :25-30.

  [6]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香港华夏出版社, 2002:4.

  [7]李继秀,李梓论教师在学校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努力[J].中国教育学刊,2011 (6) :77-79.

  [8]安迪哈格里夫斯。知识社会中的教学[M]熊建辉,陈德云,赵立芹,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66.

  [9]葛金国,吴玲。教师文化通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12:150.

  文献来源:黎芳露。基于文化哲学视角论教师在学校生活中的文化式生存[J].教育观察,2018,7(13):12-15.

  生活中的哲学论文范文第二篇:论现代生活中的哲学力量

  作者:张月梅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什么是哲学?这本身就是一个哲学问题。多少人试图回答, 但最终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哲学作为一种理论, 它是有力量的。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时候, 哲学就显示出巨大的力量。哲学从来没有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 而是以一种隐性的姿态伴随着人们的左右。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 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人们成为这个快速运转的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 每天随着大机器的高速运转而忙碌。在现代化快节奏的今天, 人们都在匆忙间投身于具体的工作, 疲于为物质生活奔波, 尽量将自身的物质价值最大化。物质成了人们崇拜的对象, 物质成了统治人们思想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 哲学好像已经远离了生活, 被当下人认为是一种无力无为的学问。其实, 哲学并不是被束之高阁的古老晦涩的学说, 也不是仅供少数专门学者研究的深奥学科, 它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 无形之中应用并指导人生中的各个时刻。当下, 哲学在人们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从人的生命到社会的发展到宇宙自然, 哲学的力量无处不在。哲学的力量主要体现在对世界和人自身的一种最深层次的挖掘, 是向最自然最本真层次的回归。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它始终鞭策人们追求人性的最高尊严, 追求个体的自由解放, 追求社会和人类发展的美好前景。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力量, 就要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 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 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利用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自然、社会和人自身, 最终通过实践改变生活, 改变世界。

  关键词:现代生活:哲学,量

  作者简介:张月梅 (1977-) , 女, 黑龙江哈尔滨人, 副教授, 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当代大学生生命幸福观的价值逻辑与价值教育" (15KSE04);佳木斯大学科研骨干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人之生命的自由追求--马克思主义生命哲学思想研究" (2016JDGG01);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1].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和具体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特定的文化, 时代精神便是时代文化的核心与精华。而哲学就是凝聚在时代精神中的一种思想, 是其全部的核心与精华。对于哲学这一古老的话题, 历经千载而绵延不绝, 是因为它作为一种理论, 与现实紧密相关, 它在人们改变现状、开创未来的道路上始终显示一种无声的力量。

生活中的哲学.png

  一、何为哲学

  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说过, "哲学不提供具体知识, 它只提高人的境界".从这一层面来讲, 哲学不是一门具体应用的科学, 它不教人生存的手段, 而是教人生活的态度。因此, 有人认为哲学是"无用之用", 是谓"无用之中有大用".

  那么什么是哲学呢?它是极为少数专业哲学家的专利, 还是大众的产物?很多人认为, 哲学是哲学家们在高高的殿堂研究的产物, 它是一种很难理解的高深理论, 哲学家都是异于常人的怪癖之人。由于这种认识, 哲学被现实生活中的人主观上屏蔽了。但实际上, 哲学从未远离人们的生活, 它伴随在每个人的身边, 每个人都可以说是哲学家, 只是他们不自知而已。

  什么是哲学?对于这一问题没有一个直截了当的标准的答案。哲学史上历代伟大的哲学家们, 为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始终未对哲学这一范畴做过公认一致的界定。根据研究角度的不同, 有人从知识论的层面界定哲学, 认为世界观就是哲学;有人从认识论的层面界定哲学, 认为哲学就是认识世界的前提和依据;有人从价值观的层面界定哲学, 认为哲学就是提升境界的学问;有人从方法论的层面界定哲学, 认为哲学就是一种方法。大家相对比较一致的看法, 就是哲学研究的是"What is", 系动词"是"以及"将要是" (to be) 和"正在是" (being) .大家在不断追问"是什么"和"为什么".

  我们每天在不停地追问"什么是""怎样是"的时候, 我们都是哲学家。哲学家不是高高在上的妄自尊大。哲学史上确实有很多像明星一样耀眼的哲学家, 为哲学体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们中有很多人不是职业哲学家, 像斯宾诺莎和休谟。休谟不仅在哲学上具有伟大的成就, 而且为人非常谦和, 他和苏格拉底一样从不认为自己拥有大智慧, 所以才不断去追求。像柏拉图一样的哲学家也是大有人在的, 他们认为哲学是少数精英的产物, 哲学应该在高高的殿堂, 而哲学家也应该是绝对的统治者。柏拉图的观点影响了后来很多的哲学家, 唯我独尊成了他们的通病。

  在我国, 提起哲学大家就会想到"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认识来源于苏联教科书。大家接受了这一观点后, 几十年来一直把它当作一种常识, 至于这种常识如何来的, 是否正确, 很少有人去追问, 却把它当成一种立场。那么什么是"世界"?什么是"观"?是否去认真地探讨。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国哲学逐渐失去了活力。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一些学者接触到马克思的原著, 才以一种崭新的视角研究马克思哲学, 才使哲学又在中国大地上焕发生机和活力。哲学恢复了活力, 就会显示出无穷的力量。

  二、哲学是使人智慧的力量

  "哲学"一词在西方起源于古希腊 (中文"哲学"一词是上世纪末从日本引进的) , 原义是"爱智慧".爱智慧、追求智慧是西方哲学的传统。从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起, 古希腊哲学转向求知, 我们看到智慧是古希腊哲学的追求目标。千百年来, 这种追求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与挫折, 这种追求始终如黑暗中探索光明的脚步, 生生不息。

  哲学面对具体问题的时候不会提供具体的答案, 而是追寻产生的根源。它不会找一条具体的解决途径, 而是思考事物更多的可能性, 以及它存在的前提和依据。哲学是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 它在追问人类思想、人类文明的最深的根基是什么, 因此, 哲学是人类思想和人类文明的地基。

  (一) 生存智慧。

  哲学都是时代的产物, 它是外在生活的技术、技巧和发明的积累。人们为了更好地生存和生活, 运用自己的智慧改变着外面的世界, 自然界随着人类活动打上了人类的烙印。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人学会了和外界的接触与交流, 也学会了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生存方式。人类在自然界面前, 由最初的渺小变得强大, 由适应自然到改造自然, 再到与自然双赢共进、和谐相处。自从人类学会了摩擦生火, 就把自己和动物界彻底分离, 迈向了人类文明的第一步, 开启了自然力为人类生存服务的新阶段。在人类自身的繁衍方面, 在原始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情况下, 人类为了延续下去, 十分重视自身的生产, 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国家, 都有古代生殖崇拜的神话故事, 这是人类生存智慧的体现。

  (二) 理论智慧。

  亚里士多德说:"智慧是关于某些本原和原因的科学。"理论智慧是人们对真理本身的追求, 不计功利的热爱, 不把它当作实用的目的去追求。它是纯粹的理论, 只需要考虑自己的逻辑。爱智慧就是反思, 就是追求智慧, 追求至知。这一直是西方社会的传统, 古希腊人对智慧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他们的爱智慧就是知道自己的无知, 然后去追求智慧。中国人在这方面的思维和古希腊不同, 中国人追求智慧是为了实用的目的, 一旦认为有了智慧就没有了追求的动力。所以, 中国人缺乏对自己拉开距离、反省自躬、深入考察的态度, 在古代哲学方面难以企及希腊哲学的高度。理论智慧是一种超越性的态度, 它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实用效果, 而是追求真理, 就是要把大智慧当作永远渴望而不可即的目标, 必须永远去追求它。所以, 哲学思考的不是具体的问题, 而是存在于事物背后的深层次的思想, 追问这些深刻的思想是使人智慧的动力。

  (三) 实践智慧。

  实践智慧来源于亚里士多德的《尼科马克伦理学》。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 分为技艺、创制和实践。实践哲学是关于善 (德行) 的学说。实践智慧存在于人们的生活经验中, 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终极善的永恒追求。理论智慧是追求真理的, 实践智慧是追求价值的, 对价值的追求存在于实践过程中, 良好的实践自身即目的。社会生活方式与组织的思想、意志集中, 从而产生出一种普遍精神, 这种精神就是实践智慧的体现。马克思在17岁时所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在选择职业时, 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2]体现了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实践智慧源于生产生活, 在实践中把握住时代发展的方向, 抓住主要矛盾, 解决突出的问题。这是人的本质力量最集中的体现, 是人类文化的精髓所在。

  马克思说:"当我们得到理解的时候, 智慧是不会枯竭的;智慧同智慧相碰, 就迸溅出无数的火花。"

  三、哲学是使人崇高的力量

  冯友兰先生说, 哲学是"使人作为人而能够成为人"的学科, 哲学以外的其他学科都是"使人成为某种人"的学科。具体科学是培养专门人才, 在某一领域具有某种技能, 是教人生存的。哲学是对人生进行系统反思的, 缺少哲学修炼的人生是不完满的人生, 是有缺陷的。哲学是培养全方位的健全人格的, 以追求人的高尚的道德为目标。

  崇高属于审美的范畴, 是高、远, 是人们渴望的目标。按照康德的判断力批判, 目的不是外在的, 一个能够当作目的看的事物一定是自己规定自己的内在目的[3].自然的最高目的就是这个自然系统的顶点, 这个最高目的就是人。人们能够将自然的其他一切目的归于自己的目的之下, 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形成一个目的系统, 这就是文化。文化是自然与实践的结合的桥梁。既然人是自然的目的, 那么人的终极目的又是什么呢?那就是人类理性的自由。这种理性的自由体现在它的道德活动中, 所以, 自然之最高目的的终极目的就是人类理性的"至善"."至善"就是崇高, 它是人的文化的"终极目的", 是幸福 (自然) 与德行 (自由) 的最高统一。人们用道德的普遍有效性 (绝对命令) 来抑制激情, 表达了人性的尊严, 是崇高的。

  崇高思想不仅表达了美学层面的含义, 而且昭示了道德崇高的哲学精神。崇高概念来自内心深处, 不仅表达了人们审美的主观体验, 也包含深刻的道德情感, 将主观道德目的形而上为普遍的目的, 以此来拓宽生命的维度、提升精神境界。因此, 哲学是使人崇高的, 它是我们现时代构建精神家园的基础。人类文明的历史, 离不开哲学发展的历史。黑格尔说过, "哲学史昭示给我们的, 是一系列高尚的心灵, 是许多理性思维的英雄们的展览, 他们凭借理性的力量深入事物、自然和心灵的本质"[4].哲学能够透过形形色色的具体事物深入人的终极本质:自由、幸福和崇高。

  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就是实现全人类的幸福与自由, 这是整个人类的目的。马克思哲学在指导工人运动的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发展, 提出"共产主义"这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元设。共产主义实现之前, 幸福和自由始终处于异化状态。作为克服了异化的幸福是自由的, 克服了异化的自由是幸福的, 共产主义是幸福与自由的统一。所以马克思主义带领全人类奋斗的目标, 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时代, 是人类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性。

  四、哲学是使人自由的力量

  人是一种自然的存在, 但又不完全是自然的存在, 人具有理性。作为自然的人, 要服从自然法则的支配, 是没有自由可言的。但人不同于其他的自然存在物, 人的理性又不能完全服从于自然法则, 还要遵从于理性自身的法则支配。人必须遵守自然发展, 不是必须而是应该遵守理性法则, 所以理性发展的命令式是"应该做什么".人们根据实践的需要, 根据道德要求自己制定一定的准则, 然后自己遵守, 这就是自律。在自然领域, 自然法则是知性的法则, 作用于自然存在物的领域, 是必然的法则。道德法则是理性的法则, 作用于实践的领域, 是自由的法则。自由不是主观臆想, 随心所欲, 它是主观意志必须要与实践理性的形式相结合。将主观意志客观化, 上升为对一切理性者的意志都普遍有效的客观法则, 或者是将这种普遍有效的客观法则当作自己的主观意志的时候, 就是自律。

  自由和道德都是实践领域的范畴, 自由意志和道德是相互伴生的, 没有没有自由的道德, 也没有没有道德的自由。在实践领域, 人除了受自然法则的支配, 主要受自身理性的支配, 自身理性受自由意志动机的引导。普遍意义上的动机才能使自己的行为获致普遍的道德意义, 最终实现人的本质自由存在。道德自由是意志与理性的统一, 哲学中的自由是实践理性的最终追求, 只有在生活世界中, 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 将道德情感置于普遍理性的规范中, 道德自由才能得到实现, 道德情感才能升华。

  "马克思的自由思想是以现实问题为起点的"[5].理解马克思的自由思想, 必须从马克思的研究起点出发, 这个起点就是生活在一定历史境遇中的现实的、感性的人, 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研究人的自由, 必须从劳动实践出发。马克思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实践, 剖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剥削与压迫, 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的不自由与压抑, 得出共产主义的自由个性就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6]的结果。

  五、哲学是使人深刻的力量

  哲学的力量还体现在辩证法中, "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7].也就是说, 现存的一切必然要在现存的矛盾中灭亡。所以哲学可以通过批判与反思现存, 指导人们去追寻生命的真谛, 也可以指导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全人类的解放与发展。

  通过批判和反思才能深刻。哲学的本质是批判的。批判不是批评, 而是分析、判断, 是在肯定事物的同时看到否定的一面, 是用辩证的方法对待事物。批判是对一切生活常识的批判, 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积累的知识, 甚至千百年来传下来的常识的批判。就像柏拉图的洞喻理论, 在洞穴里看见的永远是火光映在墙上的影像, 出了洞穴, 才看到外面花花绿绿的真实世界, 知道太阳是万物的主宰。笛卡尔说, 我怀疑一切, 唯独不怀疑这个怀疑本身。有了批判的精神, 才能更接近事物的真相, 才能获得知识、达到真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批判性和革命性, 因为其基本方法---辩证法的本性是批判的、革命的, 其物质力量---无产阶级的阶级本性也是批判的、革命的, 因此,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本身就是批判的、革命的历史。

  与批判的本质一样, 哲学也是反思的。哲学反思是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中思考人类社会的价值和意义。深刻的哲学反思是对理论过程和结果的不断反思, 是对社会历史进程和人的存在的本真状态的不懈追求过程。苏格拉底说:"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他自称自己无知, 认为如果看不到自己的无知, 又怎会认真去思索生命的意义。人生需要系统的反思, 就是冯友兰先生所说的"觉解".世界太复杂, 人生也太复杂, 不时时进行归纳和整理、反思和感悟, 人生可能会弄得一团乱麻, 甚至走向极端, 因此, 人生需要这样一种辩证的智慧。当今的世界, 人们如果能够每天给自己留一点时间, 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整理与反省, 那么人们离幸福也许就近了一步。反思让人们不再梦幻、不再执迷于物质, 让他们的一言一行、他们的生命在哲学中升华。

  今天的中国, 就是有了反思的力量, 才能够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完成了民族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才能够从林林总总的现象和以往社会的经验中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有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构想;才能够立足国情, 放眼世界, 开启了"一带一路"的划世纪的宏伟工程……

  六、哲学是改变世界的力量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 目的是改变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 它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下, 人的实践活动是不自由的, 要想完成人向人的真正本质的复归, 必须改变现存的世界。

  我国当前, 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还没有实现人的自由个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我们的"看家本领", 因为我们无论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的过程中, 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马克思始终认为理论只有与群众相结合, 才能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我们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 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精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它不仅体现着中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向往, 更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 是鞭策民族和人民前进的精神动力。

  七、结论

  不管人们对哲学如何理解, 哲学始终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 在人们不断对世界和生活以及人自身问"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时候, 就产生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哲学。哲学的力量也始终伴随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始终。它的力量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让人们获得智慧, 让人们远离浮华, 沉淀深刻, 让人们遵守规律, 获得自由, 让人们脱离卑微, 迈向崇高。最重要的是, 哲学的力量是改变世界的力量。哲学的力量是伟大的, 它是时代精神的召唤, 是走向美好未来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 [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121.

  [2] [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倦)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459.

  [3]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418.

  [4]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4:11.

  [5]王伟国,王树荫唯物主义视阈下马克思的自由理性与实践价值[J].求索, 2016, (7):71.

  [6]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1.

  [7] [德]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43.

  [8] [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文献来源:张月梅。论现代生活中的哲学力量[J].知与行,2017(04):126-13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