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苏轼的人生哲学里,儒、释、道三家是圆融的。儒家思想成为其思想的主导,同时,道家和佛禅成为其个体精神的独立追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始终不忘初心,爱国爱民,以出世的精神姿态完成入世的未竟事业。苏轼以其儒佛道和谐统一的人生哲学构建了丰富高尚的人生。
关键词:儒; 佛; 禅; 道; 苏轼;
一、引言
在灿若星海的传统文化名人中,苏轼始终是最耀眼的星辰。他丰富的人生观成就了他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始终吸引着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读者。笔者将从成长环境熏陶,儒、释、道在治国修身中的和谐统一,来探讨我们应具备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二、儒家治世之心
(一)儒学濡养
苏轼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其父辈都是儒家传统知识分子。于是,苏轼从小就接触到了丰富的儒家经典史籍,受到了深厚的儒家思想的教化与熏陶。首先,苏轼的家乡眉州儒学传统深厚。他写道“吾州之俗,有过古者三。其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其民尊史而畏法……,独吾州之士,通经学古,以西汉文词为宗师。”其次,深厚的家学渊源。苏轼父亲苏洵十分注重儒家经典的教化人心、催人上进、道德和社会功用,他着有《衡论》《六经论》等崇尚儒学的贵实用。苏洵运用儒学来树立家庭教育风范:“洵有二子轼、辙,龆龀授经,不知他习,进趋拜跪,仪状甚野,而独于文字中有可观者。”由此可见,苏洵推崇儒家经典,对下一代的学术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说,苏轼从小的儒学教育使得其具有深厚的儒学功底。
(二)儒学的继承和超越
儒士人生追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我完善,做行为有规范的个体;达则兼济天下,能安抚天下黎民百姓,使他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这也成为苏轼毕生的追求与践行。
第一,苏轼的政治理想是济世安民。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教育和熏陶,“学而优则仕”是他步入政坛、实现其政治理想的的第一步。他青年得志名满京城,才能斐然,是朝野认可的出将入相治世能臣。任职期间,他也一直以儒家“仁政爱民”的儒家为政标准来要求自己,深入民间,体察百姓疾苦,赈灾济民,为黎民百姓祈雨捕蝗,为遭受旱灾的百姓兴修水利,同时他向朝廷请免赋役。为政一方时,苏轼为官清正,整顿军纪,造福人民,深受老百姓爱戴,所到之处政绩卓着。
第二,苏轼的高尚品质是仁者爱人。苏轼拥有宽阔的胸襟以及赤诚仁爱之心,他处处与人为善,对人心无芥蒂,从不防人,他曾对弟弟苏辙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他为人厚道善良温和,饱经忧患,并没有因此变得愤世嫉俗,也依然信奉道德的美好和人性善良。在他受到迫害后,他选择原谅政敌,置身于朝廷党争之外,凡事只以百姓利益和社稷江山为重,敢于直言进谏、直斥时弊。在贬谪之后被朝廷招回重新起用的时候,苏轼依然不怕得罪当权者为新政中对百姓有利的政策辩护,导致他被当权者认为“不识时务”,于是再度遭到贬谪。
儋州是贬谪地最远最后的一站,那里文化落后,宋朝建国百余年无人考中进士。苏轼到了以后,在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的困苦的环境中,他作为一介儒生,开始建立官学机构,讲学授经,为儋州培养了大量人才,至此开启了海南的人文教化,实践了“破天荒”的典故,彰显了他的文人风范。
第三,苏轼的文学成就表现在诗词歌赋各个方面。苏轼生于北宋中期,这时期的朝廷正面临着内忧外患,国家积贫积弱,百姓怨声载道,社会各阶层的矛盾尖锐,国家处于动荡不安的境地。而他对国家,百姓始终怀有赤子之心,尽管仕途坎坷,宦海浮沉,却始终不辍拳拳报国之志。这种情感反映在诗词的创作中,最着名的就是他的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气势昂扬,寄托了他虽然年迈,仍然渴望能够奔赴战场,为国抗敌、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即使被贬,仍心系社稷,这是儒生奔流在血液中的成长印记。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提到“公亦奋厉有当世志”,一生穷达如一,始终直言敢谏,儒家经典构建了苏轼爱国爱民、清正廉洁、不忘初心的政治操守和丰厚学养。
三、佛家出世之心
(一)佛禅渊源
因母亲是虔诚的佛教徒,苏轼从小就受到佛教熏染。其亲戚里也有出家人甚至名僧,家庭环境使苏轼有缘亲近佛禅,但青少年时代,儒家积极进取的入世思想显然占据他意识的主导地位。成年后,苏轼的密友中也不乏佛门弟子,所以,苏轼亦熟知佛教理论。
(二)人生如梦,随缘适意
经过乌台诗案的事情,苏轼从上层官员集团中,被无情抛弃贬谪到底层,面临从云端堕入地面的心里落差,此外,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政治理想无从实现,怎样解脱精神上失意苦闷的痛苦,寻找到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他开始转向佛学。于是,他开始寄情于山水之中,用适意自然的佛禅思想在险恶政治逆境里自我排遣、自我安慰,以此来疗救受伤的心灵。他的许多作品都不可避免地留下了佛禅思想烙印。
佛家思想讲究万事因果循环,讲求因缘巧合,认为万事因缘而生,因缘消散而灭,人生世事都是相对的、虚幻的。佛家认为“四大皆空”,推崇推崇涅盘,追求“本心即佛”。受到佛家思想影响,他的诗词表达出豪迈旷达的情怀。苏词中常见的“人生如梦”的情感的抒发,流露他受到佛家禅宗的对人生虚幻与世事变幻无常、万物皆空的深刻影响和体验,对人生的现实价值做出无奈的否定,是我们了解他的情感脉络。如人所共知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又如《西江月·黄州中秋作》云:“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正是佛家禅宗给遭遇人生低谷的苏轼以精神上的支柱和安慰,伴随他度过了人生的一个又一个低谷。既然阅尽千帆,那么,不如安心。当遭遇种种挫折与困苦,惟有保持住自我,不乱于得失,才能泰然处世。
四、道家超世之心
(一)道学渊源
春期战国时期,与孔子的“仁政爱民”的注重“人治”的儒家思想不同,老子的道家思想主张清静无为、谦让、贵柔、守雌、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讲求“无为而治”的自然“大道”。庄子的“逍遥游”提倡“心斋”“坐忘”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论何种情况下,都能随遇而安,自由自在达到精神自由。由于宋太宗推崇道教,北宋中后期道教蓬勃发展,举国上下弥漫求道之风。四川是道教的发源盛行之地,其家庭也难免深受影响。据载苏轼祖父苏序颇有见识,被称为“端正道人”。苏辙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这是苏轼八岁时随同道士张易简读书时的感悟,此时对道教的理解即便是简单的感性认识,也已流露出对老子及《道德经》的认同和体悟,道家思想不仅影响了苏轼文学创作及修身养心,同时也运用在为官治国理念之中。
(二)治国:行道施义,顺应百姓
老子的道家思想,在政治上主张对内无为而治,无为而无所不为,即对内不生事扰民,反对奇功技巧,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同样,苏轼受到了到家思想的影响,反对以强制手段治理天下,反对与民争利。他认为只有依百姓的意愿行天下之事,方可治天下于不乱。
《老子》云:“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暴政是不可能实现天下安宁、百姓太平的,当百姓对执政者威逼无所畏惧,对死亦无所畏惧时,就会招致更大的祸患。苏轼与老子的治国思想不谋而合。他反对以强硬手段使百姓归顺于君,而主张以柔克刚、以弱制强的仁政。
(三)修身:宠辱不惊,顺其自然
道家仙风道骨,洒脱自如的情怀,陶冶了苏轼的思想与气质,升华了他的艺术创造力,丰富了他的创作方法与技巧,同时也涵养了属于他自己的艺术风格。
在《后赤壁赋》中,苏轼描绘了一只仙鹤横江而来,化为道士的场景:“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问其姓名,俛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文中孤鹤、道士的形象,其实都是苏轼本人追求的的精神原型,这样富有想象力的神秘有趣的奇幻对话场景,正是道教赋予的奇幻的想象空间,才让苏轼的艺术创作在塑造超脱于现实之上的奇幻境界方面,比描写现实的词作更加绚烂多彩。
元丰五年,即是苏轼被贬于黄州的第三年,面对仕途坎坷,他借酒消愁,夜饮雪堂,融身于自然,寄情于江海,扁舟一叶,清风许缕,昔日的惆怅消融于无穷尽的天地自然之间。可以说,道教的洒脱超然让苏轼文字哀而不伤,饱经风霜的他尽管内心苦闷,却始终达观。真性情的流露让后人无数次隔着时空同感了他的心情。
五、结语
苏轼的一生大起大落,寄身于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辗转于顺境和逆境之间,儒、佛、道的碰撞与交融,使他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找到了心里的平衡,达到了适宜自然、心无外物的超然境界,他升华了人生,回答了自己,启迪了后人,留下无穷的思想光辉和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苏轼1986《苏轼文集》,中华书局。
[]苏洵着、曾枣庄、金成礼笺注1993《嘉佑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林语堂、张振玉译2017《苏东坡传》,湖南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