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
对于"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这一论题的研究,主要涉及"人生哲学"、"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三个基本概念。明确这些概念的内涵,了解其相互关系,对于本论题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一、人生哲学。
人生哲学于十九世纪末开始作为一门学科从哲学里分化出来,如近代德国哲学家柯劳塞就曾主张"哲学即人生、人生即哲学".然而人生哲学的产生却可以追溯到人类开始运用其智慧,思考怎样获得生命真谛的古代。张岱年先生说:"在中国哲学家所思所议内容中的三分之二都是关于人生问题的,世界上关于人生哲学的思想是以中国最为丰富,其所触及的问题既多,达到的境界亦深。"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产生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制度下,并以其相对稳定的特质,在历史上长期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信仰,在塑造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人生哲学的研究在中国兴起,并引发人生观大论战。人生观是什么?
人生观与科学有何区别?人生观有哪些特征?应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上述内容成为人生观讨论的重点问题。众所周知,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基本问题的根本看法,集中体现在人们追求什么样的人生目的与人生意义,遵循什么样的人生准则,秉承什么样的人生态度。然而,在通常情况下,个体的人生观并不完善,它依赖于个体的感受和经验,带有强烈的主观特质,缺乏自觉理性的认知。因此,只有从哲学层面对个体人生观进行全方位研究,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才能产生人生哲学。中外不少思想家、哲学家对人生哲学下过很多定义,其中我比较赞同詹万生教授的定义,他指出:"人生哲学是用一定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解释人生问题的理论体系,是从人生与自然、人生与社会、人生与人性的关系分析中对人生的本质及其根本规律的哲学思考。"这个定义比较全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的基本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
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这一概念,但在其着作文稿中有不少涉及人生问题的论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怎样对待人生,从而形成了科学的人生观。徐长松先生认为,"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对人生观所进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考和理论阐述,并由此形成了科学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的理论体系。"从徐先生的概念中,我们发现两大要点:第一,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共产主义人生观。所谓共产主义人生观,是指"社会中的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从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实践中,思想觉悟有了极大提高的情况下,自觉形成的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这就向我们科学解释了共产党人为何存在、存在的方式等问题。第二,从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不是对人生问题的简单罗列,也不是各种人生问题或者人生感受的机械拼凑,而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对各种扑朔迷离的人生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概括,从中提炼出人生哲学的概念、范畴和理论,并将其合乎逻辑的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的、全面的学科理论体系。
三、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相结合、与人民大众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生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在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左右开始在中国传播,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结下了丰硕果实,诞生了毛泽东人生哲学。毛泽东人生哲学既是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又是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的成熟标志。研究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首先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何以必要?二是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何以可能?
第一、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性。
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一个最重要、最现实的原因就是中国革命需要科学人生观的指导,需要用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来武装中国共产党人,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道德情操,使他们树立创造人类文明、实现跨越式发展进步而奋斗终生的毕生精神力量。马克思指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指明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描述了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基本内容,但它只是一个理论框架、一种指导方法,不可能为各个国家或民族的人们提出具体的人生路径。特别是当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进入我国这样一个拥有厚重历史文化和传统的国家,如果不能将它赋予我们国家独有的品质,就无法使它真正在我们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生根开花,更谈不上能够为人们在未来的发展中产生启发性的作用,所以这一理论必须走上中国化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只有与时代同呼吸、与时代同进步才能彰显它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斗转星移,万事万物与人类生活都在发生变化,因此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也必须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在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过程中,也在逐步回应时代的挑战。比如:当大众群体受到西方多元价值选择冲击不知该何去何从时,当人们受到市场经济负面因素影响,一切向钱看,出现人际关系冷漠、道德滑坡时,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必须及时做出回应,帮助人们提供正确的人生理论与人生对策。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既迎来了严峻挑战,也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代,并随着这种发展而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扩大自己的领域。
第二、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的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中国产生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具有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信念,也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人格力量,这种远大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人格力量为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武装广大共产党人的头脑,而崇高的人格力量则是将理想信念与高尚情操外化为行动的动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尤其是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注重党风发展的良好态势,规范广大党员的行为,帮助共产党人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成为人民的公仆,才能赢得人民赞誉,获得群众认可,并为这一事业的发展建立深厚的民众基础。
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同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容性是其得以实现中国化的必要条件。东汉以后印度佛教的传入与近代西学东渐证明,外来文化单凭一己之力要在中国土壤中生根发芽是不可能的,它的输入或传播必须同中华民族文化相融合。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能够融入我国思想文化并为普通大众所接受,最关键的因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与我国传统文化有许多相融之处,如: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与中国古代的"大同社会","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与儒家的仁政思想,"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价值观与儒家士大夫"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社会责任感。正因为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互包容性,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才能以我国独有的民族风格、民族气派、思维方式展现在中国人民面前,为民众所接受,并获得生存与发展。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第一、对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的内涵做出初步界定。目前就我国的研究发展态势而言,对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这一概念缺乏严格界定,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的研究成果,借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范式,力图对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的内涵做出初步界定,在认真梳理其发展历程的过程中,探寻符合我国特质的内容,形成适合于扎根我国文化、服务我国现实的完整科学的人生哲学体系。
第二、梳理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的基本线索。在整合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的传播史、中国现代人生哲学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党史相结合,探索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的基本线索,认为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大致经历奠基期、成熟期、普及期、曲折期、恢复期、创新期六个阶段,不同的阶段既有内容的连贯性,又有各自不同的特征。
第三、总结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在梳理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得出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具有两方面的基本经验:一是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注重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相结合,与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相结合,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二是能正确处理与中国现代人生哲学其他流派的关系,正确处理人生理论与人生实践的关系。
第四、分析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的现实启示。梳理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基本经验,目的是为我们今天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为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的现实启示进行分析:一是用"中国梦"的崇高理想凝聚全党全国人民;二是用"为人民服务"教育全体党员干部;三是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催人不断奋进。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第一、推动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的研究。在批判继承西方近现代人生哲学和深入分析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应运而生。本文研究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基本经验、现实启示,有助于返本溯源,推动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研究。
第二、促进中国现代人生哲学的研究。中国现代人生哲学主要有三大流派:
即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人生哲学,以梁漱溟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人生哲学,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有利于审视我国现代思想家对人生哲学问题的思考,理解在中国现代人生哲学中,为何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能做到异军突起,上升到主导地位,从而发现中国现代人生哲学发展演变的规律。
第三、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研究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必将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内容。
第四、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共产主义人生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研究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特别是研究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什么共产主义人生观蔚然成风,涌现出以雷锋、焦裕禄、王进喜为代表的大批先进模范人物,有利于我们更深刻理解、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现实意义。
第一、有助于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人生哲学是一种大众化的学问,与每个人的生活和命运紧密相连。它回答了人怎样对待生命、人生的价值是什么、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怎样度过一生等人生重大问题。由于每个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不同,青年群体在面对生存、就业、择偶等重要选择点时都需要进行深入思考,这是各个历史时期的青年人都不可避免的问题。所以,探讨人生哲学问题有助于青年人运用正确的方式探索人生,更好的成长成才。
第二、有利于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欲望的追求日益强烈,往往忽视了信仰的力量。老一代革命者的坚贞信念以及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对于帮助当今共产党人坚定共产主义的人生理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做好人民的公仆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只有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多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我们的党才有凝聚力、战斗力,才能永葆生机,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才会世代相传。
第三、有助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正面临价值选择的关键时刻,如何批判继承中国传统人生哲学,辩证看待西方人生哲学,又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构建一个既传承民族精髓、又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人生观,营造出一种良好的道德氛围,我们可以在此论题中得到启示。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现状。
就国内目前的研究情况而言,对本论题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基本知识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定义、认知、运用等角度来进行分析的。如 1990 年吴灿华、詹万生主编的《人生哲学》中,作者从原理、范畴、应用三个维度入手,初步构建起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的理论体系。
在原理部分,作者把人生与人性、人生与社会、人生与自然、人生与需要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涉及到了人生的现在与未来、自由与必然、个人与社会等内容,成为其理论体系的核心。在范畴部分,作者对人生哲学的基本范畴,如人生目的、意义、理想、态度、价值、责任、道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揭示了这些范畴的内涵、外延以及相互联系。应用部分则从人生实际出发,针对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进行有效指导。徐长松于 2009 年出版的《人生哲学概论》中,以逐层递进的方式,从人生、人生观、人生哲学、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认识人生的角度阐明了应当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指导人生实践的问题。
二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主要代表人物的人生哲学进行研究。研究内容有三大特点:其一,多以历史文本为依据,从研究对象的着作文稿中挖掘其人生哲学。举例来说,在研究陈独秀的人生哲学时,学者主要是从陈独秀的一些阐述人生观点与态度的重要文章入手,诸如《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新青年宣言》、《<科学与人生观>序》、《当代二大科学家之思想》、《敬告青年》、《人生真义》、《列宁之死》等,从中挖掘出陈独秀对中国的现实社会和人生问题关系的思考,周德丰就基于此类内容将陈独秀的人生哲学概括为"'人生真义'究竟是什么、'新青年'的人生观、'科玄论战'中的人生智慧"三个部分。90 年代出版的《李大钊文集》修订版 5 卷和《李大钊全集》64 卷,也成为后人研究李大钊人生哲学的主要史料依据。如:张静如先生在《北京党史》上发表的《论李大钊倡导的求真态度和与时俱进》、廖建平在《文史博览》上发表的《李大钊的唯物史观视野下的人生哲学》、周根会发表于《东方文苑》上的《论李大钊人生观》等,这些学术论文都对李大钊人生观的形成、内容及其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为深化李大钊人生哲学的研究提供了资源。其二,将特定时期的人生精神与现时代相联系,强调人生哲学的当代价值与实用性。比如,孙光姝就将体现毛泽东人生哲学思想的"老三篇"与"八荣八耻"相联系,从"历史背景、内容、教育方法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做出启示,以突显毛泽东人生哲学的现代性价值。"还有学者对冯定关于共产主义人生观的论着进行重读,肯定了"共产主义人生观是先进的人生观、科学的人生观、自觉的人生观、与时俱进的人生观。"多篇文章还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需要,对特定时期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所代表的人生精神进行弘扬和宣传。其三,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流派代表人物的学术着作。如:唐宝林的《陈独秀》(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4 年版)、任建树的《陈独秀大传》(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等,详细记载了陈独秀的生平并分析其思想发展的脉络。吕明灼的《李大钊思想研究》,对李大钊的历史观、世界观、人生观做了详尽研究。研究"毛泽东人生哲学"的着作比较丰富,杨信礼、王恕焕与程林辉三位学者分别出版了专着从不同侧面研究毛泽东的人生哲学,但都体现出一个共同特征,即认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毛泽东人生哲学的核心。此外,吕志、范英编写的《周恩来的人格风范》、袁贵仁的《邓小平价值观研究》等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流派代表人物的人生哲学风范。
二、研究方法。
必须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研究问题的性质,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这样才能把研究引向深入。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这一论题,具有史论结合的特点,基于此,本文主要采用了以下四种研究方法。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这种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强调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观察分析社会历史现象。而人生问题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人生哲学,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这样才能跳出个人的狭隘性,从社会角度来理解人生和人生观,才不会抽象孤立地对待个体人生,避免形而上学,确保研究的科学性。
第二、史论结合方法。对这一论题的研究是一个有史有论、史论结合的课题研讨过程。在此,既不能单纯偏重发展史方面的研究,而忽略科学的人生哲学理论的总结,重史轻论;又不能罔顾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的发展史,就轻易做出结论,重论轻史,这样的结论难以经受历史的检验。本论题在研究过程中遵循史论结合的方法,在回顾发展历程中总结基本经验,进而分析得出服务于现代社会的现实启示。
第三、比较分析方法。中国现代人生哲学存在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人生哲学、以梁漱溟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人生哲学、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三大流派,不同的流派各有特点。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这三大人生哲学流派进行比较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从人的社会实践性出发,强调人生的社会性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现代新儒家人生哲学从本体论角度思考人生,主张中体西用,儒佛互补,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自由主义人生哲学推崇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博爱,强调独立思考、自由意志比人的生命更重要。
第四、理论联系实际方法。此论题的研究始终围绕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认为人生理论源于人生实践,人生实践需要人生理论的指导,二者相互联结、密不可分。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可以使人生理论更贴近社会现实和人生实际,使研究成果更科学可信。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基本特色。
一、创新之处。
本文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的概念,全面梳理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深刻分析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的现实启示。文章提出了一些具有独创性的学术观点,是一篇具有原创性的硕士论文。
二、基本特色。
本文在追溯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中国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把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与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相结合,并赋予其现代性,直接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而服务。在此过程中,向世人展示出一个体现中国特色、服务中国现实的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是本文的核心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