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人生哲学论文

康德知识论和人生哲学的思想脉络(3)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10-12 共9950字
人作为理性存在者,具有双重属性---感性和理性,对接我们前面提到的物自体有两重境界---现象和本质。人一方面面对的是感性的现象世界,这个世界人们是通过感官来感知的,遵循自然界的普遍因果律;另一方面人面对的是彼岸的本体世界,是人的理性存在,这个世界人们要通过理性去认识和思考,遵循自由因果律。现象世界使人产生自然倾向,本体世界使人具有人格性倾向,这就产生了双重人生。感性人生使人趋恶,理性人生使人向善,人永远不能摆脱好恶达到圣人境界,人永远也不会脱离理性而沦为动物,善恶的纠结使人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永远从善,但是幸福不可能永远达不到,这就是康德说的现实中德福难于统一。现实的感性世界我们可以认识,但是物自体的本质,我们不能认识,康德是个不同于休谟的局部不可知主义者,他对于现实世界中德福统一持怀疑态度。康德认为,幸福不是科学,科学知识只能解释现实世界,科学为人类谋福利,仅仅是个空想,但他相信德福统一终归是要实现的,尽管他把这个目标界定在彼岸世界。康德对至善目标的实现始终持乐观态度,他把至善作为我们理性人生的最高理想,这一点绝对不是康德心血来潮的想法,不是从经验知识中概括出来的,而是导源于他的先验理性,他认为有理性的人绝对要把人当目的,不能当手段,作为一个人,要有绝对的自由,这样才突显人的价值与意义,这种脱离经验,先于经验的理性把人标榜得何等崇高!这也是康德哲学的理性所向。下面我们谈谈康德人生哲学的一些内容。
  
  3 康德人生哲学基本内容
  
  3.1人生态度和方式---清醒的乐观主义
  
  清醒的乐观主义指既不理想主义也不否认现实,它根植于自信,来源于我们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例如邓小平就说过“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这是典型的清醒乐观主义。康德心系人民,是人民哲学家,康德认为,他做研究,如果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不能使广大人民受益于他的理论,那么他的理论就是空谈,空谈误国误民。康德的着作凸显实践理性至上,《道德形而上学》是“真正伟大的小书”,被后人认为对西方思想的影响之深不亚于柏拉图《国家篇》和亚里士多德《伦理学》。
  
  康德把道德与幸福对立起来,他认为,善良意志不能掺杂情感的东西,否则就不是善良的即道德的,“把个人幸福原理作为意志的动机,那是直接违反道德原理的”.[7](P35)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道德和幸福不能达成一致,有德之人不一定幸福,幸福之人不一定有德。但是康德很乐观,他相信在神圣的彼岸世界,二者能达到统一。 “把德性和幸福结合起来以后,才算达到至善”,[7](P111)这对于尘世的人来说,只是应当,今生不够,只有来生继续努力,就像孙中山所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一样,康德认为要达到至善,只靠个人不够,还得把上帝请出来,只有自由的人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所以康德提出了三个公设即意志自由、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康德从心底里是很希望社会实现至善的目标,所以他应当是乐观主义者,他清醒地明白在现实世界,德福是很难统一的,只有把这个理想诉诸于彼岸世界,并相信在彼岸世界,德福是能够统一的,因此康德是个清醒的乐观主义者。
  
  3.2人生价值与意义---人是目的
  
  康德批判了功利主义所奉行的“只视自己为目的,视他人为工具”的人生价值观。康德认为,“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的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手段。 ”[8](P47)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不能是意志随便使用的工具,而是作为目的而存在着的。人在自己的行为中,不管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必须被当作目的。人作为有理性的动物,不能从经验中推出,而只能来自人的纯粹理性,它充分体现了人的人格性。人凭借自己的理性不仅仅作为手段存在,而应当作为目的存在。
  
  关于人生价值问题,功利主义和理性主义均作了形而上学的研究都没能得出合理的结论,陷入了人生的困惑。“人类,就其属于感性世界而言,乃是一个有所需求的存在者,并且在这个范围内,他的理性对于感性就总有一种不能推卸的使命,那就是要顾虑感性方面的利益,并且为谋求今生的幸福和来生的幸福而为自己立下一些实践的准则”.[9](P62)康德提出“理性道德法则至上”,把感性的具有主观倾向的人们的道德准则与理性的绝对的道德法则辩证结合了。康德指出,人类天性就有一种动物式的欲望,但是,人的欲望与动物的欲望大相径庭。人有理性,人能够自律,即自己给自己颁布道德法则,不受外界环境干扰,即人是自由的。康德认为,人的感性和理性作用不同。理性作为道德法则,能够合理抑制人的不良感性需求,从而形成人们的合理的行为意志动机,即从善的意志动机。康德始终坚持把理性道德法则放在优先于感性道德准则之上,人要先人后己,舍己为人,人要有一个善良的意志,人要能自律,这是发自人内心的自由,类似于萨特关于人的自由的学说,大大不同于后来英美哲学家所强调的人的外在自由,我们追求的是自由的人生,人就是自由,人就是目的,这才是我们的人生价值与意义。
  
  3.3人生德福论---道德纯粹主义
  
  前面提到了,康德的双重人生自然而然地把幸福分为感性幸福和理性幸福,感性幸福与道德关系不大,而理性幸福可以与道德合二为一。他认为现实生活中,德福很难统一,而在神圣的彼岸世界,德福肯定可以统一。 “道德的意义就在于这种行为应该出于义务心,而不是出于爱好”[10](P13)康德强烈反对功利主义道德观,反对封建的、基督教的禁欲主义道德观,这种道德观从人的本性在于感性欲望的观点出发来论证道德的起源和本质,强调物质利益和感官苦乐作为道德的基础。虽然这种道德观在当时有过很大作用,但在理论和实践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康德在批判他们的同时,看到了道德的超功利性质,在人的动物性、人类性、人格性三重维度中,康德特别强调突出了人格性,但是康德把它绝对化,极端化,脱离了客观现实,从而陷入了道德纯粹主义,其局限性显而易见。康德的道德纯粹主义折射了德国市民的软弱性。 “先天的德性论,宛如一束断了线的气球,高入云端,五彩斑斓,熠煌耀眼,但永远落不到实处。它对一切时代有效,对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效;对一切人有效,对任何一个人都无效”,[11](P39)可见康德的德性论也仅是个乌托邦而己。
  
  3.4人生理想---德福统一、至善目标
  
  在现实生活中,有道德之人不一定幸福,幸福之人不一定讲道德,这就是康德说的实践理性中的“二律背反”.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达到德福统一,康德提出至善概念,认为至善是道德与幸福的结合,这是人生的最高理想。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只有当生命的绝对的最高幸福,同时又不丧失自身,而是确立和丰富自身的时候,只有当他献身于绝对幸福,这种幸福也是自己的幸福的时候,生命才有意义。 ”可见,在二者的结合中,德性是二者统一的根本性因素,但还不是全部的善,要加上幸福才成为至善;幸福本身也不等同于善,只有以德性为前提才成为善。关于德福关系,康德批判了以前哲学家的一些观点。斯多亚派倡导“美德即幸福”,是从德中推出福,伊壁鸠鲁派主张“幸福即美德”,是从福中推出德。这些论断虽然都有道理但不全面,德福之间不存在偶然的推论关系。康德认为,应当用综合的因果关系来寻找二者的联系。幸福是德性的原因和动力吗?以幸福为原因和前提,德性就会失去独立性,人就会失去人格性,显然,这不能成立。那么只能变为道德是幸福的原因,虽然不是全部原因,至少是原因之一。人是感性与理性的综合物,幸福是作为感性的人的行为的结果,理性的道德律令又是推动道德行为的。“由于道德律令始于我超感觉的纯理智的根据,而这一根据是决定作为感觉的存在的我的感觉的原因的,所以我的道德信念可以从这一方面成为产生幸福的原因。 ”[7](P117)从这里可以看出,道德是幸福的间接的必然原因。一个人的意志决定行为,这个行为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不一定完全符合意志的道德指向,而是遵循客观自然界的因果规律,就好像虽然谋事在人,但是环境会影响人;类似于神箭手射出去的箭有可能受外界环境影响而不能命中目标,所以受到现实社会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幸福和德行很难完全结合。有德行的人不一定有福,有福者不乏恶人。康德就认为,德福统一只能是先验的综合,现实世界的子虚乌有,只能期待彼岸世界的梦想成真。
  
  
相关标签:哲学与人生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