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开创者,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司马迁称赞孔子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1]1947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1]1905孔子的一生很不得志,3岁丧父,17岁丧母。年轻时,生活很坎坷,“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 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1]1909.孔子35岁,鲁乱,孔子适齐:“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 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2]183之后孔子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孔子50岁,阳货奔齐,孔子适鲁,后失意于鲁定公。孔子56岁开始周游列国,不得重用,13年后孔子返鲁,编《春秋》,经历了丧子、颜渊之死、子路惨死的悲痛,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年73岁。孔子的一生都在追求复兴周礼,却始终没有完成,但孔子的思想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人生境界论贯穿他的思想,讨论其人生境界论对当今时代有重要意义。
一、人生境界在《论语》中的核心地位
将“人生”与“境界”结合起来,是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创造。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人对于“真际”的觉解而达到的精神状态。从低到高分为四种,依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的特征是:“在此境界底人,其行为是顺才顺习底。”[3]551功利境界的特征是:“在此种境界底人,其行为是‘为利’底。所谓‘为利',是为他自己的利。”[3]552道德境界的特征是:“在此境界中底人,其行为是行义底。义与利是相反亦是相成底。求自己的利底行为,是为利底行为; 求社会的利底行为,是行义底行为。在此境界中底人,对于人之性已有觉解。”[3]552-553天地境界的特征是:“在此种境界中底人,其行为是’事天‘底。在此境界中的人,了解于社会的全之外,还有宇宙的全,人必于知有宇宙的全时,始能使其所得于人之所以为人者尽量发展,始能尽性。”[3]553冯友兰先生以“觉解”作为划分不同境界的标准。根据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思想来读《论语》,可以发现孔子也有自己的人生境界划分标准。在孔子那里,人生境界是指人体悟与实践“仁”的程度。在孔子的人生境界论中,作为划分标准的是对于“仁”的实践。
什么是“仁”?《论语·颜渊》中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2]131-132在这条中,孔子明白地解释了仁的本质、特点与具体条目。“仁”的本质就是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实践仁是自觉的行为,不依赖他人,这是“仁”的特点,即孔子所说的“为仁由己”.“仁”的具体条目就是在视、听、言、动等各方面都要符合礼,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