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期刊投稿

卫生管理领域作者向中英文科技期刊投稿的偏好研究

来源:学报编辑论丛 作者:张伊人 黄蛟灵 何蓉
发布于:2022-11-19 共6587字

  摘要:文章研究了卫生管理领域作者向中英文科技期刊投稿的偏好,对国内科技期刊补齐短板、吸引优质稿源、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卫生管理领域作者对中英文科技期刊的偏好及其分布,发现作者更偏好国际期刊,其次是中文刊;博士学历、高级职称、来自高校、教师系列职称的作者更偏好国际期刊。进一步分析偏好相关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作者;科技期刊;国际期刊;国内英文刊;中文刊;投稿;偏好;相关因素;卫生管理;

  科技期刊是刊载科技文献、传播学术成果和思想、引领科技发展的重要平台。截至2020年底,中国科技期刊总量为4 963种[1]。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征途上,如何办好科技期刊是科技界、出版界、政府及全社会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2]。对于科技期刊而言,优质稿源是生命线。近30年来,优质稿源外流的困境使国内科技期刊的影响力下降,科研成果的首发权和话语权受制于人[3],也造成我国文明史、科学史相关记载的缺失[4]。

  作者是优质稿源的供给侧,也是出版和知识服务的需求侧,拥有自主选择中英文科技期刊发表科研成果的主观能动性。面对国内科技期刊优质稿源外流的困境,夏登武[5]基于理论和实践经验分析了影响作者投稿动机的因素,莫京等[6]通过问卷调查了我国科学家的文献阅读习惯与投稿意向,颜爱娟等[7]以所在学报为例分析了作者投稿的影响因素,宋梅梅等[8]调查了中文光学期刊作者投稿的关注重点,叶喜艳等[9]通过文献回顾和相关分析研究了影响作者向中文期刊投稿的因素。但尚未有针对卫生管理领域作者的调查研究,且没有研究比较过影响作者向中英文期刊投稿的因素差异。

  现通过问卷调查卫生管理领域作者向中英文科技期刊投稿的偏好及相关因素,以期为国内科技期刊补齐短板、吸引优质稿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有关部门制定扶持国内科技期刊发展的举措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问卷设计

  通过文献回顾自行设计“作者向中英文科技期刊投稿的偏好调查问卷”,问卷包括2个部分:(1)基本情况,包括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学历、是否(就读)毕业与国外院校、职称、求学/供职机构类型等基础信息;(2)向中英文期刊投稿的偏好,包括发表论文的主要目的(多选题),投稿时优先选择的期刊类型(即国际期刊/国内英文刊/中文刊/无偏好),偏好所选期刊的相关因素(多选排序题),向偏好期刊投稿论文的自评质量。

  向偏好期刊投稿论文的自评质量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打分。偏好所选期刊相关因素的各选项平均综合得分根据所有填写者对选项的排序情况计算得出,它反映了各选项的综合排名情况,得分越高表示综合排序越靠前。选项平均综合得分=(Σ频数×权值)/该题填写人次。

  1.2 调查方法

  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初稿,邀请7名卫生管理领域的作者进行预调查,以检验问卷填写流程是否顺畅、问题设置顺序是否符合逻辑、选项设置是否合理等。预调查对象的答题时长均在100秒及以上,以此作为判定问卷有效的依据。

  2021年12月20—27日,用方便抽样法通过问卷星邀请卫生管理领域的作者填写电子问卷,共回收问卷615份,其中有效问卷576份,有效回收率为93.66%。

  1.3 质量控制

  调查的质量控制措施:使用同一微信号的对象仅能作答1次;问卷答题时长低于100秒的视为无效问卷。经检验,问卷整体的克朗巴哈(Cronbach’sα)系数为0.801,高于0.8,说明数据信度较好,可用于进一步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AU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多组分类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多组分类资料率的多重比较进行Bonferroni校正,校正后的检验水准α'=0.05/比较次数.

  2 结果与讨论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34.44±9.74)岁,26~30岁的作者最多,占23.78%;58.68%的作者为女性;博士研究生(含在读)、硕士研究生(含在读)学历的作者分别占49.31%和46.53%;90.63%的作者毕业(就读)于国内院校;35.59%的作者有高级职称,35.42%的作者无职称;在372名有职称的作者中,46.77%为教师系列职称;63.02%的作者供职/就读于高校。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注:其他系列职称包括卫生管理系列、护理系列、会计师系列、工程师系列、统计师系列等;其他机构包括行政机关、企业等。

  2.2 作者发表论文的主要目的

  经拟合优度检验,作者发表论文的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帕累托图分析,作者发表论文的主要目的为课题项目结题、毕业、晋升职称。为课题项目结题、毕业、晋升职称而发表论文的作者占比分别为53.82%、43.75%、42.36%。见图1。

作者发表论文的主要目的

图1 作者发表论文的主要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作者发表论文的目的较为功利,主要服从于科研绩效管理和评价导向的需要。中国科学院学部2019年面向科研人员开展的一项咨询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该研究中分别有46.06%和42.01%的调查对象投稿是出于学生毕业要求和项目考核的需要[2]。作者发文的目的功利性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我国科研评价导向的偏差。

  2.3 作者的投稿偏好及相关因素

  在投稿偏好方面,47.92%的作者在投稿时优先选择国际期刊,40.28%的作者在投稿时优先选择中文刊,而投稿时优先选择国内英文刊的作者仅占1.04%,剩余10.76%的作者投稿时对中英文期刊无偏好。以上结果提示,国内卫生管理学科技期刊与其他学科[10,11,12,13]的科技期刊一样面临稿源外流的问题,尤其是国内英文刊,可以说是备受研究人员“冷落”。

  根据作者偏好相关因素的平均综合得分排名,无论是国际期刊,还是国内中英文期刊,造成作者投稿偏好的相关因素较为类似,既涉及评价导向等外部因素,也涉及期刊被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期刊学术影响力、审稿质量、发表周期、编辑专业能力及服务意识等。见表2。

表2 卫生管理领域作者投稿偏好的相关因素

卫生管理领域作者投稿偏好的相关因素

  注:作者偏好国际期刊的其他因素包括在线投稿系统功能完善、读者对象匹配,作者偏好中文刊的其他原因包括便于组织专栏、不擅长英文文章写作。

  本研究结果与既往关于作者投稿影响因素、关注点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刘天星等[13]发现,学术影响力不足和绩效评价不管用是制约科研人员投稿中文刊的主要障碍;Elsevier在2021年进行的一项作者问卷调查发现,我国科研工作者选择期刊时最为关注期刊声誉和期刊影响力指标(比如影响因子、引用分Cite Score),发表速度(包括审稿速度)是影响中国作者选择期刊的重要因素[14];Yan[15]发现期刊的同行评议声誉是影响作者投稿的一项关键因素;叶喜艳等[9]发现,影响作者投稿的前5位因素中,期刊影响因子、发表周期、编辑素质分别位列3、4、5位。

  2.4 不同特征作者的投稿偏好比较

  不同学历作者的投稿偏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硕士学历的作者更偏好中文刊,博士学历的作者更偏好国际期刊。不同职称作者的投稿偏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级和中级职称的作者更偏好中文刊,高级职称的作者更偏好国际期刊。在有职称的作者中,不同职称系列作者的投稿偏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教师更偏好国际期刊,研究员、医师和卫生管理等其他系列更偏好中文刊;相较于国内英文刊,教师、经济师都更偏好国际期刊;相较于国内英文刊,研究员、经济师都更偏好中文刊。不同机构作者的投稿偏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高校的作者更偏好国际期刊,行政机关、企业等其他机构和医疗卫生/公共卫生机构的作者更偏好中文刊。见表3。

表3 卫生管理领域作者的投稿偏好分布

卫生管理领域作者的投稿偏好分布

  注:数据上标有相同字母的4个格子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结果提示:中文刊是科研人员学术生涯初期的首选期刊,结合作者投稿目的及投稿偏好原因看,随着科研资历的积累并深受科研评价导向的影响,有进一步提升学历和职称需求的科研人员以及高校教师可能会追求国际影响力更大、科研绩效更管用的国际期刊。

  3 建议

  3.1 进一步深化科研评价体系改革,是推动国内科技期刊发展的必要手段

  就外部因素而言,科研评价导向是影响作者投稿偏好的重要因素。评价导向的偏差、作者发文目的的功利性强化了科技期刊在科研绩效评价中的工具作用,也集中体现为“唯SCI”“唯论文”以及对待论文“轻质量、重数量”等问题。近年来,我国相关主管部门已就科研评价、人才评价体系建设问题连续出台了“破四唯”、代表作评价制度等相关政策,以期改革科研评价、人才评价体系,推进科学评价的自主原创[16]。2022年6月,中华预防医学会发布了涉及33种中文期刊、89种外文期刊的《预防医学与卫生学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17],以期助力我国科技期刊建设,为进一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科学引文索引奠定基础。

  但科研人员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政策导向偏差由来已久,相关政策的落地以及具体政策效果的显现也尚需时日。代表作制度下稿源外流是否会加剧,新出炉的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是否会引发新的“唯高质量”,均值得警惕。后续,期待科技部、教育部、中宣部等多部门协同,出台更多进一步深化科研评价体系改革、扶持国内科技期刊发展的强有力的政策并形成合力,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进而引导科研人员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科技期刊真正回归学术交流属性。

  3.2 国内科技期刊须有的放矢,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除了改革科研评价导向外,国内中英文科技期刊努力修炼内功、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是吸引和留住优质稿源的根本。结合影响作者投稿的内部因素结果,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3.2.1 积极申请重要数据库收录

  被重要数据库、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有助于提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18,19]。建议国内中英文科技期刊对照国内外重要数据库的收录标准,结合期刊自身内容、正文及引文格式规范、论文在线浏览及免费下载、英文网站建设等维度的现状,查漏补缺、优化完善,以提高期刊被重要数据库收录的概率,从而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3.2.2 增强学术影响力

  学术质量始终是期刊的生命线。国内期刊的主编多为兼职,建议国内中英文期刊积极调动和发挥期刊主编、编委和高水平专家的积极性,如推行责任主编制及编委考评制,落实主编、编委主动参与办刊,为期刊带来优质稿源的主体责任,提升期刊内容的整体学术品质;期刊编辑也需加强约稿和选题策划能力,以更广阔的视野积极组织国内外热点选题,选题力求紧跟学术前沿热点和难点,在把控稿源质量方面发挥导向作用;通过主编和编委牵线搭桥,编辑部要与国内外领先的研究团队保持密切联系;对优质稿件提供快速发表、免收发表费用、免费进行英文润色等特色服务;利用好数字出版服务和精准推送服务,提升期刊的学术传播能力,以扩大学术影响力。

  3.2.3 提高审稿质量

  同行评议是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优秀的审稿人能够遴选出相关的设计严谨、结果可靠的论文,还能为作者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提高论文质量的建议[15]。75%的期刊编辑在寻找有意愿且有能力的审稿人方面面临困难[15]。一方面,期刊编辑可以从期刊审稿人库、熟人或工作关系网中积累审稿人资源,壮大审稿人队伍。对于不熟悉的同行,根据科研人员的发文记录、引文指标或所属机构来选择审稿人[15]。此外,处于学术生涯早期的研究人员在担任审稿人时通常会更加勤奋、审稿度更快、审稿内容更详尽[15]。建议期刊进一步挖掘和发展青年审稿人。另一方面,期刊编辑部也要做好对现有审稿人库的运用和管理,积极发动编委和审稿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审稿的时效性、数量、质量构建和完善审稿人绩效考评及退出机制。定期组织审稿人培训,明确稿件同行评议涉及的形式、内容要求和伦理学要求,反馈审稿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审稿质量和时效性。

  3.2.4 缩短发表周期

  重大成果的首发权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至关重要[20]。建议国内期刊利用好XML技术、ERP系统、电子出版系统,对出版内容进行一站式运营和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出版流程、缩短出版周期;与国内外数据库合作,利用优先出版、预印本等获取“首发权”;进一步充实责任编辑和审稿人力量,提升稿件处理能力和效率。

  3.2.5 提升编辑专业能力及服务意识

  学者型编辑是学术期刊编辑未来的发展方向[21]。建议国内中英文期刊加强编辑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在期刊涉猎学科和专业方面有一定学术水平,能够为期刊选稿、用稿服务,又掌握出版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学者型编辑;提高编辑岗位的薪资待遇,从而吸引更多相关专业的优秀科研人员投身到期刊出版工作中来。加强编辑人员的岗前培训,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明确编辑胜任力中对服务意识的要求,提高编辑对待作者的服务意识。

  3.3 培育优质核心作者群,是中文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中文期刊自身独有的母语优势,有利于国内作者更便捷地表达学术思想,更有效地接受同行学术信息[13]。同时,中文期刊在科研人员学术生涯的初期及本科、硕士阶段,具有培养作者学术规范的重要作用。建议中文期刊利用好这一优势,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和优质的出版服务,给尚处于学术生涯初期的作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秉持着“扶上马,送一程”的精神,在提供学术出版服务的同时帮助科研人员共同成长;在此过程中增强作者对于期刊的认同感和用户黏性,用“感情牌”留住作者,遴选和培育稳定的优质核心作者群,随着科研人员的成长将其发展为期刊审稿人和编委,在其个人学术生涯发展的过程中为期刊提供可持续的优质稿源,并共同参与到期刊高质量建设中来。

  4 结束语

  朱作言先生曾说过,留住中国一流稿件是科技期刊的使命[4]。随着国内科技期刊补齐短板,实现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同时借助“破四唯”、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等政策东风,留住优质稿源、推动我国学术期刊繁荣发展、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
  [2]杜鹏,张荦怡,张理茜.转型:与重构:中文科技期刊困境分析[J]科学与社会,2020,10(1):1-17.
  [3]朱作言,郑永飞如何办好中国科技期刊[N]光明日报2017-12-21(16).
  [4]朱作言科技期刊的使命是留住中国一流稿件IN].光明日报,2019-11-07(16).
  [5]夏登武影响作者投稿动机的因素分析[J]编辑学报,2008(1):5-7.
  [6]莫京,马建华中国科技期刊质量评价与存在问题基于科学家问卷调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 ,23(6):918-925.
  [7]颜爱娟,陈爱华.论学术论文投稿时作者对期刊的选择[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5 ,35(5):118-121.
  [8]宋梅梅,何卓铭,王晓峰等中文光学期刊作者投稿关注点调查及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5):460-464.
  [9]叶喜艳,常宗强,张静辉影响作者向中文科技期刊投稿的因素以及期刊改进措施[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8):771-779.
  [10]祁丽娟,方梅遏制优质稿源外流刻不容缓以计算机科技类中文期刊为例[J].编辑学报2019,31(2)-124-128.
  [11]丁岩,吴惠勤,龙秀芬,等中文科技期刊应对稿源不足的策略与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2):113-117.
  [12]夏金玉国内科技期刊优质稿源不足现状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25(4):485-487.
  [13]刘天星,武文,任胜利,等中文科技期刊的现状与困境问卷调查分析的启示[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34(6):667-676.
  [14] ZHANG P, LIAO Z. Behind the rising influence of Chinese research:What's driving the growth in Chinese journal articles? And what influences an author's choice of journal? Here's what societies and editors need to know. [EB/OL].[2022-06 -30]. https://www.elsevier. com/connectbehind-the-rising-influence-of-chineseresearch?utm_source=twitter&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dt.
  [15] YANL. Is a journal's ranking related to the reviewer's academic impact?(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Publons)[J]. Learned Publishing,2022, 35(2):149-162.
  [16]曾建勋杨代庆关于扭转我国科技论文外流局面的政策性思考[J]编辑学报,2020,32(6):600-604.
  [17]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关于发布《预防医学与卫生学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的公告[EB/OL].[2022-06- 30]. htp://www.cpma.org.cn/zhyfyxh/tzgg/202206/4f87f1c1b3f741c18810a45f179c63dC.shtml.
  [18]刘静,刘晶晶,王希挺等Scopus数据库收录我国中文科技期刊影响力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1(4):462-467.
  [19]侯春梅迟秀丽朱晓文为我国学术期刊质量建设建言:-份学术期刊读者调查报告解析[J]出版广角,2008(5):21-24.
  [20]张晓宇,刘静,王希挺,等非英语SCI收录期刊特征分析及对中文科技期刊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32(8):1070-1078.
  [21]杜生权学术期刊编辑发展方向探析:从“编辑学者化到“学者型编辑"[J]青年记者,2022(8):80-81.

作者单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卫生资源》编辑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原文出处:张伊人,黄蛟灵,何蓉,操仪.卫生管理领域作者向中英文科技期刊投稿的偏好研究[J].学报编辑论丛,2022(00):561-56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