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创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产业和企业的创新是重要的落脚点。近年来,国家为支持自主创新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然而资金投入的高增长并没有带来生产率的高增长,这就是企业和社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创新悖论和效率损失问题。李新春(2010)认为,技术创新过程中资金的创新效率要低于劳动力的创新效率;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效率要低于非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效率;发达地区的资金效率要低于落后地区的资金效率。这进一步证明了当前我国技术创新资金滥用以及资金使用不当的情况非常严重,也印证了中国要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性。
(一)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
关于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的投入与产出指标选择、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方法、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的应用三个领域。在投入与产出指标选择上,国际上通常将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作为基本的投入要素,操作层面上采用R&D费用与科学家和工程师这两项指标;国际上一般选用专利申请量而不是专利授权量作为衡量技术创新产出指标(M.Crosby,A.B.Jaffe;2000),而国内则选择专利授权量(赵捷,1999;唐福国,2001;官建成,2003;邵运飞,2005)而不是专利申请量。在评价方法上,主要包括非参数前沿面分析、参数前沿面分析和非参数与参数对比分析三种。在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的应用领域,Cooke(1998)从系统演化的角度对区域技术创新以及创新组织的创新效率进行研究,Wiig(1999)从外部约束环境的视角探索创新主体的创新效率问题;Z.J.Acs(1982)、A.B.Jaffe(1993)、L.Anselin(1997)等人从技术转移的角度探索产业技术创新的效率问题;国内学者钱燕云(2004)以机械制造业为例,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刘顺忠(2002)运用DEA方法对中国各省市区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评,唐厚兴(2005)对中国不同行业的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评价。
(二)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资金效率研究
关于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资金效率研究,国内学者们在上市公司的资金效率(王毅,2002)、政府公共资金的运行效率(何亮,2010)、资金单要素效率对创新效率的贡献(李新春,2010)等领域进行有益探索,认为政府资金的技术创新效率低于企业自有资金的创新效率,商业银行贷款的技术研发效率不高(程华,赵祥;2008),商业贷款和政府资金比重过大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梁莱歆,2009),R&D投入与专利申请量存在相关关系(孙婷婷,2005),R&D投入强度与技术创新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刘和东,2006),同时R&D投入与专利产出之间存在显著的滞后作用(陶冶,2006)。
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集中在技术创新的技术研发阶段的资金创新效率问题,认为企业自有资金是企业研发效率的主要决定因素(HimmelbergCP,1994),而债务水平则会抑制企业研发投入效率(HallBH,1992),政府扶持资金比企业自有资金有着较低的研发回报率(AnthonyBB,2004);AlbertHu(2001)认为,政府的R&D投入对企业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
虽然在技术创新效率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现有的研究没有针对不同投入要素的创新效率进行差异性分析,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也没有区别对待;而在对技术创新的单要素效率的研究中,还缺乏对资金来源进行区分,存在两个比较明显的缺陷:一是对技术创新的过程认识并不统一;二是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阶段,技术成果转化阶段的资金效率问题的研究几乎没有;三是对不同类型的资金的创新效率研究不足。
笔者认为,技术转化是否成功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转化的关键因素在于资金的投入,因此,将技术创新看成包括技术研发阶段和技术成果转化阶段的过程。一般认为,技术创新的资金来源包括政府资金、商业贷款、自有资金及其他资金,为方便对比研究,本文将政府资金、商业贷款(商业银行为国有银行)统一归为国有资金,将企业自有资金、风险投资资金和个人资金以及国外资金等归为民间资金。创新产出分为两部分:一是专利的申请及授权,表明新技术的成功开发;二是经济效益的实现,即新增产值和新增营业收入,表明新技术的成功转化。本文将重点考察不同资金类型在不同性质的企业的不同技术创新阶段的创新效率问题,明确技术研发资金、技术成果转化资金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文章将分析国有资金和民间资金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非国有企业)不同创新阶段的效率差异,结合中国产业发展现实给予解释。
二、研究框架及数据简析
(一)研究框架
以技术创新过程的两阶段论为基础,在其他创新要素投入不变的前提下,分别考察国有资金和民间资金对技术研发和经济效益创新产出的影响,考察整个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资金要素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可以将本文的研究框架表达如图。
(二)数据简析
文章选择《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1》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1》中2001-2010年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五大高新技术行业的数据,包括国有与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含三资企业及其他民营企业)两类所有制企业共100条数据。数据分布如表1,为减少方差影响而对数据进行对数处理。
三、实证分析
(一)国有资金、民间资金与技术研发产出、技术成果转化产出的关系
本文在G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将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研发环节的效率测评方法拓展成技术研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个环节的资金效率评价,得到如下函数:
上式中,Y1、Y2分别代表技术研发阶段和技术成果转化阶段的创新产出,X1、X2分别代表技术研发阶段的国有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入,X3、X4分别代表技术成果转化阶段的国有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入,A代表研发技术进步常量,B代表管理技术进步常量,α、β、γ、δ分别表示相应变量的弹性系数。技术创新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过程,可以将函数(1)和(2)进行合并,得出新的函数:
将函数(3)进行对数处理,并加入控制变量,得出新函数:
上式中:PATNT代表专利申请数,IND代表行业虚拟变量,TIME代表时间虚拟变量,ε为误差项。假定呈随机正态分布,均值为0,在行业、时间已经控制的情况下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
从表2来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以政府扶持资金为代表的国有资金的创新效率并不明显,在整个创新流程中的作用和效率非常值得怀疑,特别是在技术成果转化阶段;二是民间资金对国有企业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民营企业则存在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三是国有资金对国有企业的技术研发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对民营企业的技术研发的影响不明显。
对照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投入与产出现实可以发现,在技术研发阶段,国有企业由于其企业属性和良好的政府关系资源,更重要的是当前以投资为主要驱动方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国有企业承担地方政府产业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使命,比较容易获得此政府扶持资金为代表的国有资金的扶持,民营企业则遇到较为明显的体制困境。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民营企业按理更注重民间资金的使用效率,即民间资金的研发产出效率应该更加正向显著,但是,当前民营企业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严重,资金筹集困难(更多依靠高利贷活动资金),从而导致资金获取成本居高不下,严重降低了资金的创新效率。在技术成果转化阶段,以政府扶持资金为代表的国有资金主要被要求使用于厂房建设、设备购买等改善技术创新的硬件条件上,有时候还需要企业承担社会公共服务的义务,如行业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要对社会开放等,更倾向于服务社会而不是独自占有,因此在国企和民企的新增营收和新产品营收上表现并不突出,在比较注重资产的国企中甚至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民间资金受股东利益监控和道德风险等多种因素影响,无论国企、民企在使用过程中都较为谨慎,在成果转化过程中表现为量力而为,因此,创新产出效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国有企业表现更加突出。
(二)不同产业技术创新的资金创新效率函数
通过以上分析和前人的研究(高艳慧,2011),国有资金(政府资金、商业贷款)、民间资金(企业自有资金、风投资金等)与技术创新产出存在相关性,在对每个高新技术产业样本企业和全部样本企业技术创新的两个阶段的资金投入与创新产出进行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分别算出五个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创新效率函数以及整个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资金创新效率函数,分别如下:
1.医药制造业的资金创新效率函数:
Y=0.618X1+0.054X2+0.991X3+0.216X4+2.3072.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资金创新效率函数:
Y=-3.364X1+3.317X2+2.493X3+43.733X4+0.08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资金创新效率函数:
Y=0.249X1-0.232X2-0.276X3+0.043X4+2.3474.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资金创新效率函数:
Y=-0.22X1+0.491X2+0.061X3+0.797X4+10.0185.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资金创新效率函数:
Y=0.152X1+0.492X2-15.865X3+15.795X4+1.056.整个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资金创新效率函数。通过对100个样本企业的资金投入和创新产出进行回归分析,结合五个产业的资金创新效率函数,可以求出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创新效率函数为:
Y=0.467X1+0.145X2+1.015X3-0.063X4+1.696
四、结论
文章运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2001-2010年的全产业数据和100个样本企业数据,研究不同来源资金在企业技术创新不同阶段的创新效率。研究发现,资金投入与创新产出存在一定程度的线性关系,但是在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则有不一样的表现;在技术研发阶段,国有资金在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远低于民间资金,而在民营企业则相差不大;在技术成果转化阶段,民间资金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创新效率都远远高于国有资金,国有资金在国企和民企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反作用。鉴于以上结论,本文的建议如下:
(一)调整国家资金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方式
鉴于不管是在国企还是民企,在技术研发阶段还是技术成果转化阶段,国有资金的创新效率都比较低的结论,国家出于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增强企业、产业的原创新能力的目的,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扶持的方式应该从前置推动改为事后激励,也即是从给予财政扶持,同时要求企业资金配套的前置驱动,改为以创新产出为依据的事后奖励激励,这是因为政府资金虽然能够促进企业增加自有资金投入,但是对技术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的作用并不显著,而且还可能导致企业申报项目很积极,建设项目却不积极,或以骗取政府资金为目的的道德风险问题出现。
(二)国家资金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重点应放在技术研发环节
由于技术研发具有很高的失败风险,企业自由资金、风投资金等民间资金有较强的趋利避害特性,因此,虽然国有资金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技术研发的效率不一样(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显著而民营企业的不显著),但总比投放在技术成果环节的创新效率显著,且建设创新型国家更注重企业的源创新能力。因此,国家重点扶持技术研发环节的活动能有效提升企业、产业的整体源创新能力。
(三)进一步放宽民间金融管制和加强国有产业扶持资金的监管并重,是提升资金创新效率的有力保障
在不同技术创新阶段的创新效率是不一样的,不同来源的资金在不同技术创新阶段的创新效率也是不一样的,而且不同来源的资金在不同产业的不同技术创新阶段更是不一样的。因此,放宽民间金融管制,让民间金融流向创新效率高的技术成果转化阶段;加强国有资金的监管,使国有扶持资金真正流向企业的技术研发环节。
(四)国家的资金扶持政策适时退出,是社会公平和产业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
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时候,政府对产业经济的干预越少,就越能激发产业内在能动性,越能从根本上解决产业资金创新效率不高的现实困境。
参考文献:
[1]李新春,李胜文,张书军.高技术与非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单要素效率[J].中国工业经济,2010,5(5).
[2]程华,赵祥.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R&D产出的影响:基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3).
[3]梁莱歆,马如飞,田元飞.R&D资金筹集来源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