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图书档案学论文 > 文献计量学论文

国内有关泛在图书馆研究的文献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0-16 共5122字

  自 1994 年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 NSF)启动数字图书馆先导(DLI)计划以来,国内外的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实践已走过了 10 余年的历程,取得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数字化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用户的信息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数字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结构正面临着重要的转折。2003 年 6 月,NSF 召开了题为“后数字图书馆的未来”的研讨会,提出把数字图书馆的普及所创造的信息环境称为‘信息以太(Information Enter,IE)',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目标是创建“泛在知识环境(Ubiq-uitous Knowledge Environments,UKEs)”,即要建立一个多语言的、多媒体的、移动的、社区的数字图书馆知识网来检索人类知识,服务范围从信息服务转向知识服务,要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来推动知识进步[1].这次会议详尽地论述了泛在图书馆的构想,泛在图书馆强调图书馆是无处不在的,是一种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服务的图书馆。

  国内泛在图书馆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05 年,但是发展较快,可谓硕果累累。本文拟采用文献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近 10 年(2005~2014 年) 国内泛在图书馆研究论文的文献增长、作者、机构、期刊及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在全面了解国内有关泛在图书馆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来源数据库,以主题=泛在 *(知识 or 知识环境 or 环境 or图书馆),时间选择为 2005~2014 年,匹配设置为精确匹配,共计检索到论文 387 篇,检索时间为2015 年 1 月 10 日,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处理后,得到有效论文 361 篇,本文以这 361 篇论文的外在特征和信息以及数量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关数据。

  2 统计结果与分析

  2.1年度分析

  通过对检出文献的时间分析,可以大致把握泛在图书馆随时间变化的研究趋势,笔者对 361篇文献进行了时间归类,结果见图 1.我国有关泛在图书馆的研究始于 2005 年,发表在《图书馆杂志》的《“后数字图书馆时代”解析》一文是国内首次提出泛在图书馆理念的论文。而首次明确提出“泛在图书馆”的论文是发表在《数字图书馆论坛》的《“泛在知识环境”-“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目标和研究方向》,自此拉开了我国学者研究“泛在图书馆”的序幕。从图 1 中看出,2005 年至2007 年属于泛在图书馆研究的探索期,由于我国泛在图书馆研究起步晚,开始时该主题的研究论文数量较少,该阶段以介绍国外泛在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为主。而 2007 年后有关泛在图书馆方面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并在 2008~2014 年进入快速上升阶段(2014 年数据未统计全面),到了 2013 年已经有 87 篇论文,是 2008年发文量的 4.83 倍。因此,我国泛在图书馆研究论文数量呈连续、整体递增的趋势。笔者认为,可能的原因是近年来泛在计算技术的高速发展,给图书馆信息服务带了机遇和挑战,作为泛在图书馆的初级形式的移动图书馆和嵌入式服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给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发展带来了契机,使得图书馆学界对泛在图书馆研究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2.2作者分析

  论文的着者信息中体现着某类研究的科研水平和相关研究的集中程度。普赖斯在洛特卡定律的基础上对高产作者及其着文量得出过如下推论:“有 10%的科学家发表的论文,为全部论文总和的一半。”[2]

  可见,高产作者可以作为评价某领域研究水平的重要依据。在本次统计中,以发文 3 篇以上的为高产作者,2005~2014 年间,16位高产作者共发文 51 篇,在总发文量中占据了较小的比例,从表 1 可以看出,泛在图书馆研究领域的高产作者数量较少,发文量在 4 篇以上的仅有 8 人,绝大多数研究人员仅发过 1 篇相关论文,研究人员比较分散,还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其中黄幼菲、张剑的发文量最大,但他们的研究侧重点不尽相同。黄幼菲主要侧重于泛在知识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的相关研究,而张剑则侧重于泛在图书馆服务模式及泛在图书馆中的馆员角色转变研究。论文合着可以反映和揭示学者合作智慧发挥的程度,本文选用合作率和合作度来衡量学者论文的合着情况,合作度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每篇论文的平均作者数(作者总数/论文总数),合作率则是指合着论文数与论文总数之比[3].表 2 反映了近 10 年泛在图书馆研究领域的论文合着情况,可以看出,2005~2014 年间,合着论文总篇数为 99,占总发文量的 27.4%,合着程度不高;从合着人数分析来看,以两人共同完成的论文居多,两人合着论文占总合着篇数的 71.7%,三人或以上合作完成的不多;从合作率来看,这些年的合作率保持在一个平稳的水平,变动不大;合作度呈现了小幅度的起起伏伏的趋势,大体保持在1.3 的平均水平。由此可见,图书馆服务功能仍处于发展阶段,泛在图书馆研究是一个涉及诸多领域和因素的课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需要加强研究人员之间的相互合作与联系,共同推动相关研究的发展。

  2.3期刊分析

  对论文期刊的分布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论文的研究阵地以及研究水平。统计表明,361 篇泛在图书馆相关的论文刊载于 101 种期刊中,刊均载文量 3.57 篇。根据布拉德福定律,将这 101 种期刊分成核心区、相关区和离散区,当各区所含泛在图书馆文献大致相等时,得出具体期刊分布情况,见表 3.由表 4 可知,2005~2014 年刊载泛在图书馆研究论文的核心区有 7 种期刊(见表 4),即仅占6.93%的期刊发表了全部论文的近 1/3,呈现了较为集中的趋势,它们在泛在图书馆研究中起着学术主导地位,是泛在图书馆研究成果的核心阵地,而这 7 种期刊中有 3 种(带 * 号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在全部 101 种期刊中,28 种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刊载了 41.82%的论文,可见国内泛在图书馆研究成果的质量相对较高。在全部 101 种期刊中有 35 种图书情报类期刊,累计发表论文 306 篇,占 84.7%,说明泛在图书馆研究主要集中于图书情报领域,此外还涉及计算机、信息科学等领域。
  
  2.4机构分析

  对作者机构的分析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泛在图书馆研究的主体分布或者区域分布,以CNKI 中获得的 361 篇期刊论文为基数进行着者单位统计,由于有众多单位仅有 1 篇或 2 篇论文,表 5 列出的是发表论文在 3 篇以上的单位。

  可以看出,中国科学院以 7 篇居首,武汉大学、南京大学、郑州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高校发文量紧随其后,这些机构已经成为泛在图书馆研究的核心机构。通过对相关机构进行分析,发现泛在图书馆方面的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这些机构的信息管理院系或者图书馆,这与本文限定的检索词为“泛在图书馆”有很大的关系。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