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献检索及应用能力是医学科研工作者重要的技能之一。目前我国医学研究生文献信息意识淡薄;文献信息检索知识短缺;文献信息使用能力薄弱。本文通过对医学研究生文献素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结合我院研究生培养的经验, 提出了对医学研究生文献检索及使用能力培养的建议, 通过了利用系统的文献检索及利用课程、课题研究过程、课题组的例会等方面充分培养研究生的文献检索与应用能力, 为培养医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 文献检索; 文献应用;
Discussion on the Training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of Medical Graduate Students
ZHAO Jing HAN Shujing ZHANG Jie GUO Yongli NI Xin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的集中体现[1]。当今世界科技高速发展, 创新战略位置日益突出, 作用日益深远, 人才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为此世界各国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研究生教育摆在了更加突出位置, 研究生教育成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渠道。因此, 有效提升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 培养在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最主要目标。
1 文献检索及应用的重要性
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中最基础的工作, 一旦在课题开始阶段, 文献的检索过程中出现错误, 就可能会出现参考资料的偏差甚至偏倚, 严重影响整个科研工作的准确性、创新性和先进性, 从而影响研究的结果和论文的质量。因此, 文献检索对于所有科研工作者是一门必须掌握的手段和技术。每一个医学研究生从入学开始就与科技文献密不可分, 无论是选题立项、实验方案设计, 还是实验数据分析、论文写作都离不开文献检索, 只有成功掌握文献检索并对其进行有效利用, 才能成功地进行科研创新[2];对于临床型的研究生, 在临床实践工作中, 病例报道文献的作用更是毋庸置疑。
同时, 在医学基础研究及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医学专业英文文献是研究生学习专业学术前沿动态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为了使医学英文文献在科学研究中能够被有效的利用, 研究生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必要的专业知识, 更要熟悉专业英文文献的结构特点和阅读方法, 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加强专业英文文献阅读实践。
2 研究生文献检索及阅读现状
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通过对725名研究生连续三年的跟踪问卷调查发现, 知道并经常使用图书馆电子资源的研究生不到50%;将近60%的研究生未系统学习过文献信息检索和使用等相关课程;仅有26%的研究生通过查找相关专业数据库获取信息;在文献类型上, 研究生大多聚焦在纸质图书、学术期刊以及学位论文上, 对会议论文、专利文献、标准文献和科技报告的利用不足17%[3]。
而在一项基于我院应届和往届医学研究生的问卷调查中显示, 每日文献阅读花费1~3小时的研究生占54.9%, 其中, 14.6%的科研型研究生每日阅读文献时间超过3小时, 显著高于临床型研究生[4]。由此可见, 医学研究生在文献信息检索及使用能力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不足, 临床型研究生在临床实践工作中遇到疑难病例的诊治问题, 也并没有有效利用文献信息向上级医生提出合理建议。
3 目前研究生文献检索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医学研究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创新能力, 在医学科学研究中, 仅是证实他人研究结果的正确性或是停留在实验现象的表面, 没有对进一步机制的深入探讨。而对于研究生这种缺乏创新能力的现象, 主要原因在于对文献检索及应用在科学创新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高等教育机构在这方面也缺乏足够的重视。薄弱的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能力导致科研工作者无法站在科学的前沿, 更加无法进行科研创新。
医学研究生在文献信息检索及应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文献信息意识淡薄;文献信息检索知识短缺;文献信息使用能力薄弱。目前研究生大多使用网络搜索引擎来查找专业资料, 并且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有很多专业数据库可提供所需的专业文献资源, 而在文献类型的利用上, 对会议论文、专利文献、标准文献和科技报告的利用率不高[3]。同时, 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文献信息知识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大部分高校的文献检索课程是选修课, 教学大纲、教材、课时、考核等各校没有统一的标准, 不利于研究生对文献信息知识的系统掌握。
4 对医学研究生文献检索及使用能力培养的建议
4.1 文献检索及使用的系统教学
在研究生入学的初期, 鼓励高校开设系统的文献检索及使用的专业课程, 如果没有条件可以充分调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开办系列讲座, 系统的对研究生新生进行文献检索及使用的知识, 同时也鼓励高年级学生分享自己在文献检索及利用过程中的经验。
硕士研究生已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和简单的文献调研基础, 这门课的设立要建立在本科阶段学习的基础上, 针对文献检索的技巧进行训练。因此, 在本课程简要介绍一些基本原理、方法、工具, 更应侧重介绍外文数据库和新的检索工具。在教学环节上应更加重视上机实践, 以适应信息检索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对于纸质类文献的检索, 可以从图书馆的公共目录、卡片目录等入手, 然后根据检索结果去相应馆藏地获取文献;而对于电子类文献的检索, 除了基本的检索基础知识, 还应讲授一定的检索技巧, 如何选择通用、准确、规范的检索词;如何全面考虑检索词的缩写和全称, 及其近义词和同义词;如何运用数据库提供的截词符、通配符等与检索词搭配;同时还应该考虑到所需信息的学科范围、信息源 (如:专著、期刊、专利等) 以及时间范围等附加条件, 最终制定相对具体、准确的检索式, 从而提高检索的效率, 避免盲目检索浪费时间[5]。
更加值得强调的是, 在讲授文献检索相关知识和技巧的同时, 决不能忽视文献管理软件。随着收藏的文献数量的增多, 为了有效对文献进行分类管理, 文献管理软件随之应运而生, 比如:NoteExpress、Endnote等软件。文献管理软件可以迅速查找到某篇文献;在阅读文献时, 还可以随手标记, 添加注释、评论, 在论文写作时也能方便地插入正文;office word软件与之兼容, 还可以在论文写作中快速准确地添加参考文献, 并能够根据不同的格式要求, 在文稿中自动生成相应的参考文献列表, 是提高文献管理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4.2 在课题实践中提高研究生文献素养
对于医学院的研究生的文献素养的提高, 主要是通过课题研究实践以及临床中的疑难病例。首先, 从选题开始, 分导师指导研究生对本专业研究前沿的文献进行“略读”, 确定课题方向之后, 对相关文献进行“精读”, 并指导研究生对检索到的所有文献进行判断、分析, 引导研究生养成做阅读笔记的习惯。其次,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必然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 导师应借此引导研究生通过查阅文献来解决, 并在期间传授文献检索的技巧, 提高研究生的检索技能。再次, 当在临床上遇到疑难病例时, 导师应指导研究生查阅国内外文献有无报道, 有条件的医院, 导师还应指导研究生学习UpToDate数据库的检索和使用, 最终制定诊疗方案。最后, 导师不容忽视的是及时防止和纠正研究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的学术不端行为, 并通过言传身教使研究生做到合理利用信息, 遵循学术道德规范, 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及法制观念。
在课题实施开展期间, 组织开设文献阅读讨论课, 鼓励研究生在课题实验中遇到问题时, 能自己通过检索阅读文献解决, 并把这个过程进行汇报交流, 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阅读能力, 消化检索到的文献内容, 促进专业知识的增长;挖掘学术潜质, 拓宽视野, 激发灵感;提高学术交流能力和学术辨识能力等。
4.3 利用科室学术例会制度培养研究生的文献检索及阅读能力
科室学术例会是培养研究生科研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 其主要内容是工作汇报, 实验交流和科学问题探讨[6]。还可以利用研究课题方向相近的特点, 在有限范围内建立课题小组。通过课题组定期组会制度对研究生文献检索能力进行培养和考核。对于刚入学或刚进实验室的研究生, 主要汇报所查阅的文献, 通过相互的交流和讨论, 确定研究生的具体课题方向;对于高年级研究生, 则着重汇报自己课题的进展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 通过查阅文献如何解决[7]。
另外, 还可以在课题组会上进行专题汇报, 就某一个临床或研究主题, 每个研究生根据不同的方向来选择相应的几篇文献进行汇报, 之后大家充分讨论, 特别是对于得出不同结果甚至相反结果的研究进行对比分析、讨论和总结出对本课题组研究的启示和指导意义。课题组长期组织此类专题活动, 不仅能使研究生养成良好的文献查阅的学术习惯, 并追踪相关专业前沿, 对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以及发表学术论文都有很大帮助, 能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平发, 龚文涛.“五大理念”在引领研究生教育“双一流”建设中的作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 (12) :15-19.
[2]刘喜军, 杨雷, 丛万锁, 等.研究生专业文献阅读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 (21) :258-259, 264.
[3]邓要武.高校研究生文献信息素质培养研究[J].晋图学刊, 2008 (5) :43-44.
[4]郭永丽, 初平, 倪鑫.儿科研究生教育模式及效果的比较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 2015, 29 (6) :31-34.
[5]廖剑岚, 詹婉华.研究生文献调研能力培养的研究[J].江苏高教, 2013 (1) :98-99.
[6]于永波, 韩书婧, 初平, 等.实验室学术例会在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继续医学教育, 2016, 30 (6) :48-49.
[7]姚忠平, 孙丽, 宋英, 等.浅议研究生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1, 32 (1) :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