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图书档案学论文 > 档案管理论文

接受理论对构建社会记忆的创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1-19 共5373字
论文摘要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0 世纪 90 年代伴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的"世界记忆工程",档案界开始关注并研究 "社会记忆".召开的历届国际档案大会上,"档案记忆"的概念都成为了议论的焦点[1].加拿大着名档案学家 T·库克对档案在社会记忆中的作用做了深入的研究,在其 《铭记未来---档案在构建社会记忆中的作用》一文中[2],对档案在社会记忆构建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在 Web of Knowledge 中,以 主 题 = ( "socialmemory") AND 主题 = ( archiv* or record* or file orfiles) 进行检索,返回 8 条记录.检索结果中大部分学者是从医学的角度对社会记忆进行研究.与社会学科相关的有一篇 Colten,Craig E. 和 Sumpter,Amy R. 发表 于 《Natural Hazards 》 的 《Social Memory andResilience in New Orleans》.检索结果表明国外档案领域和文件管理领域的社会记忆学术研究成果较少.

  通过中国知网,以题名为 "社会记忆",学科为"档案及博物馆"进行检索,共检索出 76 条记录,包括期刊、报纸与学位论文等形式.国内档案学界关于社会记忆研究可以追溯到 1999 年---云南民族学院的王红光在 《档案与建设》1999 年第 3 期发表了篇名为: 《迎接新世纪的 "社会记忆"》.档案学界对于社会记忆研究的学者有: 冯惠玲、丁华东、薛真真、陈忠海和卫奕等[3].综观国内外关于档案与社会记忆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档案与社会记忆之间的关系已经十分清楚,但是学者还主要集中在单向角度构建社会记忆,对于如何有效传达、接受社会记忆却涉及很少.

  2 接受理论与社会记忆接受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作为接受理论的先行者接受美学在沃·伊瑟尔和罗伯特·尧斯理论观点的带动下开始出现. "接受"是日常生活中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是人类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接受作为对事物接纳而不拒绝的理解,通过对历史事件、社会实践和个体心理要素之间实现沟通,体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的精神交往和意义交往.但是作为社会记忆构建之依据的 "接受"是一个哲学概念,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关系范畴,包含 "接受"、"接受者"、"接受过程"、"接受机制"、"接受效果"等多元中心.

  我国关于接受理论的研究可追溯到 1987 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 ( 李泽厚主编的 "美学译文丛书" 之一) .基于此着作周剑在《外国文学研究》1988 年第 4 期发表了名为 《本文写作与作品实现之间---论外国接受理论的 "拿来"》一文,主要介绍了接受美学的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系,并利用接受美学论述本文写作与作品实现和读者的创造之间的关系[4].在胡木贵、郑雪辉和王敏等研究下接受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胡木贵、郑雪辉的 《接受学导论》 ( 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 年) 中认为: 接受是哲学范畴,体现为思想文化客体及其认知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语言象征符号表征主体对于思想文化客体信息的择取、解释、理解和整合.接受的这种概念一直以来为我国学界认可采纳.王敏把接受看作是指主体出于某种自身的主观需要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择取、解释、整合、内化以及外化践行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年) .

  客观上讲,接受是一个由多重结构要素构成的复杂的开放系统,这个系统由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中介、接受环境等要素组成,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是接受活动得以完成的基础和条件.同时,接受的过程不仅仅表现为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等的形成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把内化为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外在的行为的过程,接受也不仅仅是对"以语言象征符号表征出来的思想文化"的接受,它应当有着更加宽泛的内容,凡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信息资源都可以成为接受客体.因此,对两个接受定义的比较可知,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之上提出的,其更加注重系统性、动态性,也更为恰当.后者一方面扩大了主体与客体的外延,另一方面强调接受是一种活动过程.这一活动过程是接受主体和接受客体双向建构、双向发展的过程,既是一个内化整合过程,又是一个外化践行过程,体现了理解与运用相统一的接受观,也为基于接受理论的社会记忆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档案学界关注接受理论始于胡燕[5]在博士论文《走向公众档案接受理论研究》中的观点."档案接受是指在一定的接受环境条件作用下,档案接受主体出自自身的需要,通过接受中介和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档案客体进行反映、认识、理解以及行为选择与表现的过程.基于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记忆构建、传承与保护无疑也是一个接受过程.基于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记忆构建,包括社会记忆构建主体、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中介和接受环境等要素组成双向构建过程,其可以定义为由社会组织或个人根据其所处环境与社会职能的需要,在社会记忆接受环境中通过组织或与档案信息资源管理部门等构建主体共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使档案信息资源成为社会记忆接受客体,并通过社会记忆接受中介使之在社会、组织或个人等社会记忆接受主体中产生共鸣,形成社会记忆的过程."

    3 接受理论对构建社会记忆的创新

  3. 1 新的研究对象

  档案学的研究对象总的来说是档案现象及其本质规律,但是社会记忆接受理论有它自己独特的对象,而这一对象被传统档案学所忽视,这就是基于档案信息资源构建的社会记忆的接受者 ( 社会记忆的授受者有别于档案利用者) 及其社会记忆的构建 ( 即接受活动) .社会记忆虽然最早由社会学提出,但是从接受理论的角度分析如何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构建社会记忆应当是档案学的一个新的研究对象,这无疑也拓展了档案学研究的领域.档案学研究对象除了包括原有档案学的研究对象之外,还需要把传统档案学研究忽视的社会记忆的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中介、接受环境等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3. 2 新的理论观念

  基于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记忆构建需要将一切档案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均归为档案的 "接受".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构建社会记忆,正是从接受理论的角度根本改变了传统档案学研究的视野,开拓了档案学研究的新思路,使档案学理论与实践观念产生重要变化:

  构建社会记忆不只是一种独立于社会记忆接受者的客观存在,更是要把接受过程作为现实的档案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构建社会记忆也不再只是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者的活动,而是与社会记忆接受者共同构建的过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活动也不再是档案管理者与社会记忆接受者的独立活动,而是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者与社会记忆接受者的互动过程.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构建社会记忆时,除了要关心利用什么档案信息资源,构建什么主题的社会记忆,更重要的是要关注社会记忆接受者能否与社会记忆构建者产生共鸣,形成共识.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基本的接受理论,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构建社会记忆要重点考察社会记忆接受者及其接受机制,强调社会记忆接受者及其接受活动与社会记忆构建者之间的互动,使社会记忆构建者认识到其已经丧失了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最高裁判权,而社会记忆接受者也成为了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构建社会记忆实践活动的 "仲裁人"之一.

  3. 3 新的研究视角

  基于档案信息资源构建社会记忆关键在于对档案活动及社会记忆构建成果的接受研究、接受者研究.传统的档案理论与实践过于强调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者的主导作用,而把接受者、接受活动置于消极被动的地位,以至出现过分强调外力作用的片面倾向,基于档案信息资源构建社会记忆过程既不是将研究重点放在对档案现象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规律的探讨上,也不是放在纯粹的档案业务工作环节上,而是直接把研究的焦点放在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构建的社会记忆成果能否被接受者接受的机制上,把社会记忆接受者作为社会构建成功与否的主导因素,重点考察社会记忆接受者在社会过程、生理过程和心理过程的互动中,是如何能动地选择与接受社会记忆的.这就需要社会记忆构建者充分尊重社会记忆接受者的主体性,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社会记忆构建、传承与保护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 基于接受理论的社会记忆接受

  4. 1 社会记忆接受过程

  社会记忆接受其实质是一种双向信息传播运动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社会记忆构建---档案信息资源的接受和社会记忆构建过程,即档案产生者、社会记忆构建者以社会记忆接受者的接受能力为依据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并通过传播中介和传播环境向社会记忆接受者传播档案信息资源客体的过程.由此可见,在构建社会记忆这一过程中,其构建主体、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中介、接受环境等因素的作用十分重要.二是社会记忆接受本身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的实质是社会记忆主体通过特定的社会记忆接受中介、接受环境接受社会记忆客体的过程.不管是社会记忆客体的构建、传播,还是接受都是在一种动态过程中进行的,正是在这种动态的过程中,才构成了社会记忆接受主客体的关系范畴.这一运动过程包括时空和纵横两个方向: 从空间横向运动分析,社会记忆接受系统在每一个共时性平面内,系统中的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了社会记忆接受活动的整体; 从时间纵向运动分析,社会记忆接受系统在时序上作纵向展开,这一过程中,不同层次和等级的社会记忆接受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辩证转化构成了社会记忆接受的纵向运动过程.社会记忆接受过程中的时空纵横运动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它们共同规定着社会记忆接受系统的运动轨迹.因此,基于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记忆构建、传承与保护,不能只作静止的或单一要素的分析研究,而要从档案产生者、社会记忆构建者、社会记忆客体、社会记忆接受环境、接受中介、社会记忆接受主体整体上和运动中把握社会记忆接受活动的机能和特性.

  4. 2 社会记忆接受二元性

  社会记忆接受活动包括内化和外化两个阶段,接受的结果表现为思想意识和实践行动的统一.在社会记忆接受过程中首先是社会记忆接受主体以观念的形式反映社会记忆客体,即在社会记忆接受者头脑中首先形成关于社会记忆客体的观念和映像,社会记忆客体在社会记忆接受者头脑中被改造成为社会记忆接受者的观念,从而内化为一种记忆意识,但是社会记忆接受活动并没有到此结束,社会记忆接受的任务不只是产生思想、理论和价值观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社会记忆的核心价值是需要通过社会实践行动表现出来的.因此,社会记忆接受是观念与行为,内化与外化的二元统一.

  4. 3 社会记忆接受主体

  社会记忆是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记忆,是指占社会绝大多数的从事非科学工作的公众的记忆,包括担任国家责任的公众的记忆,是从事技术半技术工作的公众的记忆,担任管理工作的公众的记忆,为社会做出许多重大决策的公众的记忆,为获得个人满足、情感体验和福利的普通公众的记忆,等等.这些公众的记忆构成了社会记忆,同时也是普通大众的记忆,是全社会的记忆,是既包括构建社会记忆主体,也包括社会记忆接受主体的记忆.这里的社会记忆接受主体主要是指除构建社会记忆主体之外的,非从事社会记忆构建工作的人以及这些人的集合,包括构建其他主题的社会记忆的工作者.即相对一个专题的社会记忆构建主体,其他专题的社会记忆构建主体仍然属于公众,如对于构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主体来讲,构建城市记忆工程、专题档案资源库工程、文化创意工程、主题公园、文化复兴、重大事件记忆工程等工作者便属于公众的范围.

  4. 4 社会记忆接受原动力

  社会记忆接受活动的原动力来源于社会记忆接受主体的需要---是社会记忆接受主体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要求与客观要求反作用于社会记忆主体时所体验到的一种心理状态.社会群体或个体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记忆的内在需要也应是一种促使社会记忆接受活动发生和发展的原动力.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类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发生和发展都是与一定的需要相联系的,没有需要,人类就不可能发展,社会也不可能进步.社会记忆需要是社会记忆接受活动的存在原动力,是人类高级的、有目的性的精神活动,这种需要与社会记忆构建活动密切相关,不仅决定着社会记忆接受活动的发生,而且还决定着社会记忆接受活动的发展轨迹.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社会记忆需要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按需要内容可划分为经济需要、政治需要、文化需要,按需要时间可划分为现时需要和将来需要,等等.

  4. 5 社会记忆接受机制

  社会记忆接受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一接受过程是在社会环境影响和个人主观能动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社会物质条件和个体的精神生活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着和制约着社会记忆的接受.社会记忆接受环境是错综复杂的,是多元的,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既有自觉的,也有盲目的,各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着社会记忆接受活动的一般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同时社会记忆实践活动尽管受到社会记忆接受环境的影响,但是作为社会记忆接受主体的人对社会记忆客体的接受机制不是机械被动的,而是一种能动的接受,即社会记忆接受者对社会记忆客体的接受要在特定的接受环境与接受中介范围内完成.例如,个体在接受社会记忆时,可以根据自己内在的价值尺度,把社会记忆接受客体与自己的价值观念、情感、意志进行相互关联,并把社会记忆客体转变为自身的切身感受的一个能动机制.由于社会记忆接受主体的接受能力、接受图式的不同,接受所处环境与中介的不同,其对同一内容的社会记忆客体会产生不同的态度、认识,从而出现不同的接受机制,产生不同的接受效果.因此,社会记忆接受机制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是会随着接受者自身的社会环境、知识背景、价值观念和情感意志等产生相应的变化.

  对基于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记忆接受概念进行简单分析,档案学界在构建社会记忆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从自身与社会记忆接受者的角度对构建社会记忆过程进行反思,将更加有利于发挥档案管理部门构建社会记忆的职能,为社会构建高质量的社会记忆.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