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图书档案学论文 > 图书馆管理论文

加快《高等学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8-05 共455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大学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探究  
【绪论】影响大学图书馆员职业道德的因素分析绪论 
【第一章】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概述    
【第二章】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3.1  3.2】加快《高等学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 
【3.3  3.4】建构高校图书馆员自律机制 
【结语/参考文献】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素养提升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三章 加强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馆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决定了馆员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馆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使我们要重新审视如何加强馆员职业道德建设,如何走出创新之路探寻有效对策,最终实现馆员的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推进馆员职业道德建设健康、有序和谐的绿色发展。

  第一节 优化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环境

  优化馆员职业道德建设环境是“环境育人”的真实写照。馆员职业道德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外部环境包括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社会环境和高校内部环境。科学地把握社会气候的大环境,优化营造高校气候的小环境,推进馆员职业道德建设又快又好地向前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一)优化社会导向,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3]

  不言而喻,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馆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是全球化环境下馆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的宣传和舆论引导是必要手段,高校图书馆地位和馆员职业要想得到社会各部门、团体和个人的尊重,馆员职业荣誉感得到提升,需要强大的社会舆论做后盾。积极调动和有效发挥我国新闻、电视、报纸和出版社等多种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通过文字宣传、声音传播等形式积极推广优秀馆员的先进事例。例如我国高校图书馆界的着名专家程焕文、蒋永福和范并思等,在图书馆学理论和评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真正的体现了他们对职业的无私奉献、默默地付出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毛泽东、李大钊、冼星海等等都曾经是一名高校图书馆工作者。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舆论宣传,让全国人民了解一代又一代馆员,亲近高校图书馆、喜欢高校图书馆,在社会舆论宣传作用下全社会重视高校图书馆事业,尊重馆员。相反,我们还要通过反面典型案例教育鞭策馆员,“三图事件”要警钟长鸣。

  (二)发挥社会各界优势,营造齐抓共管的良好环境

  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共性和特性决定了馆员职业道德建设需要得到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级政府、各行各业、各界人士应切实关注馆员的实际问题,真正为馆员排忧解难。号召全社会尊重馆员的职业,重视馆员的服务工作,提高馆员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社会各界人士同馆员携手共进,在支持中互敬,在互敬中互助。加强馆员职业道德建设其实就是在进行一场高校图书馆革命。革命工作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依靠来自社会各界发挥的各自优势,大家携起手来,齐心建设和共同管理,为馆员职业道德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二、优化高校内部领导小环境

  (一)高校领导环境

  高校必须把馆员职业道德建设摆在工作的首位,纳入到全校教职员工职业道德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使之贯穿于学校管理、教书育人和图书馆业务等工作过程的始终。学校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成立以校长和馆长为主要负责人的馆员职业道德建设组织机构,成员由学校职能部门、图书馆职能部门和馆员代表等组成。

  由校、馆领导统一部署,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带领小组负责人规划馆员职业道德教育机制、组织馆员参加各项培训活动,把馆员职业道德建设与日常管理、服务、学术研究等工作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杜绝道德问题出现才警觉,造成负面影响才重视的现象发生。

  校长要高度重视,馆长要领导协调,校内部门监督指导,馆内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在馆员职业道德建设中形成一个有机、完整的工作格局。同时,校领导和小组成员应定时或不定时对此项工作进行随机性或阶段性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调整,把握方向并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真正地把馆员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纳入到日常工作中来。在加强小组内部领导、统一规划的同时,还要突出校基层党组织、无党派组织、校属二级院校和广大党员、教师、馆员及读者的重要性。听取和接纳他们的心声,充分发挥他们模范引领和先锋表率的正能量作用,积极推进学校各种组织间的紧密配合,为推进馆员职业道德建设合力、助力。

  (二)高校图书馆领导环境

  二十一世纪技术革命的到来,给高校图书馆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环境的转变导致了高校图书馆领导环境的危机化,面对高校图书馆生存的转变,读者对信息需求增进等等诸多挑战。建设一支知识结构合理、职业道德素质优良、团结互助友爱的馆员队伍是高校图书馆领导在实际工作中所要实现的美好愿景。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高校图书馆领导不但是实现高校图书馆工作目标的基础,还是形成优良馆风馆貌、优化馆员队伍建设、提高整体工作水平的前提。

  一馆之长要具备优秀领导者素质。因为他不仅是高校图书馆事业的领头羊,而且还决定馆领导班子职业道德建设水平的高低。优化高校图书馆领导环境,先从馆长做起,加强馆员职业道德建设要从馆领导班子成员抓起。只有优秀的领导班子才能成为广大馆员树立学习效仿的典范。领导者必须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管理上具有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在实践工作中本着以馆员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管理目标,围绕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高校图书馆管理活动,充分激发馆员的潜能,满足馆员自身发展的需要,帮助实现馆员的人生价值和职业理想。相反,馆领导者在工作中利用手中的权利和工作的便利,不能够自觉遵守《准则》,不严谨求实,追求个人享乐;不能站在政治高度去审时度势,势必会影响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行为,严重的时候还会产生负面影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与此同时,还会对馆员有一定的消极作用,污染高校图书馆环境。领导者失去模范带头作用自然就不会形成良好的馆风馆貌。

  所以,高校图书馆领导者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格自律,自省,自重,保持高度的职业道德的自觉,用良好的形象和作风去影响馆员鞭策馆员;在工作中以集体利益为重,团结协作,依法治馆,带动馆员求实上进。在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提高管理水平。优化高校图书馆领导环境是组建一支智能化高校图书馆员队伍的需要。

  21 世纪的高校图书馆需要高素质的领导,加强馆领导者环境建设,提升馆领导专业素养,勇于担当,善于担当;诚实守信、团队协作;沟通分享、奉献创新等优秀的职业道德素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校事业的需要,是广大馆员的需要。

  三、营造求真务实的学术道德环境

  馆员职业定位是教师,肩负着“育人”的重任。馆员把学到的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图书的采集、编目、分类和流通等具体的工作领域和科研工作中。当前,高校图书馆正处在向数字化图书馆转型的时期,需要更多的馆员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高校是年产论文较多的单位,馆员由于工作和科学研究的需要,都要在省级和国家级期刊、报纸等发表文章。片面追求论文数量,大量沿用或抄袭别人科研成果的现象也常有发生。科研上缺少创新精神,重复研究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给单位和国家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还会给学校学术环境造成污染,制约了学术研究良性发展,有悖于学术道德。营造求真务实的学术环境需要馆员的共同努力,因为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没有一帆风顺的,馆员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和承受失败的打击,端正自己学习态度,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和技能,参加各项学习班和交流会,在学习中培养自己高尚的学术品格和求实创新的学术作风。
 


    第二节 加快《高等学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

  出台全国统一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馆员的行动指南针,馆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明确馆员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等。《规范》内容的确定是馆员学习职业道德规范、提升认识的基础;利于馆员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职业道德品行,弘扬图书馆精神,坚持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观;在工作实践中自觉端正职业态度,遵守职业纪律,提升职业素养,协调职业活动中的各种关系,明辨是非曲直。

  一、积极筹备,集思广益

  社会各界要高度重视《规范》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做这项工作坚定的支持者和监督者。让社会的每个单位、组织、群众或个人都参与进来,为《规范》的制定献计献策。相关部门应科学地部署和安排各地教育部门及各地高校图书馆成立省市一级的馆员职业道德规范工作领导小组,听取来自基层的建议,为最终的决策提供参考。《规范》的筹备阶段至关重要,要争取人员、时间和地点。制定筹备计划,并积极展开相关的调查研究,在研究中征求业界权威专家和学者的意见;在调查中听取来自基层馆员的建议。无论是学者的理论主张,还是一线馆员的亲身经验,都能为丰富规范的内涵提供参考依据。在研究制定过程中,博众家之长,取其精华,弃去糟粕。制定小组成员要抱有乐观态度,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程焕文认为,“我国一直在致力于图书馆伦理道德的宣传,但是在实际中推广起来很困难。”[34]

  制定小组的工作人员只要有坚定的信心,就能够将《规范》制定到底。研究制定馆员职业道德规范需要教育部、图书馆协会和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统一研究、制定计划,部署任务,落实人员,最终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加快《规范》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对于高校图书馆建设和馆员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二、内容详尽,创新求实

  《规范》是馆员工作中的必需品,是推进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活力细胞。一方面,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是馆员实际工作的需要,是馆员职业道德自律的需要,是馆员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规范》的研究和制定需要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内涵与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特征的融合,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区域特点和民族特征,为《规范》的研究和制定把握全局。在创新内容制定上要与时俱进,与校俱进,与馆俱进。以馆员为本,用词言简意赅,通俗易懂,馆员学习起来得心应手,最终利于目标的实现;在创新目标制定上切勿过“高”要求理想化,过“大”难以实践,过“上”不接地气与实际工作脱轨,最终形成口号化的内容而无法知行合一,这样就失去《规范》颁布的意义,《规范》在试行期间还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只有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一手经验,才能为制定《规范》的理论来源提供严谨、公正、客观的依据;同时《规范》内容还要在实践工作中在接受检验,为最终修改和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物质保障,措施得当

  《规范》是馆员的精神文化,是图书馆文化的精髓。规范的研究和制定工作依赖于外部物质保障和得力的工作措施。完善物质保障工作是激发制定小组成员精神动力的一个方面,使之全身心的投入到《规范》的研究和制定之中。在研究工作进行中,小组成员应由我国图书馆界的精英人士和各界泰斗组成,他们一定会全力以赴,敬业忘我,一心扑在《规范》的研究制定中。物质保障、制度要求和精神激励等措施是保证小组工作计划的落实,有效地完成《规范》研究制定的必要手段。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