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大学图书馆馆员培养模式探析
【第一章】高校图书馆馆员教育形式研究绪论
【第二章】高校图书馆馆员相关基础理论
【3.1 - 3.3】上海高校图书馆馆员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3.4】上海高校图书馆馆员培养问题的原因分析
【4.1】大学院校图书馆馆员培养的基本思路
【4.2】建立与完善高校图书馆馆员培养模式的具体对策
【结论/参考文献】高校图书馆馆员服务水平提升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2 章相关基础理论
本章对上海高校图书馆馆员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在高校图书馆中所担任的角色进行定位,细化其工作职责,同时对于本文涉及到的新公共服务理论、人才培养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并作为本文写作的理论依据。
2.1 高校图书馆馆员的概念及其角色定位。
2.1.1 高校图书馆馆员的概念。
高校图书馆馆员是指在高校图书馆中起到运营作用的专业人员,包括对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采购、组织、整理、流通、分析等,以及对高校师生的信息服务,并承担其信息服务的推广、指导,同时参与到学校的教学与科研等一系列的流程。高校馆员指的必须是从事高校图书馆工作、并且具有编制的正式职工,而非一般意义的上图书管理员,不包括返聘外聘人员、勤工助学的学生等图书馆非专业人员。
2.1.2 高校图书馆馆员的角色定位。
随着服务型图书馆的理念提升,催生了高校馆员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由于信息化的铺开,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服务已经很难再吸引高校师生的目光兴趣,同时师生的信息需求不一定非要从图书馆中索取,也就要求图书馆馆员必须走出去,从传统的服务模式中走出来,以往馆员承担的主要角色是信息的搜集与组织已不能完全满足现在的需求,特别是对于高校图书馆馆员,面对的读者具有高层次的服务需求,为此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特别是在服务型图书馆的推动下,催化出了馆员需具备主动信息服务的推送能力,信息服务的指导能力,并且作为高校图书馆馆员,一定要具有参与本高校教学科研的能力。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学者登哈特教授为代表所提出来的,其核心是针对新公共理论中企业家政府理论缺陷批判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公共管理理论。与传统行政理论相比,整个治理体系的中心位置将由政府向公民转变,着重强调政府所承担的角色由导航向服务转变。注重公共服务精神的培养,提升公共服务的价值与地位,重视了公民身份与公民社会之间的对话沟通,重视了政府与社区、公民之间的合作共治。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建立在充分重视民主、公民权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基础上,共有四个基础理论组成,分别为:民主社会的公民权理论、社区和公民社会模型理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及组织人本主义和组织看对话理论。该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第一,政府不再是掌舵的角色,而是以服务为职责,这也是最为核心的观点,公共管理者的最重要任务是帮助全体公民更能实现其公共利益,而不是对整个社会的掌控。第二,公共行政的主要方向以满足公民的公共利益为出发点,不是以往的副产品,对于公共行政人员来说,必须要培养一个共享的集体的公共利益观念。第三,制定的政策和计划,需符合公共需要,并且在贯彻和执行过程中,为了更能够有效地付之于实践,需要全体集体努力和协作来推动。第四,公共管理应更重视公民身份,树立服务于公民的观念,摒弃以往服务于顾客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公民作为公共服务的参与者接受者、和监督者的角色。第五,公共行政的责任要注意多方面的考虑,既要关注市场的需求,也要关注宪法和法令执行的有效性,更要关注如何有效实现社会价值观、政治行为准则等方面,特别是秉承一切以公民的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第六,明确公共行政关注的重点不只有对生产力的重视,更应该是对人的重视,通过人进行管理在新公共服务在探讨管理和组织中显现了其重要性。人类行为要素作为人本主义的核心价值,主要表现为人的尊严、正义、平等、公平,在新公共服务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第七,政府是完全属于公民的,公共行政管理者不再是其机构和项目的所有者,政府应重视公共服务,重视公民权。
以上所提出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在新公共管理理论基础上提出和建立起来的,它本质上主要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批判和反思,既承认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重要价值,主要是当代公共管理实践中的丰硕成果,也摈弃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缺陷,即企业家政府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和建立了一种新的理论,可以说更关注民主价值和公共利益、更适合现代公民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实践需要,特别是它对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的定义,以及理论建设的探讨,对于人们实践中"服务型政府"模糊认识的澄清,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新公共服务理论中提出的"服务型政府的核心价值是人本精神,而政府的核心理念则是服务"这一观点,更加能突出政府的新公共服务意识,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的重要性。新公共服务理念强调的是政府所具有公共管理的权力都来源于公民,其合法性以公民自己来评判的,可以说公民的满意度是评判公共管理活动的唯一标准,政府管理者应具有新公共服务的意识,为了全体公共的公共利益,全心全意的服务于公民。
2.2.2 人才培养相关理论。
2.2.2.1 木桶原理。
劳伦斯·彼得提出的木桶理论,是指一只木桶要想在里面能够盛满水,则必须木桶上的每一块木板都是一样平齐,并且没有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其中有一块短于其他的木板,或者某块木板上面有破损的地方,那么这只桶就无法能够盛满水。以上说明了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并不是取决于木桶自身最长的那块木板,反而取决于木桶自身最短的那块木板,称作"短板效应"现象。
联系到现实社会中,衡量一个组织战斗力的强弱,不是在这个组织中能力最强、表现最好的人,反而能力最弱、表现最差的人影响了整个组织的水平。造成以上结果主因:最短的木板限制和制约了最长的木板的作用,决定了整个团队的综合实力,不管这个团队的个别战斗力如何的强。由此可以看出,团队中存在的"最短的部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你不能放弃它,否则你将会装不了一点水。劣势决定了团队的优势,劣势决定了整个团队的生死,对于团队的领导者来说:在其管理过程中,面对单位的薄弱环节要下狠功夫去克服。
2.2.2.2 胜任素质模型。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McClelland 博士提出了人才的标准,应测量其胜任力而非智力,并且明确了胜任特征的具体含义,指的是那些能够在特定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中区分其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这一概念的提出使人才观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不再停留在以单纯智力高低为标准,而是转变成为以个人综合素质能力为标准。
胜任素质模型,具体来讲就是指员工在岗位工作时,体现出的自己潜在的、深层次的特征,它可以具体指个人动机、个性特质、价值观、自我形象、某领域的知识、行为技能、认知方式等。主要有四个重要的特征:第一,要与岗位本身绩效应有紧密的关系;第二,要具有动态性,并且与组织环境相互联系;第三,能够把工作业绩优秀者与一般者具体区分出来;第三,个体特征具有潜在性与深层次。
20 世纪 70 年代,心理学家麦克莱兰结合冰山理论提出了胜任素质的冰山模型,把一名员工的整体素质比作一座冰山的话,人们视野中看到的冰山部分只有八分之一的部分,其余八分之七的冰山部分,由于在水下,我们视野里是看不到的。我们能看到的是员工的知识、技能等,这些都是外在的因素,可以非常容易的了解到,并且能够测量,也很容易通过后天的培养来进行改变和发展;而我们看不到的是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以及职业态度,这是隐性的,很难被观察到,也很难被度量,并且不太容易能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但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要远远大于显性部分。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企业普遍都停留在员工知识和技能培训上,往往忽视了对员工冰山以下部分能力素质的培养,从根本上难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在选拔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岗位的实际需求和组织的环境,来安排符合其胜任素质特征的个体,才能让其在工作岗位上能发挥最大的潜能,有利于员工进步和企业发展。
2.2.3 相关理论对馆员培养模式研究的启示。
第一,新公共服务理论明确指出了,在上海高校馆员培养过程中,必须建立以师生为中心,实现师生公共利益为目标的服务理念,同时强调馆员之间要协同合作、共同参与,并确立了在服务型图书馆转型中馆员不在是被动式的服务,顾客式的服务模式理应被淘汰,高校馆员的职能要被重新的定位,既要包括高校图书馆馆员传统的服务职能,又要满足新兴的信息服务需求。
第二,高校图书馆馆员作为一个整体,每一个馆员在独立面对师生服务的时候,代表的是整个图书馆,其个人的服务质量也决定了整个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所以高校图书馆建立馆员培养模式必须针对的是全体馆员,而不是小范围的精英教育,避免出现"短板效应".
第三,根据胜任素质模型理论的研究,构建了如图 2-2-3 所示的高校馆员胜任素质-冰上模型,主要划分为三个层次:知识(图书馆学、情报学、公共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广泛知识)、技能(信息搜集和组织的管理能力、信息服务等推广能力、信息利用的指导能力等)、职业素养(忠于图书馆事业的职业道德、新公共服务意识、责任心、自信心、乐观精神等)。如果把馆员素质看成漂浮在海面上冰山的话,那么知识和技能属于海面以上的浅层次的部分,所占比例不大,起着关键作用的是职业素养,其海平面以下的部分占有整个冰山八分之七,这是形成馆员能力素质的核心部分。构建上海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培养模式,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系统工程,关系到方方面面,既要重视馆员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更要重视馆员的职业道德等看不见的隐性因素的培养,这些都是影响是否能够胜任高校图书馆岗位工作,是否能够支撑起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