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作为思维的工具,有时内容比较抽象,与人们日常思维的关系不那么密切,因而有可能出现符合逻辑不符合语言的认知。
其间又分两种情况,其一从逻辑的角度来看是真的,但从语义角度来看很难理解,如:如果 2 + 2 =5,那么雪是黑的。 这类假言命题逻辑上为真,但语义上基本无意义。 其二为日常生活中的语义和逻辑中的语义不对应。 如对当关系的推理:所有的狗都是猫。 (假)--- 所有的狗都不是猫。 (真假不定)--- 有的狗是猫。 (真假不定)--- 有的狗不是猫。
(真)在这个对当关系推理中,一般受众由于对“狗”和“猫”有直观的认识,因而对“真假不定”难以理解。
三、 语值和逻辑的兼容性和矛盾性
语值和逻辑的兼容性最小, 二者兼容的前提是话语的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完全一致, 也即语境没有导致语言的弦外之音,言内意外。 如:
(5)王小二是老师。
上句语言格式是主谓宾, 逻辑格式是单称肯定命题,语言和逻辑二者语义一致,语言表述没有明显的语值要素,因而语值和逻辑二者具有兼容性。 但:
(6)王小二还是老师吗?
此句从逻辑格式分析还是单称肯定命题, 和例(5)无异。但从语言来看,这是一个岐义句,一表有疑而问,即王小二过去是老师,现在还是不是老师?(是非问)一表无疑而问(反问),即王小二这个人,有老师的身份,但没有老师的人品、学识等。从语值来看,第一句只体现了话语者对王小二身份的客观阐述,没有褒贬评价。 第二句虽然承认了王小二的老师身份, 但表有疑而问的是非问时也只是对王小二身份的客观询问,没有褒贬评价;而表无疑而问的反问时则体现了话语者对王小二人品、学识等的鄙视。
就语值而言, 语言表述传递的信息对逻辑表述传递的信息具有偏离性。 语言表述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而逻辑表述具有一定的僵化性,因而相同的逻辑变项对应相应的语言单位可能会由于语义错位、语气轻重、语境复杂而产生一定程度的信息偏离。
逻辑和语值的联系较为松散。 语值对于语言表述没有强制性只有选择性, 因而语值导致句子选择的必要性的前提不是语形、语义本身,而是言语风格的适宜性。 逻辑学和语言学最根本的差异是语值表达的丰富性而造成的逻辑分析的困难。 语言表达有很丰富的语值要素,这些要素涉及到话语对象、文化特征、言外之意等特点。而逻辑分析往往只能从语形的角度进行分析,难以分析复杂的语值现象。
如以“被自杀”为例。 2007 年,上访者李国福被关在某派出所, 不日, 派出所宣布李国福已经自杀了,但列举的理由十分牵强。于是,网友评论:李国福被自杀了。
从传统逻辑的角度来看,“被自杀” 违反了矛盾律。“自杀”应该是主体者有意识实现的一种行为,但“被”则体现了并非主体者有意识的行为,因而违反了矛盾律。
从矛盾律的角度看,因为有“被”,所以“自杀”不能成立。 因为“被”不是“自杀”,应为“他杀”,而“他杀”等于“非自杀”.“被自杀”从逻辑学角度难以解释,但从语言学角度可以解释。
(7)李国福被杀了。 (单称肯定命题)
(8)李国福被自杀了。 (单称肯定命题)
(9)李国福没有被自杀。 (单称否定命题)
逻辑学中单称肯定命题和单称否定命题主要是肯定和否定的“质”的差别,但语言中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差异并非简单的信息对立。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肯定句肯定了 “自杀”,尽管是“被”的方式。 否定句则:第一,否定了李国福“被自杀”的事实,即李国福可能没有死。 第二,否定了李国福“自杀”是“被” 的方式,即李国福即使死了,也是主动“自杀”的。 因而,否定句比肯定句具有更多的语义表述。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在一个具体的连续体中,相邻的 A 与非 A 之间必有中间地带,这个中间地带并非要么 A 要么非 A, 可以是既是 A 又是非 A,或者说既不是 A 又不是非 A. (这也不符合逻辑的矛盾律和排中律)这就是说,可以把二值逻辑扩展为:T(真,+),F(假,-)、t(较接近真,+/-)、f(较接近假,-/+),使矛盾的双方不是绝对不相容,而是处于“次相容”的状态,而“被自杀”就处于一种“次相容”的状态,体现了网友对“自杀”状况的质疑。
“被自杀”在语义上了违反了矛盾律,但在语值上却体现了一种新颖、独特、经济的表现方式。
四、语境和逻辑的兼容性和矛盾性
语境和逻辑的兼容性主要体现在预设和话语前提大体上的相似性。①“预设”是逻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即在言语过程中没有明确地、 直接地表达出来但双方可以互相理解的前提, 而这个概念大体上和语言中的话语前提是等值的。
预设是语言表达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人类认知有追求认知效率的倾向,认知效率和其他效率一样,是为了寻求成本和收益之间的最佳平衡, 这种最佳平衡是语言经济性原则的根本所在。 成本与效益之间的最佳平衡决定了预设是语言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在自然语言中,预设的语言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词、短语和单句、复句都可能由于不同的单位组合和语形排列构成不同的预设。
如以单句疑问句(有疑而问)为例,疑问句的预设是问题逻辑的基础,是预设理论的核心。疑问句的预设是问答双方的论域,问答的论域分问域和答域。
问域是一个问题中所包含的未知项应取值的范围,答域就是由问域所制约的回答范围。 疑问句在结构上分“题项”(已知部分)和“问项”(未知部分,由疑问词和问号组成。),而表示已知部分的“题项”,往往是疑问句的预设。
有疑而问一般分是非问、选择问、特指问三种。
第一,是非问(P 或非 P)是非问的预设为“P(是)”和“非 P(不是)”都具有可能性。 如:
(10)“老张去开会了没有?”预设:老张去开会了或者老张没有去开会。
第二,选择问(P1或 P2……Pn)选择问的预设为 “P1或 P2……Pn” 都具有可能性。 如:
(11)“是妥协让步,还是坚决斗争? ”预设:妥协让步或坚决斗争。
第三,特指问(疑问代词 + P)特指问的预设往往体现了“ P ”的存在,“ P ”在此为疑问代词询问的问域。 如:
(12)“谁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预设:有人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语境和逻辑的矛盾性主要体现在语境具有变异性。在实际的话语分析中,语用因素的缺失使逻辑的实际效用大打折扣。 逻辑是通过语言来研究推理及论证的,而语言具有语形、语义、语用三个层面。语用的重要性在于它引进了语境这个因素。 但传统逻辑的最大问题是语境要素的缺失, 即把语言使用者和使用环境都撇开,对推理和论证做抽象的、一般的、理想状态的研究, 因而很难符合丰富多彩的语言实际, 某些从语用角度来看十分精彩的句子字面上往往是不符合逻辑的。 如:
(13)你这个男人简直不是个男人!这个例证,从逻辑视角来看违反了矛盾律和同一律,违反矛盾律是因为这个男人既是“男人”又不是“男人”; 违反同一律的原因是两个“男人” 概念混淆。
但从语言视角来看,第一个“男人”指生物学角度的“男人”,第二个“男人”指社会学角度的“男人”,即这个“男人”符合生物学对“男人”的要求,但不符合社会学对“男人”的要求,因而从语言视角来看是力度很强表述合格的句子。 又如:
(14)河南安阳发现了曹操墓,曹操墓里发现了两具尸骨,一具是曹操的,一具是曹操小时候的。
这个例证,从逻辑视角来看违反事理,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有“两具尸骨”,但联系该事的语境,就可以发现网友用这种貌似荒谬的话语讽刺了造假者的谎言。
五、结论
语言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而传统逻辑的表述以自然语言为媒介,因而语言和传统逻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语言学和逻辑学互相渗透,又各有侧重,始终呈现出若即若离的状态。
自然语言的句法受制于语义和语用诸要素,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形式各异的句法形式。 由于自然语言的复杂性,因此必须多层次、多角度地对自然语言进行研究, 逻辑学便是诸多角度中的一个重要的角度。总体上而言,从语言要素和逻辑要素的对应情况来看,语形、语义要素和逻辑要素吻合较多,语值、语境要素和逻辑要素吻合较少。因之, 在逻辑学和语言学教学和研究中必须恰当地处理二者的关系,形成二者的优势互补,避免二者的互相排斥。
首先,要重视逻辑在语言中的价值和功能,这种价值和功能主要体现在话语的内在联系。 不同的话语连接必须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在一般情况下,必须符合人类思维的基本规律。
其次,要认识逻辑学在语言解释中的局限性。要特别注意不能用相对僵化的逻辑形式来否定千变万化的语用现象; 而且, 要试图拓展传统逻辑的解释力,做到逻辑解释和语言解释的自然融合。
参考文献:
[1] 段 益民。略论语言单位的层级性预设[J].延 安大学学报 ,2001(4)。
[2] 段 益民。从一例逻辑偏 误的样本看语言和逻辑的包容性 、抽象性和偏离性[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2)。
[3] 方立。逻辑语义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4] 李晋霞。反事实“如果”句[J].语文研究,2010(1)。
[5] 邢福义。汉语语法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