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普通语言学论文

从生态批评语言学探讨语篇中非生态语言成分的使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8-25 共6508字
论文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能源短缺、水资源匮乏、森林锐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日趋严重、雾霾不断侵蚀人类、全球变暖、许多物种濒临灭绝……这种种现实表明,人类种种不合理的活动使得人类自身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从未有过的严重破坏。因此,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乃是关系人类在21世纪生存与发展的首要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反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倡生态环境保护的环境运动蓬勃兴起。语言学界也不甘示弱,1990年,韩礼德在希腊国际应用语言学 (AILA)大会上所作的主题发言中明确指出:“生态问题的解决不仅属于生物学家和物理学家,也属于应用语言学家。”

  由此,生态批评语言学应运而生。本文从生态批评语言学的视角,运用生态批评语言学分析和例证的方法,探讨语篇中非生态语言成分的使用,从而探讨如何建构生态语篇,以促进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1 生态批评语言学

  生态批评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与环境关系问题的新学科,“注重书写、口语或图像形式中环境问题被呈现的方式”,也就是说,注重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呈现出环境问题的不同方式,其目的是揭示与环境和生态问题相关的语言中所隐含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

  生态批评语言学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及以该理论为基础的批评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为其理论基础,主要从生态视角对语言系统及语篇层面进行批评性分析,揭示语言中不利于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思想,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批评语言学以萨丕尔-沃尔夫假设、韩礼德的语言建构主义理论为其哲学基础。萨丕尔-沃尔夫假设即语言相对论表明,语言帮助人们形成思维方式,不同的语言使得人们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也使得人们拥有理解世界的独特方式。韩礼德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在韩礼德看来,现实不是一个被动的、等待人们去反映的东西,而是需要人们积极地去建构、主动地去创造。语言就是在这一建构、创造过程中作为工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由此,韩礼德明确指出“语言有能力塑造我们的意识”。也就是说,语言不仅反映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参与建构、塑造人们的思想意识。

  因此,从生态批评语言学的视角研究语篇中的非生态成分,可以揭示人类不健康的环境意识与观念,而建构生态语篇则有利于健康的生态环保意识的塑造与发展。可以说,生态批评语言学是用语言的手段来保护地球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生态批评语言学不仅让研究者自己直接参与到保护地球的行动中来,还可以有效地促进人们思考如何通过自身的语言行为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以维持社会的可持续性,并能唤起、塑造、促进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2 语篇中的非生态语言表达

  语篇中的非生态语言表达指在语篇中所使用的与当代生态世界观相悖的、反映人类非生态思想的语言表达形式。与当代生态世界观相悖的人类非生态思想在语言中有很多表现,本文主要探讨语篇语言中反映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和破碎性(fragmentality)思想的非生态语言表达。

  2.1 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形成深受基督教的影响。

  在基督教中,地球是上帝造出来的,而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为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存,上帝又造出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以及蔬菜和果 子 供 人 使 用 和 食用。因此,在自然界中人是至高无上的,人可以自由随意地使用和对待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人是自然界的主人。从哲学上说,人类中心主义指人类看待宇宙万物都是以人为中心,宇宙万物都可以为人所用,为人的利益服务,宇宙万物是否有价值依赖于他们对人类是否有用。语言反映思想观念与思维,因此,语言也不可避免地反映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区分在英语中,煤、石油、铁等能源以及空气、水、土壤等资源被规定为不可数名词,这表明人类认为这些能源和资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人类可以毫无节制地对他们进行开发利用。

  2.1.2 语法区别人类与非人类人类有意识,有观点、态度;而非人类没有意识,也不会产生观点与态度。因此,许多词不能与植物、动物等非人类搭配。这很容易造成人类不能将自然万物当作事件的积极参与者,导致人类不能将地球作为一个生命体来对待,人类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地球加以利用。

  2.1.3 物质过程小句苟特利认为,英语语言中物质过程表述世界的方式与牛顿物理学看待世界的方式一致,但是不符合现代科技理论,尤其是当代生态理论。牛顿物理学理论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强调运动,在关注运动中的变化时,牛顿将物体表述为基本无行动力,直到某个外力作用于它。牛顿物理学认为,物体之所以运动是由于外部施动者对无行为力的物体施力的结果。这种思想已经影响到人们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是外部行为者,自然是明显无行为力的,人类施力于自然。在牛顿物理学看来,人类与自然是分离的,人类是主动的施动者,人类处于自然界及自然万物之外,自然是被动的、可控制的,并且是被人类控制的。英语语言总是根据牛顿物理学的世界观来建构现实,这促使人们按照牛顿物理学的世界观来进行思考,但根据现代科学及现代生态科学的观点,这种思维方式是错误的。如:

  (1)Fisherman traditionally caught 100,000tons of fish per year in the North Sea.(传统渔民每年在北海捕获100 000吨鱼。)在(1)句中,首先,Fisherman(渔民)是动作者(Actors),是施力者,fish(鱼)是目标(Goal),是人类行为所针对的对象,这使人们认为鱼是无行为力的、被动的。其次,该句将地点环境the North Sea(北海)置于介词in后使其边缘化,这表明the NorthSea(北海)既是无权势的,又不是受事者。实际上,捕获如此多的鱼很明显会改变北海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系统。又如:

  (2)John drove the car.(约翰开了小汽车。)在(2)句中,John是动作者,the car(小汽车)是目标,这表示动作者约翰(John)作用于目标小汽车,而小汽车对约翰则没有任何影响。实际上,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约翰会受到他的动作后果的影响:小汽车产生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可能导致约翰或他的家人患上哮喘病,还会导致全球变暖,从而对他产生影响。表面上看,是约翰对小汽车做事,小汽车对空气做事,但是,实际上,空气也会对约翰做事。

  2.1.4 表示增长的词用作中性词人们习惯于将表示增长的词用作中性词,并将这些表示增长的词作为衡量的标准,如:how fast isthe car(车多快)、how big is the house(房子多大)、how long is the journey(旅程多长)等,而且这些表示增长的词往往带有赞成的涵义,即越快越好、越大越好、越长越好等,长此以往,就会使人类形成越多越好的思想。而人类为了满足一己之私,不管是否需要,也会抢占更多的资源与能源,从而过度开发利用地球资源和能源。

  2.1.5 对某些自然物的命名语言总是根据某一自然物对人类是否有用来对之进行命名的,美化、抬高对人类有用的,丑化、贬抑对人类没用的,如人们称对人类有用的草为益草(beneficial grass),称无用的为野草(weeds);对人类有益的昆虫为益虫(beneficial insect),对人类有害的昆虫为害虫(pest);有用的土地为耕地(arableland),无用的土地为荒地(waste land)等。
  
  2.1.6 委婉语人们习惯于使用委婉语来掩盖事实,尤其是令人不愉快的事实。但当人们使用委婉语来描述环境现象时,却贬抑或者隐藏了环境变化所造成的令人不愉快的现象,如greenhouse effect(温室效应)、global warming(全球变暖)等。人们还用委婉语来掩盖他们对自然的掠夺与破坏,如用meat produc-tion(肉食制品)、harvesting natural resources(获取自然资源)、wildlife management(野生动物管理)等来表达对动物的屠杀和多重使用,使得人类能够更加继续屠杀动物。又如人们用“经济林”(produc-tion forest)来称呼用于工业的树林,用“开垦荒地”(land reclamation)来称呼湿地排水,在一个地区修建房子、建设工厂被称为“开发一个地区”(develo-ping an area)等。

  2.1.7 隐喻语言中充满着隐喻,隐喻是人们认识世界、表达世界的一种方式。隐喻可以指引人们的行为,如某些行为是由隐喻“爱是合作的艺术作品”来决定的。

  如果爱是作品,那么爱就需要行动;如果爱是艺术品,那么爱就需要某些特别的行动;如果爱是合作的,那么爱则需要某种特定的更加严格的行动来实现。隐喻以其特定的方式建构现实,构建人们的思维方式、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并指导人们如何行为。隐喻还可以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力量,改变人们对世界的感知,重构人们的意识形态。因此,隐喻语言不仅可以反映并建构人类对世界的观点与看法,还可以促使人类对世界采取行动。

  现在很多保护地球的广告语,如:“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有了她,才有了我们!母亲养育了我们,地球养育了我们!让我们为母亲来战斗,让我们为地球来战斗!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我们要保护它!地球是人类之母,毋作竭泽而渔的子孙!”这些广告语就使用了隐喻“地球是母亲”。在过去,母亲由于给予孩子生命而受到人们的歌颂与尊敬。在全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该隐喻不仅赋予地球以生命,还激励人类要像尊敬母亲一样尊敬地球及地球上万物的生命,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然而,在当今社会,母亲的含义发生了变化:照顾、养育孩子是母亲在法律上应尽的义务,在道义上母亲为了孩子应该牺牲一切,母亲还要受到“虎毒不食子”的约束;孩子在法律上有赡养母亲的义务,而在道义上一般只要求孩子常回家看看。因此,该隐喻不仅反映了人类对地球的看法:“人类可以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地从地球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一切,并且用不着担心地球会报复他们”,而且还促使人类对地球上的自然资源进行大规模、肆无忌惮地掠夺和攫取,并且被认为是天经地义、合情合理的。

  2.2 破碎性
  语言总是将一个过程分离成施事者(Agent)、经验者 (Experiencer)、过程 (Process)、环 境 (Cir-cumstance)等。也就是说,施事者与经验者被分离,施事者与动作被分离,经验者与环境也被分离等。例如:(3)The foxes(施事者)nearly eradicated(过程)the rabbits(经验者)in Newfoundland(环境).(狐狸几乎吃光了纽芬兰的兔子。)(4)The hunters(施 事 者)killed(过 程)theseals(经验者).(猎人杀了海豹。)韩礼德认为,及物性(transitivity)的作用在于“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成若干种‘过程’(process),并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加者’(participant)和‘环境成分’(circumstan-cial element)”。也就是说,现实世界中的事件由过程构成,语言表达“过程”,并将其与过程有关的参加者等成分分开表达。小句(3)和(4)是及物性的,将施事者、过程、经验者、环境及其他成分分开来表达,动作者即施事者与经验者及动作者所做的事被分开表达。可以说,过程被分裂为碎片。除此之外,语言还将地球上的生物区分为人类与动物,将自然万物区分为有生命的生物与无生命物质,并将世界分成不同的部分,如地球被分成五大洲、四大洋等。因此,费尔指出,语言呈现给人们的是一个破碎的世界图画。这违背了现代科学及现代生态科学所提倡的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全球网络的观点。

  3 生态语篇的建构

  针对以上所讨论的语篇中非生态语言表达形式,笔者认为,为了建构生态语篇,人们在语篇中应该尽量避免运用含有非生态因素的语言表达,尽可能地使用生态的、绿色的语言表达形式及语法结构,表达去人类中心主义(deanthropocentrism)思想、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的思想以及生态中心主义思想。

  3.1 将地点环境作为行为者或者主语
  将地点环境作为行为者或者主语,而不是将其作为地点状语使其边缘化。请比较(5)和(6)句。(5)The ants are crawling all over the bed.(蚂蚁在床上爬。)(6)The bed is crawling with ants.(床上爬满了蚂蚁。)在(5)中,地点环境the bed(床)作为环境状语被边缘化;而在(6)中,地点环境the bed(床)和参与者ants(蚂蚁)在crawling(爬)这个过程中变成了相互参与者。

  3.2 尽量选择作格类动词(ergative verbs)的不及物形式
  英语中有很多动词既可用作及物动词,又可用作不及物动词,系统功能语言学称这类动词为作格类动词。作格类动词的及物形式涉及行为者(Ac-tor)和受影响者(Affected)两个参与者,而作格类动词的不及物形式只涉及行为者这一个参与者。如:(7a)The door opened.(门开了。)(7b)Mary opened the door.(玛丽开了门。)这里的动词open(开)就是作格类动词。当使用作格类动词的不及物形式时,意在表明某个自发的过程导致实体的改变。如(7a)表明导致开门这个过程的能量是产生于门的,而(7b)中的门是受影响者。因此,当自然中的无生命物体在这些小句中作为行为者即小句中的主语时,自然并不是无行为能力的。

  3.3 将自然表述为有生命的物体
  3.3.1 心理过程的隐喻化将心理过程中的经验(Experiences)隐喻化而重新构建为物质过程中的行为者(Actors)。如:(8)We noticed the river.(我们看见了河流。)→The river arrested my gaze.(河流吸引了我们的视线。)(9)I love the forest.(我热爱这片树林。)→The forest touches me.(这片树林打动了我。)
  
  3.3.2 关系过程的隐喻化将关系过程隐喻性地表述为物质过程,这样,自然就被建构为积极、主动的而不是静止、被动的行为者。如:(10)There is a river in the valley.→A river lies in the valley.(山谷里有一条河。)(11)There is a bird on top of the tree.→A bird tops on the tree.(树上有只鸟。)
  
  3.3.3 将自然拟人化或动物化(animalisation)语言中,有些动词只能用动物或人类来作主语,在建构生态语篇时,这些动词可以用来描述自然的、传统上被看作是无生命的物体,从而赋予这些物体及自然以生命。如:(12)The nature will punish/revenge on us.(自然将会惩罚/报复我们。)
  
  3.4 使用表示相互关系的相互动词
  选择使用表示相互关系的相互动词,如meet(相遇)、interact(相互影响)、collid(相撞)、fight(打架)、clash(交战)、marry(结婚)等。相互动词强调因果的相互性,因而模糊施事者(Agent)和受影响者(Affected)。如:(13)Increasing traffic and the atmosphere in-teract.(不断增长的交通与空气相互影响。)因此,运用相互动词来描述自然或自然中的无生命物体不会将他们建构为静止、被动的受影响者。

  3.5 使用名词化形式来表达过程
  (14)The foxes reduced the number of rabbits.(狐狸减少了兔子的数量。)名词化形式this reduction(这种减少)可以用来表达过程reduced(减少),避免了提及施事者、受动者、时态等而只表达过程,因而用名词化来表达过程既不使过程破碎,也不必表达时间和外部原因。

  3.6 尽量使用中性语言来描述每一个自然实体或给每一个自然实体一个中性的名称
  任何自然实体对生态自然都有其内在的、固有的价值,但这种价值并不是建立在对人类是否有用的基础之上。使用中性语言来描述每一个自然实体或给每一个自然实体一个中性的名称,可以促进人们平等对待每一个自然实体,克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形成生态中心主义观。

  3.7 使用合适的隐喻
  所使用的隐喻应该反映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万物与人类平等的思想。如人们用隐喻描写自然时,可使用隐喻“自然是网(Nature as a web)”。

  该隐喻告诉人们,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巨大网络,生物圈所有有机体和实体都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的一部分,每一种生命形式都具有平等的内在价值,因此,地球上所有生物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即共生和相互帮助(symbiosis and mutu-al aid)。该隐喻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4 结束语

  舒尔茨认为,人们今天所使用的语言有可能使人们赢得未来,也有可能使人们失去未来。因此,建构生态语篇,要求在语篇中尽量使用生态语言,并尽量避免使用非生态语言表达,尽可能地使用生态的、绿色的语言表达形式及语法结构,表达去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的思想以及生态中心主义思想。生态语篇有助于引领人们形成生态中心主义平等观,促使人们正确地思考和行动,并促进生态系统中各物种之间平等相处、和谐共生,从而有效地改善人们的生态观念,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促使人们采取生态行动,为子孙后代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朱长河.语言与认知的互动:语言系统生态批评的理论基础[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7(6):125-130
  [2]Harre R,Brockmeier J,Muhlhausler P.Greenspeak:astudy of environmental discourse[M].London:SagePublications,Inc,1999:vii
  [3]Halliday M A K.New ways of meaning:the challenge toapplied linguistics[C]//Fill A.Muhlhausler P.The Eco-linguistic Reader.London and New York:Continuum,2001:195
  [4]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