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国内外得到了诸多语言学学者的关注。经过多年的学术研究, 相关学者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研究成果, 让系统功能语言学成为当前对世界影响最大的语言学流派。系统功能语言学相关理念无论是对于英语教学还是学习,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 研究趋势; 综述;
Abstract: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many linguistic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who have achieved great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many aspects after years of academic research, which makes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the most influential linguistic genre. The concepts concerned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Keyword: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research trends; review;
随着诸多学者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其整个发展过程呈现出多语言、多意义、多学科的研究体系。从而让系统功能语言学向着“与语言的相关程度”由高到低逐渐扩展延伸。在诸多研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 其理论研究向纵深细微处拓展。这让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整体性、可应用性及可及性得到体现, 让系统功能语言学受到语言学爱好者的关注。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
1. 系统功能语言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系统功能语言学, 是由伦敦学派弗斯与当前的语言学家琼斯于1881—1967年接力研究所提出的概念。弗斯之所以被称之为伦敦学派, 主要是其于1938年在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工作, 并在1944年成为英国第一名普通语言学教授。正是由于弗斯在伦敦大学的长期工作及从事语言学派研究, 其团队被后人称之为“伦敦学派”。弗斯的学生韩礼德在后续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过程中, 将弗斯的研究理论进行发展与继承, 然后在韩礼德主导下创办了新弗斯学派。1947年, 韩礼德到北京大学进行汉语音系学、词典学和比较历史语言学学习, 并于1949年回到伦敦师从弗斯教授, 并在弗斯语言学理念影响下开始对系统功能语言进行研究。弗斯通过多年的研究, 提出了使用过程中语言项目所具有的功能十分重要, 同时在语言中言语产生的社会语境也非常重要。虽然是弗斯语言学理论, 但其并没有最终完成所研究的目标。弗斯所提出的观点, 是在韩礼德的发扬下才慢慢进入众人视野, 使其学术思想得到人们的认可。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是于1961年被提出, 在不断的研究过程中其理论框架被发展为系统语法, 并于1968年在其语法中增添了功能部分。因此, 系统语法被人们称之为系统功能语法或功能语法。在后续的研究工作中, 韩礼德与诸多系统功能学者通过不断努力, 将系统功能语法发展成为一种被大众所接受的语言学理论。但由于其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足, 其他学派学者对其理论提出了批评。
2.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观系统
在对系统功能语言学进行功能性划分时, 可以将其划分为概念、人际、语篇功能。所有概念功能主要指语态、性格等多个方面。人际功能所指的是在人物进行交际过程中, 所充当的角色及在语言表达时的语气、神情、语调等多个方面。语篇功能所指的是语言的整体结构及语言表达时的衔接。通过这样的划分, 可以将语言学进行多学科研究, 让其语言具备相应的社会功用。韩礼德所继承并发扬的系统功能语言学, 主要是基于社会学基础进行研究。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解为社会符号。研究认为, 社会符号可以划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语言符号, 其符号在社会符号中充当非常关键的角色。另一种为语言交际。因为在整个社会活动中, 人作为社会群体的组成部分, 群体之间所进行的语言交际正是一种社会活动行为的表现。此外,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 语言作为对其进行指导的关键, 可以通过母语的指导作用来对其文化进行吸引, 同时也可以针对儿童培养其思维和行为方式。语言正是人与动物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相关研究学者在系统功能学研究过程中, 会采用潜势 (potcntia) 这个词来对语言系统进行概述。而且在进行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时, 扩大了对实际语言使用的研究。这也意味着, 当语言在实际使用时, 其表达方式是表达者从语言系统的意义潜势中做出的选择。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研究人员采用了“所指”来作为研究对象[1]。通过对意义问题的研究, 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层次提升到语言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上。所以, 对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而言, 研究时必须得到语言、思维、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支撑。此外, 再从语篇来对意义进行研究。实质上意义本身就是一种潜势, 这与系统功能语言学者所提出的概念相符合, 而且通过“潜势”能全方面体现语言所具有的不同形式。从另一层面来分析, 语言形式的出现是根据不同语境来表达所持的不同观点。
二、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趋势
着名语言学家Chomsky在其研究中强调, 将语言学的任务确定为研究讲话者的语言能力。其在相关研究中提出, 语言学研究学者需要针对儿童在一个缺少语料或者相应零碎的氛围中, 通过一定时间来掌握较为复杂的语言结构现象, 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
结构主义语言学家Saussure在其研究中提出, 语言本身就带有社会符号性。因此, 人在社会中所有的行为、讲话会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的限制。其还在研究中提出, 语言可以划分为“语言” (langue) 和“言语” (parole) 两个层面。其所理解的语言是社会群体发展的一个共同出现的规律, 此规律并不会受个人因素的影响。因此, Saussure认为, 在进行语言研究任务时, 需要对此规律进行深入的探究。
通过对上述两名语言学者研究成果的分析发现, 两者都对语言能力较为关注, 但对于语言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忽略。所以, 在进行系统功能语言研究过程中, 相关研究人员较为强调语言的功能, 在研究时会将语篇作为其研究的主要对象。从中来分析语言的语态、语气、情态、主位、述位、信息及物性等内容。通过许多研究成果发现, 语言可以在不同的语态、主体、述位的使用过程中表现语言所具有的不同功能。语言学研究人员在经过大量的研究后认为, 语言存在的意义是其在使用时必须要在一个具体的使用环境中才能明确其语言的意义。因此, 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开展相关研究时, 合理地将语境思想融入研究中, 并对语言与语境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家普遍认为, 语境可以划分为文化及情景语境。文化语境指的是人们在相应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某些行为, 而且这些行为会对语篇的语类结构形成影响。情景语境主要是将整个语言交际行为过程中的范围、基调、方式等因素进行了概括。从这些方面来分析, 系统功能语言学较为强调的是语言在实际使用中的功能。
三、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存在相互性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提出, 由于其缺少了一定的认知理论, 因而受到其他语言学者的批评。比如, 认知语言学研究人员注意的是认知的决定作用。其研究人员提出, 语言的发展是在认知之后才会形成, 是语言形成的一个前提条件, 而语言则是对认识进行深化的一个窗口。人具备使用各种类型语义结构来表达同一种事物、经验的能力, 人们需要通过语言来对世界变化中的种种内容进行识解[2]。所以, 语言在使用时并不只是单纯地用来进行交流, 还需要识解经验。识解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学术语言, 指的是人具备采用各种方式来理解同一个现实情景的能力。在对同一事物进行分类时,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方式, 而同一个人对相同的情景会进行不同的选择。在整个选择过程中同样会以不同语言来进行表述。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言系统的研究是其区别于其他语言学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系统功能语言, 可以将语义进行详细描述, 同时, 可以将识解经验与语域联系在一起。
四、系统功能语言学存在的不足
随着研究人员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深入研究, 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的理论, 但与其他研究一样会存在相应的不足。 (1) 系统功能语言研究人员指出, 间接语言行为并不重要。但在实际交际过程中, 语言使用者可以将所要表达的意义从其语言中进行体现。虽然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可以通过对语篇进行分析后, 对交际者所表达的意义进行理解, 甚至可以分析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并不能对如何发现和确定间接言语行为的会话含义做出解释。这也反映出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缺少客观衡量的标准, 不能对其功能性进行证实。 (2) 系统功能语言学缺少会话含义层面的研究。其研究人员表示, 说话者能够通过说话来向相关人员进行信息传递或者索取信息。一方面是通过相关陈述来给予对方信息, 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提问题的形式来索取信息。在整个过程中,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存在一定的复杂关系, 而且这种关系并不是一对一关系。虽然其学术研究承认此关系的存在, 但在进行研究时并不会关注模棱两可的会话。 (3) 系统功能语言学缺乏对于说话者心理机制的研究。针对这种不足, 在研究过程中, 应该与认知语言学形成有机融合, 通过不断地吸取不同的合理理论来促进自身研究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索玉柱.连接推理与世界知识——英汉语篇的词汇衔接实验研究[J].外国语, 1996 (2) .
[2]王初明, Bill Winsor.从系统功能语法看阅读[J].现代外语, 1996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