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中时事政治教育的方法
政治课作为一门开放性和时政性极强的学科,政治教师应有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捕捉时事政治热点的能力,“树立一种‘时事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教育理念,采取多种方式渗透时事”,[4]为高中政治课教学服务。高中阶段的政治课有新授课、复习课、校本兴趣拓展课,不同的课型政治课与时事政治的结合应有不同的方法。
(一)新授课中的时事政治教育
1.用时事导入
新课导入是思维的起点,好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兴趣盎然,把注意力迅速集中到学习内容上来。教师用鲜活、新鲜时事导入新课,就能够完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关心时事的兴趣是学好思想政治课的关键。如学习《经济生活》“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一内容时,正值国际油价连续下跌,教师就以此导入:近期国际油价为何“跌跌不休”?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学生对此兴趣盎然,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学习效果也很好。也可以将时事政治的引入交给学生完成,组织学生开展课前5 分钟时事演讲,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巧妙地将新闻时事和即将要学习的教材知识联系起来,学生就会以高昂的热情进入新课学习。
2.用时事析理
诗人歌德曾说: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政治学科概念抽象、理论性强,只有引入紧贴学生生活实际的鲜活而典型的时事政治来说明抽象观点,服务于学生政治理论的学习,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领悟所学理论的精神实质,学生才能“学得懂,记得牢,用得上”.[5]
笔者在讲述“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知识时,由于学生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态势了解甚少,因而对教材中提到的我国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举措难以理解。正好辽宁卫视《老梁观世界》栏目播放了“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节目对当下中国经济的介绍数据翔实、画面生动形象,加上主持人犀利幽默的解读,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对当下中国经济为什么要转方式、如何转方式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3.用时事探究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将理论知识自觉主动地运用于实际生活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有效性衡量的最高标准”,[6]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只有运用并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成为自己知识体系的知识,成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教师在新知识讲授完以后,运用最新的具有影响力的典型时政材料创设情景,设置探究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运用所学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让学生感到理论的价值所在,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二)高三复习课中的时事政治教育
政治高考具有强烈的时政性,因此,高三复习课中,应将教材理论分析与时事政治教育有效结合起来,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一轮复习中的时事政治教育
一轮复习侧重于对所有考点的基础知识的落实,所以,在此期间的时事政治教育应该为基础知识的学习服务,目的是用时政材料来印证、分析教材理论,增进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2.二轮复习中的时事政治教育
二轮复习侧重于知识体系的构建,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二轮复习中的时事政治教育,侧重用时政材料将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知识点串起来,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一些社会问题,加深对教材理论的理解,同时进行知识整合,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3.三轮复习中的时事政治教育
三轮复习以时事政治热点的学习为主,这个阶段,一方面让学生对本年度内的国内国际重大时政热点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能够运用所学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校本课程中的时事政治教育
除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时事政治教育活动以外,还可利用校本课程开展时事政治教学活动:如开设《时事了望》兴趣课、开展时事政治学生社团活动、国旗下的时事讲话、时事知识竞赛活动,时事专题报告活动,时事手抄报比赛,黑板报时政园地,时事热点调查、政治小论文竞赛等,这些都是有效的形式。
综上所述,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运用新闻时事导入、时事析理、时事探究、校本实践等方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加强时事政治教育,既可以弥补思想政治教材相对于形势发展滞后的不足,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对于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大作用,因此,中学政治教师要与时俱进,加强时事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的结合,以提高教学实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学德育大纲(1988)[R].
[2]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时事教育的意见(教基一厅〔2012〕4 号)[R].
[3]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R].2004.
[4]杜柏英。论时事教育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术研究,2011,(6):23.
[5]陈祥林。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6,(5):72.
[6]谭吉华,唐顺利。中学思想政治课有效性的衡量标准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12,(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