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时事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时事教育是指学校和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宣传党和国家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近期国内外大事。内容涉及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特点是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真实性和广泛性。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时事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中学德育大纲》明文规定时事课“时间要保证,内容要落实”.[1]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时事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开展以当前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及社会热点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时事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予以加强,必须遵循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不断创新。”[2]思想政治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课与时事教育的结合有如下现实意义:
(一)弥补教材内容的滞后性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门现实性、开放性和时政性极强的学科,由于政治学科内容概念抽象、理论性强,要想让教材上的各种理论、思想“活”起来,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密切关注国际、国内新闻,把理论教学与时事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既可以弥补思想政治教材相对于形势发展滞后的不足,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加强对教材理论的理解,大大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等多方面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线。直接源于社会实践的时事政治材料与思想政治课理论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是保证这一命脉畅通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强烈的时政意识、经常运用时事阐述理论的良好习惯,会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时政意识、深刻的政治洞察力和身在校园、心怀天下的胸怀。开展时事政治教育,让学生小组合作开展时政专题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或政治小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表达等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唐太宗李世民对太子李治经常采用“遇物而诲、择机而教”的办法。为了让李治体恤民情,他和李治骑马狩猎时,对李治说:“马和人一样,不能让它过于劳累。”让李治建立这种民本思想、体恤民情。在乘船时,李世民又乘机告诉李治:“民若水,君若舟;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我们的德育也应该多采用这种办法,利用各种时机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这种结合时事的教育具体形象,丰富多彩,学生容易接受。同时,社会和身边发生的时事具有较强的人格感化作用。这些是大家可以评论可以感受到的真实事件,是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力量,不会使学生对德育有疏离感,从而提高德育的效果。在说服力方面,社会以及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具有突出的优势。如每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就是极具感染力的教育素材。讲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时,感动中国人物“南海守礁王”李文波就是很好的案例。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的李文波 20 多年来远离亲人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下累计守礁近三千天,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而且,时事政治内容丰富、新颖,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倍受学生关注和喜爱。将新闻时事引入政治课堂,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
二、高中时事政治教育的原则
(一)学生主体原则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学习是基于有指导的发现,而不是信息的传递。教学中讲授时事内容是手段,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因此,时政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课后搜集最近发生的国内国际时政新闻,每节课前让学生轮流给大家介绍新闻背景并进行评析,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
(二)教师主导原则
中学生阅历浅、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时事政治看法可能有失偏颇,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有的学生在时政评析中对我国政府在联合国对有些国际问题,像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英攻打利比亚问题等表决时投弃权票,感到不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全面分析、正确引导。
(三)正面导向原则
政治课堂应该成为价值引领的舞台。弘扬主旋律,歌颂真善美,把握正确育人方向,向学生输送正能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政治课教学的永恒价值追求。要让正能量在政治课堂上凝聚,我们教师就应该运用正面的时事素材,少谈生活中的阴暗面和消极现象,用积极的价值导向帮助学生正确把握政治方向,正确认识生活,认识社会。2014 年10 月 28 日,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的“天鹅座”飞船在点火后不久发生爆炸,价值 2 亿美元投资化为灰烬,有不少学生幸灾乐祸。这些时候教师就应该进行正面引导:飞船失事也是科学史上的灾难,无论发生在什么样的国家和国土上都是人类的不幸,我们不能幸灾乐祸。
(四)及时原则
时事的生命力在于时效性、新颖性。如果老师运用的时政案例过于陈旧,缺乏时效性,学生就不会感兴趣,还觉得老师落伍了。所以政治教师要多看电视、多上网关注时政,在选取时事资料时,要尽量选用最新出现的时事资料,同时要尽可能接近学生生活经历,选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新闻时事,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五)适度原则
由于时事政治新颖生动,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作为政治课教师不能本末倒置,不加选择,将政治课变成时政课,而应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选择典型的、针对性强的时事材料并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恰如其分地引入课堂为教学内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