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初始阶段, 国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应以学生的人格塑造为指向, 弥补学校普通教育在人格尤其是合于民族传统之人格的塑造上的不足。国学教材的编写与国学教育的课程设置, 应该坚持人格教育的内容指向, 遵从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理解世界、参与世界、思考世界、建设世界的认知规律, 尊重小学教育的现实情况与国家的基本国情, 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德路径贯穿始终, 力图通过国学经典的学习, 化成人格, 最终实现对健全、博雅、君子人格的塑造。
关键词: 国学; 小学教育; 人格教育; 国学教材编写;
近年来, 国学教育无疑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 作为教育的一环, 其核心追求同样是学生人格的塑造与养成。而且, 相比于普通教育对于科学知识与意识形态教育的大比重而言, 国学教育由于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优势, 有能力且有必要, 在小学教育环节中成为人格教育的主力, 弥补学校普通教育在人格尤其是合于民族传统之人格的塑造上的不足。那么, 国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如何发挥人格教育的优势, 国学课程的内容设置与国学教材的编定, 又如何在国学教育中渗透和践行学生人格塑造的呢?本文试论之。
一、以国学教育推进人格教育
就中国小学教育的现状而言, 人格教育尤其是民族传统人格教育恰恰是教育的薄弱环节。事实证明, 学校和家庭提供的单纯的科学教育与简单的德育教育, 并不能完全支撑起学生的人格塑造。很多学生尽管成绩优异, 平时表现出的操行也无可非议, 但却欠缺对人生和世界的正确认识, 缺乏面对社会的基本常识, 并有着自私、褊狭、软弱等不同的性格缺欠, 而其甚者, 部分学生由于人格教育的缺乏, 导致人格的扭曲和变态, 促成校园暴力和少年犯罪, 成为社会的毒瘤[1]。
而由于人格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忽视, 很多学生虽然没有道德上的亏欠, 但是却仍缺乏对中国价值的认同和对传统的接受, 造成与传统历史和文化的隔膜, 也就是说即便我们完成人的培养, 但培养出来的人却不属于中国, 因为他的人格诉求与传统文化中人格理想凿枘不合。这种忽视传统的人格教育即使在短时期内, 能够缓解人与社会的困境, 但长此以往, 则将导致历史文化的断层、价值认同的迷茫与社会传统的崩溃, 其后果将是民族的失败与消亡。
近年来, 在国家文化政策的鼓励下, 传统文化有复兴的趋势, 国内兴起“国学热”。而社会各界也很快认识到, 过去学校教育中国学教育的不足, 于是国学开始走进中小学课堂, 各种传统文化读本与国学教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 问题随之出现, 一方面, 很多人对于国学的概念缺乏准确的认识, 混淆了国学与传统文化;另一方面, 很多国学课程与国学教材, 无视教育规律, 忽视小学生实际的认知阶段、知识构成和现实需要, 脱离现代价值与教育环境, 讲授的内容不适合或难度太大, 让学生无法理解, 或狭隘陈腐与核心价值背离, 或枯燥板重使孩子厌烦抵触。大抵太难、太偏、太旧、太远, 既不能满足小学生的真正需要, 发挥国学与传统知识的优势, 补充普通教育的不足, 又平白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家庭的费用负担、学校的教育负担[2]。
对于这些问题, 我们首先必须认识到, “国学是研究中华传统学术精神及其载体的学问, 是对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进程中形成的, 具有永恒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思想体系、文化观念与学术方法的总结”[3]。国学与传统文化, 国学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与读经教育、古汉语教育、道德教育并不能混为一谈。其次, 国学不是要取代现代科学, 国学教育不是要取代普通教育与意识形态教育, 二者都决不能与现代价值与主流意识形态相背离, 而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国学的优势, 并不在于科学精神的激发与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 而在于性情的陶冶与人格的塑造, 国学与国学教育必须有正确的定位, 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另外, 小学国学教育必须符合学生的成长阶段、学习规律和认知习惯, 要避免教授内容过于繁难严肃、陈旧古板, 减少容易令少年儿童产生疑惑的文化内容出现, 干扰学生正常的认知学习过程。
国学教材的编写, 应充分考虑这三个问题, 以阅读国学经典篇目, 学习传统文化精髓, 实现博雅人格教育为立意, 以背诵、阅读、讨论、思考、践行为基本路径, 以课堂讲授和课外实践相补充, 融知识学习与道德修养为一体,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生境界和道德判断能力。充分吸收古代修身教育的经验, 按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次序, 以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理解方式为视角, 循序渐进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对自然、社会、历史、艺术、生活、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理解, 对中国文化常识进行解读, 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中国艺术之美、中国人文之美和人格修养之美。只有定位正确, 指向鲜明, 框架系统, 视角新颖, 使课程内容设置具有阶梯性、趣味性、知识性, 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传统经典的同时, 丰富知识, 陶冶情操, 修养人格, 实现国学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互动, 在国学教育中推进中国型人格的塑造。
二、以知识和情感塑造健全人格
人格教育首先是要塑造健全的人格, 即一个人得以在社会中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资格, 这种资格包括对于社会与自然最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能够理解和参与世界, 对世界的存在与发展做出最基本的思考与判断, 并在社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资格的获取, 来源于基本的知识与健全的情感, 唯有具有知识的理性与情感的感性, 人才能称为鲜活的人, 而不至于成为无知或麻木的行尸走肉。
对于小学国学教育中的人格教育而言, “塑造健全人格”即是通过教育, 让学生学会用中国人特有的方式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理解世界、参与世界、思考世界、建设世界, 让学生掌握国家、民族、社会、文化传统中的常识, 并拥有中国人特有的情感与性格, 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中国人。
中国传统教育理念, 非常重视用知识与情感共同塑造人格的过程与方法, 尤其重视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 培养人形成健全的情感。《大学》中将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作为人生修养八目的前四条, 诚意正心是情感的塑造, 格物致知是知识的求索。《大学章句序》称古代教育:“人生八岁, 则自王公以下, 至于庶人之子弟, 皆入小学, 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 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皆入大学, 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八到十五岁, 正是由小学到初中的学习阶段, 在这一阶段通过礼仪习惯、艺术技能、文化常识的学习, 将知识传授与情感陶铸融合一体, 并使孩童在社会生活中由内心发扬出的情感, 得到“正心”“修己”的约束, 做到“发乎情, 止乎礼义”。这样培养出来的人, 才可以在社会中与人正常沟通交流, 形成良好的身心关系和人际关系, 大而言之, 只有社会成员拥有健康的身心与融洽的交流, 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在国学课程与教材的内容设计上, 应该首先着力以传统文化中的各种常识和中国古人独特的情感性格塑造健全的人格, 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完成学生的人格启蒙。这一点, 《千字文》《幼学琼林》《格言联璧》《朱子家训》等经典蒙书、家训着作, 作为古代蒙学教育的优秀成果, 简单易懂、朗朗上口, 十分具有借鉴意义。课文可以采用优秀蒙书中的经典名句, 介绍传统蒙学的读书方法, 再用古圣先贤的事迹, 说明读书的重要意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 蒙书、家训着作乃至其他古代经典中, 对基本人生道理、伦理关系、社会秩序等方面的讲授, 着重于让学童对社会和人生形成符合主流价值的基本认知, 尽管有一些已显陈旧, 但仍然有很多内容值得学习。
如《千字文》中的“祸因恶积, 福缘善庆。尺璧非宝, 寸阴是竞。资父事君, 曰严与敬。孝当竭力, 忠则尽命”, 其中虽然包含传统语境下“福报”“忠孝”的理解, 但其寥寥数语就阐释出对善恶的基本认知, 对价值的一般判断, 以及处理家庭、社会关系的普遍原则, 体现了传统教育经典的生机与活力。再如《百家姓》《幼学琼林》对姓氏和称谓的讲授, 体现着中国家庭与社会的特殊结构, 以及古人对伦理关系、社会关系的独特认知, 还有其他古籍的相关内容, 都有利于学生在认识乃至参与人生和世界时, 形成正确而富有中国特色的认知, 弥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断层、代沟, 解除身份的矛盾与焦虑。
另外, 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学术以及古代经典中, 对天地、日月星辰、山水、天气、节令等自然事物和现象有着独特的认识与理解, 应该让学生明白这些自然事物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的特殊含义。所以在课程设置上, 一方面, 要在课文的背诵与理解过程中, 学习字词名物和文化常识;另一方面, 也使学生的世界与古人的世界得到沟通, 让他们能够领会到古人的情感与意识, 这对于小而言之古代经典作品阅读, 大而言之对文化观念、学术学脉的传承都有所裨益。
同时, 在介绍常识的同时, 国学教材的课文, 应该将知识与情感的教育完美结合起来,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典籍和文学作品, 以艺术熏陶的方式, 由小到大, 由近及远, 教育学生学会感悟亲情、友情, 激起他们对家乡、祖国的热爱。并且注意通过对中国传统的生活情趣、艺术特色、节日民俗等文化知识的介绍, 让学生学会以中国人特有的方式感受生活、感受美, 形成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健康情感。
三、以情操和修养陶铸博雅人格
有了健全的人格, 只说明人获得了成为人最基本的资格, 能够以一种非病态的人格在社会上独立生存, 获得并创造价值。对于教育而言, 这只实现了人格塑造的第一步。一个只具有基本的知识与情感的人, 注定只能是一个平庸的普通人, 也就是古人常说的“小人”“下士”。小人行为判断来源于个人的感情欲望与知识技能, 缺乏高尚的精神追求和优雅的生活情趣, 它们是社会不可或缺的基层与主体, 但他们大多格局狭小, 言语无味, 行为粗鄙, 不堪大事, 容易导致社会生活风气上的庸俗和无聊。
我们以往的学校教育, 往往过分地强调知识的获得, 而忽略行为的修养。很多人变得有知识而无文化、有思想却无修养。因而, 在形成健全的人格后, 需要“以文化人”, 用高尚优雅的情操和温良醇厚的修养陶铸人格, 形成鸿博雅正、超凡脱俗的“博雅人格”。我们弘扬国学正是要以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滋养自己, 用古代明人贤士的心得来反思自己, 让自己变成一个温文尔雅、卓尔不群的贤人。故此, 在小学国学教育中, 一定要注重对学生情操和修养的培育, 让学生形成宽博雅正的道德情操、健康脱俗的精神情趣, 学会以中国人特有的方式感受生活、感受美, 形成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精神状态。
在讲授国学常识的同时, 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感受并体悟古人在言谈坐卧、饮食起居中体现出的高尚情操和雅致情趣。言浅而意深的诗歌与简短而深情的小品, 最适宜小学生接受与理解。如“仰观绝顶上, 犹有白云还” (杨继盛《登泰山》) , 再如“林间松韵, 石上泉声, 静里听来, 识天地自然鸣佩;草际烟光, 水心云影, 闲中观去, 见乾坤最上文章” (《菜根谭》) , 虽然简短, 但意深味永, 境界高远, 完全可以通过类似诗文作品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学会以“古人之眼”观照山川海岱、草木繁华, 感悟到自然之大美与天地之正气, 懂得何为美, 如何用美的语言去表达美、展现美。
同时, 古人诗文中对琴棋书画、品茶赏花等艺术生活与人生情趣的书写, 乃至节俗游戏的描绘, 在深情妙赏中体现出传统文化中精致优雅的生活方式, 与古人将艺术与修养结合起来的独特人生追求。如朱权《茶谱》中“茶之为物, 可以助诗兴而云山顿色, 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 可以倍清谈而万象惊寒, 茶之功大矣”的名言, 只以片语便道出“茶”在古代生活中地位作用与传统文化中的意蕴内涵。选取类似的名篇名句, 可以让学生理解古人的精神世界, 鼓励他们学会在吟诗品茶的过程中舒散精神、陶冶情操, 或体会琴棋书画之趣, 或涵泳诗词歌赋之美, 或感受文玩雅具之味, 得古人风神, 知前贤乐处。
国学教育应弥补家庭教育与学校科学教育、德育教育的缺失, 教授学生传统的生活礼节, 促使学生养成礼貌优雅的生活习惯。要注意到, 学生的认知虽然有阶段性, 但这种阶段性并不是线性的、单一的, 尤其是习惯的培养与性情的形成, 不同于科学知识的学习, 应将相同类型的内容在不同年级穿插, 在强化浅意识影响的同时, 又避免内容的重复乏味。在教材的编写上, 随着学龄年级的变化, 在相同类型的内容多次出现时, 应考虑到难度与侧重的差异, 形成教学内容的梯度。例如, 同样是讲授礼仪, 低年级可以选取蒙书中短小的故事, 侧重于“事父母”“尊师长”“待宾客”的简单道理与基本规范;而高年级则可从儒家经典、诸子着作等古籍中, 选取名篇名句, 侧重于传授“礼”的精神内涵, 让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 能够将这些规范礼仪潜移默化到学习生活中, 成为一个举止优雅的人。
在课程的整体设置上, 要把握好由“情操”向“修养”的过渡, 由“趣”的感染渐渐地引向“性”的陶铸, 既博之以文, 又约之以礼, 避免将“国学课”讲成“语文课”“美育课”。古人说:“梅令人高, 兰令人幽, 菊令人野, 莲令人淡。” (《幽梦影》) 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梅兰菊莲之情之美, 还要透过物象, 懂得古人寄寓其上的人格理想, 要通过名篇佳句的讲解, 使学生在涵泳咀嚼诗文之美的同时, 感受到古人身上的博雅之气, 不仅游目于古人琴棋书画的情趣生活, 还深刻体会到那种“衡门之下, 有琴有书”的淡泊自乐、“冰霜正惨凄, 终岁常端正”的本性高洁和“目送归鸿, 手挥五弦。俯仰自得, 游心太玄”的淡定从容, 以此廓大其格局, 恢宏其气度, 成就鸿博雅正、气度不凡的博雅人格。
四、以道德和品行成就君子人格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完满人格的塑造, 而对于完满人格的认识, 由于文化的差异和时代的变迁, 各个国家和民族有所不同, 每个历史阶段也存在差异。
《荀子·劝学》言:“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 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 终乎为圣人。”指出古代教学的归宿在“成圣”。圣人之道太过高远, 千古而来堪称圣人的不过数人, 实际上古人学习修养的最终追求, 一般都是成为君子。在《论语》等儒家经典中, 无数次称赞君子之德, 因而成就君子人格成为无数士人的梦想与追求。无疑, 国学教育所要塑造的完满人格就是以道德和品行成就的君子人格。而成就君子之学, 即为“大学”。《礼记·学记》说:“古之教者, 家有塾, 党有庠, 术有序, 国有学。比年入学, 中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辨志, 三年视敬业乐群, 五年视博习亲师, 七年视论学取友, 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 强立而不反, 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 近者说服, 而远者怀之, 此大学之道也。”
《大学》则将大学之道概括为三点, 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并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指出君子人格养成、由内圣到外王的步骤与过程。也就是说, 当一个人获得基本的情感与知识后, 就应该以此为基础体悟天地之理, 回归良善的本心, 修身养性, 完善道德, 而后将本心与善性发扬出去, 由进而远, 由亲而疏, 由家国而天下。
故而君子人格的成就, 就是逐步将道德与品行内外贯通, 达到知行合一, 内圣外王;由对个人知识情感的满足, 自身情操修养的提高, 上升到对终极理想的追求与体认, 由一己之私达到悲天悯人、民胞物与的关怀与气魄。在小学国学教育中, 我们最终追求的也是希望学生最终能够达到君子人格。当然, 我们并不是希望他们一定成为古代典籍中所描绘的那种德合乾坤的圣贤, 而是能够将学习到的国学知识, “入乎耳, 着乎心, 布乎四体, 形乎动静”[4], 在真正达到“君子之学, 以美其身”的同时, 能够践行理想与道德, 成为大有益于天下苍生的栋梁之材和谦谦君子。
君子人格是儒家追求的人格理想与理想人格, 儒家经典中有着大量关于君子人格养成的教谕与诠释, 同时儒家文化、儒家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学的核心内容, 影响最深、最远, 意义最重、最大。因而, 在课文的选择与编写上, 建议选取儒家经典作为基本内容, 对之进行现代化的阐释与解读。其中“四书”关注于“穷理、正心、修己、治人”, 是儒家培养君子人格、乃至修养成为圣贤境界的“心法”[5]。这四部经典, 始终围绕着身心修养而讨论, 虽然无法避免儒家的历史局限, 但整体上符合于党和国家所倡导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 四部经典大多以语录片段为主, 言语隽永有力, 多名篇佳句, 易于记诵, 最适合选取作为课文。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国学教育不是读经, 也不是“传教”, 而是希望学生在阅读记诵经典的同时, 能在圣人先贤的教诲下, 学会仁爱与责任、礼让与谦卑、宽容与敬重、智慧与和乐、廉耻与自省, 能够闻道而行, 闻善能徙。即便无法全部做到, 但在学习和领悟的过程中, 也能让学生在年幼的时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善恶观, 虽不能至, 其心亦向往之。如此, 我们国学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即便君子人格的教育侧重于道德的熏染与训诫, 但是考虑到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与认知特点, 国学教材在内容设置上, 除了讲授《论语》原文以外, 还应设有一些有趣的互动环节, 插入易于理解的故事, 使得内容虽严肃庄重但绝不枯燥乏味。尤其应注重对古人由知到行、知行合一事迹介绍, 使得学生对君子人格的认识更加丰富立体, 不至于流于说教, 不知所云。
在小学国学教育中, 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人格教育的内容指向, 遵从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理解世界、参与世界、思考世界、建设世界的认知规律, 尊重小学教育的现实情况与国家的基本国情, 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德路径贯穿始终, 力图通过国学经典的学习, 化成人格, 最终实现对健全、博雅、君子人格的塑造。通过具有中国价值和风度的人格教育, 一是发挥国学的优势, 弥补普通学校教育的不足;二是赓续传统, 使民族之精神气质不至于失落而更加大放光明。
参考文献:
[1]高雁.公民生态人格缺失的伦理审视与建构[J].长安大学学报, 2015 (4) .
[2]张甲子.中小学国学教材出版、引进及编写现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 2016 (1) .
[3]曹胜高.国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4]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 1988.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