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品德的实践建构
来源:中小学德育 作者:李越强
发布于:2017-10-05 共3102字
摘要: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以生活的逻辑观照实践智慧的教学主张,可从向善、求真、质疑、践行四个维度帮助学生实现品德的自主建构,助力学生道德成长。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程;实践智慧;教学主张;道德建构。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道德源于儿童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可见,品德的培养应当遵循生活的原则,在生活体验中完成。孙彩平教授把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素养定位为“实践智慧”,强调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实践活动的价值。[1]实践出真知,智慧来源于实践,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就应要让学生过上有智慧、有道德的生活。
那么,品德与社会课程如何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培育学生的实践智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向善、求真、质疑、践行四个维度进行探讨。
一、向善:善待生活,深化道德认知。
向善,是人之本性,“这个善,不是指某个具体的方面的善和有益,而是指对于一种好生活总体上有益。”[2]实践智慧视域下的善,指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即学会“做人”,包括良好的行为习惯、个性修养、道德品质等。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对善的理解容易出现偏差,所以这一过程必须是教师价值引导下的儿童自主建构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的善行,使学生主动向善。
如《我的家乡变了样》(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一课,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对新旧家乡的对比来激发学生爱乡情感。尽管学生知道爱家乡,但对于为什么要爱家乡,怎么爱家乡却很模糊。对此,教师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1)找家乡: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家乡的图片及音像资料;(2)议家乡:课堂上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讨论;(3)画家乡:课后要求各小组制作家乡旅游手册并进行展评;(4)游家乡:利用周末或双休日随同家长游览家乡有名的景点。
上述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顺势而导,围绕家乡这一生活场域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讨论交流、展览评比、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了解家乡的历史、感受家乡的变化、体验家乡的美,进而触发爱家乡的情感,锻炼收集信息的实践能力。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通过生活引领新生活既是品德课堂的出发点,也是品德课堂的归宿。培养小学生的品德,就应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遵循生活的逻辑,善待儿童的生活。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识自然、理解社会、把握自我,才能使学生内心树立起对善的价值追求。
二、求真:体验生活,激活道德情感。
体验是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品德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求真的实践智慧教学,就应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创真生活、过真体验。实践智慧下的品德教学特别强调对生活情境的切身、整体感受,重视生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形成实践智慧。
如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我们的爱心行动”主题单元,旨在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关心、帮助身边的弱势群体,如残疾人、老年人、孤儿等。以《随时伸出我们的手》一课为例,小学生对于残疾人的痛苦是很难体会的,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残疾人的痛苦有所了解,触动他们稚嫩的心灵呢?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做一回“残疾人”:可以选择体验盲人走台阶、体验聋哑人语言交流或体验肢体残疾人穿衣服、走路等活动方式。通过换位体验活动,学生对残疾人的痛苦感同身受,一下子拉近了与残疾人的距离,接下来让学生思考怎样对待残疾人便水到渠成了。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得的实践智慧,要比教师空洞说教深刻得多也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因为有了当“残疾人”的体验,在课后“爱心小分队”
开展的“助残、敬老、帮困”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真心投入,把关爱、帮助残疾人的情感外化为了具体的行动。
体验是维系认知和行为的中介,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实践智慧只能在生活中学习,在经验中提取。只有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活动,以道德情感体验为动力,才能让他们在实践体验中不断内化成道德品质。
原文出处:李越强.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品德的实践建构[J]. 中小学德育,2017,(03):55-5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