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实效性
来源:西部素质教育 作者:焦奎兰
发布于:2017-10-05 共1878字
摘要:文章从把教材当引子---由点及面,挖掘资源;把学生当主角---情境体验,引发共鸣;把生活当源泉---寻找源头,链接课堂;把社会当乐园---身临其境,获得经验;把教师当园丁---关注生成,悉心育“柳”几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实效性。
由于教育环境的多元化、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化等问题,新课程对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进行了改革。然而,在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时,一些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行为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造成该课程的课堂教学难以取得实效。那么,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值得我们探讨。
一、把教材当引子---由点及面,挖掘资源。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拥有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作用,以便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把教材当引子,由点及面挖掘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把握教材中的范例,“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在教材中,配有许多图画,这些图画大多是与知识相关的范例。教师要适当应用这些范例,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这对于激活学生思维,引起学生积极探索,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自我建构知识非常有利。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用教材”的目标。
(二)把握教材的对话性,有效组织学习活动。
现今所倡导的新的教材观已经完全体现在了教材之中,教师要把握好这一点,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组织学生与文本对话、与现实生活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伴对话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这样,才能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每一个学生。
(三)把握教材的灵活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材所设置的内容更加贴合学生实际应用。因而教师要灵活应用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增,要创造性地开发适宜当地的课程内容,由此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使学生积极表达。
(四)把握教材的开放性,有效开发课程资源。
为了发挥教材的作用,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结合学生生活周围的人和物及其生活中的体验、经验、发现等,挖掘当地各种节目、文化活动、重大事件、民俗活动中蕴含的教学资源,用以填补教材中的空白,拓展教材内容。
二、把学生当主角---情境体验,引发共鸣。
在课堂上,教师常常采用创设某种特定情景的方式实施教学,这是为了让学生获取一些经验和常识,激发学生亲自去尝试,去换位思考,让学生有所收获。笔者通过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把学生的体验作为课程的基础,情境再现可以增强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拷问学生的心灵,引发情感共鸣,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把生活当源泉---寻找源头,链接课堂。
学校设置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发展。因此,教师应该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安排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走近生活,从而去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形成良好的品德。在教学时应本着这样一个理念,才能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把社会当乐园---身临其境,获得经验。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增强责任感。教师应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知识世界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学习活动。同时,还应根据本课程的特征,让学生在社会中实践,让学生在学校与社会、家庭互动中形成良好的品质。
五、把教师当园丁---关注生成,悉心育“柳”
课堂是流动的,是有生命的,当然也是多变的。我们要关注它、善待它、重视它、呵护它,并用它点缀我们的课堂,那么,我们的课堂将会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充满生命的涌动。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我们的品社课堂中要做到依托教材,深入挖掘教育资源,引导孩子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尊重孩子的情感,关注孩子的需要,着眼孩子的未来,让孩子在学校、家庭与社会互动中形成良好的品质,从而提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重视课堂的“教”与“学”,尊重学生,联系生活,力求体现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这样才能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课程教材研究所。品德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教科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版)[EB/OL].(2014-06 -18) [2017 -03 -27].
[3] 邬冬星。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原文出处:焦奎兰. 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实效性[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0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