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疲劳问题探析
【第一章】基于视觉疲劳的视觉传达优化设计探究绪论
【第二章】视觉的解说
【3.1】视觉的色彩疲劳
【3.2】视觉的形象疲劳
【3.3 3.4】视觉的心理疲劳
【4.1】web端网页视觉疲劳分析
【4.2】移动端手机界面视觉疲劳分析
【4.3 4.4】传统视觉传达设计领域视觉疲劳分析
【第五章】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缓解视觉疲劳的方法
【第六章】眼与心的互动-寻找视觉舒适感与设计的平衡
【结论/参考文献】视觉传达中缓解视觉疲劳的设计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5 章 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缓解视觉疲劳的方法
5.1 更高效一致的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是多媒体信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一切为用户而生。复杂的交互过程和过长的网页缓冲都会使人心理产生抵触感。所以一个好的视觉流程和好的交互设计是相辅相成的。应该秉承用户的动作只做一次的原则,来进行视觉和交互的设计[8].
当然,用户体验一词,虽然是新兴在多媒体设备之上,但是我们在进行传统设计中也不能将“用户体验”这四个字置于脑后。在电子设备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介更要全方位,多方面考虑使用者的体验。我们不仅落在平面上,有的时候更要注重三维的体验,诸如书与人手的触感、距离、纸张的薄厚程度,翻开的体验,这都将是我们未来设计,保持完美,一致的用户体验的重点。
5.1.1 信息的可读性和易读性
语言是星星,变成意思散落在纸张上,而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书,最终是用来阅读的,有条不紊的版面、清晰可辨的文脉、由表及里的阅读形态,需要设计者智慧的创造力。如今的中国书籍设计,汲取了大量的外来文化,书籍的设计理念也从单一的吸收发展到了不断融合的新时代。而多媒体时代的到来,电子终端设备的衍生,增强媒介的可读性和易读性已经刻不容缓。
字节的长短、生僻字、句子长度,以及居中的标点符号的使用、都是决定文章可读性的因素。这个特性很少被考虑到,可能因为设计师不够敏感,不了解它的重要性,或者因为大家都以为复杂的信息需要复杂的方式呈现。实际上,复杂的信息要尽量用最简单的方式呈现,如此一来。才会让人将注意力集中到信息上,而非表现手法上。要加强可读性,先去除不必要的字和标点符号,但过程中需要留意,句子的语意和清晰度不能弃之不顾。避免用简写、行话、未经翻译的外语进行引述。句长对目标人群要长短适宜。视觉处理长行的文字最快(80 或以上字符)。
但是读者偏爱短行文字(35-55 个字符)。不同字体的视觉表现上没有明显不同,遵循美感即可。在印刷品的字号选择上,一般 9-12 点为最佳。对于低识别度或年长者要加大字号。在文章行距的设置上要尤为注意,行距的宽窄将影响阅读速度和质量,太窄的行距,视觉容易产生串行的现象,太宽的行距则文章没有连续性。所以行距的设定通常要比字大 1-4 号,间距比例合宜视觉上更为清晰。当设计涉及文字表达时,尽量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表现复杂的内容。遵循强化可读性易读性的指导方针,并确认目标人群定位,做到最可读最易读最适合的设计。
5.1.2 图与文巧妙而有秩序的结合
图与文的关系,无论是在纸质媒介中还是在多媒体媒介中,都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首先,图应与文字内容本身有密切的联系。其次,要进行合理的版式设计,虽然要遵循一定的格式,但是不能完全按照规矩行事。千篇一律的版式,呆板无趣,使阅读枯燥乏味,易于疲倦。这样的版式常常导致读者的思维不能集中,对内容视若等闲。如有创意的排版想法,也要注意整体美感和图文的和谐度。巧妙结合图形的边缘是图文处理的一个好方法。例如:图形放置于文章中,图片的起伏变化,引领着文章的起伏排列,既有趣味性又不失秩序性。再次,主次有序的版式,整齐的分块分层信息模式。在前文多媒体部分也提到过,人们擅长把信息分块处理。所以在版式设计中要给视觉留出视觉停顿空间,并且分块信息要明确,利用字体变化、字体大小或者粗细来进行视觉引导,创造有层次的版式。
最后,好的设计离不开好的版式,更离不开美妙的视觉感受。无论做什么主题的文章排版,一定要保证给人视觉以美感。美而有巧思的版式设计,能营造一种颇具诱惑力的氛围,诱导读者深入阅读。有层次、有节奏的引领读者渐入佳境,在结合纸质内容的同时,有效地传播信息,力求用完美的形式紧密结合主题,使读者心旷神怡,视觉轻松的遍览内容。
5.1.3 根据不同受众的个性化表达
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做每一个设计之前,要清楚的了解目标群体和受众需求。充分考虑人群的心理基础和视觉倾向。因人而异,符合受众心理预期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
5.2 大道至简的设计手段
从信息接收者的角度来看那些主题明确、条例清晰、形式简化的视觉信息更容易识别,也更容易记忆。像形状、颜色、留白、插图和版式这样的基本概念仍然是设计的构件,真是扫一眼历史会发现,这些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元素。经典的留白艺术,是古今共有的一种手法。不做无谓过多的设计,更是如今多媒体时代的手段,以少胜多,是古今中外一直追寻和效仿的原则。一般来说,界面应该使用简单的几何形和最小的轮廓。在同一个界面中,版式也不可有太大的变化。优秀的视觉界面和优秀的视觉设计一样,在视觉上应该是高效的,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即最少的视觉和功能元素发挥最大的效能。
经验告诉我们,简约而概括的形式、鲜明的形态特征都有利于视觉记忆,前者因为没有繁琐的细节干扰,便于大脑存储信息,后者则因为鲜明特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5.2.1 清晰的视觉中心和流程
一般来说人浏览网页是由左开始向下移动,浏览手机界面一般是由上至下的移动。明确界面的主次关系,做好流畅的视觉引导,是提供用户清晰的视觉中心和流程的关键。主次关系是相对的,不仅应该注意页面局部和局部的主次,也要明确局部元素与元素间的主次。其次要减少页面的视觉干扰,降低界面辅助元素的强度,明确信息分类的视觉识别。将要表达的信息分类分块,注意模块之间的视觉停顿。
其实人们更擅长处理小块的信息,做网页设计的时候应该秉承渐进呈现的设计理念,每一次,只提供给用户少量的信息,逐渐递进式,这样就可以避免信息的过量给用户带来的不适感,同时还能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以明确的视觉节奏,和信息引导,给人清晰的界面浏览感受。
同理,清晰的视觉流程在传统媒介中的报章、杂志都应该遵循。
5.2.2 恰当的色彩选择和分布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色彩选择和把握是十分重要的。设计师最好小心并且明智的运用颜色,创造出有效的视觉系统,可以让用户分辨出元素间的异同。就不能运用过多数量的颜色。并且在色彩的饱和度,和相邻色彩所占的面积都要进行考究。饱和度过高、使用颜色过多的界面会将用户的视觉感官淹没。进而难以进行有效的信息传达。界面的品牌需求和传达需求也可能在颜色选择上发生冲突。一般来说,我们要将一个产品全面而有目的把风格和功能结合起来,在制定颜色方案时,先根据页面风格和产品本身的诉求确定一个主色,然后再根据主色寻找配色,最后在调整色彩在页面的分布和比例(附录 4)。一个视觉相对舒服的设计,颜色分布通常是在一个色系中,有少量对比色系提亮,详情参见(附录 4-NCS色彩系统分析案例《无敌破坏王》)。
几个注意点:
颜色的数量:保守的选择颜色数量,限制在人一眼扫过能接受的数量(大约5-7 个),大部分人色觉有限,不要过度使用颜色用作信息传递的唯一办法。
颜色的组合:相近色(色环中相邻的颜色)调和后的互补色(色环中相反的颜色)同色系(一种颜色不同彩度不同明度),选取自然的颜色。要搭配元素时,浅灰色是安全色。想要点亮画面,主色调暗时可选择一个互补亮色小范围提亮。
使用饱和度:当吸引注意力是重点时,可使用饱和色。当表现与效率效率是重点时,则用低纯度色彩。如果要结合不同的饱和色,请谨慎运用,因为它们在视觉上会相互干扰,增加眼睛的疲劳感。
色彩的意义:因为不同的颜色对不同的文化来说,具有不同的意义。所以针对目标人群选用色彩前,必须先确认选用的颜色与色彩组合的意义。
5.2.3 善用图形语言表达信息
界面应该尽量少使用文本,从而减少阅读量,这样才能保证界面导航的顺利进行。人脑处理图形的速度是处理文字的 60000 倍,如果我们用视觉符号和惯用型来表示在界面上的物体,我们的大脑便可以迅速的识别出这些不同的物体。在我们的视觉识别出来感兴趣的类别之后,在进行下一步阅读相关文字来分辨这个特定物体是什么。用这种方法,我们无须阅读那些我们不感兴趣的物体类别,这样便加快了导航速度并且消除了无用的附加工作。
图可能并不总能抵千言,但它无疑是可以比文本更快、更高效的传达信息的手段。图形语言相对比文本来说,在页面上更好排列,视觉效果将更加清晰,使人一目了然。这也是,为什么在信息庞大的今天,信息可视化设计发展迅速的原因。
5.3 坚持美即适用的原则
我们需要永远追求美的设计。像一些广告创意海报,创意类的标识甚至是引人入胜的片头。我们并不能用视觉疲劳的原则去衡量他们,因为时代的变迁和人群需求的变化,使得设计不能随波逐流。如果想与众不同,必须要以创意和视觉取胜。而好的设计,人们是以欣赏的态度去审视的。
所以,当好的想法出现,便大胆的去实现,要知道,我们永远需要美的设计。5.3.1 尝试新颖的创意和手法繁杂的视觉信息令人厌倦,缺乏新意的形式也难给人们留下视觉印象。前文我在创意网站的辩证分析中也谈过这个问题。新颖的创意和创作手法是一个吸引用户的重要手段。网站的第一印象和人与人之间的第一印象相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开始。新颖的创意不仅能给用户带来美好的视觉享受,同时也给设计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5.3.2 以人为本的多样化表现形式
不同类别的书有其自身的思想内涵与形态功能特征、阅读周期、阅读场所、阅读人群不同的差异,这些都有可能影响设计的视角和手法。所以,这就要求设计者针对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需求做出不同的设计。
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体现在不同风格的设计上。比如针对年龄段较小的人群,儿童、少年。在纸质或多媒体媒介的设计上,就要注意少文多图,色彩鲜艳。而现如今,多媒体设备的方便和先进,儿童的很多阅读都在电子设备上进行。这就启发书籍设计者更要推陈出新,做创意书,立体书,做电子媒介所达不到的效果。
在针对年长读者或本身有轻度眼疾的人群,就要做出大字号大行距的版式设计。例,在毛泽东晚年时,由于年龄的关系,视力也开始衰退,普通的报刊杂志书籍等需要用放大镜来阅读。长时间的视觉疲劳会造成眼疾。所以当时的工作人员为毛泽东定制了一款大字线装书。为什么选择线状?一是毛泽东习惯看线装书。二,由于老人很多时候身患疾病,经常半卧或躺着看书,线装本用的都是专门工艺生产的宣纸,一册一册都比较轻,还可以卷起来看,这种式样看起来比较方便。所以印成大字线装本是最符合他实际需要的。
重新排印的大字线装本,开始用一号长仿宋字体。后来老人就患了“老年性白内障”,两眼渐渐对一号长仿宋字也看得不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出版局又改用 36 磅长宋字体。(字高 12 毫米,宽 8 毫米)原用的一号长仿宋字,每页排10 行,每行排 21 个字,每页排满为 210 个字;改用 36 磅长宋体字之后,每页减少成 8 行,每行减少成 14 个字,每页排满一共是 112 个字。因为是长宋字体,字又比较大,疏密较为适度,所以十分醒目,也十分适合老人阅读。
这就是一个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实例。但这时候的书籍已经不具备什么版式的美感,形式完全服从于功能,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设计也适当做出了牺牲。
并且,针对阅读环境的不同,应设计不同开本和材质不同的纸质产品。例:便携式小说读本,小字典等。
5.4 本章小结
根据第四章的现象分析,结合第三章的理论知识,总结出缓解视觉疲劳的方法。给出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指导性建议,并提出因人、因时而异的设计导向,倡导设计创意与视觉舒适度相平衡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