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系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其块茎富含的葡甘聚糖,是目前世界上公认最好的膳食纤维之一,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保健、纺织印染、石油钻探、环境保护、日用化工等领域,开发利用前景广阔。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对魔芋产品需求的强劲增长,广大山区群众已将栽种魔芋视为脱贫致富、发展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来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全国性芋种供不应求、货源紧缺的态势。加之一些种植户,轻视魔芋种的越冬管理,导致球茎遭受不同程度冻害,甚或造成巨大损失,给魔芋产业健康发展带来重创。
笔者根据多年从事魔芋种植、管理实践,结合陕南地区地理、气候特点,总结出了“秦巴山区魔芋球茎种越冬管理技术”,仅供生产中参考。
1、不同区域越冬球茎的管理
一般情况下,陕南秦巴山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大气和土壤温度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梯度变化。在魔芋最佳适生海拔的500~1 500m范围内,不同海拔高度管理措施不尽相同。
1.1海拔1 000m以上地域魔芋的越冬管理
海拔1 000m以上地域,应采用室内越冬管理。其方法主要采用竹笆楼(或木板楼)烟熏法。即将挑选好的种芋,逐个用干石灰消毒处理后装入竹筐,上盖草垫,整齐排放在农户灶房(或烤木柴火)的竹笆楼上。这样既可通过烟熏降低湿度,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使室内温度保持在10℃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保管过程中,每隔15~20d,有序地调换一下竹筐摆放的位置,以避免因局部烟熏过度,造成种子干硬,影响来年发芽。有条件的地方,也可采用室内保温越冬架藏管理。
1.2海拔500~1 000m地域魔芋的越冬管理
海拔1 000m以下的地域,可实行留地越冬管理。即在魔芋倒苗后,浅锄封埋魔芋叶柄干枯后留下的孔洞,防止雨水(或雪水)流到球茎种凹馅部位,种球上再加盖10cm左右厚的稻草、麦草、树叶或玉米秆等保温材料。通过封堵魔芋倒苗后留下的孔洞,覆盖保温材料,保持地温,防止种芋受冻造成组织腐烂,确保安全越冬。
应注意的是,有些地块,海拔虽然在1 000m以下,但特别背阴,土壤沙化严重,冬季积雪长时间不融,若遇此种情况,必须采用室内越冬管理。
2、针对不同种植模式,分类进行越冬管理
魔芋种植模式不同,其所处的小环境各异,需采取不同的越冬管理方法。
2.1林下魔芋越冬管理
陕南秦巴山区近年来极力推广林下种植魔芋模式,通常采用收大(出售)留小(做种)的方式。
即在魔芋收获采挖时,将750g以上的商品芋出售,把小于750g的魔芋种顺手回埋到土中,采用留地越冬管理,待来年继续生长。既减少了劳动力投入、避免了搬运碰伤,又节约了保管芋种的成本;林下魔芋种子繁殖能力强,根状茎多,还可缓解种源短缺的矛盾;林下魔芋不施用化肥,减少了污染,有效地解决了退耕还林后续增收和林地的管护问题,使林业生产与魔芋生产有机结合,符合生态种植和有机食品生产的要求,两者相得益彰。
由于林下有落叶覆盖,不需要人为添加玉米秆或稻草、麦草等保温材料。林下魔芋还可以采用油菜、燕麦覆盖越冬法进行保管。其方法是:魔芋成熟后,在“收大留小”的同时,种植油菜或燕麦,通过油菜苗或燕麦苗覆盖,保持地表温度,防止种芋受冻。同样需要注意,若林下魔芋种植海拔过高、种植地块背阴,容易遭受冻害的地区,应采用室内越冬管理。
2.2大田魔芋越冬管理
非林下种植的魔芋都称之为大田魔芋,如玉米-魔芋种植等。海拔1 000m以上的大田魔芋,按照1.1所述的室内烟熏法进行冬藏管理;海拔1 000m以下的大田魔芋按照1.2所述的留地越冬法进行管理。总之,无论采用那种方法,都要求规范操作,严加管理,认真细致,经常留意观察,密切关注气候变化,特殊情况及时处理。留地越冬的种芋还要防止野兽、家禽家畜及其它因素造成的损伤,确保魔芋球茎种无冻无损、安全越冬。
参考文献:
[1] 和军,魏凌云,周立军.间作方式与林地类型对魔芋病害及产量的影响[J].陕西林业科技,2012(3):37-38,41.
[2] 曹晖.魔芋葡甘聚糖的特性及其应用[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5(4):61-64.
[3] 颜治,刘勤晋.魔芋葡甘聚糖的特性、保健功能及作用[J].饮料工业,2003(2):33-36.
[4] 吴正国.魔芋葡甘聚糖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6):147-148.
[5] 尉芹,马希汉,陈本文.改性的魔芋葡甘聚糖对葡萄等保鲜效果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7,12(4):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