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山东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困境探讨
【第一章】影响农业节水推广的因素研究引言
【第二章】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理论基础
【3.1 3.2】山东省农业节水技术应用现状的时空差异特征
【3.3】山东省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现状的调研分析
【第四章】山东省农业节水推广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五章】山东省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机制的作用机理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农业节水推广机制优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山东省是中国的人口大省,在经济生产和粮食生产方面也有着举重若轻的地位。山东省的人口数位居全国第二,国内生产总值位列第三,是全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重点生产产区,有“粮棉油之库,水果水产之乡”的美誉。众所周知,无论是人类的日常生活还是从事各种工农业生产均离不开对水资源的依赖,但山东省的水资源极其缺乏,人均占有量仅占全国人均水平的 1/6,严重制约了山东省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和各种农作物的增产增收。与此同时,山东省水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水资源污染严重以及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的问题,其中水资源的利用率过低加重了水资源短缺的困境。山东省的农业灌溉用水达到了山东省总用水量的 60%以上,占据了总用水量的绝大部分,但存在灌溉利用率太低的问题,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农业节水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灌溉利用率,通过使用节水技术可以减少灌溉用水量,缓解水资源短缺。山东省拥有多种先进高效的农业节水技术,但灌溉效率依然偏低,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山东省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机制还不够完善,在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应用的过程中造成了推广应用率偏低,使得农业节水技术不能发挥应有功效。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的目的
水资源是人类自身生存以及进行各种生产活动必不可缺的重要资源之一,山东省农业的种植生产,工业的制造生产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均离不开水资源的限制。山东省水资源匮乏现象严重,人均占有量仅达到全国人均占有量水平的 1/6,特别是近几年气候干旱降水量减少,水资源污染现象严重以及利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山东省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愈演愈烈。我们必须提高重视并应该想方设法缓解这一突出问题。农业用水是所有用水量的重中之重,山东省的农业灌溉用水达到了山东省总用水量的 60%以上,之所以如此除了农业本身需水量大以外还因为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普遍偏低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无效或低效利用,形成了极大的水资源浪费现象。
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使用农业节水技术,行之有效的农业节水技术能够提高 30%-60%的农业灌溉效率。据调查所知,目前山东省已经拥有多种先进有效的农业节水技术,如滴灌、喷灌、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渠道防渗灌溉等等。
但现实生产中农业灌溉用水的效率仍然偏低,有些灌溉区域的灌溉效率远远达不到 50%.分析问题原因会发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机制不够完善,存在诸多弊端,造成农业节水技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阻碍较多,应用率低。虽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如果该技术得不到推广应用那也是无用的。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工作是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重要支柱,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是科研成果的继续和再创新的关键环节,是联系科研、教育及生产的纽带,是促进农业节水技术进步和增强农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
以往诸多学者将农业节水的重点放在了先进有效的农业节水技术上,本文的研究重点放在了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机制上,旨在通过研究目前山东省的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机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对其进行完善和改进。最终探讨出适合山东省施行的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机制,提高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率,进而提高山东省农业灌溉用水的效率,缓解山东省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促进山东省农业生产的增产增收以及经济的腾飞。
1.2.2 研究意义
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不只能提高灌溉效率节约灌溉用水还能够达到省工、节能、节肥以及增产增收的功能,此外还能减少农用地的土壤板结和盐碱化问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的必要途径。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应用的实际意义不仅局限于农业生产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存都具有重要贡献,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困境,促进水资源的高利用率和分布合理化。因此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工作是势在必行并且需要加快进程全面推行。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水资源十分缺乏,但农业的增产增收和工业的高速发展都与之息息相关。
我国的节水农业开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特别是 80 年代以来受到了政府和公众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研发出了各种先进有效的节水技术,并引进了国外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但效果却不尽人意,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与我国现行的节水技术推广机制有关。推广机制的好坏和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高新技术能否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一个好的推广机制往往能帮助该项技术发挥最大功效。
近年来我国很多专家学者对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机制做了大量研究,我国学者分别从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机制的激励制度、支持政策、财政资金、推广方法、推广模式、水价水权、节水技术推广人员和节水技术使用者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
(1)水权交易和水价改革推动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机制的建立。韩洪云、赵连阁(2006)认为水价改革是推动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一项重要措施,农业用水的价格在全世界范围内存在一个共同现象就是远远低于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这是基于农业属于基础产业和弱势产业而给予的特殊照顾和支持,但就是这一现象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造成了相当程度对水资源的浪费和不珍惜。进行水价改革可以有效遏制这一现象,迫使用水人使用节水技术节约用水,对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和推广机制的建立起到了促进推动的作用。王金霞、张丽娟和黄季焜(2008)认为水权交易对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有积极作用,水权交易所发挥的功能,是使水权成为一项具有市场价值的流动性资源,透过市场机制,诱使用水效率低的水权人考虑用水的机会成本而节约用水,并把部分水权转让给用水边际效益大的用水人,使新增或潜在用水人有机会取得所需水资源,从而达到提升社会用水总效率的目的。水权交易与水价改革不同,水价改革是通过适度调节水价,使人们意识到水的稀缺性为花费更少或为了不多花费而想方设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水权交易是使人们意识到水资源也可以成为自己的一项产权可以从中获利是需要保护的,因此用水人也会千方百计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进而把节约下来的水资源用来获利。虽然水价改革和水权交易不是简简单单就能施行的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但这两项措施的确可以提高用水人节约用水的热情,有利于促进节水技术推广机制的建立。
(2)激励制度和支持政策是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机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国节水技术推广阶段尚处于发展阶段,激励制度和相关政策的扶持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节水技术特别是新兴技术在刚开始推行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和困难,特别是农业节水技术的使用者大多农民相对来说素质较低思想比较落后不容易接受新事物,需要给予一定的激励和支持来进行推动(张本家、李俊文,2011;陈俊,2009;胡继连,2004;高占义、刘钰和雷波,2006;周玉玺、葛颜祥,2006)。
(3)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机制的建立离不开财政支持。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机制不同于其他技术的推广,农业节水技术的成果见效慢、公益性相对较强。此外,农业节水技术推广需要相应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才能进行,这就意味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就造成了灌溉用水的成本大大提高,使得部分政府和民众并不希望使用新的节水技术(成诚、王金霞,2010)。公所周知农业属于弱质产业,一个地区如果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一般经济水平就相对较低,这也就造成该地区政府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投入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上面去,从而该地区的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就相对落后。与工业和服务业相比,农业的经济效益要低很多,这也使得各地政府在财政分配上倾向于投向第二、三产业。总的来说,财政资金在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上的投入短缺,是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限制条件的一个重要方面(王亚华,2000;沈满洪,2004;于素花,2001;周玉玺,胡继连,周霞,2003)。
(4)农业节水技术的选择影响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机制的建立。我国的节水技术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输水过程中需要的节水技术,另一部分就是灌溉过程中使用的节水技术。不同的节水技术需要不同的基础设施配套也需要不同的推广方法,此外,由于我国地域之间水资源差异大,经济、文化、环境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农业节水技术的选择方面要因地制宜(韩洪云、赵连阁,2004;贾绍凤、张士锋,2004;)。在我国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下,我国各地区大都种植模式和种植品种不统一,不集中,多品种小规模的农业种植管理模式,这就为使用何种农业节水技术增加了难度,是限制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原因之一(李英能,2005;)。
(5)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对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造成了困扰。到目前为止,农业节水技术推广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法律体系,在无法可依的情况下就很容易造成节水技术推广工作的混乱,使得同一种节水技术在推广时有不同的标准,在绩效评价时标准也有差异(姜文来,20000;阮本清,2003;)。在我国节水技术推广发展阶段节水农业的鼓励政策尤为重要,一个好的激励政策往往能起到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使得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我国 05 年出台了《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上面提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要重视节水关键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工作,并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但具体怎样的资金支持和资金如何运用并没有明确说明,这样在具体实行时就会有差异也无法达到吸引农民积极采用节水技术的目的。政府在监管方面业存在一定的欠缺,有些地区没有充分征求农民的意见就强制进行农业节水技术推广,造成农民的逆反心态。还有就是部分地区为应付上级检查做表面文章,这些地区的节水设施大都是装饰用的不能使用根本起不到节水的功效。
(6)推广人员是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主导力量。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困难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群众的节水意识淡薄,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原因,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人特别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还存在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一传统落后思想,这就需要我们推广人员去进行引导(毛春梅,2005;朱杰敏、张玲,2007)。但现阶段我国农业节水技术推广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工作效率低,缺乏热情,所具备的的推广技能水平也达不到标准,缺乏有效地推广策略。这就造成推广人员们在进行技术推广和技能培训时工作不到位(李周,2003;叶慧,2004)。还有就是推广人员在进行技术推广和技能培训时往往仅针对节水技术这单一方面,在文化教育、思想观念等方面是忽视的,这就使得农民的素质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此外农民的信息渠道相对闭塞,对我国水源短缺这一现状认识并不深刻,对国家推出的节水政策也不熟悉甚至不了解,这就使得农民对节水推广工作不重视,对节水技术的使用缺乏热情(裴源生、方玲,2006)。除此之外由于推广体系的不健全造成很多地区节水工作在开展时仅仅是在推广初期进行积极宣传推广,在中后期的维护和服务方面基本上是漠视的,使得节水技术推广工作刚有起色就慢慢消沉下去了。
(7)运营制度和管理制度保障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机制的长效运营。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机制的运行是一个经年累月长时间的过程需要一套完善的运营制度和管理制度进行保驾护航(胡继连,2000;王金霞,2001;周玉玺、葛颜祥、 周霞,2010)。目前我国节水推广机制的运营和管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政府主管型,政府负责灌区的水利工程建设和平时的运营管理,并负责收取水费,不以盈利为目的要求收支平衡但往往由于管理问题造成入不敷出;公司经营型,灌区由公司负责运营,政府可能给与一定政策或补贴,公司自负盈亏,由于利益原因运营情况一般不错;民间自发型,如用水者协会,吸引农户参与管理和决策,由农户自主建设和管理,增强农户建设和维护投入的积极性,改善田间用水管理情况,实现用水费用与灌溉收益的直接联系,可提高灌溉用水效率,降低用水量(胡继连,2000;王金霞,2001;韩洪云,2003;周玉玺,2003)。
1.3.2 国外研究现状
水资源短缺是一个全球全世界性问题,因此各国也都采取了相应措施来进行节水。
国外推广机制相对国内来说相对完善成熟,美国、日本和以色列都是农业推广机制相对发达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国家,接下来我们将对三个国家进行探讨分析:
(1)水权制度是农业推广机制的核心。美国是水权制度的先行者,水权是由州政府进行水资源分配实现的被法律确认或授予,享有对水资源的使用权和处置权,属于水权所有者的一种财产权利。水权可以继承,也可以有偿出售转让,有的地方还可以存入1这一举措使得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大得到提高,使得用水者想法设法节约用水将多余的水会储存起来或者转让出去而不再被浪费掉,可以从中获利的同时也实现了水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日本最初是禁止划分水权进行交易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水资源越来越紧张,日本不得不进行改变,明晰了水权,允许转让,出台了法律法规来保证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控制用水量。这样农户有了节水的积极性,既节约了用水量也保障了用户的利益,对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农业节水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周晓花,2002)。
(2)优秀的推广模式是农业节水技术顺利推广的基础。美国的农业教育-科研-推广模式是美国开发出的一个十分经典有效的推广模式,美国的大学农学院,大都集教育、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于三位一体。学院内部设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学院的科研人员与外界农场联系密切,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就能随时传递到农场中去。这些技术推广服务多是有偿的,是由农场提供的,这样使得学院有足够的资金继续进行科学研究也使得农场能够及时使用新的科技成果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这一模式能够很好地促进科研和生产力的共同进步(Chokri Dridi,2005)。在三位一体的推广模式的基础下美国的农业节水推广机制是一种以股份公司为主体的企业型管理运行机制,辅以少量的事业性单位企业型管理。在这种机制中,是由公司进行各种运营决策和职责任免而不再受政府影响。公司对灌区和用水者负责,在市场机制下运行摆脱了政府运营的低效率现象。
(3)以政府为主导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为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做好配套工作。美国联邦政府为了发展农业生产,解决以中西部地区为代表的干旱缺水地区的灌溉用水问题,长期以来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首先,在工程计划方面优先安排灌溉工程项目。
仅 1902-1991 年的 89 年间,联邦政府通过垦务局完成了 106 亿美元的水利工程补助性投资,其中 20 亿美元为灌溉设施投资。其次,采取长期低息或无息贷款的政府扶持政策兴建了多项水利工程。对于一些农民缺少资金的工程,农民通过提出申请,联邦政府会迅速根据所属情况提供必需的、长期无息贷款或低息贷款,偿还期限为 40-50 年。在还清全部贷款后,该水利工程产权归农民所有,这样很好的提高了农民兴建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也促使了农民管好、用好水利工程,形成了良性的经济运行机制。三是,为了鼓励农民兴建水利工程,联邦政府通常会向农民捐赠部分款项来帮助建设工程,一般赠款额所占工程总投资比例的 20%.四是,在税收方面,联邦政府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水利工程可以免交任何税赋,并能够获得所征收的财产税中的一部分收入用于偿还水利贷款,合理制定水价来征收水费,达到收支平衡,良性运行。此外,政府还根据需要,通过发行建设债券或从某些受益行业中提取建设基金等来支持水利工程的建设(Neuchatel Group,1999)。在农田水利的基础建设上,日本政府是主导方,中央政府负责修建诸如水库、引水坝、干渠这类灌溉设施,地方政府负责修建向农田供水的支渠,用水者协会负责毛渠的修建,整个工程项目各级政府会给予非常大的财政支持,这样解决了农户资金短缺无力承担建设水利工程的建设问题。有了先进有效的节水技术和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套对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推动促进的作用。所以现在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在日本发展的十分稳定(邓克英、罗正荣、李忠云,2008)。以色列国家供水工程投资全部由国家负担,对供水系统的运行维护费用,用水者负担主要部分(70%),政府负担小部分(30%)。国家负责建设和管理骨干水源和供水管网,把灌溉水送到集体农庄或个体农户组成的合作社的地边上。
(4)利用经济杠杆制定合理水价政策推动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美国的灌溉系统虽然能够达到自我维持的程度,但为鼓励节约农业用水也制定了相关水价政策。美国水价制定的总原则是:供水单位是不以赢利为目的,但供水部分的供水工程投资、工程维护管理的花费以及更新改造的开支是需要保证偿还的。同时不同级别采用不同的水价政策,包括联邦供水工程水价、州政府工程水价以及供水机构的水价等,各类用水实行不同的水价(Mark W.Rosegrant,2004)。以色列实行全国统一水价,通过建立补偿基金(通过对用户用水配额实行征税筹措)对不同地区进行水费补贴。不同部门的供水实行不同的价格,用较高的水价和严格的奖罚措施促进节水灌溉。为鼓励农业节水,用水单位所交纳的用水费用是按照其实际用水配额的百分比计算的,超额用水,加倍付款,利用经济法则,强化农业用水管理。对配额水的前 50%的用水按正常价收费为每立方米 0.1美元,其余的 50%将提高水价收费约每立方米 0.14 美元。对于超过配额用水的前 10%,定价为每立方米 0.26 美元,再多的超额用水为每立方米 0.5 美元。此外,为了节约用水,鼓励农民使用经处理后的城市废水进行灌溉,其收费标准比国家供水管网提供的优质水价低 20%左右,其亏损由政府补贴。以色列的农业用水水价政策,不仅保证了农业用水需求,而且鼓励或迫使农业有效节水,使其成为国际上农业节水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Ariel Dinar,1992)。
(5)实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管理制度,提高全民节水的热情,促进了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目前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灌溉工程的运行、维护、管理多由政府负责。经常会出现因管理不善或资金不足造成的灌溉工程的老化失修,而民众大多对工程的运行管理并不关心。为提高灌溉用水率,美国政府制订了法律法规来鼓励用水户更多地参与到灌溉管理中去。具体做法是,将许多基本的灌溉管理职能从国家机构转移到私营机构、非政府组织或以农民为主的地方组织。最常见的灌溉管理转移形式是将灌溉管理职责从中央政府的灌溉机构转移到财务自主的地方性非盈利组织,此类组织一般由灌溉工程受益区用水户组成,或者用水户在该组织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灌区运行和维护责任的转移,导致用水户必须支付灌溉用水的实际成本,促使用水户自觉节水。
(6)高素质的农业节水技术推广人员保证了节水技术推广的顺利开展。美国拥有一批优秀的农业节水技术推广人员:一部分来自各学院,这部分人大都科研学者或者专职人员对技术非常了解,知道推广工作的重点所在,可以非常专业的进行推广示范讲解,将技术要领直接传递给农民。一部分来自从事灌溉工作的企业单位,这部分人是企业聘请的专业推广人员,长期从事这方面工作非常熟悉各种节水技术,能够为灌区人民提供各种信息和技术服务。还有一部分人来自专门的农业灌溉技术咨询公司,他们为农民进行技术服务,包括为灌区农民搞灌溉设计,提供设备信息,指导栽培技术,监测土壤含水量,指导喷滴灌的时间、灌水量等。
1.3.3 研究述评
结合国内外文献综合分析表明,基于农业的弱质性和农业节水意义的重大性,农业节水技术的推行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在农业节水基础设施的供给方面。国家应该在自身财政允许的情况下对农业节水基础建设和相关配套设备实行财政倾斜和政策倾斜,确保农业节水技术在推广工作的顺利推行。在农业节水技术基础设施供给方面美国做的非常成功,除了,投入大量财政资金建设农业节水基础设施外,采取了长期低息或无息贷款的政府扶持政策兴建了多项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在农户还清贷款后所有权归农户所有,农户可以自由对其进行使用或收益,还有就是农户修建水利工程享有税收优惠政策。美国通过以上多种措施并举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美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得到了高速稳定的发展,进而使得美国的农业灌溉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纵观国内外文献会发现除了节水基础设的供给之外,水价、水权同样对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影响重大。水价属于约束机制,通过适度提高水价,让农户认识到水资源的稀缺性,就会尽可能降低灌溉成本进而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率。赋予农户水权则是属于激励机制的一种,将水权划分给农户并建立水权市场允许农户将节余的水资源进行交易,农户同样会尽可能提高灌溉效率将尽可能多的灌溉用水节约下来获得收益。划分水权和建立水权交易市场除了能激励农户提高灌溉效率外,还有利于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1)引言部分和理论基础部分,包括本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以及需要用到的理论基础。
(2)山东省地区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现状分析。这部分采用时空差异分析法,分析描述山东省近十年的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情况,粮食生产的变化情况。此外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着重介绍了桓台县、东昌府区、诸城市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情况,粮食生产情况,农民对节水技术的需求程度以及影响农户使用农业节水技术的各种影响因素。这一部分通过对整个山东省节水技术推广应用情况的时空差异分析和三个样本点的节水技术推广应用的现状描述展现了山东省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现状。
(3)山东省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问题分析。通过上文对山东省整体和部分地区的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现状的描述分析发现目前山东省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本章节主要从推广主体,推广环境和其他方面入手进行了探讨分析。
(4)山东省推广机制的分析探讨。主要对激励约束机制、需求拉动机制、供给推动机制、样本带动机制这四种推广机制进行分析探讨,分析这四种机制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最终探讨出适合山东省地区的推广机制。
(5)相关建议对策,对山东省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机制存在问题的提出相关建议对策。
1.4.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大量阅读国内外优秀文献,了解最新理论研究,学习写作技巧,为本文的写作打下理论基础。
2.比较分析法:对目前山东省地区存在的几种推广机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出适合山东省地区发展的推广机制。
3.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以山东省桓台县、东昌府区和诸城市为样本,进行调查研究了解这三个地方节水技术的应用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经济状况,主要种植作物,粮食的生产情况以及民众对节水技术的需求状况是怎样的,分析探讨目前节水推广工作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可能创新之处
首先,不同于以往关于农业节水的文章将侧重点放在农业节水技术方面的研究分析,本文从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入手,分析探讨了山东省现在主要实行的四种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机制的优势和弊端并对其进行完善改进,旨在提高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率,进而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灌溉效率。
其次,本文运用了时空差异分析法对山东省 17 地市 2001 年-2011 年十年间粮食生产情况和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横向和纵向方面的比较分析和现状描述。之后结合调查问卷的调查情况从农户的角度对山东省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描述分析,并且分析探讨了影响山东省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
1.5.2 不足之处
由于调查问卷的调查范围和数量有限可能对调查结果造成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关于山东省 17 地市 2001 年-2011 年十年期间粮食和节水技术应用情况的数据量比较大无法一一进行比较分析,只能选取有代表性的年份和地市进行分析描述。此外,本人的文字功底较弱,造成本文的描述语言不够生动可能存在一定的逻辑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