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技术驱动型奶牛养殖模式在农场的推广
【第一章】农场新型奶牛养殖技术研究引言
【第二章】奶牛养殖模式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三章】农场技术驱动型养殖模式的优势及效益分析
【第四章】技术驱动型奶牛养殖模式推广的目标与关键问题分析
【第五章】国际奶牛高产养殖模式的推广经验借鉴
【第六章】促进农场技术驱动型奶牛养殖推广的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基于技术的奶牛饲养模式推广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奶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畜牧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过去的 10 余年,中国乳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原料乳产量从 2000 年的 919 万吨增长到 2013年的 3649 万吨,年均增长水平高达 13.71%,大大高于世界乳业的 1.5%的年增长水平;液态奶和干乳制品的产量也大幅的增加,液态奶的产量由 2000 年的 134.1 万吨增长到 2013 年的2335.9 万吨,年均增长率高达 32.5%;干乳制品由 2000 年的 82.9 万吨增长到 2013 年的 362.1万吨,年均增长率为 14.3%;乳制品加工企业的销售额也从 2000 年的 118.3 亿元飙升到 2013年的 2831.6 亿元,增长了 23.9 倍;同时,我国人均牛奶消费量也实现了快速的增长,从 2000年的 5.5 公斤迅速提升到 2013 的 26.13 公斤[1].
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养殖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低,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奶牛养殖业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三氯氰胺事件爆发以来,我国的乳制品行业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使得我国乳业市场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消费者对于乳制品产生了信用危机,由此,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进入到了寒冷的冬季,众多乳制品行业开始经营困难,企业利润在不断降低,加之饲养原料价格的上涨,使得整个乳品行业的产业链的养殖效益也处于微利的状态,面对这样的情况,迫切需要发展一种高产高效的奶牛养殖模式,才能够控制生产成本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以推广问题研究为题,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等多种途径,使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及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八五一一农场技术驱动型奶牛养殖模式,明确其推广的目标及价值,同时,对其进行推广主体、推广内容、推广方式和范围的全面分析,并通过借鉴国际先进奶牛养殖地区的推广经验,完善八五一一农场技术驱动型奶牛养殖模式的相关对策建议。
本文预期通过研究,达到以下目的:
首先,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八五一一农场技术驱动型奶牛养殖模式,以起到完善相关理论并对现有黑龙江省奶牛高产养殖模式方面的研究进行补充的作用;其次,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归纳总结,进行效益分析,评价八五一一农场技术驱动型奶牛养殖模式的整体水平,并借鉴国外先进奶牛养殖地区的养殖模式推广经验,促进八五一一农场技术驱动型奶牛养殖模式的推广。
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建议,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效结合,促进黑龙江省奶牛养殖模式的推广与可持续发展。
1.2.2 研究意义。
乳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畜牧业发展强劲的产业之一,积极扶持乳业发展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品已经成为人们的主要消费品,然而,近年来乳制品安全事故频发,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恐慌,企业急需进行乳制品质量的升级,以确保奶制品的安全性,消除消费者的顾虑。因此,对八五一一农场的技术驱动型奶牛养殖模式进行研究,总结其发展的优势,并逐步对这种养殖模式进行推广,对于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奶牛养殖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通过对八五一一农场技术驱动型奶牛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关于奶牛养殖模式理论的内容,同时,可以丰富关于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内容,充实黑龙江省关于奶牛养殖模式的理论和农业技术推广的理论研究体系。
(2)本文认为,八五一一农场的先进奶牛养殖模式有其独有的特点,并处在一个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同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将这种技术性奶牛高产养殖模式进一步推广,促进我国奶牛养殖模式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1.2.2.2 实践意义。
(1)通过对八五一一农场技术驱动型奶牛养殖模式推广进行研究,对其奶牛养殖模式的发展及优势进行分析,明确这种模式的推广的目标与价值,能够为其自身的推广提供明确的方向。
(2)通过分析国际先进国家的奶牛高产养殖模式的推广经验,可以为八五一一农场技术驱动型奶牛养殖模式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借鉴,从而使其在推广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也为实现地区之间的协调快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3)通过对八五一一农场奶牛高产养殖模式经济效益的探讨研究,能够加深八五一一农场乃至黑龙江省奶牛养殖业的了解,为高产高效奶牛模式的正确发展及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一定的指导。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1.3.1.1 关于奶牛养殖模式的研究动态综述。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奶牛养殖业主要采取产业化的生产模式,通过将分散的农户、奶业经营者,按照一定的利益关系,联合起来,构建共同的利益主体,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综合在一起的生产方式,以此来加强乳业企业自身的实力,实现其规模化发展。
West(2009)通过对新西兰与美国的奶牛养殖模式分析,总结认为:合作社形式的奶牛养殖模式在是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模式。在欧美等奶牛养殖业发展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具有丰富的国际经验,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也可以采取这种形式来进行,通过生产、加工、销售来达到奶牛养殖业的产业化经营,为我国的奶牛养殖业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2].
Blues.W.Malang(1986)美国的奶牛生产主要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合同制生产,第二种是一体化的公司生产方式。前者可以通过合同形式,保障原料乳的供应,降低风险;后者可以提升公司的总体的经营规模,从而降低成本,提升经济效益[3].
Gribble TA(2005)通过对规模化养殖场的调查分析,分别选取了养殖场的规模、劳动力投入、粪便处理、运输成本、综合管理五个指标,进行了效益分析,并最终得出结论:1500头牛的奶牛养殖场的养殖效益是最高的[4].
Michael Griffin 在他发表的报告《世界乳业状况回顾变化、趋势与挑战》和《农业贸易白由化对世界乳品市场的影响》中提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之间的规则将会对世界乳制品市场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他还对全球乳制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做了简要分析,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加强国际竞争,提升乳制品质量,才能保障国际乳制品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6].
Frederick W. Crook(1998)通过对我国奶牛养殖场的研究认为:利用国营农场的形式发展我国的奶牛养殖业将会是中国奶牛养殖模式的一次创新,国营农场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雄厚的资金支持,对于奶牛养殖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积极运用国际援助来促进自身乳业的发展,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奶牛养殖业的综合水平[7].
James Simpson(2006)对中、美、日三国的乳制品生产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得出:中国的乳制品生产在原料乳的生产环节具有成本优势,美国在后期的运营成本、加工方面有着明显的技术优势;日本奶牛养殖业在规模和单产上相对较高,具有规模优势[8].
Hill Piggott and Griffith(2001)认为:日本的奶牛养殖模式是建立在家庭牧场的基础上的,由于日本的土地资源有限,因此,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成为日本奶业发展的关键。日本政府积极倡导牧场规模化经营,近年来,日本的家庭牧场数量不断减少,但规模却在不断扩大,且为了追逐最大利润,大多数家庭牧场都建立在距离消费市场较近的地方,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运输成本,提高了牧场的利润。
1.3.1.2 关于农业技术推广的研究动态综述。
1的推广体系。从国家的推广而言,需要有第三方机构的协调与配合,构建合理的协调机制;从地区的推广而言,不能一味地机械复制,而是要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契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推广过程的有效性和持续性[11].
Van Crowder(2005)认为,公共财物资助对于推广活动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私营组织大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在涉及到一些经济利益是,他们自然而然会出现怠慢心理,这样也会导致经济拮据的农民无法享受到该有的服务;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推广活动的信息传递是需要在公共部门的管理下运行的,同样需要公共财物的资助,只有这样,才能完善整个推广过程,提高推广的效果[13].Kahan(2007)农业技术推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追求高估价值的农业产品以及高产量、低成本的经济作物的生产,而农民无论从知识水平、意识还是从经济等方面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推广过程中,就要对农民的知识储备进行更新,对技术进行普及,而且要注重推广的效果,保障农民能够真正的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科技兴农的意识,以此,来适应是时代农业发展的要求[14].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2.1 关于奶牛养殖模式的相关文献综述。
刘成果(2011)通过搜集我国各个省市的奶业发展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针对中国乳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为我国奶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保障我国奶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其中包括:奶业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奶牛养殖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及科技养牛等方面的内容。对我国奶业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性[16].
张丹凤(2000)认为,我国是世界上奶牛养殖业规模较大的国家之一,牛奶产量也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的国家,但是我国并非奶牛养殖的强国,归根到底,都是因为我国的奶牛养殖业大多注重的都是奶牛养殖数量的增加,产量的增加,而忽视了科学技术在奶牛养殖中的作用。最终导致了我国奶牛养殖业处在世界前列,却并不发达的这种尴尬现状[17].
王林(2002)研究表明,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养殖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低,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奶牛养殖业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同时,我国乳制品企业消费市场还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发展前景一片光明[18].
顾海英(2005) 荷兰奶牛养殖业非常注重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可以说是时刻与世界最先进的奶牛生产方式相联系,从机械化挤奶到集约化经营、再到现代生物技术改良牛群、整个生产过程中,计算机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
任智慧(2005)散户养殖模式主要依靠的是奶农固有的经验来进行养殖,而且缺乏充足的资金以及优质的饲料,养殖户短期的养殖效益观点非常明显,不但生产效率得不到提高,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以及资源;奶牛养殖小区模式是我国奶牛养殖业的一个创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模式已经难以跟上时代的潮流;我国奶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将会向着集约化、科技化的方向不断前进[20].
朱香荣等(2009)认为目前奶牛养殖小区模式作为政府曾经主推的一种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其运行体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经济问题和管理问题,导致目前很多奶牛养殖小区处在一个名存实亡的状态[22].
史永峰等(2010)认为:奶牛养殖示范园区是奶牛规模化养殖的最好形式,首先,他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雄厚的资金支持,其次,养牛养殖示范园区对于奶牛的配种、管理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作为保障,奶牛的体质会得到提升。最后,奶牛养殖园区建设是政策性养殖的一种方式,无论从奶制品的质量还是从销售渠道来说,都可以享受到相对优惠的政策,也会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对于我国乳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23].
师立强(2012)奶联社模式是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过程中比较成功的养殖模式,他采取奶牛入股的形式,统一对农民养殖的奶牛进行饲养,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利用现代化的设备,采用公司的管理形式,保本分红,一方面,提高了农民加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保障了奶牛在养殖和饲养等方面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于提升奶牛的养殖水平有重要作用[24].
1.3.2.2 关于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文献综述。
宋军、胡瑞法等(1998)通过研究认为我国农村居民的农业科技需求与政府积极推广的科学技术很大程度上并不匹配,因此农民对新科技的选择行为出现了政府无法想象的偏差。
因此,即使政府投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农业科技推广,但取得的效果却与预期相差很大。为了确保现行政策的有效实施,相关部门务必把握正确的农民农业科技需求[26].
高启杰、李福等(2015)从系统动力学角度,剖析了合作农业推广的主体要素、辅助要素和环境要素三大动力结构及其功能,认为利益驱动、技术带动、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是合作农业推广的四大动力来源,提出了推广物品属性、交易成本和合作协同三大动力原理,最后提出了多元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合作动力机制的优化措施[27].
程慧敏(2015)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认为:农业技术推广是粮食丰收、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技术能否尽快地转化成生产力,关键在于农业技术推广。通过技术指导、因地制宜的科学种田,可减少投入、节约成本,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28].
1.4 研究内容。
首先,本研究在阅读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创新扩散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外奶牛高产养殖模式推广方面的先进经验,对八五一一农场技术驱动型奶牛养殖模式进行了分析,充分说明该种养殖模式的优势所在,明确其推广的目标与价值。其次,通过整理相关的调查数据,得出养殖效益的具体数值,并与邻近地市进行比较,从而说明八五一一农场技术驱动型奶牛养殖模式的优越性,以更好的促进这种模式的推广。
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促进黑龙江省奶牛养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完善相关理论,从而推进示范区的建设,促进黑龙江省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总体而言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理论部分。分析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思路、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等。界定了模式及养殖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着重对本文研究的技术驱动型奶牛养殖模式进行了界定,同时,对创新扩散理论、行为改变理论、产业组织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
第二部分:实践部分。首先,对八五一一完达山良种奶牛养殖场进行发展介绍、总结其发展的优势以及进行相关的养殖效益分析;其次,明确对技术驱动型奶牛养殖模式的推广目标及推广主体、推广内容、推广方式和推广范围;再次,借鉴国际先进奶牛养殖国家的先进经验,为黑龙江省乃至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提供借鉴;最终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定性分析。综合利用创新扩散理论、行为改变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分析八五一一农场技术驱动型奶牛养殖模式的优势与推广的目标,同时,对推广的主体、内容、方式及范围进行了分析、并借鉴国外先进的推广经验,提出推广技术驱动型养殖模式对的框架和思路。
(2)实证分析法。应用于第三章,通过对八五一一农场奶牛高产养殖模式的养殖成本及收入分析,进而计算得出奶牛养殖效益,主要目的在于充分说明这种养殖模式的推广价值。
(3)比较分析法。主要应用于第三章、第四章。通过对八五一一农场技术驱动型奶牛养殖模式与邻近的密山、虎林规模化养殖场养殖模式的效益分析,以及对世界其他先进国家奶牛养殖模式推广的经验的分析与研究,从而总结发展经验,进而更好的促进技术驱动型奶牛养殖模式的推广。
(4)论文的理论阐释采用比较、归纳、等分析方法,运用定性分析与规范研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和比较分析。
(5)实地调查法。在充分预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反馈的情况对研究内容进行调整,再通过针对性的实地调查获取八五一一农场奶牛养殖业效益的相关数据。
1.5.2 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