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贵州省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按照有一定工商注册资本,有耕作机械、插秧机械、提排灌机械、联合收割机械等合计 10 台以上或单一种类机械达 5 台以上,具有章程、管理制度、固定办公、经营地点的共性标准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成立的。
农机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经营的农机户和农机大户组织起来,有效提高了农业机械的利用效率,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其它任何组织所无法替代的,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1 农机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1. 1 贵州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基础统计数据
2007 年,贵州省第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在黔南州注册成立。到 2013 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现有农机专业合作社 356 个,占全国总数的 0. 98% ; 从业人员 10 431 人,其中技术人员 1 987 人,管理人员 1 575人,维修人员 1 097 人,机手 5 772 人,服务农户数 23万户; 经营土地面积 30 666. 667hm2左右,作业面积 179 756. 667 hm2; 拥有农机具17 653 台( 套) ( 其中大中型拖拉机 1 039 台,联合收割机 388 台,水稻插秧机 611 台) ; 合作社年度总收入 26 738. 93 万元,支出11 131. 71 万元,年度盈利 15 607. 22 万元,人均年收入 14 962. 34 元; 合作社资产总额 3. 8 亿元( 其中农业机械原值 2. 03 亿元) ,农业机械原值 50 万元以上的合作社有 133 个,配套设施面积 175 594. 6m2; 合作社培训机手 5 772 人次,转移劳动力约 4 万人。贵州省现有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 2 467 个( 占全国总数的1. 5% ) ,2013 年农机专业合作社占全省农机化服务组织的 13. 66% ( 全国同期其值为 21% ) .在贵州省 356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中,服务、经营规模最大的组织( 公司) 固定资产超过千万的有 1 个; 资产规模在 50 万元以下的有178 个,50 万元以上的有178 个,各占50% .
从经营收益方面来看,2012 年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年均收入 1. 4 万元,是农民当年平均收入的2. 92 倍。2013 年,开阳县国建农机合作社社员年均收入近 4 万元,是当年当地农民平均收入的 8. 5 倍。
合作社成员年人均收益 2 万以下的合作社 253 个,2万元以上的 50 个。合作社年人均收入均超过当地农民年平均收入。从土地流转方面来看,年均承包、租赁、流转农民土地面积 6. 667hm2以下的合作社 72个,6. 667 ~ 20 hm2的合作社 107 个,20 ~ 33. 333hm2的合作社 142 个,33. 333hm2以上的合作社 35 个。
同时,兼业开展农副土特产、果品、蔬菜初加工的合作社 18 个; 兼业农机经营、维修的农机合作社 230个; 农用运输的合作社 320 个; 公司 + 基地 + 农户经营模式的合作社 50 个。
1. 2 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情况
1. 2. 1 农机专业合作社模式和运行机制
1) 农机大户模式。农机大户利用原有的机械设备投资入股,凭借自己懂经营、会管理、信任度高的优势,吸收各种农业生产专业大户、农机手等自愿带机或带资按股份制原则入社组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这种模式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都是农民,其成员中有 80% 左右是农机户带机入股入社的,是合作社的基础成员。合作社的核心成员由农机大户和各种农业种植大户构成,农机大户出任合作社理事长。例如,贵阳市乌当区百宜生态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罗永国利用自己对农业机械的使用、维修等技能掌握较好的专长,于 2003 年自己出资购买了桂花耕作机 1 台、小型耕作机 2 台、抽水机 1 台,给当地农户开展代耕服务,由于收费合理、服务质量高,逐渐在当地建立了较高的信任度。2004 年,当地有 4 个农机户主动提出与罗永国一起从事机耕作业。在罗永国的带领下,他们为周围的农户代耕土地,逐渐在周边乡镇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这一模式经营灵活,基础服务对象和服务面相对稳定; 但经营规模和范围相对较小、产品较单一、农机具使用率不高,导致抵御风险能力不强。
2) “公司 + 基地 + 农户”模式。由各级农机主管部门或乡政府、村委会牵头,引导农机加工维修,流通企业利用生产、加工、维修、营销、技术、市场及资金等优势,为贵州省农业生产、农村产业经营和广大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的服务,形成“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社 + 农户”的产业化经营链条。这种模式是“农机大户模式的加强版、扩充版和发展版。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模式占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 15% ~20% .例如,铜仁市思南县科龙农机专业合作社采取”菜单式“”公司 + 基地 + 农户“的形式展开农机服务。所谓”菜单式“服务,即合作社在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提供 3 种服务模式供农户自主选择: 一是农户将承包地一年或几年出租给合作社经营,租赁费可以现金结算或粮食结算; 二是合作社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 三是临时服务,合作社为农户提供部份作业环节的机械化服务。”公司 + 基地 + 农户“经营形式则是合作社与贵州省禾睦福种业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公司以入股的形式注入资金购买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谷物加工机械等先进设备,壮大合作社实力; 合作社基地生产的水稻种按合同价 11元/kg 计算,全部由禾睦福种业有限公司收购,签订合同的 26.667hm2基地,给农户每公顷增收 7 500 元。就此一项公司年增收 60 万元,实现了公司农户互共赢。
3) 松散型模式。政府有关部门引导当地现有的跨区作业服务队联合而组成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这种模式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在贵州省农机专业合作中为数不多,所占比例不足 5% .例如,六盘水市盘县双华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它是在县农机中心、烟草局、科技局、农业局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由县科技局、农业局选派科技特派员发起,联合全县的农机大户、种烟大户、种粮大户、种药大户等 24 户农民自愿组建,采取带机械、带资金、带土地的方式入社而成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松散的农机作业服务实体,主要从事耕种、维修、收获、运输和垮区作业服务。合作社内主要由社员自行联系作业服务,是一种较松散的作业组联合体。
4) 代理作业服务模式。由村干部或在村里有一定信任度的村民作为发起人而成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一般都是带机入社,机型单一部分合作社农机原值不超 10 万元,有的甚至只有 1 万元左右。据不完全统计,这类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占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总量的 10% 左右,在经济情况相对较好的坝区或粮食产区发展较好,前景广阔。例如,惠水县羡塘乡是劳务输出大乡,劳动力严重缺乏的红旗村情况尤为突出,为解决这一困扰农业生产的难题,在红旗村党支部的组织带领下,由村党支部书记武明聪牵头,组织该村拥有农机具的党员和农户 20 余人成立了合作社,内部组织机构健全,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等组织,通过社员大会选举出理事长和理事,制定了章程和管理制度、管理办法。合作社通过社员出资农机入股,资产总额从成立之初的 85 万元发展到如今的 280万元; 作业服务内容从成立之初的代耕、代育、代种、代收服务扩展到租赁土地,开展水稻全程机械化、规模化种植,服务范围已辐射至周围几个乡镇,作业收入从成立之初的 25 万元增加至 110 多万元。
1. 2. 2 贵州省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状况
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范围已由成立初期时的代耕作业服务扩展到如今的农田作业( 作物生产全程服务) 、农机维修、农机配件、农机出租、技术咨询、培训等服务及农业运输、农田基本建设、生态植保,特色农产品基地化种植、养殖,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等领域。伴随着经营范围的扩展和经营规模的增长,大部分合作社已摆脱了当初举步维艰的困难局面,至 2013 年底,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年均收入达 1. 5 万元左右,远高于全省农民当年平均收入。由于各地劳动力工资不同,因此在统计全省农机合作社社员年收入时不包括社员的劳动力工资收入。
2013 年,贵州省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为 356 个,总收入 2. 67 亿元,生产成本总支出 11 131. 71 万元( 包括生产过程中物质支出、机具磨损折旧、劳动力工资支出) ,共盈利 15 607. 22 万元。其中,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代耕、机播( 种) 、机收作业收入 8 021. 68 万元,占总收入的 30% .2013 年社员年均收入低于 1 万元的农机专业合作社50 家左右,占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的 14. 8%( 其中,被当地农机及相关管理部门评为经营管理不规范、效益较差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占 6. 4% 左右) ; 社员年均收入在 1 万 ~ 2 万元区间的合作社 240 家,占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的 71. 3% 左右; 社员年平均收入在 2 万 ~ 3 万元区间的合作社 35 家左右,占10. 4% ; 社员年均收入 3 万元以上的合作社 14 家,占4. 1% .以上不完全统计数据表明,贵州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状况呈两头尖、中间大的态式。
从经营业务来看,100% 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有农田( 土) 作业、农业运输、技术咨询、培训服务等业务; 40% 的开展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 80% 的开展有农机维修、农机配件、农机出租服务; 有 20% 的开展特色农( 牧) 产品基地化种植、养殖业务; 有 5%的开展特色产品加工销售业务。
1. 2. 3 贵州省农机合作社组成人员状况
2013 年底,贵州省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人数 10 43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1 987 人( 农艺技术人员 299人、农机技术人员 1 190 人、工程技术人员 498 人) ,管理人员 1 575 人( 财会人员 356 人、合作社理事、监事1 219 人) ,维修人员 1 097 人,机手 5 772 人。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最少由 5 人组成,一般合作社社员有核心成员、普通成员、兼职成员之分。核心成员以从事合作社业务为主,主持合作社日常运行、管理、联系业务、开拓项目,所持股份较大; 普通成员在必须服从合作社统一安排的情况下,可自行自主从事服务作业;兼职成员则比较自由,类似临工性质。
1. 2. 4 贵州省农机合作社资产状况
全省农机专 业 合 作 社 拥 有 厂 房、机 房、库 房175 594 . 6 m2,办公用房 35 118. 92m2,合作社总资产 3 7997 万元。其中,农业机械原值 20 326. 5 万元,拥有农机县 17 653 台( 套) ( 其中大中型拖拉机 1 039台,联合收割机 388 台,水稻插秧机 611 台) .拥有农业机械 50 万元以上的农机合作社 133 个,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拥有农业机械原值 100 万 ~300 万元的农机合作社 57 个,资产规模较大、农业机械原值 300 万~ 500 万元的农机专业合作社 7 个,农机原值 500 万元以上的大型农机合作社 1 个,资产规模 1 000 万元以上超大型农机合作社 1 个。
从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作业的机型来看,小型农机具占 70% ~85% 左右( 如微耕机、耕整机、小型植保机、灌溉机具、播种、收获机械等) ,大中型机械较少,大型动力机械和大型联合作业机械较为缺乏。
2 贵州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特点
2. 1 经营主体多元化
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已由农机作业服务向农机维修、农机推广销售、农机培训及农产品加工方面扩展。随着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及各种新技术、新生产要素的加入,农机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全社会农机化的缩影。
2. 2 经营产品多样化
农机化发展不均衡,农机作业服务由最初单一的机耕服务向耕、耙、播、种、收全过程机械化服务发展。
各地农机主管部门提出了一些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发展建议,如黔南州农机中心提出了州农机发展将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整合新技术推广、平安农机、农机维修网点建设”三合一“,加快推进全州农机化发展进程。在农机服务组织方式上,有纯农机作业服务的,有专业服务型的( 如水稻、小麦、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 ,以及烤烟、茶叶生产机械化服务。
2. 3 经营模式向产业化专业化逐步转变
贵州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服务经历了农业生产个体、农业生产大户、家庭农场及农业生产基地等,农业生产者由提供单一的或部分环节的机械化服务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机械化服务转变为土地托管、土地租赁、土地承包、流转、基地化生产。这次转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是农机专业合作社由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转变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解决了多年以来因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生产率低下而困扰农业发展的”贵州省农业生产今后由谁种、种什么、怎么种“的现实问题,甚至可以说现在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是我国农业产业工人的雏形。这一转变使得贵州省农机专业合作社能充分整合本地区劳动力、装备、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为全省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先进的物质装备和技术人才支撑,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由兼业经营向专业化经营、由分散经营向组织化经营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