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农业经济学论文

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概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6-17 共1281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我国农业制度发展困境探究
  【第一章】基于生态文明的农业制度革新研究绪论
  【第二章】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概述
  【第三章】农业制度变迁及其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障碍
  【第四章】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农业制度创新路径
  【结论/参考文献】生态文明价值观下农业制度发展研究与参考文献

  第 2 章 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概述

  工业社会以来,人类为了最大限度的追逐经济利益,大量掠夺自然资源,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了人类的生存危机。因此,要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生态文明价值取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业也必须坚持生态文明价值取向。坚持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农业制度创新,需要全面把握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行程、依据、内涵以及特征。人类从原始文明时期逐渐进入生态文明时期,价值取向也随之经历了艰难的行程,要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依据来源广泛,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不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都蕴含有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在实践上生态文明价值取向是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要求。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内涵、特征丰富,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地位,要求人类在实践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1 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回顾

  人类文明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变而调整,随社会发展而进步。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价值取向也随人类文明发展经历了艰难的行程。原始文明价值取向下人类顺从自然、敬畏自然;农业文明价值取向下人类积极干预自然,但总体上人与自然还是和谐共处的状态;工业文明价值取向下人类为了追求最大利益而大量掠夺自然资源,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人与自然成对立状态;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重新审视人类行为,转变对自然的态度,再次确立二者的平等地位,通过生态文明价值取向引领人类进步。

  2.1.1 原始文明价值取向。

  原始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极小,原始文明价值取向下人类崇拜自然、敬畏自然。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为维持生存,原始人类制作石器、木器等作为生产工具,制作生产工具的原材料均来自于自然,生活资料也来自于自然,人类食物完全来自于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各种动植物资源。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工具简单,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及其有限。自然界对原始人类是一种神秘的存在力量,为应对复杂的自然环境,原始人类群居而生,利用群体的力量进行捕鱼、打猎等活动。人依附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依附关系。

  原始文明以自然中心主义为价值取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社会发展屈服于自然,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有限。原始文明价值取向下人类畏惧自然、顺从自然、依附于自然,并在实践活动中对自然进行认识和改造,人与自然整体上是一种和谐共存的状态。马克思认为原始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这样的:"人们同自然界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自然界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与自然,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

  原始文明价值取向下人类依附于自然而生存,人类行为受制于自然环境,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水平有限,对自然的认识处于比较低级的层面。人类从本能上顺应自然,对原始自然进行利用,不存在对生态环境进行管理和维护的问题。原始人类为了生存从自然界寻找和制作生存工具,制作的工具也以自然界为基础,从根本上并没有摆脱自然界的控制。

  2.1.2 农业文明价值取向。

  人类由原始文明进入农业文明,价值取向也发生转变。农业文明价值取向下人类发展农业,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农业社会早期阶段,人类进行农业生产和手工生产,产出自然的衍生品,对环境的影响较小。而自然界的修复能力又十分强大,虽然人类活动会影响自然环境,但是人与自然仍然协调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农业技术不断进步,出现了铁器等金属生产工具,生产力进一步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增强。农业生产力不断进步,农业生产方式也不断更新。农业社会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代表,人类利用最新的农业生产工具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生产出农产品和畜牧产品以满足人类不生存发展的需要。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开垦土地,因此森林遭到砍伐、植被大量破坏,出现了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荒漠化等现象,局部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环境的破坏使人类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大量古文明逐渐消失。受农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局限于一定范围内,对自然的破坏程也局限在一定区域,整个生态系统未遭大范围影响。

  从整体上看,整个农业文明时代基本上维持了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农业文明整体维持了自然环境的平衡。农业文明价值取向下人类对自然的认知不断深化,对自然万物有了新的认知;人类由原始文明时期的敬畏自然转变为积极的干预自然和强化自然,以积极地适应自然为主要特征。农业文明价值取向下人类强化自然的能力增强,但人类仍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类仍然依赖自然、尊重自然。这一时期人类生产活动仍然不能摆脱自然控制,人类总体上还是敬畏自然、顺从自然,人的行为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人与自然总体上保持和谐统一的模式。

  2.1.3 工业文明价值取向。

  18 世界 60 年代,英国发明蒸汽机并投入使用,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工业时代,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时代来临。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极大飞跃,机器大工业生产改变了人类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然而人类对利益的渴求是无限的,工业文明时代科技迅猛发展极大增强了人类干预自然的能力,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人类不断扩大生产,掠夺自然资源,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文明以追求经济的增长和人类中心主义为绝对的价值取向。工业文明价值取向以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为基础,以人类中心主义指导人类实践。工业文明价值取向以人类利益为中心,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只强调人类的价值,否定自然界其他生命体的存在和整个自然界的价值,否定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工业文明价值取向强调人类的主体地位,主张征服自然和统治自然。人成为绝对的主体,而自然仅被作为消费的对象,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工业文明价值取向下追求经济增长成为终极的发展目标,人成为绝对的主体,而自然界作为物的有用性成为满足人类需求的工具性价值。为了最大限度的追逐经济利益,人类大量掠夺自然资源,自然界仅仅作为物的有用性成为人类消费的对象。人类无节制的征服自然、占有自然,破坏生态环境,最终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工业社会人类无视自然规律进行生产生活,最终遭到自然的疯狂报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大气污染、臭氧层空洞、全球变暖、资源枯竭、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地下水资源枯竭等等,有些环境破坏甚至是不可逆转的。

  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依附顺从变为凌驾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虽然经济取得了高速增长,人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但工业文明价值取向下人类采取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严重违背了自然的发展规律,破坏生态环境,威胁到人的生存,人与自然的矛盾对立达到顶点。因此迫切需要转变价值取向,摒弃工业文明价值取向,以生态文明价值取向引领人类发展。

  2.1.4 生态文明价值取向。

  工业文明价值取向坚持人类中心主义,以追求经济的增长为绝对目标。人类无节制的掠夺自然资源,采取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排放的生产方式,给人类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灾难,造成了空前的生态危机,严重危害了人类的生存发展。人类中心主义的工业文明价值取向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程。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人类逐渐反思自身行为给生态系统带来的严重后果,逐渐转变发展观念,工业文明价值取向开始走向生态文明价值取向。

  工业文明价值取向所造成的生态危机迫使人们转变观念,改进原有的生产方式,遵循自然规律改造自然,循环利用自然资源。工业文明价值取向造成的社会发展弊端需要人类转变价值取向,由此,生态文明价值取向逐渐形成。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产生是人类对工业文明价值取向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结果,体现了对传统工业文明价值取向的扬弃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建构。生态文明价值取向是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把握的结果,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

  与工业文明价值取向的人类中心主义不同,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立足于人和自然两个维度。不但人有价值,而且自然也有价值。人作为价值主体,为了人类生存发展需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稳定和谐关系;自然也有其固有和外在的价值,为自身及其他生命体创造稳定的环境。人类在实践中不在以人自身的利益为唯一衡量标准,生态文明价值取向决定人们的价值选择,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生态文明价值取向要求人类在向自然索取的过程中注意把握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找到二者的平衡点,在开发自然的同时达到人与自然的共赢。生态文明价值取向要求人类树立起保护自然的观念,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自然,以生态文明价值规范引导自身行为,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生态文明价值取把实现生态文明作为全人类的共同奋斗目标,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以生态文明价值观为基础,决定着人们的价值选择和实践活动,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行为空间。

  2.2 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依据

  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经历了艰难的行程,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索,它强调人类在实践中必须要摆正对自然的态度。其依据来源广泛,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理论上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主要来源于中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文明思想,在实践上生态文明价值取向是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要求。探究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依据,对于丰富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内涵和特征,在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下创新农业制度,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1 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理论依据。

  生态文明价值取向有着广泛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理论来源广泛,不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都蕴含有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2.2.1.1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文明思想。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古代的传统文化中就蕴含有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古代儒家、道家、佛教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就极为丰富,反映了古代人民丰富的智慧和对自然的尊重。

  儒家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生态文明思想主要体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儒家思想认为"天"和"人"应该是和谐统一的,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孔子曾提出"敬畏天命"的思想,在《论语·季氏第十六》中曾指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敬畏天命",这里的"天"不是主观的天,而是自然客观的天。天上没有主宰万事万物的神或上帝,万事万物的发展皆应顺应一定的自然规律。"天命"是指上天的意志,代表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畏",不只是害怕、恐惧,也有敬畏的意思。"敬畏天命",就要求人类尊重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孔子还将"畏天命"作为君子的一种美德,以是否敬畏天命将"君子"和"小人"区别开来。儒家学派其他的思想中也都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荀子曾提出"天道自然"、"天行有常"的思想,天为自然,天不再是变幻无常的,而是有自身的存在规律。后来荀子更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后世更提出"圣人造命"的思想。这种思想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自然中占据主导地位,人可以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利用。孟子主张"仁民而爱物",人要有仁爱之心,爱护周围的事物,珍惜自然环境,对自然之物要取之有度。孟子还提出"不违农时"的思想,人类进行农业生产不能违背作物的生长规律。西汉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儒家学派对天命敬之畏之,对其顺之改之,体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的思想。

  道家的学说中也体现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道家的集大成者。老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老子》中,其"道法自然"的思想就深刻体现了道家对人与自然的认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寂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之为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认为"道"是一种不可名状的东西,它形成于混沌,并没有实体的形式。"道"是万事万物的来源,形而上学的"道"被认为是自然的法则规律。人、地、道、天都统一于世间万物,万物地位都是平等的,都应该一视同仁。人也在万物间,是万物的组成部分。人与其他物并无差别,并不优于他物,更不应该成为万物的中心,人与万物都是和谐相生相处的。人进行耕种生产要遵循土地的条件,大地万物生长要符合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天要遵循世界根本之道,道要效法自然。"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指一种自身原来的样子,是一种"自然而然".效法自然,即效法本身。人对待万事万物要顺其自然,按照自然的规律,不要施加任何外在的人为的干涉干扰自然的运行,而让其自行活动。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理论依据之一。

  佛教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佛教教义中也蕴含有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佛教认为众生皆平等,一切有生命之物地位均是平等的。佛教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巨大完整的系统,人和自然中的其他生命体都是平等无差别的,个体与自然中的他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存在于同一的整体中。个体受制于自然,自然又为个体提供生存空间,维系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五戒为佛教的根本大戒,不杀生位居佛教五戒之首。佛教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灵性、众生皆平等,小至蝼蚁大至人都不可杀。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不杀生体现了人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所以佛教徒奉行的素食主义就是对万物生命的尊重。佛教中众生平等、万物轮回、戒杀欲的思想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理念。佛教虽然带有一定封建迷信色彩,但是佛教教义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对当今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2.2.1.2 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马克思主义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是也是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这一理论产生于上个世纪 60 年代,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当今社会经济危机已经过时,生态危机已经取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是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源,但随着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垄断资本主义,资产阶级采取措施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改变了生产组织的无政府状态,提高了工人阶级的待遇和社会地位。社会矛盾得到缓和,经济危机难以大规模爆发。为了追逐超额利润,最大限度的攫取剩余价值,资本家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无止境的掠夺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使人类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

  本·阿格尔认为,"历史的变化已使原来马克思主义关于只属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失去效用。今天,危机的趋势已转移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由于不能为人们提供缓解其异化所需要的无穷无尽的商品,而维持其现存工业增长速度,因而将触发这一危机".他认为异化消费导致了生态危机,无产阶级进行消费不再是简单的满足自身的生存需求,而是为了获取奢侈品,彰显其地位和身份,这种消费是异化消费。为了满足无产阶级的异化消费,资产阶级扩大生产规模,无止境地掠夺自然资源,导致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使经济危机取代生态危机。为了解决生态危机,阿格尔主张消除异化消费,通过期望的破灭,实施稳态的经济增长模式。奥康纳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双重矛盾和双重危机理论。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两类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条件的矛盾,这两类矛盾使资本主义社会呈现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的双重危机。福斯特也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造成了生态危机,资本主义生产不再局限于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而是为了追求短期利润进行扩张生产,破坏自然环境,造成生态危机。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但是其对生态危机的根源、解决策略的探索都为我们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下创新农业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值得借鉴。

  2.2.1.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文明思想。

  虽然马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并没有明确表述生态文明的概念,但是其相关著作中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无不体现着生态文明思想,这对我国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农业制度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共同处于统一整体中。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料,是人类获取财富的来源,人类在自然界中进行实践活动。自然界是客观的,它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界按照自身的客观规律形成和发展。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自然界是人生产和发展的前提,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人的存在对自然界也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在实践中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就它本身并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因此,人要善待自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在实践中认识和改造自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人与自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自然的存在也依赖于人的发展,二者共同统一于世界整体之中。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还体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人通过对社会的影响而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人的发展。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不平等的,而且个体间利益的不均衡又加深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最大限度的追求剩余价值,资本家在贪婪本性的驱使下无止境的掠夺自然资源,过度的扩张生产,使人对自然的干预达到了空前的规模。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恶化。为了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潜在的生态危机,就需要变革资本主义制度,"要实行这种调节,仅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为此需要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共产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只有改变社会制度,由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为社会主义方式,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进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成果,其蕴含的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为我们在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下的农业制度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2.2.2 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实践依据。

  生态文明价值取向有着广泛的理论来源,不论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还是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或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都体现了生态文明的观念。生态文明价值取向还有着坚实的实践基础,在实践上,生态文明价值取向更是转变粗放型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是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要求。

  2.2.2.1 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生态文明价值取向是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人力、资金等资源的投入,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严重污染农业生态环境。虽然农业生产投入高,但是农业产出率低下,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情况严重。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同时在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依靠农业技术的创新,通过创新农业技术,更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种技术,以提高土地、水、光照和其他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资源的消耗减少,资源利用率得以提高。创新农业技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正体现了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要求,体现了在农业生产中对环境的保护。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变换,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可采取实施农业循环经济的手段。发展循环经济,在农业生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整个过程中,注重充分循环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通过提高农产品的加工利用度、农耕采取秸秆还田、变养殖废弃物为新的生产资源等途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的突破,而且突出体现了生态效益,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农业科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体现了在农业生产中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是坚持生文明价值取向和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

  2.2.2.2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我国农业生产中环境污染现象严重,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也是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的要求。中国农业人口数量多,而农业资源有限。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农业人均耕地较少,因此采取规模较小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以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收入。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农业生产中大量化肥而非有机肥料的使用会破坏土壤的原有结构,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的持续生产能力受到损害。农业生产中大量农药的使用不仅影响土壤中生物的活动,改变土壤的性状,而且使农产品中存在农药残余,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也严重影响了农业生态环境:收割后的秸秆直接焚烧会污染大气,牲畜的粪便未经处理变随意堆弃会污染水土空气。农业生产为了增加农业用地而过度开垦,开山毁林破坏森林植被,过度放牧破坏草场,甚至造成水土流失和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农业发展中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大量抽取地下水资源进行灌溉,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土地塌陷,使地下水资源面临枯竭。地下水的抽取又影响地表水资源,引发河流的断流。

  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体现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行农业生产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更要考虑生态效益。传统的农业生产易导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坚持生态文明价值取向,把发展农业经济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相结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内涵

  2.3.1 价值取向。

  价值是指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间的一种效用或效益的关系的哲学范畴,价值属于关系范畴;取向是指主体的期待或选择和追求的方向、倾向。价值取向是指"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有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价值取向以主体的价值观为基础,是主体价值观的凝结,它扎根于主体对环境与自身认识和思考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观;同时,价值取向还表现为主体在实践中对各种矛盾、冲突和关系的处理,以及在处理时所呈现的立场、态度和倾向。

  价值取向作为一种行为倾向,受制于主客观因素。一方面,价值取向受制于主观因素。作为理性层面的行为取向,价值取向以主体的价值观念为内在根据,是主体价值观的集中表现,它受制于主体的认知。价值取向蕴含着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对一定利益的权衡、考量和选择,它带有明显的主体性印记,是特定主体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价值取向还受制于客观因素,价值取向受到特定的历史条件、其他主体的价值取向、特定的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价值取向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最终抉择仍由主体做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价值取向根本上还是以主体因素为依据。

  价值取向作用巨大,其最突出的作用就是决定价值选择。不同的主体对特定价值冲突有不同的价值选择,是由其价值取向决定的。价值取向是对行为方向的把握,在自身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根据本身的需求,有目的、自觉地对自身的行为方向进行抉择。价值选择受主体价值标准的影响,而价值标准是由主体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首先确定价值标准,再根据价值标准作出具体选择。因此价值取向决定价值选择,价值选择是价值取向的体现。在主体生命历程中,价值取向决定、支配着主体的价值选择,从而影响主体的生存和发展,并制约主体间关系的发展变化。此外,价值取向还具有制约主体实践活动的作用。价值取向决定主体的价值选择,而主体的实践活动都带有选择性。在实践中,主体要对实践的目的、方向、手段等因素进行选择。价值取向决定着主体实践活动的方向与性质,最终决定了主体实践活动的成败。

  2.3.2 生态文明价值取向。

  生态文明价值取向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人类改造自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中产生。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中"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而"价值取向"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有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

  生态文明价值取向即指人根据自身的需要,以生态文明价值观为指导,在实践中注重保护生态系统平衡,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实现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以生态文明价值观为基础,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地位和二者的动态平衡。人类在开发自然时不再以人自身的利益为唯一衡量标准,而要寻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点,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和谐统一。生态文明价值取向对人的价值选择具有决定作用,它决定了人们不再是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而是要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追求的目标上,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体现为追求自然社会、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需求又是无限的,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造成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体现为正确处理这一矛盾,主张以正确态度对待自然,合理开发资源,从而实现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内涵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生态文明价值取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社会发展中,人与自然都是平等的存在,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人从自然界获取生存与发展的必要资源,自然环境的保护也依赖与人类的共同努力。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体现为一种良性的生态运行机制。人与自然应该是平等的,人既不是自然的主宰,也不应该凌驾于自然之上,更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社会效益,走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人类应该转变理念,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人类在改造社会利用自然的同时,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既不能超越自然,也不能企图改变自然的客观发展规律。在改造自然时,根据自然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加以利用,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按客观规律相结合。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关怀,是一种科学的价值取向。

  第二,生态文明价值取向强调一种绿色的生产方式。工业文明价值取向下人类社会发展采取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资源利用率低,从而易导致高排放高污染。生态文明价值取向强调变革生产方式,主张绿色生产,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互动,既有经济效益也有生态效益。

  为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生态文明价值取向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环保节能高科技产业,使其成为经济的强劲增长点。

  主张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使经济的增长由粗放型的高投入高排放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保护生态环境,绿色生产,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

  第三,生态文明价值取向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生活方式上,生态文明价值取向要求我们保护环境,绿色消费。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文明价值取向要求我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要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绿色消费,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促进可持续性消费。在生活方式上,生态文明价值取向还强调适度消费、理性消费,避免铺张浪费、盲目跟风,要在自身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进行消费,通过生态文明价值取向引领健康的生活方式。

  2.4 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特征

  原始文明价值取向下人类敬畏自然、顺从自然,农业文明价值下人与自然总体上也呈和谐状态,工业文明价值取向下人类活动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与自然成对立状态。生态文明价值取向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其他价值取向相比,生态文明价值取向有如下特征:

  第一,和谐性。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以实现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发展为核心内容。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前提,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森林、矿产、土地等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不应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不应是对立的关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存在,理解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人类进行实践活动时要考虑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在利用自然时要保护自然,按自然客观规律办事。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下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人和自然之间的良性共存为人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的基础,而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又进一步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的和谐统一,还体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第二,可持续性。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自然环境的承载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但人类的发展需求却是无限的。人类发展应立足长远,不应耗尽有限的自然资源。

  坚持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发展的可持续性。工业文明价值取向下经济增长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人类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也应随之调整,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坚持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可持续性体现为当代人与后代人发展的关系上。由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代人在发展时要考虑后代人的发展需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在满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生态文明价值取向还体现为全球发展的可持续性。全球生态系统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但全球资源分布不均,不同的国家各有差别,国家在自身发展中不应损害其他国家的生态环境。全球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其他国家的损害最终可能会影响自身。生态文明价值取向具有可持续性,人类在发展中应该保护自然,改进生态环境,最终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一致性。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等一致。工业文明价值取向下人与自然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人类发展需要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树立起生态文明价值取向。整个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其他物种都是构成整个生态系统的必不可少的部分。生态文明价值取向承认人与自然的平等地位,并且要求人类尊重自然、理解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平等共处。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平等性还表明了代际发展的平等,每代人都有平等发展的权利,当代人在满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不应过度掠夺资源、破坏环境,侵害后代人发展的权利。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平等性也体现了国别的平等性,不同国家的发展不能破坏其他国家的生态环境。

  第四,高效性。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高效性要求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