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农业经济学论文

农产品供应链相关理论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4-07 共656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问题探究
  【第一章】农产品流通信息整合分析绪论
  【第二章】农产品供应链相关理论研究
  【第三章】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现状与问题研究
  【第四章】农产品供应链待整合信息及其分类
  【5.1】农产品供应链链内信息整合
  【5.2】农产品供应链链外信息管理
  【第六章】支持农产品供应链信息融合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农产品流通信息整合研究参考文献

  2 相关理论研究

  2.1 农产品供应链相关理论

  2.1.1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理论

  关于供应链的概念,在文献综述中已对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描述。本文采用学者马士华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供应链管理思想最早应用于制造业领域,供应链管理思想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使供应链整体效益最优并保证供应链成员取得利益诉求,并最终满足顾客的需求。

  供应链管理思想首次应用于农产品领域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在研究美国杂货店危机时提出的。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的概念,至今仍无统一的定义,文献综述中已对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介绍。本文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给出了如下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是指以核心企业为中心,把农产品供应链上各主体即农户、加工商、经销商、物流商、消费者等有效结合成一体,由核心企业来对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所涉及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协调和控制,提高供应链运行效率,使各主体的利益诉求得到实现的一套方法。

  农产品与工业品相比十分特殊,比如:农产品具有鲜活性,在生产方面具有区域性、季节性和分散性,而对农产品的需求则具有连续性和持续性。正是因为农产品的这些特点导致了农产品供应链与工业品供应链的不同,农产品供应链的特征如下:
  
  (1)参与者众多,农产品供应链不稳定;我国绝大部分的农产品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出来的,为了适应生产阶段的分散性导致农产品的加工阶段、流通阶段、销售阶段都出现了众多的、分散的参与者。而这些数量众多、规模较小的参与者在组建农产品供应链的过程中,彼此追求的都是短期利益,竞争远大于合作,这些都导致了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稳定性较差。
  
  (2)农产品对物流、仓储要求较高,农产品供应链资产专用性较强;目前,我国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区域相对集中,而农产品的消费区域却是非常分散,要想提高农产品在全国的流通规模和速度,农产品物流能力的大小,包括运输、包装、存储等能力的大小都起着重要作用。而农产品特别是生鲜类农产品的易腐性、易损性等特点都决定着农产品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从生产到消费的流通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并减少损耗量,必须使农产品的流通和存储过程在全程低温的情形下操作,这些对农产品的物流和仓储提出了较高的技术和成本要求。同时农产品在其他流通环节,如农产品分类、加工、包装等过程都需要一些特殊的机器设备来完成。农产品对物流仓储等设备高要求的特点决定了农产品供应链具有很高的资产专用性,进入和退出该行业都十分困难。
  
  (3)市场信息构成复杂,农产品供应链运行风险高;目前,我国农产品在完成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流通过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而每个环节又有众多的参与主体,所以每个环节都会产生众多的市场信息,这些信息呈指数级增长导致供应链信息总量极大。而在农产品的整个流通过程中缺乏规模较大的流通主体,导致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市场信息非常分散、构成复杂。而这些构成复杂、分散的市场信息不能发挥作用,导致在农产品供应链上农户无法根据需求信息生产出畅销的产品,消费者无法通过合理的价格买到放心的食品,中间流通商不能得到合理的利润,致使整个农产品供应链处于运行效率低下的状态,运行风险高。

  正是因为农产品的特殊性,导致了农产品供应链的运行效率不高,风险较大。所以非常有必要对现有的农产品供应链进行整合。通过整合来将供应链管理思想的精髓应用到农产品领域,建立真正的、高效的农产品供应链。通过对农产品领域进行供应链管理,建立高效的农产品供应链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效、发达、顺畅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调和总成本最低化、总库存最小化、消费者服务最佳化及物流质量最优化等目标之间的冲突,从时间继起和空间并存减少耽搁或停顿、加速周转和流通,优化经济结构,放大资本和资源的功效,实现农产品供应链本身的增值."2.1.2 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理论。

  对农产品进行供应链管理是指由核心企业来对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所涉及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协调和控制,提高供应链运行效率,使各主体的利益诉求。而在对农产品流通中四"流"的管理过程中,由于信息流的特殊性,使得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流管理极为重要。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于农产品流通中信息的共享与传播,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各主体间的互动和交流都是通过信息传播来实现的。没有信息的共享和传播,供应链上的各主体与要素之间就会形成彼此孤立的片段,可见信息管理对农产品供应链运行的重要性。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导致农产品供应链上的信息非常独特。由于农产品种类丰富、农产品流通环节多导致了农产品供应链上的信息非常分散和复杂,而供应链各主体间各自为政,不愿意共享自己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信息的处理方式仍然是手工化、半自动化为主,各成员间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信息,影响了信息的共享性。这些都使得对信息的管理难度增加,信息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要想实现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就必须把在一条供应链上的各主体联系起来进行优化,使初始农产品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生产、加工、分销、零售等环节变成增值的农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减少社会库存,还会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只有通过信息网络来调节信息流的合理流动,才能实现生产和消费各环节的有效衔接,确保供应链管理的顺利实施。为了保证农产品供应链的顺利实施,必须对农产品供应链上的信息进行管理。

  对农产品供应链信息进行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存储和信息传递。信息收集是指为了更好地掌握和使用信息,而对信息进行聚合。只有把所需要的信息收集起来,进行加工处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原始信息变成二次信息,才能为人们所应用。信息收集包括动态信息收集和静态信息收集两种,动态信息是指直接从信息源出发,还没有用文字或代码记录下来的信息;静态信息是指经过人的思维加工并用文字或代码记录下来的信息,信息的收集有两类基本方法业务法和系统法。其中业务法主要应用于某一项具体活动的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系统法是从总体目标角度出发去收集信息,所获得信息不仅能满足具体的活动,而且还能满足整个系统的需要。信息的加工是指对原始信息进行判断、筛选、分类、排序、计算、研究和组织而使之成为二次信息的活动。
  
  信息加工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在许多情况下,是根据不同的需要逐步分层次进行的。对信息的需求不同,对信息的处理也就不同。信息在逐层流动的过程中,如果不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信息是无法实现增值的,这样的流动是无效流动,不能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信息的存储是指信息按照一定的格式与顺序科学有序的存放、保管于特定的载体中,以便查找、定位和检索信息的过程。信息存储包括物理存储和逻辑存储两个方面,不仅要强调存储设备还要强调存储思路,即信息存储的目的、时间、方式、介质以及信息将来的作用和效果都要考虑在内。信息经过收集、加工、存储之后如果不能有效地传递出去,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就会不复存在。所以,信息传递也是信息管理重要的一部分,信息传递就是指由信息的发送源,通过传递信号的通道,将信息传递给信息接收者的过程,具体流程如图 2.1 所示。

  信息本身不可能自发地从信息源传递,信息源只能产生信息,无主体意识。信息传递是信息传递者借助一定的载体和传递工具有针对性地把信息从信息源传递给信息接收者的过程。信息传递活动使信息源与信息接收者联系起来,进而有效地发挥信息的作用。

  2.2 信息整合理论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也是供应链各主体间沟通的载体,供应链各主体之间都是通过信息纽带连接起来的。只有准确和可靠的信息才是供应链各主体进行决策的依据,也只有正确的决策依据才能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运行效率,以此来满足供应链各主体的利益诉求。但是要想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获取有用的、可靠的信息仍然较为困难。首先,虽然当今社会信息资源总量很多,但其中很大部分都是一些内容重复、使用价值低的无效信息;其次,现有的信息系统都是封闭式的异构系统,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如同一个个"信息孤岛",信息需求者无法从中获得具有关联的信息资源;最后,各类信息资源系统都有自己的信息结构、组织方式和显示方法,并且这些内容还处在动态变化过程中。信息需求者要想获得相关信息不得不进入不同的信息查询系统,熟悉不同信息源的检索方式,这样势必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增加了信息获取成本。与信息获取方面的困难相对应的是信息用户对信息获取与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用户希望在一个统一的入口可以一次性获取分散在多个系统中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并且能够获得其他关联信息。正是因为用户的信息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才会出现了信息资源的整合。

  信息资源的整合是指采用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对分散无序、相对独立的信息资源进行聚合、重组,使其重新组织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形成一个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的信息资源体系。信息资源的整合包括数据整合和信息关联整合两大类,数据整合主要是使分布式异构资源系统中的数据在逻辑上或物理上有机地集中,实现数据资源的集成检索;信息关联整合主要是使相对独立的信息资源产生联系,实现信息资源的全方位获取。

  对信息进行整合目的是为了提高对信息的控制程度,通过对信息的控制来实现信息的集中存储,及时准确的对信息进行加工和传递,进而来消除供应链各参与主体间对信息进行冗余的加工,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信息经过整合之后,信息的需求者不仅能了解最终的信息,对其处理过程也有所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决策者做出的决策才是正确而有依据的决策。对供应链上信息的控制模式可分为 3 种:分散控制模式、集中控制模式和协调控制模式。分散控制模式中,供应链各主体之间分别决定着信息的流向及内容,控制着信息的传播时间和方式。
  
  也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了分散控制模式下,供应链各主体缺乏宏观控制能力,不能从整体出发去把握信息的内容和流向,引起了信息流的混乱无序流动,造成了管理效率的下降甚至失控。在分散控制模式下,过分强调了供应链个主体间的独立性,对资源的共享程度低,缺乏宏观把控能力,很难做到供应链的同步化运行。在信息的集中化控制模式下,信息的流向和内容都是由一个信息中心进行集中控制,整个供应链上的多个主体都能在一个共同的信息平台上制定决策,提高了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在集中控制模式下信息的流向和内容基本上不会变化,如果要改变信息流,都必须要经过信息中心的认可,使得集中控制模式的灵活性不足,使供应链对市场的变化反应速度变慢。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是协调控制模式,该模式强调的是协调分散控制和集中控制,试图构建一种灵活、高效的信息控制机制。
  
  在协调控制模式下,可以在全国建立多个地区信息中心,供应链各主体之间、各供应链主体与地区信息中心之间、不同的信息中心之间都可以进行信息的交流。这种方式缩短了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时间,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使供应链对快速变化的市场作出及时的响应。在这种模式中,供应链各主体间一方面保持了独立的运行,另一方面还参与到了供应链同步化运行体系,实现了独立与协调的统一。信息的协调控制模式完美的结合了分散控制与集中控制的优势,是一种高效的信息控制模式。

  2.3 信息处理技术理论

  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存储和信息传递,在进行信息管理的过程中,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信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具体的信息处理技术主要包括: Internet∕Intranet 处理技术、数据库系统、条码技术、信息系统工作模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等。

  互联网(Internet)是连接网络的网络,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用户并不是将自己的计算机直接连接到 Internet 上,而是连接到其中的某个网络上,再由该网络通过网络干线与其他网络相连。网络干线间是由路由器互联,使得各个网络上的计算机都能相互进行数据和信息传输。内联网(Intranet)是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的可支持企业内部业务处理和信息交流的综合网络信息系统,是 Internet 技术在企业内部的具体应用。同时会通过建立一些安全措施,如建立防火墙设备使 Intranet 和 Internet 相分离。Intranet 和 Internet 相比,Internet 面向的范围大,而 Intranet 则是 Internet技术在企业内部的实现,它能够以极少的成本和时间将一个企业内部大量的信息资源高效合理地传递到每个人。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高速数据专用线连接到 Internet骨干网,通过路由器与自己的 Intranet 相连,再由 Intranet 内主机或者服务器为其内部各部门提供信息存取服务。

  数据仓库是面向对象的、集成的、随时间变化而又相对稳定的数据集合,用以支持经营管理中的决策制定过程。数据仓库的概念是为企业能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积累下来的历史数据,服务于决策支持背景下提出来的.数据仓库技术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技术,而是一种包含信息集成、挖掘、决策支持等的一套信息组织技术。在一条供应链上会存在不同的数据库系统,但是这些数据基本都分散在不同的管理平台上,数量庞大且格式不一,数据不容易集成。因此,需要通过数据仓库技术将异构数据经过汇聚加工之后,以统一的格式存储在一起,构建统一的数据库,为管理人员提供一个综合而全面的决策支持环境,数据仓库技术也成为了信息处理中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

  条码技术是一种信息标识技术,条码是由一组按一定编码规则排列的条、空符号,用以表示一定的字符、数字及符号组成的信息.条码的种类很多,使用范围较广的主要有 EAN、商品条码(UPC)、Code39 码、Code93 码、Code128 码等。其中欧洲物品编码(EAN)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的商品编码,已经成为了电子数据交换的基础。EAN 码是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制定的一种商品用条码,通用于全世界。EAN 码符号有标准版和压缩版两种。ENA 码的符号结构由八部分组成:左侧空白区、起始符、左侧数据符、中间分隔符、右侧数据符、校验符、终止符和右侧空白区。条码技术作为信息收集和交换技术对供应链信息管理起了重要作用,条码技术作为自动识别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收集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是信息处理的基础技术,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信息系统工作模式,这其中主要包括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C/S)模式、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模式。C/S 模式是一种在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网络中的计算机有着不同的角色分工。执行"服务请求"的计算机是客户机角色,接受"服务请求"并提供服务的计算机是服务器角色。该模式的信息系统的典型结构如图 2.2 所示,数据库服务器提供共享数据的存储、查询、处理、管理等多种服务。

  该模式的工作流程如下:客户机应用程序提供用户交互接口,并可以将用户的请求按照一定的格式通过通信网络发送到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接收并分析用户的请求,按照用户的请求对所管理的数据进行操作,并将操作结果数据返回到提出请求的客户机;客户机在进一步对结果进行处理之后将最终信息呈现给用户。

  B/S 模式是面向 Internet/Intranet 的分布式模式,它以 Web 为中心,采用 TCP/IP、HTTP 传输协议,客户端通过浏览器访问 Web 服务器及与 Web 服务器相连的后台数据库,一般采用浏览器/Web 服务器/数据库 3 层结构。

  该模式的核心是 Web 服务器,它负责接收远程或者本地的超文本传输协议请求,然后根据查询条件到数据库服务器获取相关的数据,并把结果以超文本文档形式传输给发出请求的浏览器。这种 3 层结构是由 C/S 结构扩展来的,其中 Web 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关系也是 C/S 关系。

相关标签:供应链管理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