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标准是科学技术传播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桥梁与媒介,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要工具,是实现社会管理目标的有效方法。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标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国家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
GB/T20000.1-2002 中给出了标准的定义“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标准对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先导作用 , 它能够引导企业将创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抢占竞争优势。近年来,标准化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正逐步渗入到各个领域,成为指导和约束各领域内提高行业产品质量的行为宝典。
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花卉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卉消费在一些大中城市及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已成为人们新的消费热点,成为人们崇尚自然、追求生活品位的新时尚。
百合(Lilium)属百合科百合属植物。作为高档球根花卉,在全球花卉市场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百合以其花姿优美、色彩鲜艳、气味芬芳、清雅脱俗而赢得世人的喜爱,长期以来被国人喻为“百年好和、幸福吉祥”的象征。自上世纪 80年代起,我国陆续开始从荷兰等发达国家引入观赏百合新品种,并逐渐成为市场上的高档花卉品种。近年来,随着花卉产业急剧扩大,国内对优质百合的市场需求迅速上升。而就百合种球繁育,切花生产及相关的技术体系而言,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尽快早日实现国产化,摆脱依赖进口的局面。
农业标准是农业效益最大化的根本,是农业利益得以保护的最好工具,可大大提高农业过程和结果效率,促进农业领域的规模经济形成,进而取得更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大量农业标准的应用,可使农业过程简化和优化,不但迎合了农业发展的快速要求,而且促使我们进一步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北京市花卉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加强花卉标准化栽培技术开发推广,针对北京主要花卉栽培品种,深入开展花卉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加快制定各类花卉标准,逐步建立花卉标准体系。
1 百合标准现状
近年来,随着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各地相继颁布与实施了一批与百合相关的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内容涵盖了种球繁育、切花生产和病毒检测等方面。见表 1。【表1略】
由表1可以看出,在发布的12个百合标准中,行业标准有 4 个,占 1/3;地方标准有 8 个,占2/3,没有 1 个国家标准。从内容上看,大部分集中在百合切花生产方面,有 7 个,占全部标准的58%。相比较其它的标准,百合各项标准的制定处在起步阶段,所制定的标准级别比较低,内容多有重复。
2 百合标准制定的原则和依据
2.1 百合标准制定的依据
农业标准是直接的生产力。农业技术只能以标准和标准化方式实现自身最大的价值,农业标准只有在先进的农业技术成果和科学规律的支撑下,才能够展现自身的最大优势。标准的对象主要是技术,技术标准通常是技术知识的提炼,是技术经验的理性升华,是自然科学应用的知识结晶。标准的制定过程就是标准对象相关知识的提炼和验证过程。标准是知识的载体,凝练了相关领域的知识精华。因此,对于百合标准的制定,首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本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和最新的技术发展动向与需求,在积极开展相关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和必要的试验验证之后,以相关技术、论证结果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作为依托,并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充分考虑技术发展的最新水平,进行标准的编制工作。
2.2 百合标准制定的原则
标准编制需要遵守的总体原则包括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一致性和规范性。百合标准的制定在遵循上述总体原则的基础上,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技术先进、合理。在预期可达到的条件下,积极地把先进技术纳入标准,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2)技术方案真实可靠,论据充分。主要技术指标、参数需经过论证或由多年实践得到;(3)可适用性,可操作性强。制定标准时要以满足实际需要出发,标准应该被广泛接受,不能单纯追求高性能、高指标,避免给标准的实施造成困难;(4)减少生产成本。充分考虑到在标准实施过程中,尽可能压缩生产成本,做到绿色环保,避免造成浪费,做到经济利益最大化。
3 实施百合标准化的作用和意义
3.1 标准实施的重要性
标准的作用之一是引导企业将创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抢占竞争优势,标准只有通过实施才能体现出其作用及效果,标准中规定的技术内容和指标水平是否先进、合理,只有将标准贯彻实施到生产、技术及贸易活动中来检验,才能正确的衡量、评价标准的质量和水平,只有通过实施才能使标准不断完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3.2 我国花卉业现状
我国花卉产业是在市场经济中发展起来的,近三十年来,我国花卉业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的 ,但由于起步晚,起点低,产生的矛盾和问题也比较突出。突出表现在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新技术难以推广利用,产业化程度不高 , 生产方式落后,产品质量差 , 国际竞争力弱,生产力水平低 , 经济效益差等问题。百合产业也不例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缺乏有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品种 ,从长远看无法走出国门;缺乏成套的标准化栽培技术;栽培零星分散 , 不具规模;营管理较落后 ,还没有形成一个由少数几个大型企业参与市场经营竞争的现代产业链机制。
3.3 实施百合标准化的作用和意义
农业标准是生产技术的保证 ,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增收的途径 , 农业标准的实施可以促进产业化、带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可以为产品的生产过程提供技术保证。
针对百合的生产,在标准的指导下 , 采用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生产与经营,种植者从土壤消毒、种球处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品采收、分级、包装等一系列生产技术方面按照标准组织生产 , 可以保证和提高百合种球和切花产品的品质,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 有利于市场的开拓和品牌的提升 , 进一步推进百合产业的健康发展。一项成功的百合标准不仅可以指导企业和种植者科学的开展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知名度,实现名誉和效益双赢 , 还可以加快百合国产化的进程,推动百合产业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蓬勃发展,实现百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促进我国花卉业的发展、加快山区经济建设、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具有深远影响;对我国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的发展模式可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4 关于百合标准有关问题和建议
我国百合产业走过的时间不长,经过各级领导、专家及生产者的多年努力,在相关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国际先进水平及国内产业和市场发展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1)标准质量有待提高。近年来虽已正式出台了多项标准 , 但百合标准体系仍存在一定的缺失 , 目前还没有一项国家标准;(2)标准重要性的认识没有真正到位。在标准化实施过程中,企业及种植者对标准的采纳不积极,尚不能成为其自觉行为;(3)产业化水平不高。起步晚、经验不足、技术不成熟、人才匮乏、信息闭塞,多数企业还处于边摸索边生产的初级阶段,尚未形成产业化生产体系;(4)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目前市场占有率高的百合均为国外品种,这些品种经过了本地长期的栽培规程,种植者已经基本掌握了它们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技术,观赏性也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而如果生产企业在没有购买品种专利权的情况下,用这些品种进行种球繁育,会触及国外公司最为关心的育种家权益问题,构成侵权;(5)标准制定的内容有重叠交叉现象,需要统一协调。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措施建议:
(1)凝聚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的智慧和力量,提高百合标准制定的水平,尽快形成国家标准;(2)适时进行标准宣贯,建立标准宣传推广专业队伍,特别是标准的社会宣传和企业培训。增强百合种植者、生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标准化生产理念和意识,使严格按照标准生产经营成为百合农户和百合经营者的自觉行为。(3)加强标准示范基地的建设和技术培训,加快科技成果在生产应用中的转化,提高种植户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从业者的素质。通过行业协会和种植户联合体推广技术规程,建立并完善百合商品化种球的规模化生产模式,形成产业化生产体系,指导企业按照标准进行生产,逐步实现标准化生产;(4)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百合相关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提高,以及采标单位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根据经济技术条件的变化以及管理的要求,需要及时对标准进行修订,以适应形势的变化。(5)各职能部门协调分工与职责 , 及时了解和沟通信息,避免各类标准的重复制定。
结语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支持“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实施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提升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保障能力与水平,2011 年北京市政府印发了《首都标准化战略纲要》,以进一步提升首都的科技创新能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有关百合国产化研究和各类花卉标准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内容也被列入了北京市花卉产业“十二五”重点工作任务。
面对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大好时机,我们应该紧跟形式,充分发挥北京的科技优势、信息优势及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优势,以带动山区农民致富为目的,按照现代农业企业模式建设高科技花卉企业,做好标准示范作用,严格按照科学的百合质量标准体系进行现代化生产,加快百合标准的实施和利用,实现百合种球国产化与商品化,使我国百合产业在“十二五”期间能有一个飞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首都标准化战略纲要,京政发[2011]39 号 .2011,8.
[2] 白殿一 等 . 标准的编写[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1:1.
[3] 李鑫,李晓媛,崔野韩,等 . 农业科学、农业技术、农业标准及其关系[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vol.12 No.6:20-25.
[4] 麦绿波 . 标准的地位和性质[J]. 标准科学 ,2013,1:13-16.
[5] 王忠敏 . 标准化基础知识实用教程[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10: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