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前全区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决策,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广西建设,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目的是打造天蓝、地绿、水净洁美乡村,培育农村文明新风尚,造福群众。
1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主要任务和做法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以开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为主要任务,改善人居环境,改良田园生态,改造水源质量,进一步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提升生态建设水平、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水平。
1.1 清洁家园
清扫垃圾,清除杂物,清洁房屋。开展乡村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理工作,整治农村环境卫生。选择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庄开展垃圾综合处理示范村建设。
1.2 清洁水源
清淤治理乡村水井、水塘、小河流、排水沟、下水道,清理水面漂浮垃圾,处理厕所、畜禽场(圈、栏、舍)污水排放。选择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屯开展生活污水处理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示范村建设。
1.3 清洁田园
清收和处理各种农业生产废弃物,控制农药、化肥等过量使用,大力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实用技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选择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县区开展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县区和田园生态经济发展示范村建设。
2 标准化在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标准化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标准化建设从宏观方面描绘出建设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和蓝图,指出乡村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努力方向和实施要求,为标准化工作提供主攻任务和工作思路。通过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标准体系框架蓝图提出需要制定和完善的标准种类和数量,避免计划的重复性和盲目性,使清洁乡村标准化建设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2.1 规范基础设施建设、从源头治理污染需要标准化
农村污染难以根治的原因之一是排污设施建设不规范,没有起到基本的防污治污功能。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农民自建的厨房、厕所、养殖场等设施多数是传统的建设模式,没有标准或标准很低,污染物未经初级沉淀或处理即向外排放,乱排多排,治理起来相当困难,即浪费清洁资源又无法根治。必须建设标准化的农村基础设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污染问题。清洁家园,需要建设标准化农村污水排放和处理基础设施;清洁水源,需要建设标准化农村厨房、厕所和畜禽养殖场;清洁田园,需要建设标准化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设施等。
2.2 采用防污治污技术、有效清洁乡村需要标准化
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先进经验的结晶。防污治污技术转换为标准才具有可操作性和规范性,更易于普通老百姓理解掌握和贯彻执行。改变农村的卫生环境和农民的卫生意识,要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的生产生活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采用标准化防污治污技术,有效清洁乡村。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农村污水处理需要标准化,农村废弃物处理也需要标准化,水源保护更离不开标准化。
2.3 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标准化
农村污染的最大顽疾是农业面源污染,即农膜、农药和化肥的残留污染,养殖业排放的污水污染。解决农村污染,建设清洁乡村根本的思路在于从源头上防污治污,建立长效机制,打造农村的碧水蓝天。农业标准化生产则是解决农村污染顽疾的最有效手段。通过农业标准化,从选种(苗)、种植(养殖)、田间管理、病虫害(疫病)防治、采收、加工和运输全过程实施标准化,严格控制农业投入品,通过科学用肥用药,减少农兽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有效控制农兽药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在技术手段上,采用生态法防病,物理法灭虫,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使用,有效控制农药污染。
推广优良品种,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使用,提高产量和质量。可以说,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也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核心。
2.4 提高农业服务质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需要标准化
农家乐、观光农园、休闲农庄、民俗文化村、古镇等乡村休闲旅游越来越受人们青睐,这种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和谐共处的旅游服务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绿色农业、绿色消费、绿色旅游是乡村旅游的主导服务,但是如果开发利用不好,也会造成生态破坏。要实现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必须实施乡村旅游标准化,规范乡村旅游服务,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的排放,提高服务质量,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3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标准体系的构建
3.1 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
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标准:农村饮用水工程、公路、道路、垃圾池、污水处理利用池、作物秸秆等废弃物处理池、文化体育设施等。农户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厨房、厕所、鸡鸭鹅猪牛羊圈舍栏、沼气池等。
3.2 防污治污技术、管理标准体系
污染物处理及环境治理技术标准:垃圾综合处理规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规范、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处理规范、饮用水水质标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范,生态村建设规范等。公共服务管理标准:乡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及管理维护要求等。
3.3 农业生产标准体系
农产品品种标准: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茶叶、中草药、林木产品等植物品种,畜禽、水产品、蜂产品及其他动物品种。农产品种植养殖标准: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茶叶、中草药、林木产品等农作物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标准,畜禽、水产品、蜂产品及其他动物养殖、疫病防治、检疫标准。农产品加工标准:种植业产品加工、养殖业产品加工,包括粗加工,精加工工艺、方法和技术规程。农产品物流标准:包括农产品贮藏、运输和销售环节的管理和技术规程。
3.4 农村服务业标准体系
服务设施标准:乡村旅游服务区宾馆、农家乐客房、餐厅、交通设施、社区服务设施等。
服务和管理标准:乡村旅游餐饮服务规范、客房服务规范,顾客投诉争议处理规范,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等。服务业卫生标准:乡村旅游住宿、餐饮、饮用水卫生标准,乡村旅游生态环境标准等。
3.5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标准体系框架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标准体系框架如图 1 所示。【图1】
4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标准的实施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标准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门的积极参与,统筹安排,协调推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让农民从标准化建设中实实在在地受益。
4.1 明确标准化管理部门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标准化建设涉及农业、住建、卫生、交通、水利、国土、林业、旅游、质监、环保、畜牧水产、税务等多个部门,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办公室(简称美丽办)是整个清洁乡村工作的组织部门,由美丽办牵头组织各相关单位开展标准化工作有利于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实施效果。美丽办成立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由各相关单位、行业专家组成,负责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4.2 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
标准是用来实施的,在完善标准体系过程中,要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优先采用;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组织制定地方标准或者企业标准,在本区域或企业实施。在标准的制订过程中,应由农业、住建、交通、旅游、质监、环保等各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组成标准起草团队,标准草案经广泛征求意见,确保标准的可操作性。
4.3 发挥先进乡村的示范效应
在基础条件较好的乡村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标准化试点,对试点的成功经验进行转化和提炼,并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带动全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标准化工作。
4.4 推进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服务认证
开展农产品认证。实施无公害种植养殖,建立较完善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控制体系,生产过程符合良好农业规范,鼓励主要农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定或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争创广西名牌产品,实现农村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开展乡村旅游服务认证。大力扶持有条件的乡村休闲农庄、农家乐、观光农园等开展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对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进行等级划分,鼓励乡村旅游服务业争创广西服务业品牌。
4.5 加强教育培训
标准化工作离不开广大农民和企业的积极参与,农民和企业员工是标准的实施主体,标准是否能顺利实施,实施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执行人的理解和贯彻能力。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民和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充分认识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正确领会和理解标准内容,并认真贯彻实施,才能达到标准化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效果。
结语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的第一阶段要求,高标准、严要求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将为第二阶段“美丽广西·生态乡村”、第三阶段“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和第四阶段“美丽广西·幸福乡村”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标准化是现代化的标志,没有标准化,乡村建设就无章可循,成为一盘散沙,更谈不上农村的现代化。概括地说,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最佳选择,更是新农村的现实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