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内科学论文

针刺联合加压及抗感染治疗下肢淋巴水肿并发丹毒30例

时间:2014-10-27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本文字数:2306字
论文摘要

  肢体淋巴水肿是一种慢性疾病,常合并急性丹毒.目前治疗主要为非手术治疗,包括按摩、加压包扎、烘绑及微波等,均可取得一定的效果[1-3].我们应用针刺释放淋巴液联合加压及抗感染治疗下肢淋巴水肿并发丹毒 30 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陕西省三原县中医院普外科 2005 年 1 月~2013年 6 月收治的下肢淋巴水肿并丹毒患者 60 例(60 条肢体),随机分为治疗组 30 例(男 20 例,女 10 例),年龄(36.5±5.7)岁,病程最短3d,最长 8d,平均 4.5d.对照组 30 例(男 18 例,女 12 例),年龄(32.8±8.2)岁,病程最短 2d,最长 9d,平均 5d.两组患者均符合国际淋巴学会诊断标准,其中,治疗组 I 级 18 例,II 级 12 例;对照组 I级 17 例,II 级 13 例;III 级不在入选范围.两组患者均表现有肢体足靴区增粗、肿胀,局部均有红肿热痛等丹毒表现.两组一般情况及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实验纳入标准:①符合国际淋巴协会诊断标准;②无其他伴发的下肢血管疾病;③患者知情同意.

  1.3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并使用促进血液循环的中药制剂.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3.1 针刺组:本组患者均肢体低垂,患肢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应用梅花针,在患肢肿胀皮肤局部范围行反复轻叩针刺,避开浅表明显静脉,叩击区域以皮肤潮红渗液,无明显出血为宜,所谓"刺皮不伤肉",同时用 75%的酒精纱布擦洗,以防微针孔过快凝固,约 30min 后,患肢无菌敷料覆盖,弹力绷带外压包扎.每周二次,四次为一个疗程.

  1.3.2 对照组:本组患者仅在患肢肿胀处每天常规硫酸镁外湿热敷,再行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1.4 疗效评定:①肢体周径差:分别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测量足踝上 5cm 处、髌骨下缘 15cm 处肢体周径,治疗前后周径差比较;②治疗一周后观察丹毒处皮肤,红肿热痛消失,皮损消退,出现皮皱,附近淋巴结明显缩小.根据丹毒是否完全消失分为治愈、有效、无效;③皮温测定:患者在室温 25℃,安静 20min 后测量患肢腘窝中点处的皮肤温度,随机测三次,取其平均值;④患者主观感觉:治疗后肢体沉重,坠胀感觉变化及绑带加压后的不适;⑤所有患者均在门诊接受随访,观察治疗后三月肢体淋巴水肿复发及改善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两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以双样本t 检验分析,计数资料以 X2分析检验,以 P<0.05 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主观感觉变化:针刺组第一次治疗后两日起,自诉肢体沉重感及坠胀感改善明显,肢体活动较前明显舒适,且较为迅速;而对照组则在治疗后约 7 日起开始感觉肢体坠胀及沉重感有所改善,且改善程度不及针刺治疗组.两组患者对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均未诉不适.

  2.2 患肢丹毒改善情况:针刺组治疗四次(一个疗程)后,患者丹毒红肿完全消失 23 例,部分消失 5 例,改善不佳 2 例,有效率 93.3%(28/30);对照组治愈 11 例,好转 10 例,改善不佳 9 例,有效率 70%(21/30);针刺治疗组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X2=4.02,P=0.04).但疗程结束后两组丹毒均好转(P>0.05).

  2.3 两组患肢周径比较:如表 1 所示,两组治疗前,针刺组与对照组患肢周径差无显着性差异(t=0.46,P=0.65).针刺组治疗后患肢髌骨下 15cm 处周径及内踝上 5cm 处周径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两周后(四次),患肢淋巴水肿改善比较结果为:针刺组患肢周径减轻程度较对照组明显,经 t 检验,有显着性差异(P<0.05),(详见表 1).

论文摘要

  2.4 随访三月后淋巴水肿改善情况:针刺组随访 3 月后,24 例效果良好,淋巴水肿未见明显再发,另 6 例有不同程度的反复;对照组仅 16 例效果良好,另 14 例有不同程度反复,针刺组患者效果优于对照组(X²=4.8,P=0.028).

  3 讨 论

  淋巴水肿是由于淋巴回流受阻,淋巴管内压力增高,导致淋巴管迂曲、扩张,淋巴液逆流,使水分和大分子物质在组织间隙积聚,形成高蛋白性水肿.淋巴水肿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以继发性多见,约占90%.肢体淋巴水肿常伴发淋巴管网的急性炎症,即急性丹毒,主要表现为下肢皮肤红、肿、热、痛,或伴有全身症状,如恶寒发热等,其治疗方法多样,但尚无有效根治手段,其远期效果差异较大.

  我们应用梅花针(又名七星针、皮肤针)针刺放液联合药物治疗,患肢伴发的急性丹毒亦能较快控制,局部皮肤状况改善,肿胀明显减退,取得了很好的近期效果.治疗后三月随访,针刺组大部分病例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对照组不论其近期效果还是患肢丹毒改善及随访情况均较差,且复发率也较高.我们认为,针刺治疗淋巴水肿,降低了局部淋巴系统的压力,促进了淋巴系统回流通畅,进而促进了炎症的吸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由于淋巴水肿常合并下肢丹毒的发作,我们在应用针刺治疗的同时,给予抗炎、压迫治疗,并结合中医药治疗,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临床效果更佳.也有人采用火针刺络放血治疗丹毒,有异曲同工之妙[4].已证实,针刺治疗可能增加毛细血管及淋巴管通透性,促进吸收,从而达到降低淋巴系统负荷的目的[5,6].虽然本组资料应用针刺放液联合压力治疗、中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本组实验结果仍需经过长期随访才能取得更加确定性的结论,而且由于此类疾病本身较难治愈,且复发率较高,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可多次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施月婷.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 26 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9):1125.

  [2]祁光裕,刘浩,刘珊珊,等.正负气压按摩治疗肢体淋巴水肿[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8):486-487.

  [3]周剑国,刘宁飞,蒋朝华,等.手法淋巴引流治疗亚临床感染性淋巴水肿的临床应用[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09,5(2):97-98.

  [4]李岩,周震,刘保红,等.火针刺络放血治疗下肢复发性丹毒 28 例[J].中国针灸,2008,28(1):60-61.

  [5]马玉红.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9,5(3):193.

  [6]伍松合,唐乾利,黄小明,等.中西药分组治疗下肢丹毒 182 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9):516.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