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与病理形成过程中,脂代谢紊乱、炎症反应及血黏度升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观察旨在了解益气活血解毒汤对气虚血瘀型心绞痛临床和中医证候学疗效以及对血脂、C反应蛋白(CRP)、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心绞痛诊断标准参考叶任高《内科学》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辨证标准参考《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47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为我院2009年3月—2010年9月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71.83±8.56)岁;并发高血压病12例,糖尿病11例,高脂血症14例。治疗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72.47±9.44)岁;并发高血压病13例,糖尿病12例,高脂血症15例。所选患者入选时均除外急慢性感染、免疫系统疾病、肿瘤。两组患者心绞痛分型、年龄、性别、病情、基础疾病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抗心绞痛治疗,包括硝酸酯类药物,无禁忌证者给予β阻滞剂(美多心安)和(或)钙拮抗剂(地尔硫卓)等,若合并有原发性高血压及糖尿病等疾病者,则给予降压、控制血糖等治疗。同时给予抗血小板(阿司匹林)及调脂(他汀类)。不稳定型心绞痛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疼痛较剧烈者给予静滴硝酸甘油。治疗组在上述西医基础治疗上给予益气活血解毒汤,组方:红参、丹参、水蛭、连翘、丹皮、黄芩。浓煎成200mL,分早、晚2次口服,1剂/日。两组疗程均为2周。
1.3 观察指标
心绞痛、中医证候疗效;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24h动态心电图缺血总时间等指标变化。
1.4 疗效判定标准
心绞痛、中医证候疗效判定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和《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绞痛、中医证候疗效
治疗组心绞痛及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表3。
2.2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见表4)
2.3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
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血小板黏附率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详见表5。
2.4 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及缺血总时间水平比较(见表6)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祖国医学“胸痹”“心痛”等范畴。目前多认为以气虚为本,瘀毒为标;久病入络,痹而不通。在临床上形成虚、瘀、毒互结,痹阻心络,并由此而导致经久难愈,渐成痼疾。
故可以认为气虚、瘀阻、毒损络脉为其基本病理变化。治疗当以益气活血、解毒通络为主。益气活血解毒汤是由红参、丹参、水蛭、丹皮、连翘、黄芩等组成,具有益气活血、解毒通络之功效。
心绞痛是由于心肌供氧和需氧不平衡所致的结果。在心绞痛患者中,冠状动脉本身病变,特别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最重要的病理原因。脂质代谢紊乱、炎症及血黏度升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脂代谢紊乱是目前已公认的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致病因子。本研究表明益气活血解毒汤能降低TC、TG、LDL-C,升高HDL-C,纠正脂代谢紊乱,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C反应蛋白是炎症的一种非特异但敏感的生物学指标。根据美国和欧洲一些前瞻性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C反应蛋白可作为冠心病的一个预测因子。
C反应蛋白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从稳定向不稳定转化;还可导致一氧化氮分泌减少,而一氧化氮能保持血管的弹性,对抗由内皮素及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缩血管作用;其本身可以促进单核细胞释放组织因子,该因子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重要因子,其释放的增加势必加强局部血栓形成。本研究表明,益气活血解毒汤能降低C反应蛋白,减轻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炎症反应,从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局部血栓形成,扩张血管。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内膜损伤,易导致微循环障碍,促使血小板激活,聚集性增强,血液黏度增高,血流减慢,易于血栓形成。本研究表明,益气活血解毒汤能改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性状,具有改善冠状微循环障碍和减少微血栓形成,达到缓解心绞痛的目的。
益气活血解毒汤能提高气虚血瘀型心绞痛及中医证候疗效,减少缺血时间,具有纠正脂代谢紊乱,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降低血黏度的功效。因此,益气活血解毒汤能够用于气虚血瘀证心绞痛的治疗。
参考文献: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2000:41-44.
[3]杨明,李忠志,孙薇,等.益气活血解毒汤对实验性家兔急性心肌缺血一氧化氮、内皮素和丙二醛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8,2(17):212-213.
[4]胡世云,范武庆.瘀毒阻络与冠心病论治[J].河南中医药学刊,2002,1(17):24-25.
[5]王育珊,王骥,王广,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的动态变化及意义[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35.
[6]林凯旋,安辉,缪灿铭.通痹汤对冠心病心绞痛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9):1001-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