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的临床综合征,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 我们自拟宁心安眠方治疗失眠患者 30 例,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入组病例来源于 2013 年 1 月~2013 年 3 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共 60 例,随机分为治疗者对照组各 30 例。 治疗组 30 例中,男 15 例,女 15 例;年龄在 40~70 岁,平均年龄 58.5 岁;病程 1~18 个月,平均 10 个月。 对照组 30 例中,男 15 例,女 15例;年龄在 40~70 岁,平均年龄 56.9 岁;病程 1~18个月,平均 10 个月。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及辨证标准:按照 WHO《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 ICD-10》相关非器质性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和《中医病症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拟定。 ①主诉入睡困难,或难以维持睡眠,或睡眠质量差;②这种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 3 次并持续 1个月以上;③日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④睡眠量和(或)质的不满意引起明显的苦恼,或影响了社会及职业功能。 ⑤中医辨证符合《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的肝郁血瘀证诊断标准:合目而梦,且易惊醒,痛苦不堪,胁肋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肢体麻木,狂躁,善忘,妇女乳房胀痛,月经不调或闭经,舌紫暗,脉弦细而涩。
纳入标准:符合失眠症的诊断及辨证标准者;年龄 40~70 岁,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可按计划坚持治疗的患者。
排除标准:排除有全身性疾病,如疼痛、发热、咳嗽、手术等以及外界环境干扰因素引起者;年龄在40 周岁以下或 70 周岁以上者;合并有肝、肾或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肿瘤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按需服用地西泮片,睡前服用。
治疗组加服宁心安眠方(药物组成:黄芪 30 g,麦冬 15 g,五味子 3 g,川芎 20 g,丹参 20 g,栀子 20 g,柴胡 9 g,炒枣仁 30 g,茯神 30 g,石菖蒲 15 g,远志15 g,紫石英 30 g,木香 9 g,生甘草 6 g)。 水煎服,日1 剂,分午饭后、晚饭后两次温服。
两组均 30 d 为 1 疗程,停药 1 周观察疗效。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7.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用 t 检验,以 α=0.05 为检验水准。
4 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失眠症的疗效标准制定。 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 > 6 h;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 h,但总睡眠时间<6 h;有效:睡眠时间增加不足 3 h;无效:睡眠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5 治疗结果
5.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 1。
5.2 两组治疗前后睡眠浅入期、入睡后觉醒、睡眠 时间比较 见表 2。
5.3 两组地西泮片停减情况比较 见表 3。
6 讨论
失眠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属中医学不寐、目不冥、不得眠、不得卧等范畴。 《类证治裁》载:
“阳气自动而静,则寐;阴气自静而动,则寤。 不寐者,阴阳不交也”。 《医宗必读·不得卧》将失眠原因概括为“一曰气虚,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五个方面。 《医效秘传·不得眠》将病后失眠的病机分析为“夜以阴为主,阴气盛则目闭而安卧,若阴虚为阳所胜,则终夜烦而不眠也”。 《难经正义·三十四难》曰:“昼则魂游于目而为视,夜则魂归于肝而为寐”。 《灵枢·本神》云:“肝藏血,血舍魂”。 肝-血-魂,任何一个环节失调,均会导致失眠。 宁心安眠方中黄芪、麦冬为君药,补气滋阴;柴胡、木香疏肝理气;炒枣仁,茯神,远志宁心安神为臣药;紫石英重镇安神,栀子泻火除烦为佐药;生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方中川芎、丹参均为活血要药,柴胡、木香,疏肝理气。 酸枣仁,养肝阴主烦心不得眠,今医家两用之,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酸枣仁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从而镇静、催眠。 茯神,擅于宁心安神。 石菖蒲辛温行散,苦温除湿,主入心、胃二经,既能除痰利心窍,又能化湿以和中,专为胃不和则卧不安者设。 远志既能开心气而宁心安神,又能通肾气而强志不忘,为交通心肾、安定神志、益智强识之佳品。 紫石英甘,温,镇心,安神,降逆气。 全方从心、肝、胃、肾多方入手,集活血、行气、除湿、清热于一体,调和阴阳,以达到祛邪安神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