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基于宗祠文化的美丽乡村村落格局的设计方法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3-22 共9392字

  第5章 基于宗祠文化的美丽乡村村落格局的设计方法

  5.1 建立正确的规划理论。

  5.1.1 尊重自然,以人为本。

  关于"美丽乡村"的说法,人们都有自己的理解,有人认为山清水秀、人民生活淳朴是美丽乡村,有人认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美丽乡村,还有人认为生活富裕,各项配套设施完善是美丽乡村,在这些答案中,无论是环境美还是风尚美,都离不开"自然"和"人","自然"是进行各项活动的保障,"人"是所有活动的主导者,因此,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始终都要尊重自然,以人为本。

  在很早以前,就已经产生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都是以自身的需要为出发点,在生活中不断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原始社会中,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团结亲属,共同抵御外侵,所以产生了聚族而居的生活模式,再后来,这种聚族而居的生活发展到高潮,产生了宗族,人们拥有了共同的文化和信仰,建立了宗祠,形成了以宗祠为中心的生活和居住方式,从宗祠的选址、建筑的形式、住宅的安排、街巷的划分等方面都把人对于生活空间、社会交往和精神追求的需要放在首位,这种生活和居住反映在村落的布局上,就是以人为中心,根据人的需要来选择居住地的环境,从而决定了村落的总体格局。

  现在的乡村村落与传统村落有些不同,不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聚居模式,村落中的居民可能来自不同的地方,拥有不同的文化和需求,在现代乡村的建设中,同样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村落规划的核心理念,村落是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在这个群体中人们会产生各种生活和交往活动,如果在村落规划中不注重对人们生活各方面的考虑,必定会产生很多的人地矛盾。我们还要懂得尊重自然的规律,因地制宜,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时刻注意自然环境的存在,坚持适度原则,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比如塞北的乡村和江南的乡村有明显的差别,在建设中不能实行"一刀"的模式,应该因地制宜,尊重各地的不同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貌,鼓励各地区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村落环境。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也有了新的意义,因此在进行规划设计时,更应该努力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深入了解人们对现代村落空间环境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从而规划和设计出符合现在村落居民的生活状况和愿望的村落空间环境。村落物质空间环境包括村落的整体布局、村落公共建筑的分布和道路交通的组织等方面,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和交流的环境,精神空间环境主要包括对文化生活的营造,既要符合当地的文化,又要有新意,让人们愿意主动参与,促进村落居民之间的交流,形成良好的生活氛围,增加人们对现代村落的归属感。

  5.1.2 保存村落原有风貌。

  自古以来,村落都承载着浓厚的乡土文化,素有"十里不同天,三里不同俗",的说法,村落之间因为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不同的乡风民俗存在着千差万别,村与村之间特色和文化也应不尽相同,这是任何城市都无法比拟的。

  在传统村落中,因为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宗祠位置、不同的文化,衍生出了不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村落布局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人与环境相互依赖,共同生存,这样经过千年的积淀和锤炼,形成了村落特有的风貌和风土人情。让人具有很强烈的归属感,就算远在他乡,也忘不了对家乡的思念,在现代乡村村落的规划中,我们也应该要结合不同地区、不同的历史文化、不同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切记照搬照抄城镇建设模式,尽量做到不挖山、不砍树、不填塘,注重保存村落中原有的特色和风貌,突显地方乡土气息。党的十八大以来,***主席就美丽乡村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强调:"美丽乡村的建设一定要走符合乡村建设的路子,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记得住乡愁,留得住绿水青山".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对于村落格局的规划必须要考虑到村落原有的风貌,保护好村落中历史文化遗产,同时,对于其新建的建筑风格也要严格控制,尽量与传统建筑风格相一致。

  5.1.3 健全公共配套设施。

  村落公共配套设施是与村落整体建设、发展和进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与居民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能从侧面反映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特征,村落中如果没有了公共配套设施,就如同一个人没有了手和脚,会行动不便。现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村落在建设和改造中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但居民的生活质量仍然没有提高,原因就是以前的设施和生活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

  比如有些村落中没有幼儿园,很多小孩都必须到很远的地方才能上学,因为孩子太小,家长只能在乡镇幼儿园周围租房照顾,影响了小孩的教育,也给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有些村落中没有垃圾回收站或者设置垃圾桶,各类垃圾到处堆放,影响了村落的环境;有些村落中没有提供休闲娱乐活动的场所,如广场、活动室、健身锻炼场地等,人们只能待在家中,影响了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交往;还有些村落中的道路坑坑洼洼,居民出行和生产很不方便等。在现代村落的规划建设中,应该注重健全公共配套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水电煤、行政管理、公共绿地、村落道路、环卫设施等方面,以居民的生活实际出发,解决居民的生活、生产等各项问题,美化村落环境,提高居民的整体生活质量。此外,通过健全公共配套设施,还有有助于提升居民的素质,居们在接受一些免费公共设施服务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现代村落的温馨,强化居民点公共意识,有利于构筑健康、和谐、美丽的现代乡村。

  5.2 规划合理的乡村村落格局。

  村落是一个社会生活群体共同居住、生产生活和活动的场所,村落中一切功能设施都是围绕村落自身发展需要来设置的,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的需要,为人们提供各种服务。村落的基本功能就是为人们提供居住,但是在村落中,人们除了居住以外,还需要进行农业生产、文化娱乐、教育、行政等活动,因此,村落还需要具备一些其他的服务性功能,如行政服务功能、商业娱乐服务功能、文化教育服务功能、医疗卫生服务功能等,当村落具备了所有这些多元化功能时,它才能稳健和谐的发展。

  在这些功能区的布局上,尽量采取集中式布局,如果只是简单的将这些功能区分别安置在村落各处,虽然避免了各功能区之间相互干扰,但是会使村落功能分散,没办法形成有机的综合环境,不利于村落的发展,也不能给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使人们失去对村落生活的体验,降低了居民出行的意向和进行社会活动的兴趣。而设置多功能中心,采取集中式布局的方式,可以形成一个聚焦点,提升村落整体的活力和多样性,吸引人们前去参与,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出行。此外,这种功能的集聚是相对与整个村落来说的,要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密度,但是也不能把所有功能胡乱的堆积在一起,要进行选择,使其既要有一定的差异,又要使各功能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性和逻辑性,并且还要对各功能进行主次划分,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5.2.1 设置公共中心区。

  传统村落布局主要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指风水,社会因素主要是指宗祠,其中社会因素影响较大,形成了以宗祠为核心的"中心式布局"、"梳式布局"和"鱼骨式布局"形式,无论是什么样的布局形式,它都有一个中心区域,吸引着村落中的居民在此聚集,满足人们的各项活动,从而激发了村落的活力,增强了村落的凝聚作用。在现代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同样可以利用这种方式,通过活动中心、广场中心、村落中心等,促使居民自由参与和交往,从而增强村落的凝聚力。

  公共中心区要有标志性的实体,它所具有的特征在于公共性。可以从行为和视觉上对村落产生一个控制作用,不仅集中了人与人的活动,增加了居民点交往和交流,还发挥了公共场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集聚效应。宗祠作为村落中最有特色的建筑,自然要放在公共中心区,根据村落中宗祠的现状,来进行设置,对与保存状况较好,可以继续使用的宗祠,我们可以使宗祠功能化,比如在宗祠内设置图书室、老年活动室、书画室、活动陈列室、居委会办公室等,使宗祠与居民的现代生活更好的融合,从而加强了对宗祠的管理,保护了宗祠;对于损毁严重,不便于使用的宗祠,我们要进行修补,注意采取"修旧如旧"的方式,然后利用博物馆式的保护方法保护起来,虽然不能使用,但是由于其历史悠久,对于村落整体风貌和乡土文化的保存都有重大意义,同时,因为其宏伟的建筑形式和华丽的外观装饰,设置在公共中心,还会增强村落公共中心的的标识性和向心性。公共中心区的设置应该要能满足和促进居民进行户外活动的发生。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要分析和了解一下村落中居民生活和活动的特点,根据其特点来进行设置,例如居民通常多需要进行上班、上学和购物等活动,在设置公共中心区时,就要考虑一定的服务、管理和商业设施的配备。对于公共中心区的开阔空间可以以广场的形式出现,通常会与公共中心区的标志性建筑结合在一起,需要满足人们进行大规模的集体活动,如各种传统节日时的文艺汇演、民俗活动的开展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集体性活动等,现在农村的业余生活也比较丰富,村落中的中老年人通常会聚集在一起打牌、下棋、跳舞、聊天等。所以在公共中心区的设置上要满足多方面的需求。

  (1) 复合型功能设置。

  传统村落通常都具有很强的中心性特点,宗祠作为传统村落中最重要的建筑,集教育、文化、娱乐和祭祀等功能于一体,对这种中心性的形成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规划现代村落实体的公共空间时,我们也可以设置一个集休闲、娱乐、教育、医疗、行政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功能中心(图 5.2),促进人们的交流和活动,从而来带动整个村落的活力,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交往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的质量。

  复合型公共中心作为居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重要场所,应该要面向全体居住者,对与功能的安排上,应以村落的行政管理机构和促进居民交往的功能为主,对于适宜集中设置的功能,如村委会、小学、幼儿园、卫生所、活动室等可以设置在公共中心内,这几类应占到比较大的比例,再辅以绿化、水体和景观小品等吸引居民外出活动,促进居民之间的交往。这样的复合型功能中心,一方面,能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促进人们的交往交往,另一方面,行政、文化、娱乐功能相互配置,能够互补各功能自身的不足,增加各功能之间的互通性。

  (2) 增加可达性。

  公共中心的服务范围是面向整个村落,使用频率非常高,与居民的生活紧密相连,其设置也是为了促使人口集聚,所以在设置时应选在人流活动集中的地带,以便于更好的发挥其核心作用。传统村落的中心--宗祠,一般设置在村落的中心、村口或者村落的边缘,但无论在什么位置,宗祠周围街巷的分布也都反映了宗祠与整个村落的联系性,它一般处在主要的交通要道,且周围有很多道路与它相连,具有非常好的通达性。

  因此,在现代村落规划中,公共中心作为居民生活的中心区域,应该尽可能的设置多条道路与之相连,增加公共中心的可达性,方便居民出行,还要尽可能的减少尽端路的出现,保持道路的连通性,使出行线路更加多样化,同时因为道路的连通性较好,居民出行不用迂回曲折,任意一条路都可以到达公共中心,从而增加了居民出行的欲望,使公共中心与居民有更多接触的机会,让公共中心真正成为村落的中心,起到人口聚集,促进交流的目的。也使村落中的道路变得更加便捷。

  5.2.2 划分附属区域。

  在村落的规划布局中,除了设置以宗祠为中心的公共中心区以外,还要对其附属区域进行规划,使其村落空间具有连续性。通过分析传统村落中,宗祠为整个空间的中心,常与风水塘、广场、月沼等结合,周围的街巷设计也很规范,各支祠再以总祠为中心进行建设,每个同宗不同姓的小家族又会在支祠旁边建立自己的小群体,从而使村落整体空间被划分成了不同的小空间,自然形成了以宗祠为核心,各支祠和家祠为附属区域的多层次等级空间结构,这样的分布形式可以使整个村落格局井然有序,相互连接,相互影响,具有很好的连续性。

  连续性是一个完整的村落空间所具有的基本特点,在现代村落的规划中,可以借鉴传统村落中以宗祠为核心的规划方法,使村落空间具有连续性,尽量消除村落空间的断层,在公共中心的附近,沿着公共中心周围的道路可以划分一些附属区域,如商铺、停车场、文化娱乐设施、健身中心、公园等,方便居民日常使用,再按照村落地理地貌的特点、街巷的分布情况以及形式美法则,建立多个居民区,利用街巷使公共中心和各个附属区域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连续有层次的村落形态。

  5.2.3 调整居民住宅区。

  居民住宅区是村落整体格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住宅区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村落规划的质量,在现代村落的的规划中,居民住宅区的布置要符合当地村落的自然形态,依据当地地形地势特点来布置,因地制宜,切不可实行大规模拆除来新建,破坏原有风貌。目前,村落当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住宅散而多,呈"满天星"式分布,建筑状况参差不齐,要采取以新建和改建相结合的方式,保留村落中保存比较好的原有建筑和居民点,拆除损毁严重和严重影响村落整体风格的新房,使居民住宅区的整体的外观风格相统一,符合当地村落的特色,可以采取提取传统建筑元素,如把宗祠建筑中元素加以组合和创新的方式,比如湖北秭归的村落中,很多新建的居民就传承了当地宗祠建筑屋顶和风火墙的形式。

  同时,也要根据居民的意愿和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位置进行新建。

  (1) 填充补缺法。

  填充补缺是指在现有的居民区中进行相关要素的补充,使之更加适合居民的居住和生活。

  补充的内容可以是与居住功能相关的辅助性功能设施,也可以是一些公共服务设施,还可以是新建的住宅建筑(图 5.6)。在对原有的住宅区进行整理时,应拆除损毁严重和严重影响村落整体风格的建筑,然后重新规划,安排新增的服务设施和辅助性功能设施的位置,最后根据新的规划方案,把拆除后的建筑在原址或原址附近新建。这种和方法比较适合在对现有住宅区进行改造时运用。

  (2) 中心组合法。

  中心组合法主要是针对住宅区松散的问题来设置的,是指将居民住宅建筑围绕着一个中心来布置,在这种布局方式中,中心可以是一个院落、一组公共建筑也可以是一个水塘,一块晒谷坪等(图 5.7)。一般来说,住宅区中心的布置对于住宅区整体的特色和形象有一定的影响。如果选择水塘和院落或者晒谷坪,可以更加符合传统村落的形象和风貌,增加居民对交往空间的利用程度,如果选择布置公共建筑或者公共服务设施,会更加符合现代村落的风貌,也可以为居民提供方便,但是这种布置并不常见,因为对于农村来说,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建设更多的公共服务设施。

  (3) 沿道路布置法。

  居民住宅区在选址的时候通常就会受到村落道路的影响,一般会趋向于选择建立在村落主要道路旁,在有些地区的村落中,一条干道甚至可以串联起多个住宅区,成为各个住宅区相互联系的纽带形成带状式分布模式,这种沿道路布置的方式对于住宅区内部各家各户之间的交往也有一定的好处,需要注意的是怎样形成一个有规模比较集中的形式,既可以为居民提供休闲散步和各项活动,又可以让居民区整体比较紧凑、节约土地资源。在规划的过程中,还要杜绝侵占道路的现象,保留一定的道路发展空间。

  5.3 完善村落格局中道路与建筑的合理性。

  5.3.1 道路分级。

  村落中道路交通的组织与居民的经济水平、生活习惯、出行规律和心理需求等方面有密切关系,道路系统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规划组织好村落的道路系统,不仅能给居民生活带来便利,还能增加人们出行的欲望。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项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也纷纷进入居民的生活,对村落中道路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因此,在对现代乡村村落的道路进行规划时,不仅可以借鉴传统村落的规划形式,还可以借鉴城市居住区对交通道路的规划经验,结合村落自身的条件进行规划。

  在对村落的道路系统进行规划时,首先就要对道路进行等级划分,通常道路的使用功能会决定道路的等级。传统村落中,一般采用主街-巷道-横道的分级方式,宗祠作为村落的核心,主街一般就会与其相连,不仅了突出宗祠的重要地位,还增加了宗祠的通达性,再与划分各附属区域的支巷和划分住宅区的横巷相连,形成一个以宗祠为核心的道路交通网。不仅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也让村落的整体脉络清晰明了,生活气息浓厚。

  道路分级是道路组织采用的最普遍的方式。分级的目的是通过不同等级的道路所组成的网络对人流和车流等进行分流处理,降低交通量,保障出行安全,同时,划分村落空间的层次。在现代村落的规划中,同样可以采用村落道路分级的方式,把道路分为三级:干路、支路和宅前路。设计时应遵循:"顺而不穿,通而不畅"的原则其,即村落内的主要道路应该在保证通顺的前提下避免外部车辆和行人的穿行,但住宅区内的道路要尽量避免四通八达的格局,以免车辆随意穿越。

  (1) 干路。

  干路是联系村落内外的交通要道,是人流和车流量最多的道路,需要考虑大型车辆如工程建设车、消防车等的通行,可以采取"人车混行"的组织方式,车辆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加了通行的安全,主路的路面宽度一般可以设置在 6米左右,在道路的两边加入行道树,同时,在主要入口和道路相会的地方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加以引导。此外,要注意干路与公共中心和宗祠的衔接,增加一些绿地和停车带,便于人们可以随时停下来活动。

  (2) 支路。

  支路的交通流量相对较小,是连接干路与宅前路的过度道路,同时也是划分各个区域之间的道路,需要考虑家用汽车和非机动车及行人的通行。宽度可设置在 4 米左右,在道路的有些地方可以适当拓宽,设置临时停车位。

  (3) 宅前路。

  宅前路就相当于传统村落中的横道,是入户的道路,如果要保证私家车的通行,路面一般在 2.5 米左右,如果只是人和非机动车通行,路面一般在 1.5 米左右。宅前路一般是设置在住宅居住区内,这个区域内的道路与干路和支路不同,人流量不大,不会对村落交通造成影响,因此,可以从分结合原有的地形和居民区私密性的需要将道路设计成蛇形或锯齿形等,限制外来车辆通行,也可以使道路富有变化,增加趣味性。

  5.3.2 建筑与环境相融合。

  随着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现代化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建筑作为人们生活的必要物质,在建设当中会被优先考虑,因此在建造时,我们应该关注的就是建筑与村落环境两者的融合。村落环境是个整体,建筑作为村落中一个很重要的要素,需要与村落环境相融合。如果建筑与村落环境不协调,即便是建筑再好看再有特色,也会显得格格不入,只有与村落整体环境相融合,才能不失去其本身的价值,从而更好的展现自身的美,也可以避免对村落环境造成破坏,保存村落原有的特色和文化。

  村落是人们出生和生长的地方,在村落的发展中,人与建筑,建筑与村落都有着丝丝缕缕的关系,这种关系包含了人文和环境方方面面的因素。人与环境共同发展,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的村落环境和文化,这种文化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风格和组织形式。传统建筑的特色就是在建筑本身的基础上对文化进行充分的表达,建筑是一种文化精神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对村落传统文化的延续,具有很高的价值,通常也与村落环境更加协调,就拿宗祠建筑来说吧,它代表了古代人民超高的建筑技术和审美情趣,是对宗族文化的完美表达,其建筑形式和风格最能代表当地的文化和特色。

  我们在营建新的村落建筑时,想要保存村落原有的文化和风貌,使建筑与环境相融合,就可以采取古为今用的方式,提炼村落中宗祠建筑的建筑元素和符号,文化本质上是符号的世界,世界正是以各式各样的图形符号所构成的,宗祠文化同样也能以符号的形式表达,如宗祠建筑中的天井、马头墙、雀替、云纹、柱基、抱鼓石和石狮等元素都是宗祠文化的典型代表。然后结合现代生活的需要,建造出更加适合村落风貌的建筑。

  5.4 重建宗祠文化在村落中的作用。

  在前面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传统村落都有很强的中心性特点,而宗祠文化就是对其中心性起到关键作用的物质。宗祠文化维系着整个村落的格局,在村落格局中发挥着重要的凝聚作用。宗祠文化最为重要的就是成为了村落的一个精神"引力场".通过祭祀和各类宗族活动,使族人精神上获得了满足,还促进了族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正如"心理场鼻祖勒温认为,"点"起一个核心作用,通常来说,受欢迎的物体便能成为一个引力中心[1]

  .宗祠作为宗族社会最重要的建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村落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所,除了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功能外,还要满足居民精神与心灵方面的需求。聚族而居作为传统村落最主要的居住形式,紧紧的将人们联系在一起,让人们不管走何方都会想念家乡,这就是归属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代村落中,不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族和家族为中心的聚族而居的生活形式了,因此思想发生了转变,不再对家乡有那样浓浓的眷念和依赖感。我们不可能回到以前的生活方式,但是我们可以重塑宗祠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从而借鉴传统村落中宗祠的精神凝聚作用,来培养村落中居民的共同价值观,引导人们的行为和活动,建设更美好的家乡。

  5.4.1 宗祠功能现代化。

  在传统村落中,宗祠作为宗法社会的基层组织,既是族人祭祀的场所,也是族人举行婚丧嫁娶、举办年结、招待贵宾等活动和议事的场所,具有教化和奖惩族人的功能,通过这些活动来增加人们交流和交往的机会,从而增强宗族的凝聚力。在现代村落的建设中,生活中我们可以依据宗祠的物质和精神功能,使宗祠功能现代化,与现代生活相适应,带动村落的发展。

  在现代村落建设中,首先我们可以对宗祠进行修缮和整理,然后可以在宗祠内开设村落文化活动室、村民文体活动室,提供图书借阅、棋牌、体育健身等文化娱乐和体育服务,还可以设置居委会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等公共行政和服务场所,这样既可以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增加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还可以解决村落活动场地不足以及办公资源浪费等问题,使宗祠物尽其用,在村落中发挥新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在宗祠里定期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现代社会中,人们精神层面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公平、正义"观念淡化,传统的优秀伦理道德加速流失,虽然法制有所进步,但远没有达到有效规范个体行动的程度[1].出现"道德失灵",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的发生,这个时候就可以利用宗祠文化中"敬长老、孝父母、尊师长、从简朴、戒奢侈、禁赌博等伦理规范对人们进行引导,还可以通过展示和推广当地族姓中的杰出人物和辉煌事迹来增加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给人们树立榜样精神,从而激励人们堂堂正正做人。

  5.4.2 发展民俗旅游业。

  在现代村落的发展中,为了带动当地村落经济的发展,增加村落居民的就业量,保留村落常住人口,我们可以采取发展第三产业--民俗旅游业。村落民俗文化是居民在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和精神的文化现象,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包括饮食、服饰、婚丧嫁娶仪式、民族工艺、节庆活动、建筑形式等方面。宗祠作为村落中最有特色的建筑,无论是建筑形制还是外观装饰都非常有艺术价值,同时,宗祠也是民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利用宗祠的特色,带动整个民俗旅游业的开发。

  具体的民俗活动要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准,比如在有些村落可以以本地宗祠的族姓在固定的时间举办祭祖仪式,然后进行民俗表演,如舞龙、舞狮、抬阁、采莲船等,还可以选择几个重要的民俗传统节日,比如每年正月初五的迎财神、元宵节前后的灯会、吃元宵、四月初八的耕牛街、五月初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从而增加居民收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也可使人们更加了解当地村落的文化,增加人们对于家乡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保存村落文化和特色风貌,构建美丽乡村。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