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女性中老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干预现状

来源:中国老年学杂志 作者:王华茹,吴小妹
发布于:2021-05-07 共4153字

心血管医学论文优选范文第四篇:女性中老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干预现状

  摘要:目的 分析中老年女性胸痛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及颈动脉硬化的干预现状。方法 选取中老年冠心病女性患者120例(冠心病组),同期纳入健康中老年女性60例为对照组;应用Logistic分析中老年女性心血管危险因子及颈动脉硬化病变程度与心血管事件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颈动脉硬化与危险因素对冠心病及近期预后的临床预测价值。结果 冠心病组糖尿病、高血压、体重指数(BMI)、颈动脉硬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尿酸构成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属于并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颈动脉硬化患者近期临床预后较差。颈动脉硬化与颈动脉硬化积分属于近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颈动脉硬化积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711,95%CI为(0.657~0.761),颈动脉硬化ROC曲线下面积为0.665,95%CI为(0.609~0.717)。结论 血脂异常、高血压、年龄、颈动脉硬化均属于中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颈动脉硬化积分与颈动脉硬化对临床预测冠心病提供了有力帮助。

  关键词:冠心病; 中老年; 心血管危险因素; 胸痛;

  作者简介: 王华茹(1979-),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妇科内分泌及盆底损伤研究。;

  调查显示,2014年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为295.63/10万,其中心脏病占143.72/10万,且每年呈上升趋势增长[1].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血管阻塞或狭窄,引起患者缺氧、心肌梗死从而导致心脏病的发生,临床统称为冠心病。引发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等,目前冠心病死亡率与发病率超过癌症居首位[2].以往冠心病治疗、预防及高危险因素的研究多为男性,但近年来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且临床预后较差。中老年女性因神经内分泌与代谢发生变化,造成机体各器官系统及体征综合症候群发生变化,易导致对冠心病的误诊或漏诊率增加[3].本文分析中老年女性颈动脉硬化、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及近期心血管事件之间的相关性。

心血管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经海南省人民医院确诊为冠心病的中老年女性120例为冠心病组,年龄52~65岁,平均(64.2±2.8)岁;同期纳入在医院健康体检无冠心病中老年女性60例为对照组,年龄51~66岁,平均(64.0±2.9)岁。纳入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管腔狭窄或堵塞;排除标准:胸膜炎、心肌炎及心包炎等。两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观察指标

  糖尿病诊断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进行;观察两组体重指数(BMI)、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入院时收缩压(SBP)、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尿酸、冠脉造影及颈动脉彩超结果等。中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对血糖、血压、血脂、膳食及使用药物干预。

  1.3 评价标准

  根据2017年颁布的《美国成人高血压防治指南》[4]诊断,正常血压:舒张压(DBP)<80 mmHg、SBP<120 mmHg; 正常高值:SBP=120~139 mmHg、DBP=80~89 mmHg; 高血压为:DBP≥90 mmHg、SBP≥140 mmHg; 糖尿病诊疗标准[5]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标准进行: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11.1 mmol/L、FBG浓度≥7.0 mmol/L(全血≥6.1 mmol/L)、2 h静脉血糖浓度≥11.1 mmol/L与75 g 2 h后无水葡萄糖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2012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6]》进行定义:LDL-C>3.6 mmol/L(140 mg/dl)、HDL-C<1.0 mmol/L(40 mg/dl)及TC≥5.7 mmol/L(220 mg/dl),3种指标任意异常者均可诊断为血脂异常,尿酸正常范围数值为90~420 μmol/L;动脉粥样硬化积分采用颈动脉彩超进行评价:通过超声可见内、中及外膜3条线清晰,且3条线完整无中断=2分、颈动脉内-中外膜厚度(IMT)与内、中外膜粗糙>1.0 mm=4分、IMT>2.0 mm, 有明显斑块=6分、超声多普勒可见血管壁增厚回声强,斑块狭窄及血流受阻=8分;根据Judkins法、取直径法评价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管腔狭窄度≥50%为病变;根据WHO标准定义BMI范围值:18.5~24.9 kg/m2;随访6~12个月观察并记录纳入患者因胸痛再次入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心衰和急性心肌梗死者。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硬化积分对冠状动脉病变及临床预后价值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2 结 果

  2.1 基本临床资料

  两组FBG、TC、高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BMI、LDL-C、HDL-C及尿酸等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基本资料比较(x?±s)

  2.2 颈动脉硬化积分与冠心病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行变量赋值:患病结果(无=0,有=1);X1BMI(非正常范围=0,正常范围=1);X2HDL(不正常=0,正常=1);X3LDL(不正常=0,正常=1);X4尿酸(不正常=0,正常=1);X5高血压(非高血压=0,高血压=1);X6糖尿病(非糖尿病=0,糖尿病=1);X7颈动脉硬化(无=0,有=1)。BMI、HDL、LDL、尿酸、高血压及糖尿病均属于中老年女性病发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通过回归方程检验上述因素符合统计要求。见表2.

  2.3 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因素

  多因素分析表明颈动脉硬化积分属于引发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B=1.285,SE=0.373,P=0.000,95%CI为1.788~7.435)。

  2.4 随访预后相关危险因素

  冠心病组随访6~12个月发现30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颈动脉硬化、糖尿病及颈动脉硬化积分高预后较差。见表3.

  表2 颈动脉硬化积分与冠心病Logistic回归分析

  表3 冠心病组近期预后随访

  2.5 ROC曲线分析

  根据随访结果将颈动脉硬化和颈动脉硬化积分所得数据绘制ROC曲线,颈动脉硬化积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711,95%CI为(0.657~0.761),显著高于颈动脉硬化0.665,95%CI(0.609~0.7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颈动脉硬化积分可作为临床预测冠心病的主要指标。见图1.

  图1 颈动脉硬化与颈动脉硬化积分在冠心病 临床诊断价值ROC曲线   

  2.6 临床干预冠心病效果

  使用药物进行干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脂药、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降低死亡率;也可使用他汀类药物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由于现阶段对尿酸无有效干预措施,因此对尿酸未进行干预。

  3 讨 论

  自1999年颁布针对女性冠心病预防指南后,已被诸多学者所关注,虽对此疾病预防有较明确的诊断方法,但女性冠心病死亡率明显逐年增加[7].中老年女性患冠心病率低于男性,但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其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发病率明显升高。本文显示,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均属于并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证实,冠心病患者高血压水平较正常者高,且随着高血压水平的升高,冠心病发病率也随之增加,两者呈正相关性。经研究发现,HDL通过胆固醇逆转过多,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有研究报道尿酸与人体心血管疾病有着更复杂的联系[8,9,10].另外,美国芝加哥有研究表明患者的尿酸水平与心电图异常、发生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尿酸是冠心病发病的一种危险因素[11].高尿酸血症能够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12].

  BMI、HDL-C、LDL-C、高血压及尿酸均属于中老年女性并发冠心病心血管的主要危险因素,与患者日常作息、不良饮食及自身体质有关[13].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显示,中老年女性应更加注重膳食搭配与饮食结构,有效调节血脂和血糖,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日常生活中常食用奶制品或豆类食品可控制胆固醇水平。中老年女性适量增加有氧运动可增加脂肪、LDL-C及HDL-C的分解。有研究显示,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对冠心病患者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后效果明显改善,临床预后明显提高[14,15].

  综上,干预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对预防及诊断中老年女性冠心病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且颈动脉硬化积分与近期心血管事件呈正相关性,增加了该指标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海霞,魏玉慧,梁少华。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现状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1):87.

  [2] 董江仙。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现状[J].医药前沿,2016;6(14):133-4.

  [3] 卢春如,谢楚莲,魏伟泉。4CH8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更年期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干预效果分析[J].广州医药,2016;47(5):90-2.

  [4] 潘新,徐亚伟,徐大春。2017年版《美国成人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4(3):101-210.

  [5] 苏杭,周健,贾伟平。2016年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解读[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10(1):16-20.

  [6]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2;19(16);201-32.

  [7] 郭萌,杨青,李蔚,等。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特征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3):316-9.

  [8] 赵晶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4):58-9.

  [9] 郝美嘉,陈文卫,王氡,等。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相关参数与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12):2275-8.

  [10] 宁珍。老年女性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价值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8;440(14):121-4.

  [11] Ito S,Naritomi H,Ogihara T,et al.Impact of serum uric acid on renal function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treated with losartan[J].Hypertens Res,2012;35(8):867-73.

  [12] 孔祥勇,余华,冯克福,等。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在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0;28(7):37-40,53.

  [13] 徐玲,尹婷婷。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18(6):626-9.

  [14] 刘艳宾,杨树涵,陈红伟,等。老年冠心病患者脂肪细胞因子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9;35(11):109-14.

  [15] 刘佟,韩超,史菲,等。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与冠心病患者血浆炎性脂肪因子水平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9;35(1):29-34.

作者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科
原文出处:王华茹,吴小妹.中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干预[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09):1805-180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