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我国高教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正酝酿出炉———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在这种形势下,独立学院的发展必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培养重点,按照应用型能力结构,重新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的体系,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是目前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竞赛以重在参与、公平竞争为宗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弘扬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综合能力的崭新平台,是课内外实践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在独立学院大力开展数学建模活动,不仅能够推动和深化素质教育改革,而且能够极大地促进独立学院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符合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目标。
1 苏州科技学院独立学院数学建模竞赛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
大学生数学建模活动在全国高校开展了二十多年来,都已形成各自的竞赛培训体系和模式,在学生业余科研中有极大的影响,都取得了优异成绩。经过近些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独立学院在母体普通高校的支持下逐步成熟起来,也纷纷参与到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中来[2]。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在前几年,经过部分数学任课老师的宣传和指导,有少量的学生参加了全国竞赛。但作为独立学院,由于在数学建模活动方面存在缺乏师资、缺乏软硬件设施、经验不足等问题,没有形成有规模的发动和组织,学生参与度很低,不能在培养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具体分析下来,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1 缺乏适合独立学院的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模式 该校自 1999 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来,已经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数学建模教学、培训、参赛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包括调整教学计划,整合与数学建模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组建结构合理的数学建模教学、培训和指导的教师队伍,建立数学建模实习基地,成立全校范围的数学建模协会,形成数学建模竞赛培训和参赛的队员选拔体系等。但在我校的独立学院天平学院,由于各种条件的影响和限制,一直没有形成适合独立学院客观情况的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模式,一味照搬母体高校的经验,肯定会有不合适之处。因此,为更好开展这项赛事,需要参照母体高校的培训经验,研究制定适合独立学院自身条件的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模式。
1.2 缺乏师资和应有的软硬件设施 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时间较短,专有师资主要以年轻教师为主,教学经验和数学建模经验明显不足,不能更好地给予学生指导。因此需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专业教师参与其中,并且在必修的数学课程任课教师安排上给予考虑,改善现有师资缺乏的境地。另外,图书资料、计算机实验室、必要的数学软件等也比较缺乏,需要加大添置力度。
1.3 学生缺乏积极性 由于独立学院开设专业主要面向应用技术类,数学课程是作为公共课程开设,讲授内容也限于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少量专业开设有计算方法,学生对数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而且普遍对数学有畏难情绪。在以前的建模组织培训中,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反映,需要学习的新知识太多,对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很高,并且大都不熟悉常用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因此不少学生开始有热情,但后来选择了中途放弃。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创造条件吸引更多学生参与。
2 构建苏州科技学院独立学院数学建模培训模式的研究
鉴于以上情况的分析,需要研究建立适合该校独立学院的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模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2.1 组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在常规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 数学建模活动开展的好不好,与指导教师有很大的关系。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层次,对实际问题的敏感程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建模的水平。在该校原有的建模师资队伍基础上,吸收独立学院年轻教师参与,形成以老带新、以点带面的良好态势,让他们更多参与培训和指导工作,并利用进修学习的各种机会使他们迅速成长起来。
在常规的数学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在知识教学中逐步渗透数学建模思想,从而建立起数学建模知识与基础数学知识的融合体系,使数学建模的知识普及到每一位学生。因为学生的数学素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靠突击培训能够实现的,而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直接影响到他们后续课程的学习。
2.2 组建数学建模协会 由于独立学院的大部分专业是面向应用技术类,而数学建模的许多问题都来自各应用领域的实际问题,学生比较容易找到专业共鸣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但各专业对数学建模感兴趣的学生又比较分散,不容易联系和集中。成立数学建模协会后,可以消除这样的弊端。数学建模协会作为组织和活动基地,可以获得学院给予的各种支持,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和共享的空间,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通讯平台,组织学生互相学习、研究和讨论,并有利于开展有关活动。
独立学院的学生其实很有特点,学生的思维相对比较活跃,对新知识容易产生兴趣,动手能力较强。但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知识面较窄,学生自信心不足。对于这一点,通过协会可以请校内外专家以定期的讲座、讨论班等形式,更深层次的介绍数学建模的应用,逐步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学习和了解更多的数学方法,如优化方法、多元统计方法、综合评价方法等,拓展知识面。如果引导得当,能够极大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发挥他们的长处,完全可以在数学建模活动中取得好成绩。
2.3 建立数学建模实习基地 数学建模问题的解决离不开计算机,所用的软件主要为专业性较强的数学应用软件。因此在平时的学习和竞赛中需要必须的软、硬件,目前可以依托校数学建模实习基地,逐步成立独立学院的数学建模实验室,创设以数学应用软件为主的计算机教学系统,使学生熟练掌握 Matlab、SAS、Lingo 等计算软件,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同时,利用软件培养学生的直观感悟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4 形成数学建模竞赛的培训、选拔体系 首先是普及性的教学和宣传,普及性教学前面已经提及,即要求数学教师在日常的基础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经典案例,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逐渐熟悉建模活动,接受建模思想,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由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开设数学建模选修课,吸收各年级、各专业对建模有兴趣的同学参加,课程的内容以简单、实用、有趣的案例引导,渗透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逐步消除学生对数学的畏惧,使他们感受数学的有用之处。
然后在每年春季,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与宣传,由院有关部门和机构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或校际数学建模竞赛,使得学生得到锻炼,由此选拔优秀学生进行系统性培训参加全国竞赛。
系统性培训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数学方法和数学软件学习阶段,在每年的春季学期开始,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由有经验的指导教师分别就一些专题进行教学,补充学生在知识方面的欠缺;第二阶段是案例研讨、优秀论文研读及模拟练习专题阶段,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精心选择培训内容。这是针对参加全国赛的学生进行系统的竞赛前培训,其目的在于使参赛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熟悉数学建模的基本理论,学会使用数学建模的基本工具,并培养学生自学、查阅资料、计算机操作和论文写作的能力。
全国竞赛结束后,对数学建模活动进行年度总结,由建模指导教师对当年竞赛题进行点评,选派参加过全国赛的学生介绍参赛经历和经验,使得有兴趣的学生对数模竞赛有一个初步的体验,从而为下一年参加竞赛打下良好基础。
2.5 独立学院数学建模活动开展的初步成效 自去年开始,依照研究制定的独立学院数学建模培训模式,在该校独立学院开展了一系列的数学建模宣传、教学、组织培训和竞赛活动,目前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积极性空前高涨,不但成立了数学建模协会,吸引了十几个专业的一百多名学生参加讲座或培训,而且第一次组队参加苏南高校校际数学建模竞赛就取得了优异成绩,并从中选拔了十几位优秀学生进行系统培训参加全国竞赛。
2.6 以数学建模活动为由促进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统一语言,不仅对一个人的思想方法、知识结构与创造能力的形成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同时也是一门技术与工具,如何利用数学解决各个应用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关心的热点。数学建模正是从实际问题中提炼数学问题、进而建立数学模型、并根据模型进行求解、然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因此数学建模是连结实际问题与数学理论之间的纽带。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应用,学会实践与创新,体验到数学的威力和魅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由于数学建模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也使得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学会求同存异,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3 结语
由于近些年数学建模竞赛试题的类型具有更强的专业性、交叉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需要我们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对数学建模的内涵和规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进一步完善竞赛的培训模式,并充分考虑高校改革的新形势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充实竞赛的培训内容,使之更为丰富和多样,并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到这个活动中来,促使数学建模活动在独立学院真正成为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董洪亮.为大量培养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 地方本科高校该转型[N].人民日报,2014-5-8(18).
[2]袁媛.构建独立学院数学建模培训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6):103-105.
[3]陈东彦,李冬梅,等.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模式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1,13(4):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