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民间文学论文

《中华谚语志》谚语形成地域性特色的相关因素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9-28 共6409字
论文摘要

  《中华谚语志》是朱介凡在1989 年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本谚语语典。该语典收语条 52115 条,其中包括少量的俗语、歇后语及典故,分为“人生”、“社会”、“行业”、“艺术”、“自然”五大纲目,分统哲理、生活、心理、事理、论理、比喻、教育、神、宗教、玄理( 人生) ,民族、家庭、朋友、乡邻、社群、政治、法律、经济、军事、俗理( 社会) ,农业、工业、蓄业( 行业) ,经典、文学、艺术、语文、考古、历史传说( 艺文) ,天文、地理、风土及其故事传说、矿物、动物、植物、物理( 自然) 33 个大目,大目下又分出“宇宙观”“社会观”“人生观”“宇宙人生综合观”等 157 个小目,小目之下又分出天人合一、万物并育、流变不居、自然创造、生生不息、恒常性、相对性、时间、空间等 1789 个细目。该语典共 11 卷,500 余万字。这是中国谚语学史上值得赞评的巨著之一。

  《中华谚语志》收录语条数量可观,涉及地域广泛。我们知道,言语行为因地而异,各地的生活条件和民俗风情不尽相同,所处的方言环境和社会背景也有差别。这些因素都必然会影响人们对语言材料的选择与调整,使人们的言语行为带上鲜明的地域特征。就谚语而言,通常是首先流行于某一地域,然后向外流传,扩大适用范围,逐渐成为全民族通用的谚语。但即便如此,它仍然保留着鲜明的地方特色。一些谚语,由于具有浓重的地域性、限制性,因而其只在一定地区内通行。

  武占坤、马国凡在《谚语》中说: “谚语的地方性是谚语的‘本色’,全民性的谚语是地方性谚语发展的结果。”

  地域性是《中华谚语志》的一大特色。

  据统计,在 52 115 条谚语中,有 26 908 条谚语后面都注明了地区来源,同时有些谚语后面附注了大量的具有地方色彩的故事传说、生活习俗、相关史实等例证,方便了读者的查阅和了解。朱介凡在《中华谚语志》中对中国地理风土谚语进行排列时,将全国分为八个区域,即华中、华北、华南、西南、西北、东北、塞北、蒙藏。注明地区来源的26 908 条谚语地域分布是不平衡的,主要集中在华中、华北和华南三个地区,约占 77. 4%,而其他地区分布较少,体现出谚语地域分布的不均衡性。

  《中华谚语志》谚语形成地域性特色有多种因素: 地理风物、地方风俗、地方人文社会背景以及方言环境。

  一、因地理风物形成的谚语地域性特色

  地理风物是风土谚语所反映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自然风貌、名胜古迹、土特名产,反映了人们对乡土事物的认识和概括,表达了人们对家乡事物的热爱与怀恋。同时,它也承载着珍贵的地域文化。地域性的乡土事物,色彩斑斓,包罗万象,但是真正能深入人心,以谚语形式流传下来的则少之又少,所以显得弥足珍贵。《中华谚语志》收集了有关全国各地的地理风物,是地域性谚语的主要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中华谚语志》中具有地域性特色的、表达历史地理风物的谚语主要分为三类:

  1. 以地方的土特名产入谚,如:( 1) 丁香鳀,愈大愈不值钱。( 福建)( 2) 天津卫的鸭子———各抱一攒儿。( 北平)( 3) 过午横三不值钱。( 福建)( 4) 毛窝踢球———蔫拱儿。( 北平)例( 1) 为福建谚语。在福建,丁香鳀是一种小鱼的名字,产于闽江口外近海,味道鲜美,这种鱼越小越贵,越大反而越不值钱。福建人民用此谚语来训斥自己的孩子越大越不争气。例( 2) 为北平谚语。

  讲的是天津由于河流多,养鸭场也多,分为好中次三等,鸭群,皆各归各组,而不离散,这叫“抱一攒儿”。例( 3) 为福建谚语。福建盛产黄鱼,“横三”是指三月的黄鱼,这种鱼过了中午就不新鲜了,这条谚语用来比喻人失时落势。例( 4) 为北平谚语。

  “毛窝”指冬天北平地区人们常穿的布面厚底儿棉鞋。“毛窝踢球”是指穿着厚棉鞋踢石子儿,使石子儿通过摆放的砖头、瓦砾等障碍物到达对方区域的一种游戏。由于布棉鞋弹性小,能较好地控制石子儿的落点,踢起来动静不大,因此被形象地总结为“蔫拱儿”,后用来形容做事情“以柔克刚”或“平稳前进”。这些谚语取材当地特有事物,不经解释,外地人很难理解。

  《中华谚语志》中还有一些单纯赞美地方的名物特产,如:( 5) 三斤港的西瓜,黑子红軏赛珠砂。( 江苏)( 6) 龙井茶叶虎跑水。( 江苏)( 7) 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杂,北门米。( 浙江)( 8)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浙江)( 9)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瓜,库车姎哥一枝花。

  (新疆)( 10) 南椒北石榴。( 陕西)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关于地方几宝的描述,长久以来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谚语形式:

  ( 11) 甘肃三宝: 秦安合织,清水的麻,天水的白娃娃。

  ( 12) 吉林三宝: 人参,貂皮,乌拉草。

  ( 13) 宁夏有三宝: 枸杞,滩皮与甘草。

  ( 14) 湖南有三宝: 湘绣,腊肉,布鞋好。

  ( 15) 山西三宝: 烧酒,烟袋,大褥套。

  ( 16) 广东有三宝: 陈皮,老姜,禾秆草。

  ( 17) 北平三宗宝: 人情,面子,礼数好。

  人们将本地区最有特色的东西称之为宝,表达了人们对家乡事物的热爱与怀恋,同时也能反映出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承载着浓厚而独特的地域文化。

  2. 以地方的名胜古迹入谚,如:

  ( 18) 五里一虹桥。( 江苏)(19)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广西)( 20) 龙门十寺,香山为首。( 河南)( 21) 九朝都会是洛阳。( 河南)例( 18) 是江苏的谚语,来源于张瘦碧《不堪诉说塞山寺》,描写的是江南水乡,四处多桥,甚至一里地内三五七八座桥,有的就像长虹。例( 19) ,广西的桂林山水闻名中外,上句是我们都熟知的谚语,而在桂林中阳朔山又为最好。这一带,峰峦奇突,洞穴幽深,而水流清澈。例( 20) 提到的“龙门”为河南洛阳南郊西面的龙门山,古称伊阙,因北魏时期开凿的石窟而闻名天下。“香山”指香山寺,位于与龙门山隔河相望的香山之上。香山寺历史悠久,寺院宽大,地处幽静,更因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修葺并久居此地,留下大量诗文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到来。例( 21) ,洛阳为中国历史上六大古都之一,建都的时期长,朝代也最多,堪称第一古都。

  3. 以地方的自然风貌、地形特征入谚,如:

  ( 22) 生在苏杭,死葬北邙。( 河南)( 23) 九里一千墩。( 江苏)( 24) 大小鲇鱼归汤涧。( 江苏)( 25) 羊可怜,狼也可怜。( 蒙古)例( 22) 提到的北邙山自古以来被认为是上好的坟冢墓葬之地,邻近京城,祭吊容易; 土质良好,深葬数百尺,棺木经久不坏; 地势起伏环境优美。

  很多王公贵族都葬在这里。例( 23) 描绘了江苏盐城射阳湖。界山阳、宝应三县中自湖滨至羊肠集共九里之间有一千个土墩。这些土墩,可能是古代军事防守或王侯丧葬礼俗所遗留下的建筑体。例( 24) 说的是江苏省沭阳县河网密布,地势西高东低,近 30 条河流湖荡多下注汤涧,归入沭河,秋季尤为明显,形成了大小鲶鱼归于汤涧的景象,而成此谚。例( 25) 描绘了塞上的游牧生活,体现了北方冬季的冰天雪地的地域特色。

  地理风物是谚语地域性特征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客观因素。各地的名物特产、名胜古迹、地理风貌、地域风采,都会在地方谚语中得以充分体现。

  二、因地方风俗形成的谚语地域性特色

  地方风俗是社会历代相传、积久而成的社会风尚和生活习惯,具有相当大的稳固性。姚伟钧在《中国社会风俗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提出:“风俗是由于不同地区人民的生活习惯发展而来。像中国的节序风俗,婚、丧、祭习俗,都是在特定社会条件上,经过长时期积累,沿袭下来,成为一套预先规定的行为方式,并支配着人们的共同生活。这样,风俗就形成了。”

  社会风俗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也关系着一个民族乃至国家的兴衰。中国社会风土习俗,大体上是相同的,但各地方各有其特性。朱介凡认为: “风俗是从地方水土,民性与国家政教礼仪而形成。好些习俗,且具地方性。”“我们或说成风习,是风土习俗的略语,也是风俗习惯的合称。”

  《中华谚语志》收录了很多反映地方风俗的谚语。其中,以典型的婚丧嫁娶及节日风俗为例,如:(26) 穿白裙子拜堂———不是长久的夫妻。( 湖北)(27) 大闺女听房———嘴里不说心里想。( 湖北)( 28) 扶著拜堂。( 福建)例( 26) 是一条湖北的谚语,比喻势利的结合。旧俗,寡妇再嫁,临行婚礼前,必先着孝衣,辞拜故夫灵位,这才换上吉服,办喜事去。例( 27) 也是湖北的谚语。听房是一种婚俗,听新人上房后的动静,以属喜乐。例( 28) 是福建的谚语。旧俗未婚男子病危,就借助结婚来“冲喜”,以求避免灾祸。

  这种陋俗造成许多妇女生活的悲惨境遇。

  对于婚姻生活、婚礼过程等,各个地方有自己的风土习俗,而有着共同的风土习俗的地方,却有不同的看法。如:( 29) 女大两,黄金长; 女大三,抱金砖。( 河北)女大四,眼里钉子肉里刺; 女大三,黄金顶着天。( 南京)女大三,墙壁坍。( 山东)男大三岁也无妨,女大三日就是娘。( 湖南)( 30) 四月娶,死某。( 台湾)五月差讲。( 台湾)四、十月是发家月。( 北平)腊月老年庚,花轿抬进门。( 江苏)例( 29) 中同样是表达男女年龄相差的情况,但各地却有着不同看法。河北和山东观点相同,认为女大三是一件好事儿,会给家庭带来财富。而南京和湖南地区则认为,女不宜过大。例( 30) 中,关于是否适宜婚嫁的月份,台湾的谚语认为四月、五月都不适宜结婚,北平认为四月和十月是结婚最佳季节。江苏的谚语则认为腊月最好。过去婚期选择吉日,须本诸星象及男女双方生辰八字即“年庚”而定。民间认为,每年冬腊月二十四均为黄道吉日,这天结婚添丁进口,紧接着除夕团圆,更增添节日的喜气,所以无需另择时日。

  中国社会重视孝道,因而把父母、祖父母之丧,看得十分重要,形成十分繁复的丧礼。地域不同,丧礼习俗也不同,表现在谚语中,如:( 31) 豆殇。( 上海)喝豆腐汤。( 山东)包肉。( 湖南)( 32) 九葬九道,十葬万年。( 台湾)穷虽穷,勿要搬祖宗。( 江苏)例( 31) 组均是描述吃丧饭的习俗,各个地区有所差异。“豆殇”来源于上海。在上海,长辈去世,晚辈摒除肉食,以表哀思,所以会吃豆腐。山东也有类似的习俗,吃丧饭会喝豆腐汤。但是湖南却完全相反,丧席上会准备大块大块的半熟的肉,来客吃不了会打包带回去,所以称为“包肉”。这些谚语展现了不同地区关于吃丧饭的不同风俗。例( 32) 组,人们自古对迁坟比较重视,各个地方对此也有不同观念。在战乱年代,很多人被迫与家人、故乡隔离,远居台湾,身故后,希望骨归故土,所以台湾会有改葬次数不嫌多的观念。而江苏的谚语表示,即使贫困异常,也不要轻易迁坟。两个地方的观念完全相反,这与历史事件、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自古以来,各地的重大节日依照传统习俗都有一番礼俗行事。《中华谚语志》中收集了表现不同地方节日礼俗的谚语,例如:( 33) 二十九瞑屎桶———倒得光光。( 台湾)( 34) 黄金铺地。( 江苏)( 35) 郑唐烧火豹,除死无大灾。( 福建)( 36) 三十的借磬———不空。( 湖北)( 37) 铺店里的灶王———独座。( 北平)这几条谚语都是描写除夕前后的风俗习惯。例( 33) 是台湾的习俗。除夕前一晚,要把家中脏物全部倒出去。例( 34) 江苏除夕,城关地区,家家用沙土铺地,称为“黄金满地”。例( 35) 福建除夕,在门前积草木,烧年火,谓“烧火豹”,烧时且将食盐撒于上,使噼啪作声,增加情趣。例( 36) 湖北除夕,家家敬神,都要敲磬,只有这样才能象征着新的一年里财源满满,所以称为“不空”。例( 37) 北平除夕,店铺里祭三位神: 财神,关公,灶神,其所祭灶王,与住家户不同,单有灶王而无灶王奶奶。说是店家全是男性,供了奶奶,有些不便,因而产生此谚。

  三、因地方人文社会背景形成的谚语地域性特色

  由于地理环境、生活习俗、民族文化的不同,各个地方的人的性格也不尽相同。《中华谚语志》中收录某一地方描绘另一地方人的性格品质的谚语极具地域特色。如:

  (38) 江西人,一把伞:走到湖南当老板。( 湖南)(39) 奸簧陂,狡孝感,又奸又狡是汉川。( 湖北)( 40)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 湖北)( 41) 杭州人,半煞价。( 浙江)( 42) 江西人识宝。( 浙江)( 43) 里水不进,外水不出。( 浙江)( 44) 孔子不游泰州。( 江苏)( 45) 三桂子,难交易。( 广西)例( 38) 是湖南人对江西人的批评,说他们善营商业。例( 39) 是从汉口传出的。汉口下层社会,对外来人士欺生骗弄,给人留下恶劣的印象,也由于黄陂、孝感、汉川人在汉口谋生者太多,工作上的竞争,而引起了这种褒贬。例( 40) 谚语说的是湖北人奸猾狡诈。朱介凡并不认同这种说法,并描述了此条谚语的由来。“此谚始自清代,传说与明代张居正历史有关。也极可能是满清入关,遭江南各地官民抗拒,满人为官湖北者,对当地人之并不衷心合作,恼恨交加,因荆楚地区向来多有九头鸟的往昔传说,而编造了这条谚语。谁都不乏湖北省籍的亲友,岂能断定所有湖北人都不厚道?”

  例( 41) 说的是杭州人做买卖还半价,但是仅仅指的在集市上。大行商就不能这么说,南北方都这样,不单单指杭州。例( 42) ,由于最早江西人来宁波收购宝贝,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东西被收走,事后宁波人懊悔不已,所以才有这条谚语。例( 43) ,宁波人称象山人为里山人。象山人性格方正,不占人便宜,也不叫自己吃亏。有笑话讲到,前清官员接公文派象山知县,上任必大哭一场,以为此县地瘠民贫,括不到钱财。任满,又大哭,因象山人忠厚勤扑,老实可欺,又舍不得离开了。例( 44) 说的是泰州人语言粗野。例( 45) 讲述的是桂平人和桂林人非常不朴实,而贵县人比较倔强,阴狠。三县人都很难交往。

  对各个地方的人性格的评价,往往仅仅是一个地方流传的说法,多数有贬人扬己的色彩,不能作为评判人的依据。朱介凡在书中也特别指出:“谈论某地方人民性格的谚语,只不过就其大概倾向说,非为全然的论断。贬人扬己的说法,实以嬉戏嘲谑为主,世界各国风土谚语,都不乏这同一格调。”

  四、因方言环境形成的谚语地域性特色

  《中华谚语志》中,谚语的地域性还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每个地方有不同的语音、词汇系统,在这种因语言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谚语会具有方言色彩,其中方言词汇的使用是地域性谚语的一大特点,如:(46) 屎爬牛栽椿哩———夸你娃的黑尻子。( 陕西)( 47) 官高一品,不压乡党。( 陕西)( 48) 潘仁美的太太———美的太。( 河南)( 49) 家不和,外人戳。( 河南)( 50) 凭你记心好,不如笔上毛。( 湖北)( 51) 二月二十,凝断树枝。( 湖北)( 52) 便留个名,牛留条绳。( 浙江)( 53) 栽花莫栽夹竹桃,做人莫做细婆。( 福建)例( 46) “屎爬牛”指的是蜣螂,“栽椿”是倒立,“尻”是屁股。朱介凡释: “此谚特颖陕西乡土语言风貌。”

  例( 47) “乡党”为同乡。例( 48) “美的太”指美极了。例( 49) “戳”喻挑拨、教唆。例( 50) “记心”表示记性。例( 51) 湖北把结冰称为“凝”冰。例( 52) “便”指的是人。例( 53) 福建“细婆”就是妾。

  方言词汇在言语中的大量使用使得谚语具有极强的地方口语性,不了解当地方言的外乡人是无法理解的。《中华谚语志》中还收录了许多带有生僻字的谚语,这些字平时不常见,与地方方言有关,地域性极强,如:( 54) 买一篮鱼鲓———全是头脑。( 浙江)( 55) 舟山十八岙,岙岙出一大好老。( 浙江)( 56) 熟飰损菜———熟姆损婿。( 福建)( 57) 使钱容易揾钱难。( 广东)( 58) 婴儿痩,探石鷇。( 广东)( 59) 会成迫迌,舫受大劳。( 台湾)例( 54) 中,“鲓”吴方言用字。“鱼鲓”指很小的鱼,谚语意为小鱼无肉,全是鱼头。后常常用于比喻“将多兵少”的情况。例( 55) “岙”,吴方言用字。

  浙江、福建等沿海一带称山间平地为“岙”; “大好老”指大人物。谚语意为浙江舟山一带人才辈出。

  例( 56) “飰”同“饭”,福建闽南方言用字,特指干饭。谚语为民间戏称“好比干饭废菜一样,漂亮的女人废男人”之意。例( 57) “揾”,粤方言用字,表示挣、赚的意思。谚语意为花钱容易赚钱难。例( 59) “迫迌”,闽南方言用字,戏耍游玩之意。谚语意为会做的,事半功倍; 不会做的,要非常劳苦。以上谚语中的生僻字均为当地方言用字,旁人很难辨识理解。

  谚语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它就像面镜子一样真实地反映着各地民众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心理文化,有时即使相同的思想内容,不同地域间也会有不同的表达和流传方式。《中华谚语志》收录的大量极具地域特征的谚语,为地域文化特征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具有极高的语料价值。

  参考文献:

  [1]武占坤,马国凡. 谚语[M].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2]姚伟钧. 中国社会风俗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社会科学家,1987,( 2) .
  [3]朱介凡. 中华谚语志[M]. 台北: 商务印书馆,198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